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胫腓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2002年12月年2007年12月用单臂外固定架立体交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120例,采用有利于稳定骨折端的措施:固定钉与骨干垂直且两平行立体交叉约70置入,靠骨折端的两枚固定钉尽量靠近骨折端,远端的两枚固定钉尽量靠近外固定架两端,架体与骨尽量靠近,外固定架与骨干组成三棱柱式框架式结构。结果26例27肢在3个月内愈合;78例79肢在3~6个月愈合;16例在6~9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一期愈合率99.1%。解剖复位88肢,功能复位34肢。有2例胫骨端粉碎性骨折,踝关节活动受限,背伸0°,跖屈20~30°。其余关节活动在正常范围。结论单臂外固定架立体交叉固定是较好的胫腓骨骨折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程建民 《临床医学》2003,23(6):34-34
目的 :强调骨折端准确复位 ,牢固固定在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折中同样也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总结 1999年以来应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 ,1~ 2枚螺钉简单内固定 ,再配合外固定架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44例的经验。结果 :全组均获随访半年至 1年 ,骨折全部愈合。做内固定者愈合迅速。结论 :骨折端的解剖复位 ,简单内固定在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可加速骨折愈合 ,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05/2006-01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6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排除本组,均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配合药物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5个月(11~24个月)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7例骨折延迟愈合,采用动力化后骨折愈合,2例发生骨不连,行2次手术植骨达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无血管神经损伤,未发生感染。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损伤小、固定牢靠、疗效肯定,对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动力化可加快其愈合。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5年2月~1998年6月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陈旧性胫腓骨骨折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22~54岁,平均37岁。10例均为外伤直接暴力造成胫腓骨粉碎和多段骨折。AO长管状骨折综合分类中属于C类骨折。所有病例都在本院或外院曾经进行过不同术式的手术,而临床上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者。其中第1次手术使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者5例,矩形髓内钉2例,Ender2例,外固定支架1例。拆除所有原失败的内固定物,有创口者给予小范围清创、复位、植骨等。视各自不同情况,10例中3例行闭合穿钉方法,7例行半开放穿钉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62例,均经切开复位,螺丝钉、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给予植骨.结果 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无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X线显示无骨折畸形愈合,均恢复患肢正常力线,无内固定松动.按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优21例,良33例,可8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应考虑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切口、骨折解剖复位、植骨和坚强内固定,以及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制多功能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作用原理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跟骨牵引 ,将其力线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 ,于床头或透视下于骨折远近端分别穿入两枚骨圆针 ,然后安装外固定架 ,调整其骨折位置 ,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结果 :我们采用上述方法共治疗胫腓骨骨折 64例 ,闭合复位患者愈合时间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时间缩短 ,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后行外固定架固定愈合时间同样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骨内钉固定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大大缩短了愈合时间 ,而且减少了手术带来的伤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探讨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以闭合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36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解剖复位者24例,近解剖复位者11例。无骨折愈合前锁钉退出者。所有病例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6周;无骨折端感染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闭合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骨不愈合率低、感染率低、肢体功能恢复早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小切口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79例胫骨骨折中,根据骨折的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复位与固定的难易程度选择切口类型。分为零切口(无切口闭合复位),微切口和小切口3种,进行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15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月~30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结果 术后骨折对线满意率100%,对位满意率94%,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月,骨折愈合率98%,骨不连率2%。结论 微小切口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符合AO原则,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26例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患者;经再次手术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加植骨术,均获得骨性愈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外固定自体骨植入适应症和植骨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68例骨不连分为4组.即:单纯外固定加压组,外固定自体髂骨板植入组,外固定带血管髂骨瓣移植组和外固定带血管腓骨瓣移植组.随访观察骨愈合时间,记录外固定支架并发症例数。结果 增生型骨不连和萎缩硬化型骨不连可采用加压外固定和自体骨移植治疗.萎缩型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长;骨缺损型骨不连外固定加髂骨瓣移植较游离髂骨植入骨折愈合快;腓骨或腓骨皮瓣的移植修复股骨和胫骨骨缺损时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外固定支架术后并发症有经钉道软组织感染、拆除外固定支架后关节活动受限、骨折移位和二次骨折。结论 外固定支架与自体骨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方法,应根据骨不连的类型和骨缺损的长度选择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肱骨干骨折患者101例,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口暴露骨端,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 随诊1~5年,101例忠者骨折均愈合,肩肘关节功能正常,无针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骨折稳定性强、可随时调整加压、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66例(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20个月,265例在术后6~16W出现骨痂,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例发生骨不连,二期更换髓内钉加植骨术后14月骨折愈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可靠,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坚强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22例,分析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介绍再手术的方法,供临床医师参考。方法 咬除骨折断端硬化骨,再通髓腔,应用AO内外固定技术行坚强固定,辅以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愈合。结果 本组22例,经术后8~24个月随访,20例愈合良好,2例迟缓愈合,优良率91%。结论 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多是由于首次手术方法选择和操作不当,导致内固定失效,血供受损,影响愈合。再手术,须应用AO技术行坚强的固定加植骨,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行小切口进入,保护骨折端软组织铰链,骨折断端应用1~2枚拉力螺钉固定后,按照AO外固定架操作规程置入外固定架,以确保骨折的对位及力线。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8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关节僵硬病例发生,有2例发生轻度针道感染。结论:应用AO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骨折端复位和稳定性,有利于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的愈合,不失为治疗胫骨粉碎性、复杂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臂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技术或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小切口行骨折复位有限内固定或透视下闭合复位,再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结果:42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解除外固定器时间平均4.5个月。结论: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技术或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骨折愈合快,无骨不连,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胫腓骨感染性骨折慢性期的临床治疗,总结临床疗效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胫腓骨感染性骨折慢性期24例。均采用病灶清除,切除窦道,清除死骨及异物,灌注冲洗。4例保留内植物。20例拆除内植物,重新作外固定支架固定,行植骨22例,行皮瓣转移8例。结果:经9~18月(平均13.5个月)的随访,1例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1例骨折畸形愈合,其余愈合良好。结论:病灶清除。切除窦道,清除死骨及异物。如局部及全身炎症稳定内固定有效骨折有愈合趋势,保留内植物。如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或断端吸收炎症不能控制,则拆除内固定,重新作外固定支架固定。如骨不连同时行植骨,如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行皮瓣转移。该方法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利于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利于早期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部分伴骨缺损行植骨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结果48例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其中优38例,良10例,无断钉,无感染,未出现小腿筋膜室综合征、骨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应用单臂外固定架、胫骨植骨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6例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腓骨内固定,胫骨单壁外固定,13例行I期植骨,3例行Ⅱ期植骨。结果 伤口Ⅰ期愈合12例,Ⅱ期愈合4例,骨折愈合时间16-40周,平均22周,发生骨髓炎1例。结论 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植骨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可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骨折愈合率,结合腓骨内固定,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间断加压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平均36(6~70)岁.术后对骨折间断加压并早期功能锻炼,X线检查明确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随访时间平均9(6~12)个月,按骨折临床愈合标准,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8)个月.术后膝、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小切口复位结合外固定支固定间断加压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疗效满意,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复位,行外固定架固定。结果:该方法治疗的18例患儿骨折均一期愈合,骨骼发育正常,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早期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