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麻醉诱导后给予持续输注异丙酚A组 2mg·kg- 1 ·h- 1 ,B组 5mg·kg- 1 ·h- 1 ,C组 8mg·kg- 1 ·h- 1 ,并监测诱导后、停体外循环 (CPB)即刻、CPB后30min、6 0min、3h五个时间点心肌酶AST、LDH、α -HBDH、CK -MB浓度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体外循环 (CPB)后心肌酶指标与诱导后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A组相比 ,B组患者不同时间点AST、CK -MB、LDH值较低 (P <0 0 5或P <0 0 1) ,α -HB DH无明显差异 (P >0 0 5 )。A组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术中 5mg·kg- 1 ·h- 1 异丙酚是较为理想的具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维持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复合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期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2 0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组 ,n =10 )和咪唑安定组 (M组 ,n =10 )。分别静注异丙酚 1 5mg·kg-1和咪唑安定 0 15mg·kg-1诱导 ,并以异丙酚 2~ 6mg·kg-1·h-1或咪唑安定 0 1~ 0 2mg·kg-1·h-1维持麻醉 ,两组芬太尼用法相同。局麻下插Swan Ganz导管到肺动脉 ,监测麻醉期间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使两组病人心率 (HR)、心脏指数 (CI)和氧耗指数 (VO2 I)下降 ,平均动脉压 (MAP)分别下降 17 9% (P组 )和 12 0 % (M组 ) ,异丙酚组与咪唑安定组相比 ,心肺转流 (CPB)前、后CI、每搏指数 (SI)、左室每搏功指数 (LVSWI)相对较高。肺毛细管嵌压 (PCWP)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 (SVRI)相对较低。停CPB后 ,异丙酚组氧摄取率 (ERO2 )较低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较高。结论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 ,在转流前、后可降低前、后负荷 ,维持较好的心脏指数并改善氧供需平衡 ,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可能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旨在充分发挥异丙酚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的基础上减少其用量 ,探讨异丙酚 普鲁卡因复合与单纯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时麻醉强度、麻醉后恢复质量、及异丙酚与普鲁卡因配伍的可行性。方法  4 0例成年腹部手术患者分成两组 ,A组以异丙酚 5mg·kg- 1 ·h- 1 、B组以异丙酚 2 .5mg·kg- 1 ·h- 1 +普鲁卡因 10mg·kg- 1 ·h- 1 静注维持麻醉 ,术中视麻醉深度辅以芬太尼、维库溴铵。结果 单位时间内两组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 ,术毕呼吸功能恢复参数及初醒与拔管时间均无显著差别 ;而异丙酚用量A组是B组的一倍 ;B组病人初醒后有明显的嗜睡。结论 异丙酚 普鲁卡因复合液与芬太尼、维库溴铵配合使用 ,不仅可满足腹部手术的麻醉要求 ,且麻醉后恢复质量较高。B组异丙酚用量成倍减少使麻醉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择期LC手术的患者 80例 ,随机等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 (静吸组 )和全凭静脉麻醉组 (全静脉组 )。两组均以咪唑安定 0 .2mg·kg-1 、异丙酚 2mg·kg-1 和维库溴铵 0 .1mg·kg-1 诱导后作气管插管。麻醉维持 :静吸组用安氟醚吸入 ,全静脉组将异丙酚 8mg·kg-1 ·h-1 和芬太尼 4 μg·kg-1 ·h-1 混合抽入 5 0ml注射器中 ,用微量泵注入 ,设定速率为 4 0ml·h-1 。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 1 0min、气腹毕和术毕的SBP、DBP、HR和SpO2 及停止麻醉至拔管的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静吸组在气腹后 1 0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基础值 (P <0 .0 5 ) ,而全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全静脉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 :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 ,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无空气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异丙酚、芬太尼、东莨菪碱复合麻醉在消化内镜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拟行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病人 1 5 0例 ,随机分为三组即 :A组 (局麻组 ) 5 0例 ,B组 (对照组 ) 5 0例 ,C组 (实验组 ) 5 0例。行胃镜检查病人用 1 %地卡因喷喉。A组表面麻醉下进行操作 ;B组先给以 0 0 0 1mg·kg-1 芬太尼静脉注射 ,然后将 0 8mg·kg-1 异丙酚用微泵按 3 2~ 4 8mg·kg-1 ·min-1 静脉注射 ,再以 3~ 8mg·kg-1 ·h-1 速度异丙酚静脉注射维持麻醉 ,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 ,开始检查工作 ,待内镜进入检查部位时停止麻醉 ,若术中麻醉深度不满足检查要求时再以每次 0 4mg·kg-1 异丙酚静脉注射以维持麻醉 ;C组先给以0 0 0 1mg·kg-1 芬太尼、0 0 0 6mg·kg-1 东莨菪碱混合液静脉注射后 ,其余同B组。全部病人分别在麻醉前及麻醉后 1min、3min、6min、9min、1 2min、手术结束进行监测HR、R、BP、SpO2 、ECG以及麻醉效果评定。结果 在所有的监测项目结果中A组与B、C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B、C组间异丙酚用量、检查时间、麻醉效果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B、C组间DBP、SpO2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检查开始后SpO2 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行全麻诱导复合硬膜外麻醉时两者用药量的配伍变化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40例限期手术食道癌患者 ,ASA分级Ⅰ~Ⅱ级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例。取T8~ 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置管 ,硬膜外腔内注入 10g·L-1lignocaine 3 75 g·L-1bupivercaine 5ml,5min后痛觉减退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 :A组咪唑安定 0 1mg·kg-1、异丙酚 1mg·kg-1,B组咪唑安定 0 1mg·kg-1、异丙酚 1 5mg·kg-1,C组咪唑安定 0 15mg·kg-1、异丙酚 1 5mg·kg-1,D组咪唑安定 0 2mg·kg-1、异丙酚 2mg·kg-1。各组使用相同量的芬太尼 (0 0 0 4mg·kg-1)及维库溴胺 (0 1mg·kg-1)。观察 4组患者心血管反应。结果 A组血压波动最小 ,B组次之 ,C组又次之 ,D组最大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行全麻诱导复合硬膜外麻醉时 ,咪唑安定 0 1mg·kg-1、异丙酚 1mg·kg-1的用量患者心血管反应最轻。  相似文献   

7.
纳络酮对硬膜外泵注芬太尼所致阿片类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低浓度纳络酮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引起阿片类药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在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 15 0例 ,ASA ~ 级 ,随机分成 3组行 PCEA.A组 :芬太尼 (4 mg· L- 1 ) +布吡卡因 (0 .5 g· L- 1 ) +肾上腺素 (2 mg· L- 1 ) .B组 :A组 + (4mg· L- 1 )纳络酮 .C组 :A组 + (6 m g· L- 1 )纳络酮 .定时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 ,芬太尼用量 ,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及评分 .结果  3组芬太尼用量约为 0 .30 μg· kg- 1· h- 1 ,B,C两组纳络酮用量分别为 (0 .30± 0 .12 ) μg· kg- 1·h- 1 和 (0 .45± 0 .19)μg· kg- 1 · h- 1 ,2 4h内两种剂量纳络酮均可降低阿片类药副反应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及评分 (P<0 .0 1) ,3组 2 4h内 VAS及芬太尼的用量相似 .结论  PCEA泵注芬太尼与布吡卡因 ,伍用纳络酮 (0 .3~0 .45μg· kg- 1 · h- 1 )既保证镇痛质量 ,又明显降低阿片类副反应发生率及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结扎犬冠状动脉的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药物CD对犬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犬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观察 6h内CD对左心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压上升速率 (dp/dtmax)和下降速率 (-dp/dtmax) ,心输出量 (CO) ,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的影响。结果 CD(0 .15mg·kg-1,0 .3mg·kg-1)能明显抑制冠脉结扎后造成的LVSP ,dp/dtmax的下降 ,而 0 .6mg·kg-1CD对此无明显影响。CD(0 .15mg·kg-1)还抑制结扎后 -dp/dtmax的下降 ,其他剂量组无明显作用。结论  0 .15mg·kg-1CD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造成的心功能改变 ,其作用无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异丙酚联合局浸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将 3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用芬太尼 1μg·kg-1、力月西 0 0 6mg·kg-1、异丙酚 2 5mg·kg-1诱导 ,术中以异丙酚 1~ 3mg·kg-1·h-1持续泵注维持 ,术始加用 0 5 %利多卡因局浸 ;Ⅱ组不加局浸 ,余用同样的方法诱导和维持。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前、诱导时、插管时、术始、术中及拔管时的MBP、HR、SPO2 及异丙酚平均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麻醉前、诱导时、插管时的MBP、HR及SPO2 变化不大 ,而术始、术中、插管时及平均用药量有差别 (P <0 0 5 )。显示 :异丙酚联合局浸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有术中更平稳、异丙酚用药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当归多糖AP-0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观察当归总多糖AP 0对于 3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小鼠肉瘤S180模型建立 :二级昆明种小鼠 ,每只鼠鼷部接种 5× 10 6瘤细胞。接种次日起 ,每日 1次定时ipAP 0 30mg·kg-1,10 0mg·kg-1和 30 0mg·kg-1,阳性对照组ip环磷酰胺 (Cy) 30mg·kg-1,共 10d ,第 11天活杀小鼠 ,称瘤质量、体质量、胸腺和脾质量 ,统计结果。小鼠Ehrlich腹水癌 (EAC)模型建立 :二级昆明种小鼠 ,每鼠ip接种 2 .5× 10 6瘤细胞。接种后次日起 ,每日 1次定时ipAP 0 30mg·kg-1,10 0mg·kg-1和 30 0mg·kg-1,阳性对照组ip氟尿嘧啶 ( 5 FU) 2 0mg·kg-1,共 10d ,观察各组 6 0d平均存活天数 ,计算生命延长率。小鼠白血病L12 10模型建立 :二级DBA/2小鼠 ,每鼠ip接种 1× 10 5瘤细胞。接种后次日起 ,每日 1次定时ipAP 0 30mg·kg-1,10 0mg·kg-1和 30 0mg·kg-1,阳性对照组ip环磷酰胺 (Cy) 30mg·kg-1,共 10d ;第 30天处死 ,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 小鼠肉瘤 180实验结果 :瘤质量指标 :NS组和各治疗组瘤质量均大于Cy组 (P <0 .0 1) ;胸腺质量指标 :10 0mg·kg-1组胸腺质量小于NS组 (P <0 .0 5 ) ,30mg·kg-1和 30 0mg·kg-1组胸腺质量明显小于NS组 (P <0 .0 1) ,但 30mg·kg-1组胸腺质量大于Cy组 (P <0 .0 5 ) ,10 0m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左室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对9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测定其血清CRP水平,并用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心脏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主动脉根部内径(AOD)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搏量(SV)、心排血量(CO)和左心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E/A比值、EF斜率。根据CRP水平将患者分为CRP升高组(CRP>8mg/L),CRP正常组(CRP<8mg/L),分别观察左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CRP升高组患者的LAD、LVD、IVST、LVPWT、AOD较CRP正常组明显增大(P均<0.01)。CRP升高组患者的左心功能减退较CRP正常组明显(P<0.05或0.01)。结论CRP水平可用来评价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左室结构与功能,预测血透患者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肾上腺素用于心肺复苏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成年杂种犬60条,随机分为6组,造成心梗模型后致颤,分别给予0.02、0.05、0.075、0.1、0.2、0.3mg/kg体重的肾上腺素进行心肺复苏,比较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自主循环恢复1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以电镜技术观察肾上腺素对心肌组织的影响。结果:0.075mg/kg和0.1mg/kg体重组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此两组自主循环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复苏1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随着剂量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压逐渐增加,但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却在0.075mg/kg体重组达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P值均<0.05,超过0.1mg/kg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不再继续增加;电镜所见:各组非梗塞区的心肌组织只有轻微改变,与所用的肾上腺素的剂量无关。结论:犬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用0.075mg/kg和0.1mg/kg体重的肾上腺素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3.
潘丽 《医学文选》2004,23(4):409-410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96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5 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4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 HP-1 0 0 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 3个月测定 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 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术后两组 LAD和 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 P <0 .0 5 ) ,术后观察组 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 Rg2)对犬急性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复制心源性休克模型,观察人参皂苷Rg2(2和1 mg•kg-1)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各项指标的作用。结果:人参皂苷Rg2可升高平均血压(MBP)、左室内压(LVSP)、±dp/dtmax 和心排出量(CO),降低心肌耗氧指数、心肌氧摄取率。 结论:人参皂苷Rg2对犬急性心源性休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潘丽 《广西医学》2004,26(8):1090-1092
目的 采用超声评价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方法 将 96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5 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4 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HP 10 0 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 3个月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EF)、左室短轴缩短率 (FS)、每搏量 (SV)、左室舒张末容量 (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 (LVESV)、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s)、左房腔内径 (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术后两组LAD和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P <0 0 5 ) ,术后观察组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16.
人参果皂苷对急性心肌梗塞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参果皂苷(GFS)对急性心肌梗塞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0只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 h制备急性心肌梗塞模型,GFS按2.5、5.0和10.0 mg•kg-1分为3个剂量组,静脉滴注给药;阳性对照药生脉注射液(PAI)组静脉滴注PAI 4.0 mL•kg-1;梗塞模型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记录给GFS后犬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FS 5.0和10.0 mg•kg-1组犬的心率(HR)减慢(P<0.05或P<0.0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及心输出量(CO)增加(P<0.05或P<0.01),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降低(P<0.05或P<0.01),与PA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FS能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缓解心肌梗塞后的泵衰竭,同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增加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6个月后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40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和透析6个月后的左心室结构变化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及相对室壁厚度和心脏收缩功能变化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及心指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透析前比较,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6个月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均下降(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指数均增加(P<0.01).动静脉内瘘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及短轴缩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早期部分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可以好转.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左心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苏醒情况,重点观察麻醉诱导插管及CO2 人工气腹过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优点和实用性。对30 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以芬太尼2 ~4μg·kg -1 及异丙酚2 ~2 .5 mg·kg - 1、卡肌宁0 .5 mg/kg - 1静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0 ~12 m g·kg -1·h -1 、20 ~30 min 间断静注卡肌宁0 .25 ~0 .5 mg/kg - 1 维持麻醉及肌松,连续监测Fio2、SpO2 、PETCO2 、TV、Ppeak 、m Paw 、HR、SBP、DBP、MAP、ECG 的变化。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79 .5 ±5 .2 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605 ±135 mg ,诱导后插管前SBP、MAP、HR 分别下降3 .63kPa 、1 .98kPa 、17 次/ min( P < 0 .01) ,DBP 也下降1 .25kPa( P < 0 .05) ,完成插管后迅速回升;PETCO2 、Ppeak 、m Paw 在CO2 气腹后10 ~15 min 上升到最高值( P < 0 .01) ,并在气腹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相似文献   

19.
用自身用药前后对照,以超声诊断仪监测生脉液对2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静脉注射生脉液后,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ΔD%),室壁增厚率(ΔT%)均显著增加,全身血管阻力(SVR)则明显降低,P值均<0.01;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二尖瓣一空间隔间距(EPSS),收缩末期室壁应力(ESS)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果提示静脉注射生脉液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