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川续断在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SPF级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川续断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川续断组每天灌服6g/ks川续断水煎剂,对照组每天灌服3mL生理盐水,2组动物均于正畸加力7、14、21、28d时分批次处死,每批次5只.分离大鼠上、下颌骨,测量牙移动的距离,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并利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川续断组牙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显示,川续断组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川续断水煎液能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牙槽骨吸收及其修复重建,有利于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正畸牙移动对大鼠血清及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5只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假处理组)、B(加力实验组)、C(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各35只,各组同时分为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4个亚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鼠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大鼠动情前期及动情期血清及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与动情后期及动情间期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畸牙移动可促使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4个阶段中大鼠的血清及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正畸牙移动促使血清雌激素水平增加,与全身应激反应有关;促使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增加,与局部应力作用下的牙周改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6周龄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每只大鼠上颌分实验侧和对照侧,于安装矫治器前3d,于实验侧大鼠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帕米膦酸钠50 μL,对照侧注射0.9%生理盐水50 μL,每3d注射1次.于正畸加力3、7、14 d时分批处死8只大鼠,制作牙周组织切片,观察破牙骨质细胞数量,免疫组化观察ODF的表达情况.采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侧在3、7、14d时,第一磨牙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的数目均少于对照侧,其中,7、14d时两侧差异显著(P<0.05);实验侧在3、7、14d时,第一磨牙压力侧ODF阳性表达均低于对照侧,其中,7、14 d时两侧差异显著(P<0.05).结论:局部注射二膦酸盐帕米膦酸钠能够减少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ODF的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局部应力对血清和牙周组织中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正畸治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雌性大鼠动情周期正畸牙移动的实验模型,12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处理组、加力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又分为4个亚组,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进行相应处理。采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处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大鼠血清和牙周组织中的雌二醇含量。以SPSS11.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S-N-K)法进行样本间两两比较。同时采用余弦节律分析法进行时间生物学分析。结果:正畸牙移动使处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雌性大鼠血清和牙周组织中的雌二醇含量增加(P<0.05),但不会改变其近5d的亚日节律性变化规律。结论:正畸牙移动引起的机体血清中的雌激素含量增加,可能是全身应激反应的结果,而局部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则与局部应力引起的牙周改建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究局部注射川续断皂苷VI(ASD)是否通过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分化而影响牙周组织改建。方法 选择40只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A组:空白对照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B组:ASD低浓度组(局部注射5 mg/kg ASD),C组ASD高浓度组(局部注射10 mg/kg ASD),D组:前列腺素E2组(局部注射适宜浓度PGE2)。实验分别于第3、7、14、21及28天5个时间点处死2只大鼠,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压力侧牙周组织进行TRAP染色以观察破骨细胞数及免疫组化以观察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表达情况。结果 从第3天到第21天,4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压力侧TRAP阳性细胞的数目及ODF的表达随加力时间不断增多,第28天时出现下降。从第7天开始,与A组相比,实验组破骨细胞数量和ODF表达均增加,B组比C组、D组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C组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局部注射ASD和适宜浓度的PGE2可有效促进压力侧牙周组织破骨细胞的分化,加快牙周改建。局部注射10 mg/kg ASD与PGE2效果基本相近,而稍低浓度ASD效果弱于PGE2和稍高浓度AS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大鼠牙齿移动后复发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促进牙齿稳定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0.9%NaCl)、低剂量组(2.5 mg·kg-1 辛伐他汀)、中剂量组(5.0 mg·kg-1 辛伐他汀)、高剂量组(10.0 mg·kg-1辛伐他汀),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持续21 d.实验组在加力装置去除前1 d开始,腹膜下注射辛伐他汀,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分别在加力装置去除时及其后1、4周,测量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距离.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及骨形成蛋白2(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结果 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牙齿移动复发距离均小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剂量越小复发程度越小,低剂量组复发率最低(1、4周的复发率分别为26.81%、53.38%);②牙周组织中BMP-2表达量,低、中、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剂量组灰度积分增高最明显(P<0.001);牙周组织中BMP-2表达,张力区略高于压力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牙齿移动后复发的过程中,辛伐他汀能有效抑制实验性牙移动后牙齿复发的程度,低剂量的辛伐他汀效果最明显.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牙周组织中BMP-2蛋白的表达,加速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骨形成,促进移动后的牙齿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灌服蛇床子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 7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高浓度(40 mg/kg)、低浓度(20 mg/kg)蛇床子素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灌服蛇床子素溶液和等量溶剂,加力7、14、21、28 d后分批处死,获取包含上颌磨牙的上颌骨,测量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分别采用H-E、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及对破骨细胞进行计数,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加力后7、14、21、28 d,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逐渐增大。加力第7天,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时间点实验组牙移动距离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张力侧成骨细胞出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压力侧破骨细胞计数于加力第7天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多,且有显著差异(P<0.05);加力第14天,3组均减少,实验组仍较对照组多,有显著差异(P<0.05),高、低浓度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1 d和28 d时继续减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灌服蛇床子素能加快正畸牙移动,在早期阶段增加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加快牙周组织改建,其作用受剂量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畸移动大鼠上后牙过程中,PLAP-1、BMP-2在牙周膜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6只,按1d、3d、5d、7d、14d、21 d分为6组,均用50 g移动左上第一磨牙,右上第一磨牙为对照。在相应时期处死大鼠后测量牙移动距离,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期牙周组织的形态变化; PLAP-1、BMP-2在牙周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研究两者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不同时期牙移动的距离不同,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HE染色显示对照组牙周组织变化不明显;实验组张力区有成骨细胞生成,压力区破骨细胞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后两区形态都基本趋一致。免疫组化法示PLAP-1在牙周膜的表达总是张力区高于压力区,在第3天张力区表达最强,除21 d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2在第5天张力侧表达最强,在3 d、5 d、7 d的表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AP-1,BMP-2在正畸力作用下参与牙周膜组织改建的表达最高值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10.
12.
目的:研究骨皮质切开术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的组织学改建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未孕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骨皮质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组大鼠行骨皮质切开术,对照组大鼠行对照手术后,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0、1、3、7d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术可在牙移动第1天及3d后加速正畸牙移动,而牙移动3d时2组大鼠牙移动距离无显著差异.牙移动第3天和第7天,手术组大鼠压力区破骨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压力区RANKL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骨皮质切开术可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这可能是由于牙周组织中RANKL高表达介导的破骨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3.
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出现区应力特点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磨牙近中倾斜移动时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特点。方法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在40g、100g力作用2周后,制作连续牙周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将组织切片与应力分布的结果对比观察,分析牙周膜内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特点。结果无论100g还是40g力作用下,破骨细胞出现频数最高区域的最小主应力(Min)以及应力在牙齿移动方向上的分量(S11)均在一个较小应力范围内,而Max、Von Mises应力则无此现象。同一力作用下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仅S11不随牙根不同部位的变化而变化。结论大鼠磨牙倾斜移动时破骨细胞出现与牙齿移动方向上的应力分量、最小主应力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木通皂苷D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40只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建立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以上颌两中切牙为支抗,牵引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镍钛拉簧加力40 g。ASD1组以5 mg/kg的剂量局部注射ASD溶液;ASD2组以10 mg/kg的剂量局部注射ASD溶液;PGE2组以25 μg/kg的剂量局部注射PGE2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4组动物分别于正畸加力3、7、14、21、28 d后分批处死,测量各期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切片牙周组织及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实验组动物牙移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加力第3天,只有PGE2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加力第7天,ASD2组和PGE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加力第14、21、28天,ASD1组、ASD2组和PGE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ASD2组和PGE2组之间牙移动距离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压力侧多核破骨细胞数目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第21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结论:局部注射ASD可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ASD以10 mg/kg的剂量局部注射,其作用与PGE2促进正畸牙移动的效果相似,较5 mg/kg剂量的ASD促进牙移动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能量微波照射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及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螺旋弹簧加力法,通过镍钛拉簧装置构建大鼠正畸模型。实验组每天1次,用微波治疗仪照射被移动的第一磨牙,每次30 min;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分别在造模当天、第7、14、21天处死大鼠,测量大鼠第一磨牙的移动距离。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7、14、21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计数、ODF表达显著升高(P<0.05),牙周组织中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低能量微波照射能明显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抑制炎性基因表达,促进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lapless micro-osteoperforation and corticision on the rate of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in rats.Materials and Methods:Forty-five 8-week-old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groups: micro-osteoperforation and orthodontic force (MOP + F), corticision and orthodontic force (C + F), and orthodontic force only (F, control). The left maxillary first molars were pulled forward with a force of 50 g. Flapless surgical interventions were conducted in the MOP + F and C + F groups. The total duration of the experiment was 6 weeks. Alveolar bone density and the number of osteoclasts were evaluated using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and histologic examination, respectively.Results:The tooth movement dista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both experimental group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Bone density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decreased in the MOP + F and C + F groups. The number of osteoclasts in the MOP + F and C + F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F.Conclusion:The two minimally invasive flapless surgical interventions increased bone remodeling and osteoclast activity and induced faster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for at least 2 weeks in rats.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outcome of flapless micro-osteoperforation and corticision in the ra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尼古丁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前列腺素-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SPF级)随机分为A、B、C、D 4组(n=25),统一用50 g力牵拉一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A组每日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B、C、D 3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0.5、0.75、1 mg/kg尼古丁酒石酸溶液;分别于加力1、3、5、7、14 d各时间点,从每组中各随机抽取5只大鼠,处死后取其上颌骨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并进行破骨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GE-2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种不同剂量尼古丁组的破骨细胞数均明显增高,且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各组间两两相比P<0.05,加力5 d时各组破骨细胞数均达到峰值;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剂量尼古丁干预组的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相同加力条件下,各组间两两相比P<0.05,加力5 d时各组的PGE-2表达量均达到峰值。结论:尼古丁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正畸移动牙牙周组织中PGE-2的表达,并使破骨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 只,牵引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制作大鼠牙移动模型.模型完成后,随机分为3 个实验组: CTGF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加力对照组,每组15 只.从0 d开始分别将CTGF及生理盐水每隔1 d注射到CTGF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左侧下第一磨牙舌侧骨黏膜下,分别于干预后1、3、7、15、21 d每组各取3 只大鼠的牙周组织,制备组织切片,HE及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牙周组织中VEGF的表达状况.结果:正畸加力后,大鼠牙周组织中伴随牙周组织改建,牙周组织中VEGF表达增高.加力7 d牙周组织改建最为活跃,VEGF表达达到高峰期.CTGF干预治疗后,CTGF组加力后7、15 d VEGF表达强度增幅最高,CTGF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TGF干预可上调正畸大鼠牙周组织中VEGF表达,加速正畸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