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旴江清初名医喻嘉言临床诊疗重视五运六气的辨识,临证诊察先明岁气、辨治遵从标本从化。喻氏传承了《内经》运气七篇大义,对五运六气的独特见解主要体现在《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的二律:治病不先岁气之律和治病不明标本之律。喻氏对五运六气的临证辨识,至今对临证辨证施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旴江清初名医喻嘉言临床诊疗重视五运六气的辨识,临证诊察先明岁气、辨治遵从标本从化.喻氏传承了《内经》运气七篇大义,对五运六气的独特见解主要体现在《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的二律:治病不先岁气之律和治病不明标本之律.喻氏对五运六气的临证辨识,至今对临证辨证施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旴江清初名医喻嘉言临床诊疗重视五运六气的辨识,临证诊察先明岁气、辨治遵从标本从化.喻氏传承了《内经》运气七篇大义,对五运六气的独特见解主要体现在《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的二律:治病不先岁气之律和治病不明标本之律.喻氏对五运六气的临证辨识,至今对临证辨证施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治病先明标本凡病有标本,本者根源,标者末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云:“本为病之原,标为病之变,病本惟一,隐而难明,病变甚多,显而易见,故今之治病者多有不知本末,而惟据目前,则最为斯道之大病。”可见治病不辨标本,或指本为标,或指标为本,必迷乱经常,倒施针药。故云:“良工之治病,必辨新病邪实,久病正虚,论缓急先后而调理,因病有当急治有不当急治,夫若外感之邪必乘其方起之时,邪入尚浅,先驱而出之,若候邪气已深,与气血相乱,乃至伤于元气则治难焉,此当急治之理。”大凡新病可急治,久病宜缓调,急则治标,缓则固本,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相似文献   

5.
略论治病必求于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病必求于本”是指导辨证论治的根本法则。其涵义包括3个方面,即:①治病求本,阴阳为纲。本,乃病因之本,正气为本,阴阳为本。②标本缓急,宜当细辨,正确处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关系。③辨证求本,去伪存真。治病求本,重在“治本”,而“治本”之先,是辨证求本。  相似文献   

6.
杨成居 《陕西中医》2000,21(1):47-48
<正> 《素问·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张介宾注:“诸病皆先治本,而惟中满者先治其标,盖以中满为病,其邪在胃,胃者藏府之本也,胃满则药食之气不能行,而藏腑皆失其所禀,故先治此者,亦所以治本也。”本人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本着“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的治疗原则,对于临床上一些脾胃病的治疗用药,略有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凡治病,不问病人所便,不得其情,草草诊过,用药无据,多所伤残,医之过也。”喻嘉言《医门法律》的这条医律,阐明了临证观察病情的重要性。因为病情千变万化、复杂错综,务须清思静虑,专心致志,以求其是。《内经》论此,精深博大,足资参悟。兹略予条理,以探其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续名医类案》辨治咳嗽的医案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辨治方法有:1.食积外感,治以消导疏散;2.咳嗽发热,治分两途,若属素虚外感,则先治标后治本,若属里虚寒伏,则治以补中散寒;3.五更喘嗽,治以温中清肺;4.火郁干咳,治以舒郁发散;5.咳嗽误治,治以理中回阳。  相似文献   

9.
中医诊治疾病十分强调标本,自明代后便盛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说,并格言般地流传至今。笔者在《内经》教学中通过对有关文献的研习,加之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此说既甚违《内经》原旨,又有不符合临床实践之处,故作此文以商榷。1治则之标本的概念——本为标之因...  相似文献   

10.
《医门法律》痹证辨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门法律》痹证辨治初探喻和平湖北省黄冈地区财贸学校卫生所(436102)《医门法律》是清初名医喻嘉言在博览群书,精研医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几十年临证经验撰成的医学名著。其书上承《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经典,下汲前贤各名家之所长,将诸种病证分门别类...  相似文献   

11.
对眩晕的认识起源于《内经》,《内经》"因风、因虚致眩",汉?张仲景提出"因痰致眩"理论,汉唐则着重治风治痰治火,明代则强调补虚为眩晕主要疗法,主要以薛立斋和张景岳为主。从症状的主从及本证兼症等各方面,辨别虚实标本缓急,治标治本为中医的正确疗法。  相似文献   

12.
1.治标治本。疗称为治本。治病一般均是治本。中医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治户拓一、如‘‘‘城三台病一般都是治本 2、急则治标。中庆治病时首先解除危及生命的某些症状叫治标。如大出血的病人,中氏采取先止血;户 OJ的办法为“急则治标”。 3、缓则治本中庆对慢性疾病、急性  相似文献   

13.
“逆治”、“从治”法是《内经》提出的治疗原则之一,其作为“正治”、“反治”法指导临床选方择药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已为人熟知,如《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两版教材都较详细论述了这一理论。中医临床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也无一不用,然这只是《内经》“逆治”、“从治”法中的一种意义,观《内经》论“逆治”与“从治”还有两种含义,试论述如下: 一、调理气机中的逆治与从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得者,治有疗效谓之得。《标本病传论》说:“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即谓之有治本、有治标而病愈者,可为证。《经》问曰:怎样使气机调畅而  相似文献   

14.
<正> 《内经》关于治疗法则的论述颇丰富,现摘其精要且与临床比较密切的原文,进行归类,并谈谈个人的运用体会。一、明辨标本1、治病求本:引文:“治病必求于本”。“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体会:本即本原、本质之意。临床上之辨证求因,针对病因进行施治,便是治本之法。例如,发热一证有因外感、内伤之不同,外感发热又有因风寒、风热、暑热和湿热等不同,必须针对其原因来处理。还有,在疾病过程中有主病、兼症之分,必须抓住主病进行治疗,这也是治本的原则。上述原文所说的“先病”、“先逆”、“先寒”、“先  相似文献   

15.
王庆其 《新中医》1992,24(11):11-13
谈到标本问题,“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已属众所周知的治疗原则。但“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决非仅此一端。笔者通过文献追踪,结合临床体验,发现标本理论的应用范围甚广,兹爰举数则以求正于同仁。本急治本标急治标《素问·标本病传论》提出“甚者独行”的标本治则。即指疾病严重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标急则独治其标,或者本急独治其本,是谓“独行”。并列举“中满”及“小大不利”两症,不管其属标属本,  相似文献   

16.
瘾疹虽属肤表疾病,但究其病机多是脏腑病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治本是治病的根本治则。但标证甚急若不及时治疗可使病情加重,此时必须采取“急则治标”,先治其标病。由此可见,治标乃是应急情况下的权宜之计,治本才是根本之图。  相似文献   

17.
《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又曰:“缓则治本为原则”。所渭“治未病”,即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与病证的传变规律,以防止病邪的发生和传变,是说明防病重于治病.至于“本”,即指患者的禀赋及病情的内在因素.但现在治疗疾病中,多重视“治已病”而忽视“治未病”;重视“治标”而忽视“治本”,所以对于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仅能减轻症状,而不能防止病症的反复发作.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应该重视“治未病”和“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才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著《医门法律》,首创秋燥病名,专论燥邪为病。他指出《内经》所述"秋伤于湿"当为"秋伤于燥",并对秋燥之辨治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创立名方清燥救肺汤,为后世所传用。  相似文献   

19.
喻嘉言,清代著名临床医学家,对《伤寒杂病论》有较深的造诣,在重视《伤寒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仲景有关杂病证治亦颇有心得,其著《医门法律》一书,由于临床的实用和体例的独特,被后世医家视为必读之书。《医门法律》实为阐发仲景《金匮》一书的奥旨,对参考研究《金匮要略》提供很好的历史资料。书中对痰饮病有精辟见解,既继承《金匮要略》对痰饮病的辨治理念,又提出痰饮发病主要在胃的观点,治疗上明确提出医律3条和10条药禁的个人见解,其理论可供后世借鉴。因此学习喻嘉言《医门法律》对《金匮要略》痰饮理论的阐述,至今仍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治标、治本、治未病三个方面介绍了主任医师张介安对小儿哮喘的治疗经验,重点突出三个不同时期的病变及用药特点。治标之时,提出:攻邪为主,详辨其因,勿忘调气;治本之时,强调调理脾肺为主,勿忘补之以气;治未病,则不离治本之法。以药食于夏令调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