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用共聚焦激光断层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正常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正常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 3 0 0 μm深处微循环 ,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数据 ,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芎嗪对大脑皮质内动脉的作用与去甲基肾上腺素相似 ,认为川芎嗪既可兴奋β受体 ,也可兴奋α受体。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川芎嗪使平均口径为 12 1.5 6μm ,60 .0 0 μm的动脉血管运动 ,而缘流在血管运动时是保持不变的 ;在毛细血管处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管舒缩运动。结论 :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正常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3 0 0 μm深处微循环 ,用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川芎嗪使平均口径为 12 1.5 6μm ,60 .0 0 μm的动脉血管运动时 ,血液缘流是保持不变的 ;在毛细血管处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管舒缩运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血管构筑及其微循环提供更近似于人类的动物模型。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正常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 ,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数据 ,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探索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进行大脑皮质微循环的研究取得成功 ,作者认为采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使观察大脑皮质的深度达 2 5 0~ 30 0 μm ,对大脑皮质内微血管构筑及微循环进行活体观测 ,可进行连续断层扫描 ,或在同一层面进行连续定位扫描监测 ,所摄取图像经监视器及计算机摄入并存盘待分析 ,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观测血管口径 ,血流速度 ,血液流态 ,白细胞 ,红细胞运动等微循环指标 ,也可用标准Bio Radthruview软件三维重建 ,观察各种血管形态 ,研究大脑皮质微血管构筑。结论 :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是更近似于人类的动物模型 ,适合用于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假说”的证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提出“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假说”的基础上,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MRC6OO)详细观察了不同口径的家兔大脑皮质内血管内的血液轴流、缘流的荧光辉度,描绘出荧光辉度曲线,测量了在生理、休克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川芎嗪作用于大脑皮质内微血管时血管口径变化、血管运动及血液缘流厚度的变化,用SAS软件包做统计学分析处理,认为“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存在。并已在血管内皮凸凹不平处,缘流层厚,保护作用大,并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牛发展可能有直接关系;血液层流状态人20um以上血管内表现明显,这种状态与血管内皮的光滑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刺穴位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开放颅窗的动物模型上活体观察了针刺家兔双侧风池穴 ,对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测量不同口径血管的轴流、缘流的荧光辉度 ,并描绘出荧光辉度曲线。测量同一血管在生理状态下针刺双侧风池穴引起的血液缘流厚度变化、血管口径变化 ,用SAS软件包做统计学分析 ,并用四分位法描图以间接观察血管运动。结果 :电针刺激能引起动脉的舒缩运动 ,但缘流厚度却无明显的变化或有所增加 ,又一次证明了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假说的真实性 ;电针刺激可引起血管口径为 31.36± 4.89μm的动脉明显的血管舒缩运动 ,对血管口径为 17.31± 2 .5 3μm和血管口径为71.0 0± 5 .30 μm的动脉则未引起血管口径的明显血管舒缩运动 ,在电针刺激各期中 ,以A5后遗效应期最明显 ,说明针刺除在针刺当时有效果 ,而在针刺结束后的后遗效应则可能发挥更大作用。结论 :针刺能通过引起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状态的改变来实现其抗休克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活体状态下观察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正常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 3 0 0 μm处的微循环。结果 :动脉影像上有明显的充盈立体感 ,边缘清晰明确 ,可辩清两根动脉之间的互相走行关系 ,见“藤样”、“环样”结构 ,“喷泉”样分支 ,也见有动脉吻合成“环状” ,还见到“树枝”样动脉 ,“灌木丛”样且互相间吻合成网。静脉影像在外观上似较空虚的“囊样” ,与动脉形成鲜明对比 ,在静脉影像边缘处可见有一些压迹 ,还见有动静脉吻合及不同动脉分支间吻合。毛细血管迂曲盘绕形成血管袢 ,相互间也存在有吻合 ,以及与大脑皮质垂直方向的相互缠绕的柱形血管结构。白细胞在动静脉内都有贴壁现象 ,且静脉内贴壁现象较动脉内多。结论 :家兔大脑皮质内可见多种形态的血管结构 ,与人类的脑血管形态相似 ;并见有与大脑皮质垂直方向的相互缠绕的柱形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6.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大脑皮质血管构筑及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研究庄明华,常立功,李进(中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沈阳110001)黄集前,宋今丹(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教研室沈阳110001)既往研究资料表明,大脑皮质血管构筑的研究多采用各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内皮形态与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开放颅窗的大耳白家兔模型上活体观测激光断层扫描光学切片,切片厚2μm或5μm,家兔血浆用荧光素标记、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分析不同口径血管的轴流、缘流的荧光辉度,并描绘出辉度曲线。结果表明:在大脑皮质内动脉的口径在50μm以上者,辉度曲线呈"平台"形,在20μm以下者,辉度曲线呈"抛物线"形,这与在研究血管内皮形态时提出的"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假说"相符合,证明了"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的存在,随文附有血管内皮形态学扫描电镜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活体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观察川芎嗪(TMP)的作用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以进一步明确川芎嗪对微血管的作用机理。方法:取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20只,以乌拉坦腹腔注射行基础麻醉,氯醛酮耳缘静脉注射维持麻醉,气管插管置家兔于自发呼吸状态。记录呼吸、血压、观察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和微循环的变化,将结果摄录到监视器上,用暂停功能测量。结果:静注TMP后可使由去甲肾上腺素(NA)诱导出的血管运动抑制于舒张状态。采用不同的给药顺序应用NOS抑制剂L-NMMA后TMP的作用未受影响。结论:TMP抑制血管运动的机制与内源性NO无关,即TMP的作用不是通过内源性NO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对家兔肠系膜细动脉血管血管运动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全身动脉血压控制下应用显微录像静画步进和二点光电法同步测定了川芎嗪对话体家兔肠系膜细动脉的内径、血流速度和血管运动的影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川芎嗪有浓度依赖性的降压作用。给药后30s血压开始下降并持续1min。8mg/kg比4mg/kg给药组降压作用大,2mg/kg组效果不明显。伴随血压下降8mg/kg给药组细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但内径无变化,4mg/kg和2mg/kg组效果不明显。又在活体显微镜下在30~50μm细动脉水平直接证明了川芎嗪有抑制局部投予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运动的作用。并发现16mg/kg比8mg/kg给药组抑制作用时间长。即使全身血压不变,细动脉血流也随血管运动周期变化,细动脉舒张血流量增加。将给去甲肾上腺素前与给川芎嗪后的内径对比变化不明显。提示TMP的作用本质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运动而不是扩张血管。  相似文献   

10.
大黄素收缩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信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大黄素对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胞浆钙离子浓度和蛋白激酶Cα的影响 ,探讨大黄素发挥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取Wistar大鼠远端结肠 ,采用含 0 1%Ⅱ型胶原酶、0 0 1%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消化液消化 ,收集分离的细胞供实验用。应用图象分析系统随机测定 5 0个细胞的长度计算收缩反应。Fluo 3AM标记平滑肌细胞钙后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测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改变。免疫荧光方法标记蛋白激酶Cα后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测静息时和大黄素刺激后蛋白激酶Cα的空间分布变化。结果 分离的结肠平滑…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鼠颅骨开窗观察脑软膜微循环的方法研究了内皮素(ET-1)从10-7~10-10M对脑软膜微循环的影响以及失血性休克时脑软膜对ET-1的反应性。并用10-7M造成失血性休克后脑血管痉挛的模型,观察尼莫地平、川芎嗪、654-2内对皮素引起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10-9、10-8、10-7M三种浓度ET-1可使脑软膜小动脉、细动脉强烈收缩,收缩率分别为27.7%、16.8%、78.5%,其收缩强度与ET-1的浓度有关。对静脉的作用不明显。10-10MET-1可使细动脉轻度扩张。出血性休克时,脑软膜血流明显减慢,小动脉、细动脉管径对ET-1的收缩作用更敏感,脑组织血流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具有较好的拮抗EL-1引起脑软膜动脉的收缩和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川芎嗪也能拮抗ET-1引起脑软膜动脉的收缩,但作用较尼莫地平弱。654-2不能缓解ET-1对脑软膜动脉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12.
Autoregulatory adjustments in the caliber of cerebral arterioles were studied in anesthetized cats equipped with cranial windows for the 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pial microcirculation. Increased venous pressure caused slight, but consistent, arteriolar dilation, at normal and at reduce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or not intracranial pressure was kept constant or allowed to increase. Arterial hypotension caused arteriolar dilation which was inhibited partially by perfusion of the space under the cranial window with artificial CSF equilibrat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oxygen. This vasodilation was inhibited to a greater extent by perfusion of the space under the cranial window with fluorocarbon FC-80, equilibrat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oxygen. CSF or fluorocarbon equilibrated with nitrogen did not influence the vasodilation in response to arterial hypotension. The response to increased venous pressure was converted to vasoconstriction when fluorocarbon equilibrat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oxygen was flowing under the cranial window. The vasodilation in response to arterial hypotension was inhibited by topical application of adenosine deamin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metabolic and myogenic mechanisms play a role in cerebral arteriolar autoregulation.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the metabolic mechanisms predominate. The presence of the myogenic mechanisms may be unmasked by prevent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metabolic mechanisms. The major metabolic mechanism seems to be dependent on changes in PO2 within the brain with secondary release of adenosine.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的微循环障碍,借以讨论临床某些病人的脑功能紊乱。方法:用两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压迫静脉造成颅内高压模型;另一种是应用荧光素钠作脑血管造影,观察脑外伤后荧光素自脑微血管内向外渗漏的范围。用家兔作实验,通过颅骨窗观察脑软膜的微循环变化。结果:高颅内压时脑微循环停流,当颅内压降低时脑微循环流态正常,无论微血流停流或复流过程均无粒摆流。脑外伤后荧光素自脑微血管中向外渗漏,标识出脑损伤的范围。结论:脑微循环障碍是颅高压的合并症,荧光素自脑微血管向脑组织通道渗漏可显示脑外伤的范围,对脑外伤后某些综合病征和后遗症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左室舒张末压、外周阻力与甲襞微循环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甲襞微循环在判断心脏前后负荷中的意义,以微循环图像仪定量检测6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病人的甲襞微循环,同时以二维超声心动图按改良Simpson氏法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外周阻力加以对照。结果表明:随着左室舒张末压的增高,甲襞微血管输出枝及袢顶直径、面积增大,流速显著减慢。而在高外周阻力状态中,则相应微血管输入枝及袢顶直径、面积缩小,管袢数显著减少。所有指标差异均具显著性。结果提示,甲襞微循环的检测是估计心脏前后负荷功能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