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特发性膜性肾病占我国肾小球疾病的24.9%,已跃居第二位且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中医药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中,然而目前尚无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循证实践指南。本指南按照国际指南制订方法与步骤,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强度使用GRADE方法,通过访谈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确定指南范围、形成临床问题提纲;基于访谈结果和现有中西医肾病指南、权威教材以及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回顾的结果拟定临床问题、膜性肾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及中医证型的调查清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家调查;然后针对临床问题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举行专家共识会议,最终形成关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聚焦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适用于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以及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尚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循证指南来指导这些实践。本指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手册》制定,遵循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要求,并参照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对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本指南组建了包括5个小组在内的跨学科工作团队,通过问卷、面对面专家会议和问题解构方法来选择指南中需要回答的关键临床问题。从25个关键问题中筛选出10个进行研究。基于系统评价的结果,考虑到证据的优缺点、干预成本、证据质量、患者偏好及价值观、多学科专家的反馈和共识,本指南提出了20条关于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应用的推荐意见。本指南主要面向中国各级医院和康复机构的医务工作者,专注于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证据的产生及推荐意见的形成是制订循证社会照护指南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社会科学领域中决策和实践科学性的重要依据,该过程涉及的方法和步骤较为繁琐、复杂,需考虑诸多因素,但当前尚无完善、严谨的方法学指导从证据产生到推荐意见形成的过程,对循证社会照护指南的制订和推广产生一定的挑战。为使该过程更加系统、透明,本文详细阐述两部分内容:第一,根据NICE发布的《循证社会照护指南制订手册》,总结梳理证据产生及推荐意见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具体说明;第二,在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和思考证据向推荐意见转化的关键因素,以期明确循证社会照护指南证据产生的方法、清晰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过程,推动循证社会照护指南的研发和应用,保障循证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1 美国内分泌协会临床指南推荐建议分类及证据分级 本文提到的推荐建议及其证据分级是基于美国内分泌协会临床实践指南小组制定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共识(GRADE)分级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旨在了解有关脐带结扎时间指南的主要问题,为脐带结扎时间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及指南数据库中的新生儿脐带结扎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使用Excel 2013提取指南的基本信息、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使用AGREE Ⅱ和RIGHT工具评价指南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汇总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管理的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8部指南。AGREE Ⅱ的6个领域(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严谨性、明晰性、应用性、独立性)的得分分别为72.57±19.27、51.72±19.24、48.60±26.57、70.14±15.33、40.18±25.18、45.84±31.32,RIGHT的“证据和推荐意见”领域、“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领域存在不足。其中2部指南符合推荐临床使用的标准,6部指南为修改后推荐使用。关于脐带结扎时间,指南的推荐意见为提倡延迟,但是存在不一致。结论:不同机构指南对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的建议存在争议,指南方法学质量差别较大,指南制订的严谨性、应用性和独立性有待提高,指南制订者应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指南的制订和报告,提高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制定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临床循证指南的广泛应用及中医药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各类中医或中西医临床指南也在逐渐增多。借助指南质量评估工具对2008年10月前公开发表的11个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进行初步评价,大部分指南未描述证据收集和综合证据的方法,仅1篇说明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标准,存在指南制作不够规范,编写人员专业背景单一,缺乏高级别的证据等问题。建议成立多学科组成的指南制定小组,注重证据并严格遵循循证指南制订的原则和流程,建立符合中医文献自身特点的证据评价和分级方法,注重中医指南的适用性与指导性,并加强对指南质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指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参与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制订的成员构成并没有严格要求,制订指南最大的问题是证据不足,没有根据证据的可信度注明推荐意见。建立指南应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开发的原则,首先要筛选好人员,成立指南开发小组,对证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理,对临床治疗指南进行分级说明推荐理由,以利于临床实际应用。严格遵循指南制订的原则和流程,才能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临床医疗指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编制中的关键点、难点,介绍指南推荐意见产生的背景及依据,并为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和解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循证医学理念及方法,对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疗方案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充分探究2010~2015年编写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选择本指南制定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4个关键问题和难点,包括如何产生指南临床问题、指南目标人群的选择、文献检索策略的制定、文献评价及推荐标准的选择进行对策探讨。[结果]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证据质量较低,现代研究证据难以回答指南中的全部问题、全面反映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色,中医药指南制定过程中有多个难点需要解决。中医药指南制定的过程不仅参考了现有循证医学指南制定方法,还选择了能够反映中医药特色的评价方法。在对文献进行循证评价的基础上,选择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专家共识等方法为指南推荐意见的产生提供依据。[结论]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需与中医药疗法自身具备的特点相符,目前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方法还待进一步完善,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论证强度还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王菱  彭艾 《西部医学》2021,32(9):1254-1257
【摘要】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嘌呤代谢性疾病,不仅可引起痛风,还可影响全身多系统。全世界多国均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进行指南推荐。2019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分会制定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指南,通过3条推荐总则和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多维度解析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诊治的各个环节。不仅提出了新的概念,更对急性痛风发作、碱化尿液及降尿酸治疗做了细化及分层建议。本文将从该指南的特色亮点入手,对此指南进行解读,以助加深临床医生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诊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推出,标志着中医对该病的诊疗逐渐规范。在此基础上,首先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瘀血、痰湿的产生进行了探讨;并参考《指南》的辨证分型,进行治疗用药的整理,其中对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阳虚寒凝证、肝肾精亏证的治疗,应用《指南》推荐方即取效显著,且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对影响推荐方疗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值得参考;对于痰瘀阻络证、湿热瘀阻证的治疗,因其病机复杂,则以各家论治为主,多从脾肾论治,疗效尚可;同时针对该病经络阻滞的特点,临床常合用通经活络药以达到治疗效果,故将此类药进行分类整理,为随证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The 2012 revision of the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es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was recently published (February 2013)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Intensive Care Medicine.1,2 The effort to create this document occurred over two years and likely represent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buy-in of any international medical guidelines to date with 30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Included in this list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is the Chinese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the Chinese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Th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 grading system continues to evolv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oup (GRADE Group),based in Canada.3 Each recommendation is graded based on quality of evidence and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基于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分析(SWOT分析)发现,当前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具有中医药理论体系完整、临床疗效确切等优势,亦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医药国际标准规范欠缺等劣势;既适逢国家对中医药"一带一路"事业发展的重视与扶持、信息化背景下新媒体成长迅速等有利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国内外中西医诊疗指南的研究状况和差距,为建立中医临床指南提供思路.方法 仅以冠心病为例,通过PubMed,CNKI,CMB等网络检索系统查找近年资料,从指南的开发程序、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对中医临床指南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结果 中医临床指南的制定工作不可能完全套用国际上现有的循证指南模式,但要为世界所认可,又必须在方法上与国际接轨.结论 中医学应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符合自身理论特点和临床实际的中医证据评价体系,并据此制定出为国际同行所认可同时又符合中医学理论的中医临床指南.  相似文献   

14.
在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合理性过程中,伦理审查已经成为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社会通则。此外,作为传统医药的大国,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解决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特殊问题,进而制定既能体现国际通行原则、又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医药研究伦理审查的规范和标准。  相似文献   

15.
剖析日本中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认识到日本中医教育主要存在轻视基础理论、师资队伍匮乏、中医思维薄弱及过度西化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加强海外合作办学的力度,培养高层次的"洋中医";设置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专门课程,重视中医思维意识的培养,扭转轻视基础理论的局面;与日本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教师进修班,培养中医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对古医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开展与日本汉方医学学术团体的合作交流,推广各种中医药资格考试,进一步促进中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及近代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在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其经验可以为当今的中医学校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在深入挖掘、搜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凝炼了近代中医学教育的几个特点:开设西医课程,重视临床实践;重视教材编写,实行"刊学相辅";办学规范严格,适应近代教育;民办学校兴起,发展历程曲折。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与师承教育相比,有很多优势。通过近代中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的探讨,对未来中医教育进行了一些展望:重视中医经典、改善教学模式、加强临床教学、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国际交流等,为后来者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Sepsis)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已成为十分活跃的前沿领域。现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和主要文献的综合,加以扼要阐述,以作为《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星余 《海南医学》2012,23(7):117-118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药治疗急性腹泻的报道很多,临床研究方案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本文从中医药治疗急性腹泻的病因病机分析及临床辨证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好,副作用小,并提出优化选方、进行作用机制研究等建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国中医药发展现况与趋势进行分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对我国中医药事业政策演进、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研究、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进行现况分析和趋势预判。[结果] 2009年至今,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迅猛,但仍存在临床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人才队伍建设较为滞后、健康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文化传播途径有待拓宽等问题。[结论]我国中医药发展需要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新路径,着力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