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急性大脑半球脑肿胀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探索半球脑肿胀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时机,研判病情的轻重及预后.方法 共收集56例患者,诊断依据临床体检,GCS评分,CT扫描,治疗全部实施去大骨瓣减术.结果 按COS标准.治愈29例,重残6例,中残1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例.结论 CT影像是诊断急性大脑半球脑肿胀主要手段.对研判分析病程的转归,病情的轻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帮助.是重要的手术指征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对脑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外伤所致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降低更为显著,术后3个月使用GO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更为理想,相比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外伤后导致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比常规骨瓣减压术颅内压降低更为明显,具有更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脑肿胀45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脑肿胀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5例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引起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5例,轻残13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脑肿胀,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能挽救生命减少肢体功能障碍,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及内减压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五年来收治的梗死面积达一侧大脑半球三分之二,跨三个脑叶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8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及内减压治疗的12 例,单纯去大骨瓣减压的8例,保守治疗的8例.结果 将三个治疗组治疗结果相对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通过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内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去骨瓣减压即保守治疗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比去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80例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监测24 h颅内压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检测24 h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颅内压相比术前,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外伤引起的脑肿胀预后较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效果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向东  惠国桢 《江苏医药》1999,25(5):342-343
目的;分析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类、CT征象、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55例外伤性脑肿胀.16例CT扫描示两侧大脑半球肿胀,39例示一侧大脑半球肿胀,病死率分别为25%、64%。21例手术治疗,16例死亡(76%);34例保守治疗,13例死亡(38%)。结论:双侧大脑半球脑肿胀预后较好,单侧半球脑肿胀愈后较差。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甘露醇和速尿对治疗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62例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随机分成研究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和对照组(常规大骨瓣开颅),术后1d、3d、7d对两组患者记录GCS评分、腰穿置管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 ICP),头颅CT复查并测量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d研究组较对照组的GCS评分、颅内压、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7d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术后1年后随访研究组生存率80%,对照组生存率61%。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对于重度颅脑外伤伴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手术途径,评价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清除血肿和去骨瓣减压。结果38例中,恢复良好21例,中残6例,重残3例,死亡8例,与同期34例行常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具有如下优点(1)暴露广泛,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低; (2)减压充分,脑疝易于复位; (3)可增加术中硬脑膜修补的机会,适用于急性单侧幕上颅内血肿、脑挫裂伤以及单侧大脑半球肿胀。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去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33例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进行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并与常规行去骨减压术的33例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应用GOS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学处理分析手术效果。结果对66例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术前检测的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检查指标均优于术前,且行大骨瓣减压术的33例患者其颅内压值下降显著,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效果良好,优于常规手术治疗,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煜  赖润龙  李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15-1916
目的探讨对冲性前额叶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对48例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36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1侧。结论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常合并有枕部硬膜外血肿及弥漫脑肿胀,及时发现枕部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合并弥漫脑肿胀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冶疗单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方法应用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清除颅内血肿、挫灭脑组织和进行内、外减压术。结果78例病人中:良好27例,中残15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1例。结论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救治单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病者有确切疗效,能显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标准大骨瓣切口开颅,清除血肿或减压,对关颅困难者选择性切除部分膨出非功能区脑叶后关颅。结果本组34例患者中,单侧大骨瓣减压8例;双侧开颅26例,术后疗效采用GOS标准,于伤后治疗6个月评定结果:恢复良好7例;轻残4例,中残3例,重残1例,术后植物生存1例;死亡18例。结论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弥漫性脑肿胀,手术中处理正确,可以减少脑膨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颅脑损伤术中发生脑膨出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包括迟发性颅内血肿(28例),广泛严重性脑挫裂伤、急性脑肿胀(19例),晚期脑疝、血肿压迫时间过长、脑疝后脑梗死(4例),创伤性休克和术中低血压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4例).出院时按GOS评定预后:良好3例,中残5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4例.结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明确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9月~2012年10月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定疗效,6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27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14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1例.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赵中甫  郑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42-243
目的:了解枕部着力导致的脑外伤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本科收治枕部着力脑外伤患者65例,均行头颅CT检查,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良好38例,良好率为58.5%;中度残疾7例,占10.8%;重度残疾3例,占4.6%;植物生存1例,占1.5%;死亡16例,死亡率为24.6%。结论:枕部着力脑损伤死亡率较高,临床诊治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CT与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治疗以及疗效。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住院时间最长111d,最短8d,平均26.42d。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分级,行开颅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出院时,良好52例,占74.29%;中度残疾10例,占14.29%;重度残疾4例,占5.71%;植物状态1例,占1.43%;死亡3例,占4.29%。未行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出院时,良好44例,占88.00%;中度残疾6例,占12.00%,无重度残疾、植物状态和死亡病例。结论:在处理颅脑损伤时要密切注意和警惕多发伤的可能性。及时诊治是关键,并在诊断明确后及时纠正低血压和低血氧,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治疗,适当使用脱水剂,从而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成因及防治对策。结果:60例患者中死亡37例,死亡率为61.7%,重残8例,中残9例,良好6例。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迟发性颅内血肿、广泛性挫裂伤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减轻其对脑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标准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兵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93-2494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传统常规骨瓣手术救治6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标准大骨瓣组(41例):恢复良好17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1例(27%)。常规骨瓣组(24例):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2例(50%)。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术后遗留的骨缺损范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52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4例,中残12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9例。结论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严重胸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并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145例严重胸部损伤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特点为伤势严重、呼吸困难、循环紊乱、低氧血症、休克、意识障碍、死亡率高等。总死亡率17.2%(25/145),死亡主要原因早期为严重失血性休克11例(45.8%)和严重颅脑损伤8例(33.3%),后期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等6例(25%)。结论救治原则应强调争分夺秒,恢复呼吸循环稳定,降低颅内压,及早手术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提高救治水平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