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受Nesterov等所介绍的活瓣式小梁切开术的启发,作者对小梁切除及深层巩膜咬切术加以改良,即把外层巩膜瓣作成1/3厚度,中1/3层巩膜片切除,造成一个巩膜层间潴存房水的内间隙,我们称此为巩膜层间切除.经33例远期观察降眼压效果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2例(51眼),分为治疗组(21例26眼)与对照组(21例25眼)。治疗组采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两组视力、眼压、滤过泡情况及并发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至随访12个月时眼压为(14.46±1.92)mmHg(1kPa=7.5mmHg)。对照组手术后眼压亦明显下降,至随访12个月时眼压为(19.27±1.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所占比例为88.5%,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6眼中7眼出现浅前房,对照组仅3眼术后出现浅前房。治疗组Ⅰ级前房积血3眼,对照组Ⅰ级前房积血3眼,术后3~5d可完全吸收。治疗组5眼出现低眼压,对照组3眼出现低眼压,术后8d内眼压缓慢回升。结论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安全,远期降眼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 14眼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巩膜层间填充硅海棉片的疗效。方法 用巩膜层间填充硅海棉片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13例 14眼。结果 随访 4~ 2 1月 ,视力增加 2行者 2眼 ,占 14 .3% ,下降≥ 2行者 4眼 ,占 2 8.5 7% ,眼压≤2 1mmHg( 1kPa =7.5mmHg)者 12眼 ,占 85 .71% ,仍有 2眼眼压波动在 2 5 .81~ 30 .39mmHg ,但加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基本可控制。结论 巩膜层间填充硅海棉片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朱学鑫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6,18(1):59-60
作者自1980年2月至1992年6月开展巩膜层间灼滤术治疗各类青光眼57例72眼,远期观察疗效满意,眼压稳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7例72眼中,男26例,女31例.其中双眼15例30眼,右眼23例23眼,左眼19例19眼.年龄45~74岁,平均59.5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2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14眼,开角型青光眼15例30眼,绝对期青光眼4例4眼,继发性青光眼1例1眼.眼压最高7.88kPa(1kPa=7.5mmHg),最低3.38kPa.手术方法:术前均缩瞳、降眼压及综合等治疗.术前夜睡时服苯巴比妥0.09,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0.2,个别眼压极高者术前静滴20%甘露醇250ml.术前常规消毒、麻醉、开睑、上直肌固定缝线.于角膜缘上6mm处切开球结膜6~8mm,做以角膜缘为基底之结膜辨,于11~1点钟处做“Ц”深达巩膜板层2/5~1/2厚度的巩膜瓣,约6×8mm.用刀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显微镜下做上穹窿为基底结膜瓣,浅层巩膜瓣为5mm×5.5mm大小,1/3巩膜厚度,瓣下做3.5mm×4mm大小尽可能厚的中层巩膜瓣,切除中层巩膜瓣,浅层巩膜瓣下切除2mm×2mm角巩膜组织,虹膜周边切除,固定浅层巩膜瓣,缝合筋膜、球结膜。结果 12例 (14只眼),随访12-38月,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2.59±3.76)mmHg。结论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式降眼压效果好,术式简单,适用于不同类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引流池加用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巩膜层间引流池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44例(50眼)。术后对眼压、视力、前房、滤过泡形态进行观察。随访6-15个月,并总结分析疗效。结果 44例50眼中44眼眼压〈21 mmHg,成功率在88.0%;3眼眼压22-24 mmHg,无任何自觉症状。2眼眼压在25-30 mmHg,有自觉症状,需用降眼压药物维持。总有效率占98.0%。结论该术式在眼压控制、滤过泡形成等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汤喜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6):350-351
本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碳纤维巩膜层间填充治疗难治青光眼16例16眼,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7.9月,术后眼压控制率为100%,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果提示: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治疗60岁以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73眼60岁以上AACG患者施行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术后观察其前房深浅、眼压高低和滤过泡形态等情况。结果:术后眼压控制理想,术后3~36mo,眼压平均12.5±4.8mmHg,显著低于手术前。术后75%(55/73)患眼视力提高。滤过泡96%(70/73)为Ⅰ,Ⅱ型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主要为部分患眼(18%,13/73)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结论: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对治疗60岁以上AACG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 87例(98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方法将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隧道组(50眼)行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在浅层巩膜下纵形切除5.0mm×1.5mm条状饭层巩膜和常规的小梁切除,条状巩膜远端超过巩膜床1.5-2.0mm,对照组(48 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主要指标视力、眼压、滤过泡、术巾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术后视力隧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P=0.76)。(2)术后1周两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P=0.08);术后6个月隧道组平均眼压(14.34±3.95)mmHg.对照组(19.57±7.76)mmHg;手术成功率:隧道组 88.00%,对照组6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隧道组功能性滤过泡82,0%,对照组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P=0.02)。(4)术后隧道组出现浅前房较对照组多,治疗后1周内恢复正常,没有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难治性青光眼,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比较,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在防止滤过道瘢痕形成,术后眼压控制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硅胶片巩膜层间填充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杜成玲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5):532-532
目的 通过手术巩膜层间填充硅胶片防止巩膜滤瓣瘢痕形成,促进房水引流,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方法 对难治性青光眼13例(14眼)施行硅胶片巩膜层间填充,术后观察眼压。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8月,眼压低于21mmHg者占54%。结论 用硅胶片作为人工房水引流装置,填充于巩膜下,术后能有效地控制难治性青光眼的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巩膜层间填充硅胶片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奋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6):367-368
巩膜层间填充硅胶片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邓奋刚我们自1995年7月—1996年4月用巩膜层间填充硅胶片的方法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16只眼。男10例10眼,女5例6眼。年龄:2—75... 相似文献
13.
巩膜层间置入硅胶片治疗各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4):205
1996年 2月~ 1998年 2月 ,我们用巩膜层间置入硅胶片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本组病人 19例 2 2眼。男 8例 9眼 ,女 11例 13眼。年龄4~ 6 6岁 ,平均 49.3岁。青光眼类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6眼 ,外伤性青光眼 8眼 ,青年性青光眼 3眼 ,先天性青光眼 2眼 ,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 3眼。术前平均眼压 5 .78k Pa (43.38mm Hg)。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及麻醉同一般的小梁切除术。作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 ,在预定巩膜瓣区烧灼后 ,作一 8× 5 mm巩膜瓣 ,深达巩膜厚度的 1/2。将后层巩膜咬切后 (咬切口为 1× 2 mm大小 ) ,作虹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巩膜层间填充硅胶片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探讨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采用巩膜层间填充硅胶片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共34例35眼,并根据不同病因及眼压控制情况,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疗。术后追踪随访10~30月。结果 术后平均眼压15.88mmHg,眼压≤20.55mmHg者占88.5%。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有浅前房、短暂性前房积血及葡萄膜炎等。远期偶有滤过泡较隆起引起异物感,少数有白内障加速发展。结 相似文献
15.
董玉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3)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巩膜层问隧道房水引流术与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3例108只眼难治性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隧道组51例53只眼,采用小梁切除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加MMC进行手术治疗;小梁组52例55只眼,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加MMC.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视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光感至0.1、0.7至1.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滤过泡分布情况各时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成功率12个月、24个月时两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梁切除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加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式简单易行,效果稳定可靠,手术成功率高,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巩膜基床部分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的原因。方法 先作以角巩缘为基底1/3 巩膜厚的巩膜瓣,再在巩膜基床上作垂直于角膜缘2 条宽1m m 、间隔1m m 、1/3 巩膜厚切除及常规小梁、虹膜根部切除。结果 随访3~15 月,平均9 月,22 眼滤过泡形态功能较理想,眼压控制在21m m Hg 以下。另2 眼滤过泡局限,但Seidel现象阳性,用噻吗心安点眼后眼压控制在18~20m m Hg 之间。眼压控 制有效率100% 。结论 巩膜基床部分切除治疗青光眼能减少滤过瘢痕形成,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的难治性青光眼[1] 。我院从 1995年 7月~ 1998年 6月 ,用巩膜层间填充硅胶片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5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2 6~ 78岁 ,平均 52 .1岁 ;病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6例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4例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1例 ,高血压眼底出血 3例 ,外伤后 1例 ;虹膜表面布满新生血管 9例 ,瞳孔缘新生血管 ,虹膜表面少量新生血管 6例 ;术前视力无光感者 4例 ,光感 4例 ,手动 2例 ,指数 3例 ,0 .1以上者 2例。术前平均眼压6 .10 k Pa。2 .手术… 相似文献
18.
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春玲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7):541-543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38跟)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结果术后眼压明显降低。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视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改善。并发症仅为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结论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传统的小梁切除术降压效果差,我们采用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42例(42只眼)。 相似文献
20.
魏玉达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3,(Z1)
本院自1990年1月至1991年12月,以深层巩膜剪切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48例60眼,其中急性54眼,慢性6眼,经追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9例(39.6%),女29例(60.4%)。农民44例(91.7%,职工4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