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3年采用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25例临床资料.结果:24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1例肠坏死肠切除病例术后发生肠瘘,经内支撑管持续负压引流后3周痊愈.23例经2~7年随访,均未再次出现肠粘连和肠梗阻.结论:对术后出现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术式,对预防肠梗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3年采用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25例临床资料.结果:24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1例肠坏死肠切除病例术后发生肠瘘,经内支撑管持续负压引流后3周痊愈.23例经2~7年随访,均未再次出现肠粘连和肠梗阻.结论:对术后出现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术式,对预防肠梗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改良方法。方法应用置硅胶管内支撑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30例。结果随访27例1-9年,无梗阻复发。结论应用置硅胶管内支撑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再形成粘连性梗阻概率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内置小肠排列管(M—A管)肠排列术治疗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解除梗阻因素后,应用肠内置M—A管行小肠排列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例患者发生小肠瘘,发生率为3.85%,经对症处理,瘘口于术后第26天闭合,康复出院。随访2—6年,无1例患者再次发生肠梗阻。结论采用小肠内置MA管肠排列术治疗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和36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11天内。保守治疗6例,梗阻缓解时间为7-24天。手术治疗3例,1例发生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后外院即行粘连肠段切除,术后梗阻未缓解并再次手术,梗阻亦无缓解;1例行1次肠切除术,梗阻无缓解,经保守治疗,分别于43天和28天梗阻缓解。1例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肠管呈冰冻样,重度水肿,充血,粘连,无闭袢及坏死形成,未做进一步处理,保守治疗30天缓解。36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于术后1月-10年不等,首先试行保守治疗,无缓解趋势,及时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肠管仅为单纯的粘连或粘连带压迫,无肠坏死及广泛的严重水肿,充血等症状,术后顺利恢复。结论: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时间1月左右,除非有明确的肠坏死,狡窄或嵌顿等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1-2天,症状无缓解趋势,应及时行手术治疗。预防因过度的保守治疗,使肠管发生坏死,重度的水肿,充血而发生不必要的肠切除、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总结我院外伤性肠穿孔、粘连性肠梗阻、胃肠恶性肿瘤、外伤性脾破裂、阑尾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保守治疗、导管减压、肠管内外排列术,结果 8例经普通胃管减压肠梗阻治愈,5例经普通胃管减压不成功后改肠梗阻导管减压后治愈,2例再次手术行肠排列术治愈,其中肠管内、外排列手术各1例。普通胃管减压保守成功者中1例后期随访再发肠梗阻,行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成功。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肠梗阻导管减压效果较普通胃管好,且可作为再次手术时肠内排列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9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和 36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 11天内。保守治疗 6例 ,梗阻缓解时间为 7~ 2 4天。手术治疗 3例 ,1例发生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后外院即行粘连肠段切除 ,术后梗阻未缓解并再次手术 ,梗阻亦无缓解 ;1例行 1次肠切除术 ,梗阻无缓解 ,经保守治疗 ,分别于 4 3天和 2 8天梗阻缓解。 1例入院后行剖腹探查 ,术中见肠管呈冰冻样 ,重度水肿 ,充血 ,粘连 ,无闭袢及坏死形成 ,未做进一步处理 ,保守治疗 30天缓解。 36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 ,发生于术后 1月~ 10年不等 ,首先试行保守治疗 ,无缓解趋势 ,及时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肠管仅为单纯的粘连或粘连带压迫 ,无肠坏死及广泛的严重水肿 ,充血等症状 ,术后顺利恢复。结论 :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首先采用保守治疗 ,时间 1月左右 ,除非有明确的肠坏死 ,绞窄或嵌顿等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 1~ 2天 ,症状无缓解趋势 ,应及时行手术治疗。预防因过度的保守治疗 ,使肠管发生坏死 ,重度的水肿 ,充血而发生不必要的肠切除、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肠瘘的发生与小肠外排列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杰  黎介寿 《江苏医药》1995,21(8):517-518
对11例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外排列术后肠瘘的发生进行分析,总结了小肠外排列术后肠瘘和再梗阻的治疗经验。通过对小肠内排列术及小肠外排列术的比较,作者认为小肠外排列术在预防肠瘘及吸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方面存在不足,并且其再梗阻率高,疗效欠佳,建议以安全、有效的内排列术替代外排列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硅胶管行小肠内固定术治疗和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2月至2006年2月应用硅胶管行小肠内固定术治疗和预防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36例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全部治愈,预防组25例术后随访1-2年未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应用硅胶管行小肠内固定治疗和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置管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54例严重肠粘连性肠梗阻而行肠内置管排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术后无一例死亡或发生肠瘘,3例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随访3~5年,期间未有病例再次发生肠梗阻。结论肠内置管排列术有着较佳的肠内固定功能,在治疗严重的粘连性肠梗阻病变中有着较高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置小肠内固定术的适应证和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严重腹部外伤、腹腔严重感染、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较大或较复杂的腹部手术,特别年老体弱、糖尿病患者,在结束腹部手术后,利用经过我们改制的小肠内固定管做预置小肠内固定术,术后早期经此管肠减压,灌注中药促进肠蠕动,肠功能恢复后行肠内营养。结果本组86例术后平均48~72h肠蠕动恢复,达到了较好的营养支持。无胃瘫、肠麻痹、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顺利。结论选择适应证病例,加做预置小肠内固定术对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促进顺利康复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有  余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265-226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的价值与开腹手术比较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10月收治的103例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4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59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其中4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90例(87.4%),平均随访时间(6.5±3.0)个月,9例术后切口感染,延期换药2周后愈合,3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其中2例手术治疗,1例经保守治愈,随访12个月未出现腹胀、腹痛)等梗阻症状.2例术后出现阑尾残株炎,经保守治疗2~3周后症状消失.结论:对小儿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外科收治的92例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41例,肿瘤性肠梗阻28例,腹外疝12例;急诊手术30例,死亡2例。结论肠梗阻起病急、变化快,需要早期作出正确的诊断、处理,手术应选择在肠绞窄发生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防粘连冲洗液联合腹腔镜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单纯接受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而观察组24例联合应用外科防粘连冲洗液。结果随访3~24个月,观察组无复发;而对照组有4例复发。结论外科防粘连冲洗液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优势明显,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因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4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而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2~96个月,无一例因肠梗阻再次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积极的非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愈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外科处理的手术方式。方法:用回顾性方法总结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处理35例患者的情况。结果:本组疗效痊愈47例,死亡3例。本组1例全小肠坏死,顽固性休克死亡1例,1例术后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手术治疗是积极有利的,所以手术治疗时要注意消除、预防引起肠粘连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01-2102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95例急性肠梗阻思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41例(43.16%)为粘连性肠梗阻,肠道肿瘤33例(34.74%),嵌顿疝12例(12.63%);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后,3例死亡,5例好转,87例治愈出院。结论:肠梗阻常见病因依次为:肠粘连,结肠肿瘤,腹股沟嵌顿疝;疑有绞窄,保守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是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8.
杨涌  戚士芹  未德成  吕成超 《安徽医药》2015,36(9):1109-1111
目的 分析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资料,按发病原因进行分类,并比较保守及手术治疗患儿的比例。结果 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中,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203例(40.9%),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47例(29.6%),粘连性肠梗阻36例(7.2%),急性假性结肠梗阻25例(5.0%),先天性巨结肠24例(4.8%),Meckel憩室及肠重复畸形18例(3.6%),肠扭转、肠旋转不良13例(2.6%),阑尾脓肿9例(1.8%),内疝(系膜裂孔疝)6例(1.2%),炎性、粪石、柿石性5例(1.0%),其他少见病因10例(2.0%)。203例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的患儿中,148例(72.9%)施行了手术治疗,55例(27.1%)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均予手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前次手术中,阑尾切除术14例(38.9%),肠套叠整复术8例(22.2%)。结论 急性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粘连性肠梗阻是小儿急性肠梗阻发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及全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小儿急性肠套叠及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收治的98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治愈21例,均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55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肠道肿瘤32例,嵌顿疝15例,肠扭转2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治愈、好转74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瘘1例,肺感染7例,死亡2例。结论肠粘连、肠道恶性肿瘤、嵌顿疝为老年人肠梗阻主要病因,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