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对51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中106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9.7%,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5.6%,合并意识障碍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2.6%,实施侵入性诊疗操作组肺部感染发生率71.3%,分别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部感染组死亡率26.6%,明显高于非感染组(7 .8%).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3.9%.结论 脑卒中合并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31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其中4l并发肺部感染,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自身因素、误吸、长期卧床、脱水剂应用、呼吸道侵人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针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感染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伴肺部感染8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治疗。方法:对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6例脑卒中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86例,占总数的27.21%。其发病与患者的脑卒中的性质、年龄、意识状态、卧床时间等多种因素相关。结论: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应在治疗其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做好相关防护工作,以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 310例尘肺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给予对症治疗,分析诊疗结果。结果 34例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好转24例,占70.59%,死亡10例,占29.41%,患者病情分期、细菌混合感染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结论 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死亡率高,患者病情分期、细菌混合感染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临床需做好诊疗护理,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2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患者治疗好转出院76例,死亡6例,病死率7.30%。临床表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发现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必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痰培养药敏选择合理抗菌治疗,降低病死率;在未了解致病菌前,需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对患者预后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年肺结核并发院内肺部双重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兆华  张军 《淮海医药》2006,24(4):271-272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院内肺部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4年我科收治的891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合并院内肺部双重感染13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及其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并发院内肺部双重感染的13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占同期入院的老年患者15.4%,经积极治疗后126例患者临床症状迅速好转,仅死亡11例,治愈率达91.9%.结论并发院内肺部双重感染的老年肺结核患者,能否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及修改治疗方案是减少死亡、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并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60例患者经治疗后,59例患者肺部感染均治愈,因肺部感染造成死亡者1例.老年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肺部基础疾病、肺挫伤、使用抑酸药物、留置胃管、应用呼吸机、气管切开、误吸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结论 老年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采取及时正确的防治措施,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60例重症脑卒中高龄患者,调查并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为22.69%,且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者(P〈0.05);另外患者年龄、脑卒中类型、意识状态、住院时间及侵袭性操作均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临床治疗中应高度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可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王金秀  李淑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95-249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以提高临床对该项病变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98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男61例,女37例)的临床、辅助检查及抢救资料.结果: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卒中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护理措施,其缺O2状况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减少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观察组7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给予及早的预防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76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肺部感染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6.58%低于对照组的2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减少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几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176-17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在临床上提高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8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以头昏、头痛、心悸、气促多见;其中85%的患者有合并症如脑卒中、蛋白尿、冠心病、高心病等,经1个月左右临床治疗好转出院93例占94.90%,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65mmHg;临床死亡5例占6.85%,其中脑卒中2例,心肌梗死2例,多器官衰竭1例。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的合并症多,临床治疗要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从而进一步降低该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年收治的60例老年大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0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51例,占85.0%;5例行短路手术,占8.3%;4例行单纯造口术,占6.7%。本组患者术后5例出现切口感染,7例肺部感染,腹腔感染10例,1例吻合口漏,2例死亡,死亡率为3.3%。本组60例患者中,除2例死亡的患者外,均顺利出院。结论:外科手术是解决大肠癌性肠梗阻的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对老年癌性肠梗阻术后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建红  段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23-162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自发性气胸的诊治率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35例并发于老年COPD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于老年COPD的自发性气胸患者X线检查是确诊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胸部X线检查不能完全确诊者,可行胸部CT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气胸后据病情立即行胸膜腔穿刺抽气减压8例,胸腔闭式引流20例,2例肺压缩面积〈20%的闭合型气胸患者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及吸氧后肺复张,5例因治疗无效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年龄大,体质差。病情重.变化快.必须及早检查确诊,以免漏诊;处理需谨慎,治疗时以综合措施为主,尽早排气,缓解病情,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低位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23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28例,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12例,Mile’s术13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2例。术后感染5例,其中包括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其中76例患者痊愈或好转后出院占97.44%,死亡2例占2.56%。结论老年低位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宜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做好围术期处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王琼  张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48-50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治疗老年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24例(n=24),根据诊断分为临床诊断病例(n=14)、拟诊病例(n=4)、疑似病例(n=6)。分别给予卡泊芬净治疗,根据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评价标准,判定卡泊芬净对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率。同时观察该药的安全性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中,所有患者总的有效率为75.0%(18/24),其中临床诊断病例有效率为78.6%,拟诊病例有效率为50.0%,疑似病例有效率为83.3%。各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好,无一例出现严重的药物反应或治疗相关意外。结论:卡泊芬净对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80例,研究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从而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80例患者中以男性患者居多,吸烟患者居多,并同时伴有单纯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咳嗽、气喘、胸痛、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低热、盗汗、乏力、咯血、食欲不振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PPD阳性者有15例,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者有18例,血电解质紊乱者21例,低氧血症者16例,Ⅱ型呼吸衰竭者10例。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此外,双肺不同肺叶有均匀一致的斑片状阴影、类似肺炎X线表现的患者有33例,合并空洞症状的患者有21例,胸膜粘连或肋膈角变钝症状的患者有26例。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复杂多样,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确保实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情况,从而更进一步总结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经过6个月的临床诊治观察,32例病情好转,2例昏迷,1例死亡。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患者年龄大,体质差,患病前期不易发觉,进展迅速,危及生命,患者一旦发病,应尽快诊治,有效减轻病情,大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支气管镜对60例重症患者合并重症肺感染时进行纤支镜引导下气道插管、换管,气道管理,重症肺炎的取痰培养、排痰及治疗,合并咯血的治疗,合并肺不张的治疗,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16例经口气管插管困难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插管成功。8例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换管插管成功。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配合治疗,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7例肺不张者经行纤支镜配合治疗6例肺复张。大咯血2例患者,经纤支镜局部止血处理,咯血均立即停止。60例患者肺部感染治愈52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结论纤支镜对急危重症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可协助气管插管,配合气道的管理,有效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痰栓所致肺不张、大咯血等。是急危重症治疗中极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的作用。方法:标准化疗的41例血清HBV-DNA阳性的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拉米夫定0.1g.d-1,对照组未用拉米夫定,疗程半年。两组患者均随访至4.3年。观察肺结核并HBV复制患者化疗中,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与肝功能变化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阳性41例,阳性率为40.20%,化疗中,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抗病毒组,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未抗病毒组,肺结核并HBV-DNA阴性、其它HBV-M阳性组,单纯肺结核组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28.57%,95%,9.68%及5.07%。随访至4.3年,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未抗病毒组,死亡4例(20%),且死亡与肝病直接相关(肝衰竭),发生肝硬化2例;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抗病毒组,无肝硬化及死亡病例。结论:肺结核并HBV感染,且HBV复制,化疗中应用拉米夫定有重要意义。拉米夫定抗HBV治疗,对改善存在HBV复制的肺结核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并有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化疗前可常规检查血清HBV-DNA。血清HBV-DNA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建议化疗中常规联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