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消极完美主义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犹豫迟疑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关系.过度谨慎仔细、过度计划和控制、极高目标和标准、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均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关系(P<0.05);②除害怕失败外,不同的自我效能感等级在其他因子及其总分上均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2.
“蚁族”的消极完美主义人格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蚁族"(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消极完美主义人格和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消极完美主义人格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563名已毕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群体消极完美主义人格量表的总分及"害怕失败"、"过度谨慎和仔细"、"极高的目标和标准"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和成人常模,显现出较强的完美主义倾向。该群体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13.00,P0.05);总均分及"强迫"、"焦虑"等因子上也显著高于大学生群体(t=13.00,P0.05;t=5.00,P0.05;t=5.14,P0.05)。结论该群体完美主义人格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在一些人格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科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的现况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量表》(T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128名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t=11.542,P<0.01)和消极应对(t=6.216,P<0.01)得分均高于常模;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与自我效能显著正相关(r=0.37,P<0.01);消极应对与自我效能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9,P<0.01);结论①医科院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应对方式多元化,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并存;②医科院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相关显著,在总分及各维度上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总分及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上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②高低时间管理倾向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均差异显著(t=-4.54,P<0.001;t=2.90,P<0.01);③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都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P<0.001),但只有时间监控感对消极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β=-0.227,P<0.001)。结论时间管理倾向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研究生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高校样本中,探讨自我效能在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应对量表(COPE)、Frost完美主义量表(FMP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396名高校研究生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回归统计.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中的行为迟疑维度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相关程度均在P<0.01水平达到显著;②回归分析显示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对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了完美主义及其子维度后,自我效能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自我效能在完美主义及应对方式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适应性的完美主义者自我效能感更高,更倾向于使用问题集中性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S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7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自我的灵活性维度上差异显著(t=-3.581,P<0.01);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自我的刻板性维度及自我和谐总分上差异显著(t=3.340,P<0.01;t=2.819,P<0.05)。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积极应对方式维度上差异显著(t=-2.887,P<0.05),在消极应对方式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积极应对方式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消极应对方式维度上差异显著(t=2.117,P<0.05)。不同自我和谐水平的大学生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11.163,40.048;P<0.01)。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与应对方式均显著相关(r=-0.302~0.457,P<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影响其应对方式,自我和谐水平越高,应对方式越积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山西医科大学551名大学生进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发现父母亲情感温暖、自我效能感和成熟型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P<0.01);父母亲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和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P<0.01),父亲情感温暖、自我效能和不成熟型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P<0.01);②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情感温暖对成熟型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期作用(β=0.149,t=3.694,P<0.001);母亲过度保护、父母拒绝对不成熟型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期作用(β=0.156,t=3.550,P<0.001;β=0.162,t=3.823,P<0.001;β=0.115,t=2.533,P<0.05);自我效能对成熟型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期作用(β=0.317,t=7.841,P<0.001),而对不成熟型应对方式有负向预期作用(β=-0.227,t=-5.792,P<0.001);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对混合型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期作用(β=0.139,t=3.247,P<0.01;β=0.112,t=2.608,P<0.01);③进一步的路径分析显示父亲情感温暖可以直接影响成熟型、非成熟型应对方式,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为中介影响成熟型、非成熟型应对方式;母亲情感温暖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成熟型应对方式。结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之间关系密切,提倡情感温暖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对学生成熟的应对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与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D)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对陕西省两个中学共34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中学生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频率较高,同时也有不成熟和混合型应对方式的选择;②相关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各因子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回归分析表明,沟通、情感反应和总的功能可以显著预测成熟型应对方式(β=-0.340,t=-6.684,P<0.01;β=-0.187,t=-3.182,P<0.01;β=-0.167,t=-2.573,P<0.01),总的功能、情感介入可以显著预测混合型应对方式(β=0.267,t=5.125,P<0.01;β=0.163,t=2.767,P<0.01),角色、情感介入、沟通以及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预测不成熟型应对方式(β=0.366,t=7.259,P<0.01;β=0.211,t=3.687,P<0.01;β=0.152,t=2.563,P<0.05;β=-0.100,t=-2.003,P<0.05)。结论中学生应对方式与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300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年龄阶段的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总分及社交、治疗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t=3.907,4.532,3.847;P<0.05);②积极应对方式与病耻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176,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病耻感呈显著正相关(r=0.179,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越积极,病耻感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幸福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405名学生施测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探索。结果①医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r=0.353,0.281;P<0.01),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102,P<0.05);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256,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1);②自我效能感和特质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医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是应对方式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自我效能感在特质应对方式影响医学生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军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某军校591名男性学员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的测评。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①军校男性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与自我效能感(r=-0.735,P0.01)、社会支持(r=-0.637,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②男性军校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r=-0.715,P0.01)、求助(r=-0.522,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其余4个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军校男性大学生的特质焦虑程度对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中的6个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特质焦虑程度越低,军校男性大学生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兵的应对方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207名新兵进行测评。结果研究中所选被试在遭遇应激性事件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机率多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新兵样本得分显著低于全国样本得分(积极应对:t=-4.59,P0.001;消极应对:t=-35.88,P0.001);影响新兵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即个人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部分背景情况。结论针对新兵开展的心理教育应考虑其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李同归等人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和杨宏飞修订的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MPS)中文版对42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成人依恋回避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4.679,P0.05),完美主义个人标准、怀疑行动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4.637,P0.05;t=7.414,P0.01);2自评成绩不同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和关注错误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0.0001,P0.001;t=0.001,P0.01);3消极完美主义与成人依恋回避、焦虑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04,P0.05;r=0.243,P0.01)。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焦虑因素与消极完美主义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三者关系。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MHT)、应对方式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对225名留守儿童和6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①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差异上有统计学差异(t=2.770,P<0.05);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322,P<0.01),与自责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89,P<0.01),幻想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21,P<0.01),退避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05,P<0.01),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92,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幻想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59,P<0.05),退避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53,P<0.05);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可以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的回归方程为:MHT=57.345+16.326×自责-0.788×GSES。结论进行应对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训练与提高可以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13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焦虑情绪(t=1.826,P<0.05)、负性情绪(t=1.049,P<0.05)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焦虑情绪(t=0.072,P<0.05)、负性情绪(t=-0.69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应对方式均不存在差异;③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负性情绪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医学院校男生焦虑情绪、负性情绪高于女生;心理学专业学生焦虑情绪高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负性情绪低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南京3所大学的49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修订版、自尊量表(SES)以及应付方式问卷施测,用SPSS与AMO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显示完美主义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以自尊为中介变量的部分中介模型的拟合指数:χ2=135.146、df=33、χ2/df=4.095、RMSEA=0.079、CFI=0.937、NFI=0.920。各项指标比较理想,较准确的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自尊在完美主义与消极应对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较好地缓解了完美主义者高标准没有达到时的负性心理,使其向积极的情绪转化,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师范大学本科生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其保护性因素。方法向382名师范本科生发放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平衡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幸福感保护性因素问卷。结果①60.7%的被试的生活满意度在中等水平以下;②师范本科的男生和女生在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99,P0.01);③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家庭人均月收入主效应显著(F(3,374)=6.10,P0.01)。是否独生子女主效应不显著(F(1,374)=1.34,P=0.26)。二者交互作用不明显;④人际交往状况、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自信程度和家庭和睦程度能够解释幸福感变异的60.2%;⑤积极应对在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回归系数β由0.24降到0.14。结论师范大学本科生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偏低。更高水平的的积极应对方式、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人际状况、自信程度与家庭和谐度是他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