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32例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表明,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以窒息和感染最常见,多发生在生后1周内(94.7%),3d内发病多与窒息有关,4~7d发病多与感染有关;重症新生儿硬肿症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肺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最常见死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围产期保健是减少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虽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改善 ,由寒冷损伤所致的硬肿症明显减少[1 ] ,但由于早产、窒息、缺氧、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仍有相当的发病率。重症者常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肺出血 ,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为了迅速控制硬肿发展 ,降低死亡率 ,我们对新生儿硬肿症采取早期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6~ 1999年我院住院新生儿硬肿症 83例 ,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随机分成治疗组 42例 ,对照组 41例。治疗组男 2 2例 ,女 2 0例。足月…  相似文献   

3.
谢春花  郭清厚 《健康大视野》2006,14(12):132-132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实行硬肿按摩的效果。方法对20例新生儿硬肿症实行硬肿按摩效果的观察,并将20例未进行硬肿按摩的患儿与之比较。结果硬肿按摩可促进患儿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可加热局部组织,从而促进患儿硬肿症的消退。  相似文献   

4.
赵建中 《工企医刊》2003,16(6):27-28
肺出血是新生儿硬肿症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的32例,对其肺出血前情况临床分析,初步探讨其高危因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鲁侠 《中国保健》2008,16(3):79-79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有水肿和低体温的疾病,重症可出现器官功能损害.本病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寒冷、早产、低体重、窒息等,一般以生后1w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全身表现为体温低于35℃,重症患儿低于30℃,局部表现为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一般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患儿反应低下,哭声低弱或不哭,吸吮困难,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肺出血、心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损害而危及生命.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3月收治的硬肿症患儿有10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循环障碍,以致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多器官功能低下,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者可引起肺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我县属高寒地区,海拔2800m,为探讨高寒地区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可能因素,现将我院6 a来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原因进行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7.
余锋 《健康大视野》2007,15(7):69-69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寒冷、感染、早产、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损害。本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肺出血、休克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致死的主要原因。皮肤硬肿范围计算方法参照新生儿灼伤体表面积标准:头颈部20%,双上肢18%,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周桂莲 《现代保健》2012,(19):56-5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7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包括复温、热能及液体供给、用药抗感染的护理以及对多器官功能的观察和功能损伤的预防与纠正、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治疗进程。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大大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以使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尽陕痊愈,尽早摆脱疾病的折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654-2在新生儿硬肿症早期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新生儿硬肿症(轻、中度)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654-2静脉滴注.对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病程均较对照组缩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复方丹参、654-2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早期,缩短了患儿病程,对于逆转病情、防治合并症、改善愈后及促进脏器功能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余锋  江涛 《健康大视野》2007,15(4):100-100
新生儿硬肿症亦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大部分由寒冷引起,故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但也可因其他因素如感染而在夏季发病,故又有称为感染硬肿症或夏季硬肿症。此症为新生儿严重疾病之一,多见于出生后第1~2w的早产儿或有感染窒息、先天畸形新生儿,多发生在寒冷季节,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可见于夏季,病儿出现全身冰冷,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触摸有“冷猪肉”的感觉,严重者可引起肺出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本病发生率仅次于肺炎,近年来其病死率仍高达20%~50%。但随着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的好转,此病的治愈率逐年提高。我院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使体重在1.5公斤以下患硬肿症的早产儿可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硬肿症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新生儿硬肿症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与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分析36例新生儿硬肿症、36例无硬肿症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新生儿硬肿症合并器官损害的血液流变学变化。采用复方丹参和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疗效。【结果】新生儿硬肿症低切变、高切变全血粘度、红细胞凝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而红细胞变形性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01)。合并器官损害的新生儿硬肿症病例其全血粘度、红细胞凝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高于未合并损害者(P<0.01)。【结论】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均增高,并且随病情及合并症的不同而不同。治疗时首先改善红细胞的凝集性和变形性以期减轻对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Sclerema neonatorum)为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未成熟儿尤为多见;此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亦多易并发于感染,严重者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晚期发生肺出血,病死率较高。一、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对病因学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各家公认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 外界寒冷低温的刺激:绝大多数新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又称新生儿硬化症,如同时发生水肿则称为新生儿硬肿症。它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的疾病,早产儿更为多见。有人报道未成熟儿发病率占55%左右。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死亡率高。常因肺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继发性感染而死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复温:复温是护理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实践证明,逐渐复温较快速复温效果好,过快复温患儿常并发肺出血而突然死亡。复温方法如下:(1)温室复温:患儿入院后即更换预先温暖的衬衣包被,置于气温调节在24℃—26℃的温室中,相对湿度最好是在65%以上。每2小时测体温1次,观察复温情况,当体温升到35℃左右,再将病儿送到已调节在  相似文献   

14.
抚触对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皮肤、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我科对4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在应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抚触按摩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患儿均根据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常规进行诊断和分度〔1〕,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3d,最大20d;早产儿13例,胎龄34~40周。对照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最小3d,最大21d;早产儿12例,胎龄34~40周。两组硬肿程度以轻、中度为多,治疗组轻度13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致新生儿硬肿症死亡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治愈率及护理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2009年8月~201年8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2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48例,死亡55例,病死率占37.2%。死亡组直接死亡疾病:DIC并肺出血、消化道出血32例,呼吸衰竭5例,肾功能衰竭5例,严重心力衰竭3例,上呼吸机合并严重肺部感染3例,败血症并中毒性脑病2例,低钠脑病1例,放弃治疗4例。结论新生儿硬肿症病死率与胎龄、体重、硬肿程度、发病季节、并发症等有关系,窒息、感染、早产、低体重、低温、护理方式等是影响新生儿硬肿症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提倡住院分娩、注意新生儿体温护理、预防感染、加强病情观察等,以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及死亡。  相似文献   

16.
刘艳秋  刘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2026-2027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如寒冷、早产、低体重儿、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它常伴有水肿和低体温,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此病是新生儿、早产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自本科对新生儿硬肿症采用了快速复温法和综合治疗护理,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2002~2004年本科共收治4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4例,年龄1~15天,平均年龄4·2天;女6例,年龄1·5~12天,平均年龄4·5天。冬春季发病…  相似文献   

17.
李玲 《现代保健》2010,(30):107-108
目的总结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护理体会,以提高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结果除1例外余47例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为3.63~25.89h。结论及时有效的保暖复温措施对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百病验方     
新生儿硬肿症即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兼有水肿的表现。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发凉,伴有水肿,同时全身体温低下,活动能力差。严重者可合并肺出血,威胁患儿生命。治疗以益气壮阳,活血通脉为原则,并应配合复温保暖等措施。 第一方 主治:硬肿症。 方药:甘草6克 蜂蜜适量 用法:甘草水煎,加蜂蜜内服,每日1剂,2次分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硬肿症患儿与开奶时间迟早的关系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明确诊断新生儿硬肿症患儿28例,男18例,女10例。入院前均未吃过母亲初乳,入院后2小时(含2小时)内开奶者为早开奶组共16例,2小时以后开奶者为晚开奶组共12例。2组患儿胎龄、体征和日龄等基本情况相近。早开奶组轻度硬肿症6例,中度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将8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静脉营养治疗.结果 治疗组46例,发生医院感染4例(发生率8.696%),发生硬肿症12例(发生率26.1%) 对照组35例,发生医院感染9例(发生率25.71%),发生硬肿症24例(发生率68.57%),治疗组医院感染及硬肿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及硬肿症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静脉营养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医院感染和硬肿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