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正中国人热爱美食,对养生也有独到的见解,而美食与养生相结合,以食物养生、以食物疗疾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食疗养生食疗养生法,简称"食养",与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使人体保持一种健康平衡的状态。通俗点说,就是通过"吃"这一方式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调理。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养生非常重要。脾胃养生主要在于四个方面:饮食养生、药物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要注意各类食物合理搭配,不单一,不偏食,不挑食。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清  相似文献   

3.
在吃饭这一方面,彤妞的好胃口一直让彤妈倍感欣慰。最最重要的是她不挑食。蔬菜水果肉类鱼类样样爱,是一个让麻麻倍感省心的孩子。另一方面,现在的彤妞自己能独立吃饭了,而且吃得非常好。论起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彤妈总结了一番,和大家分享交流哆。  相似文献   

4.
正"智者之养生,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句话出自《灵枢·本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般健壮,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不适或疾病,因而更加关注养生的知识。自古以来,食疗相比药疗更受人们的推崇。山药、枸杞、红枣、蜂王浆、燕窝、粗杂粮等成为多数人公认的营养健康价值比较高的食物,成为养生一族食谱中经常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界里,鸡是唯一与太阳同步起床的动物。常言道:雄鸡一唱天下白。鸡鸣三更,天就亮了。鸡是人类的伙伴,鸡蛋、鸡肉、鸡杂都是美味佳肴,营养丰富。鸡毛还可以做掸子。鸡属阳性生物,中华武术很多关于"鸡行"的仿生动作,具有养生效果。老年人养生成"鸡"的习惯:"早起"与太阳同步好风光;"觅食"一粒一粒吞咽好胃口;"走路"亦步亦趋好稳健。武术八卦掌转圈就是"鸡"  相似文献   

6.
正如同我们的身体有生物钟一样,人们的饮食也有属于自己特有的"食物钟"。"食物钟"是人体获取营养和养生最佳效果的金钥匙——具有饮食时间效应的食物钟节律有饮料钟、水果钟、加餐钟及消化钟等。如果根据这些食物钟节律,控制相应的饮食时间,在正确的时间吃正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养生保健以及中医治疗,很多人并不能充分了解,总认为这两者是"一家"。他们并不知道:疾病并不是靠吃一些保健品,进行一些养生保健就能痊愈的,这样做反而会延误了病情;也不知道:各人的体质不同,其他人合适的养生方式就一定适合自己。相关的中医养生保健误区还不少,下面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误区一:药食同源,所以食物可以治慢性病食物、保健品和药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效力"不一样。食  相似文献   

8.
正"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食补,即结合自身情况,通过调整日常饮食种类和进食方法等,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身体强健或愈疾防病的一种养生方法。通过食补达到养生的目的,被称为食疗养生,简称"食养"。通俗点说,就是通过调整饮食的摄取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食疗养生的意义食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生存所  相似文献   

9.
郭海婴 《长寿》2013,(9):48-49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有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能为我们提供营养和能量,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养生和辅助治疗功效。最近,医学和营养专家总结了经过科学证实的多种具有食疗功效的常见食物,吃对这些食物,将有助于帮您远离某些疾  相似文献   

10.
提到养生食品,我们通常会想到那些价格昂贵、与药食同源的食物,例如燕窝、人参等.而在看韩国电视剧的时候,我们发现,韩国人非常注重养生,而且他们所吃的养生食物,多数是我们眼中味道清淡、价格非常低廉的海带、泡菜等等.与我们一海之隔的韩国,崇尚清淡的饮食和汉医(我们的中医)养生,并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陇德 《健康向导》2020,26(1):38-40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这是好事。但是怕就怕有人错把"养病"的坏习惯,当成养生的好习惯!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提醒大家,下面十大"好习惯"可千万要注意了!水果可吃可不吃?中国人特别是男性,经常吃水果的比例偏低。很多人认为,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其实,水果里含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矿物质,含具有强抗氧化作用、防止细胞衰老的维生素,以及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可溶性纤维果胶等。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都在追求健康,但要想达到健康的目的,就需要我们时时处处注意养生。说到养生,很多人会出现错觉,认为这是玄妙深奥的学问,应该轰轰烈烈,虽不能与日月同辉,起码也得看得见、摸得着。如果这么想那就错了,养生是个微小的过程,归纳起来就是"五微",只要能做到这五点,你就可以健康长寿快乐一生。微饿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长期坚持饮食七分饱,不仅可以保证营养素的摄入,还有利于控制体重,保持头脑清醒。七分饱是一种似饱非饱、对食物意犹未尽的微饿感。胃里虽然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进食速度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编辑部答读者问建议:希望今后能在本刊刊登"食物成分表",这对我们养生很有好处。安徽陆家仁答:我刊已经准备在2008年对全年订阅的读者免费赠送《常用食物成分表》一册。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所以对贵刊"糖尿病百事问"栏目极感兴趣。建议该栏目介绍的内容都是真的,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的内容。因为现在外界流传的假药、假方法实在太多了。  相似文献   

14.
<正>《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生理、病理、药物治疗和养生保健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五个方面,是养生保健的基本法则,对我们日常养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顺为养     
张承祥 《长寿》2012,(1):57
"养生"一词,在中医书籍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发展。《黄帝内经》提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大家注意:这里的顺、适、和、安、节、调六个字,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法则。生,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6.
王国玮 《保健医苑》2019,(11):32-33
<正>近些年来,人们对养生话题非常关注,而对食疗养生更是热衷,因此也就给大家带来一个问题,"食物相克"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当今,大众对"食物相克"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食物相克"是中医食疗的一种说法,在现代营养或相关学科专著中并无"食物相克"  相似文献   

17.
中医理论中有"五色入五脏"之说,也就是说不同颜色的食物,养生保健的功效是不同的。白色润肺,黄色益脾胃,红色补心,绿色养肝,黑色补肾。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五色中的黑色与五脏中的肾脏相对应,黑色食物可入肾,起到补肾的作用。在冬天正是"顺应天时"、以黑色食物进补的大好时节,所谓"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因此,人们特别是肾虚体质的朋友,不妨在冬季摄入一些黑色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天然的黑色食物很多,以下列举的是常见的几种。  相似文献   

18.
<正>营养,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已为大众熟知,可作"谋求养生"解,确切的说,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的意思。中国是讲究营养和养生的国家。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朴素的膳食模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到今天的居民膳食营养宝塔、到疾病的膳食治疗、营养强化等,无不体现中国人追求营养与保健的需求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经济逐年提高,居民  相似文献   

19.
郭海婴 《长寿》2011,(1):50-51
"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以食代药""药补不如食补"等都说的是食物和药物同样具有治疗的作用。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谷物、蔬菜、肉类、水果吃得最多,而谷物在饮食中又占了最大的比例。《黄帝内经》中有"五谷为养"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正食养食疗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相当一部分食物和药食两用的物品,如葡萄、月雄鸡、苦菜、大豆等。到了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之后更是出现了食疗的专著如《食疗本草》,可见食物调养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性。现代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更加重视,对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更加推崇。想要在秋冬季节养阴,自然也离不开饮食的调养。即使是一些平常的食物,也能够帮助人们达到秋冬养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