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华  陈丽娜  孟宏涛  贾国良 《医学争鸣》2003,24(16):1528-1528
1 临床资料  1995 10 / 2 0 0 1 0 3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手术冠心病 (CHD)患者 5 4 (男 4 9,女 5 )例 ,年龄 2 7~ 74 (平均 5 6± 8)岁 .稳定性心绞痛 2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34例 .常规静滴硝基甘油、口服硝酸酯类及钙拮抗剂心绞痛症状无缓解或缓解不显著 ;心功能I度 36例 ,Ⅱ度 18例 ;有心梗病史者 2 1例 .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HD ,3支病变者2 6例 ,2支病变者 11例 ,单支病变者 17例 .实施PTCA 6 2支 ,其中狭窄程度 10 0 %者 18支 ,90 %以上者 36支 ,85 %以上者 8支 .安放支架 37支 ,旋切 18支 .手术均使狭窄冠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 ,对西宁地区 (海拔 2 30 0m) 30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以指导临床对冠心病治疗并估计预后 ;方法 :对我院 30例不同诊断采用Judkins法作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 :冠状动脉正常 19(19/ 30 )例 ,冠状动脉狭窄 >90 % 8例 ,>5 0 %~ 70 % 4例 ,2支以上病变 3例 ,X综合征 1例 ;结论 :通过冠脉造影 ,对以往临床无创性检查及诊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预后较差者采取冠脉旁路术 ,单支病变做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及置入支架术 ,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 3 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 3 5例 AMI患者行 PCI治疗 ,其中男性 3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3 9~ 72 (5 4.8± 8.6)岁。其中 2 1例患者为急诊 PTCA,均在发病后平均 (7.4± 6.6) h内直接进行 PTCA;3例为溶栓失败后补救性 PTCA;11例为延迟PTCA。 结果 :PCI成功率为 10 0 % ,术前梗塞相关血管平均狭窄 (93 .2± 5 .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10 .6± 6.3 ) %。结论:AMI时行急诊 PTCA成功率高 ,残余狭窄少 ,对溶栓失败或并发心源性休克者应积极行 PTCA,可获得较高的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和较低的心梗复发率和死亡率 ,同时可减少梗塞面积 ,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院最近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例,成功2例。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61岁(例1)、58岁(例2)、50岁(例3)。例1为混合型心绞痛。例2为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每日发作4~7次,持续5~15分钟,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口服硝酸类制剂效果不佳。例3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后2月发生心绞痛。以上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分别示前降支6~7段狭窄90%,前降支6段狭窄90%,右冠状动脉2段狭窄90%(AHA分类)。二、设备及器材使用日本岛津1250mAC臂心血管造影机,Good 1000型心排血最计算机以及日本产三导联心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了 1 0 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 ,其中 2 4例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探讨心电图改变与心肌梗塞部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第 1组 :48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1 2例 ;第 2组 :5 2例下壁心肌梗塞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1 0例 ;第 3组 :8例右室心肌梗塞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2例。结果 :第 1组 :前壁心梗合并 、 av F一过性 ST段抬高者 ,多提示合并右冠状动脉 5 0 %以上狭窄 ;合并 、 av F和 1、av L和 ST段改变者 ,提示三支病变。第 2组 :合并 av L的 ST段改变者 ,不提示高侧壁有缺血性心肌损伤 ;合并 V1~ V5的 ST段抬高或下降者 ,提示右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或右冠状动脉加回旋支病变。第 3组 :右室梗塞伴 V1~V5的 ST段下降者提示有前降支病变 ,合并 V1~V5的 ST段抬高者 ,为右冠状动脉病变。结论 :心电图改变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定位和程度的判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介入诊疗1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过去 3 a中应用介入诊、疗法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 2 0 0 1 -0 5~ 2 0 0 4-0 5期间 ,1 3 2例因发生胸痛 ,心电图 ST改变 ,心绞痛 ,急性、亚急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等而入心内科的住院病人 ,用贾金斯 ( 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 SCA)或 (和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支架植入术。结果 :1 3 2例病人中 46例 SCA正常 ,86例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 ,共有 1 92处狭窄 ,A、B、C型病变数分别是 1 5、1 0 7和 70处。 45例有 >75 %的冠脉狭窄或完全闭塞 ,共植入不同型号的支架 1 1 0枚。植入支架后冠脉血流均达 TIMI 级 ,随访时间 2~ 3 6mo,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无 1例死于冠心病。结论 :现有资料表明 ,1 SCA仍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最佳手段。2 PTCA、支架植入术的介入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3本研究B、C型病变占绝大部分 ,且 PTCA、支架植入术顺利 ,说明 C型病变不仅是 PTCA、支架植入的适应症 ,而且成功率高、效果好、并发症少。 4仅有的 4例复诊 SCA,发现 2例有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率为 4.4%。 5完全闭塞性病变的病人 ,并非介入禁忌症 ,也能顺利完成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7.
病人 ,男 ,68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 10余年入院。查体 :心音低 ,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电图示心脏广泛前壁陈旧性梗死。X线胸片示心脏左缘向左、下移位 ,心胸比 0 .6.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前壁和前间隔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下壁和侧壁心尖心肌变薄 ,约 0 .3~0 .6cm ,向外膨隆形成室壁瘤 ,局部室壁矛盾运动或运动消失。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段狭窄 95 % ,回旋支中段狭窄 90 % ,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 90 % .左心室造影示射血分数 (LVEF) 42 % ,左室前壁、心尖、下壁近心尖段运动消失 ,前后基底段运动良好。ECT检查为心尖前壁及下壁近…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支架 (Intracoronary Stenting,ICS)植入术作为治疗冠心病 (CHD)的一种新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 ,此方法虽安全且技术水平越来越熟练 ,但在操作过程中及术后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应严密观察及护理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 1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7月对 5 1例冠心病患者行 ICS治疗 ,手术均获成功。但在术后近期出现一些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5 1例 CHD患者 ,男 4 6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9.4 3± 6 .5 6岁。不稳定型心绞痛 2 3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19例、陈旧性心梗伴心绞痛 9例 ,合并高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铊 2 0 1(2 0 1Tl)负荷心肌洗脱率在冠心病筛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5 0 %)住院患者 34例 ,以 2 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正常或狭窄 <5 0 %者作为对照组。行2 0 1Tl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检查 ,处理出靶心图后 ,计算局部室壁洗脱率。洗脱率 =(负荷态放射性计数 -延迟态放射性计数 ) /负荷态放射性计数× 10 0 %。在核素检查前、后 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组室壁洗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前者前壁为 (2 6 .89± 4.39) %、下壁为 (16 .81± 6 .13) %、侧壁为 (2 7.76± 9.0 1) %,后者分别为 (43.5 4± 9.0 8) %、(45 .0 4± 9.6 6 ) %和 (43.87± 9.17) %。前壁洗脱率与前降支狭窄程度及侧壁洗脱率与回旋支狭窄程度不相关 (r =- 0 .46 9,P =0 .0 5 ;r =- 0 .394,P =0 .16 4) ;下壁洗脱率与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r =- 0 .6 6 1,P =0 .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的2 0 1Tl洗脱率显著下降 ,洗脱率可作为冠心病筛选的一种无创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室壁洗脱率之间的相关性需要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世蓉  李惠 《四川医学》1992,13(4):220-221
对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塞(陈旧心梗组),可疑冠心病及其他患者共4组38人进行潘生丁试验(DP—T),同时均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1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例其阳性率为71%,可疑冠心病12例阳性率16.6%,对照组12例均呈阴性反应。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3例,2~3支血管病变7例,有1例胆结石病人和1例预激综合征患者DP—T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14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及支架置入 (ICS)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4 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 14 0例先预扩张后放支架 ,4例未经球囊预扩张 ,直接置入支架。结果  14 4例中共扩张 2 2 3处病变 ,置入支架2 2 3个 ,支架置入前血管狭窄程度为 (89.6± 6.7) % ,支架置入后血管腔无残余狭窄 ,成功率为 10 0 % ,96例术后 3~ 6个月冠脉造影复查 ,90例 (共置入 13 6个支架 )未见再狭窄形成 ,6例 (共置入 12个支架 )有 8处出现再狭窄。结论 PTCA及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最为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并发症少 ,特别是对某些轻度钙化或无钙化者可直接置入支架 ,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地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再狭窄,作者对6例冠心病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男5例,女1例,年龄37~69岁,手术指征:劳力性心绞痛3例.陈旧性心梗2例,AMI11例,单支血管病变2例,双支血管病变4例,其中3例因病变狭窄严重,病变范围长或开口部位狭窄而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2例PTCA水中前降支近端内膜夹层致急性血管闭塞或濒临闭塞,1例右冠脉2次PTCA术后由于血管弹性回缩致再狭窄而置入冠脉内支架。置入的6个架中,其中Palnaz-Schatz支架2个,Gianturco-Roubin支架4个。术后冠脉前向血流通畅,均达TIMI呈Ⅲ级血流,有效地防治了冠脉血管急性闭塞并发症的发生,并使2例剧烈胸痛伴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随访1~6个月,5例临床症状均持续改善,1例术后再狭窄而再次PTCA结合文献报道及本文初步结果显示:冠脉内支架较PTCA具有急性血管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血流改善充分,远期效果好等特点,不仅对PTCA术后冠脉弹性回缩所致的再狭窄具有重要的防治作用,而且对处理术中冠脉夹层以及急性血管闭塞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直接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AMI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地将首次AMI患者分为直接PTCA组 (2 6例 )和尿激酶静脉溶栓组 (49例 ) ,观察冠脉再通率、住院病死率和再发心梗率以及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溶栓组梗塞相关动脉 (IRA)再通率为 6 9.39% ,直接PTCA组IRA成功再通率为 92 .3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住院期间病死率和再发心梗率溶栓组均有增加的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溶栓组为 4 5 .91± 9.6 6 ,直接PTCA组为 5 3.4 8± 7.4 7,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溶栓组因再闭塞或缺血发作行择期PT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 (2 0 .4 1%vs 0 % ,p <0 .0 5 )。两组IRA开通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示IRA前向血流达TIMI - 3级 ,溶栓组为 2 5 % ,直接PTCA组为 10 0 % ,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AMI患者行直接PTCA较溶栓治疗更能充分有效地开通梗塞相关动脉 (IRA) ,更能挽救阻塞血管区域的心肌 ,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和再发心梗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 I)急性期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加支架植入术(PC I),因其危险性高,技术难度大而限制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腔内支架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特别是心肌梗死急性期行PTCA或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可使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获得更早和更安全彻底的再通,减少了各种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1]。我科2005~2007年对22例AM I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AM I患者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55岁,最小29岁,最大72岁。22例中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梗8例,急性下壁心梗4例,急性前壁心梗6例,急性前间壁心梗4例。2·1方法1·2·1直接PC I术冠脉造影术(CAG)前口服巴米尔0·3,波立维300 mg,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术中肝素6000~7000单位静注。胸痛剧烈者应用杜冷丁或吗啡,造影剂为优维先,凡心室率(55次/m in)或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者行右心室临时起博保护。1·2·2手术方法局部麻醉,在X线及心电监护下操作,经右侧股动脉路经置入支架,...  相似文献   

15.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诊断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5 0例行PTCA术冠心病患者 ,于PTCA术后 6个月行DSE ,观察试验前后室壁运动 ,并检测和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不变或降低诊断为再狭窄。 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根据CAG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 ,比较两组DSE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DSE检测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敏感性为 81.3% ,特异性为 85 .2 % ,准确性为 84 %。与静息比较 ,再狭窄组LVESVI和LVEDVI明显升高 ,LVEF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非再狭窄组比较 ,DSE后LVESVI明显升高 ,LVEF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DSE试验后心功能明显下降 ,DSE是一种较理想的简便易行诊断PTCA术后再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 (冠脉 )成形术 (ELCA)加球囊成形术 (PTCA)治疗老年残余心肌缺血(RI)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 6 0岁以上RI患者 16例行ELCA及PTCA。所有病人均有Ⅲ ,Ⅳ级心绞痛 (加拿大心脏病协会分级 )。手术前后 2周内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进行随访。激光能量范围为 4 0~ 6 0mJ/mm2 ,平均 (44 .0± 6 )mJ/mm2 。所有病人于ELCA后行球囊成形术 ,球囊直径 2 .5~ 4 .0mm ,扩张压力为 (6~ 12 )atm ,平均 (7.5± 2 .5 )atm。结果 :共治疗 36支血管 4 2处病变 ,冠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 (91.0± 15 ) %降至 (46± 13) % (P <0 .0 0 1) ,球囊成形后 ,使残余狭窄程度进一步降至 (14 .0± 6 ) % (P <0 .0 0 1)。均获成功 ,无严重并发症。术后 11例症状消失 ,运动试验阳性率下降 (6 8.8%vs 18.75 % ,P <0 .0 1) ,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 (5 5± 15 %vs 4 4± 10 % ,P <0 .0 1)。随访 2 4± 3个月 ,13例 (81% )无症状 ,3(18.8% )例再发轻度到中度劳力性心绞痛。结论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辅以球囊成形术对老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饶祝  刘舜钦 《四川医学》1993,14(10):632-632
一、一般资料 185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均用左、右前斜位加足、头或头、足向多轴位多角度投照,用35mm电影片,50帧/秒,5例作左心室造影。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50~73岁,平均59.8岁,均有不同程度胸闷、心前区疼痛史3天至15年。心电图:急性或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及下壁心肌缺血3例。二、X线表现右冠状动脉瘤4例,位于右冠状动脉主干近、远段各2例。其中1例并发于造影术中,首次注药见右冠状动脉主干远段95%狭窄,再次注药于狭窄处呈完全阻塞,阻塞远侧有约0.4cm×0.8cm梭囊状造影剂潴留,排出缓慢。右冠状动脉瘤2例:左回旋支、对角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病人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预测价值。 方法:对100 例 ASTEMI 病人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下 壁、前壁、和前间壁受累最多;IRA 的发生率前降支(LAD) >右冠状动脉(RCA) >回旋支(LCX),并有统计学意 义。 (2)急性广泛前壁心梗 IRA 多为 LAD 近段(P<0. 05),前间壁心梗 IRA 多为 LAD 中段(P<0. 05)。 (3)在下 壁心梗病人中,ST芋>ST域诊断 RCA 病变的敏感度87. 5%,特异度85. 7%。 结论:体表 ECG 对预测 ASTEMI 的 IRA 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本科近几年住院病人中陈旧性心肌梗塞 (OldMyocardialInfarctierOMI)患者及正常人群信号叠加心电图 (SA—ECG)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探讨心室晚电位 (LP)和OMI部位的关系及LP各参数 ,揭示室性心律失常中的重要性。资料与方法1 对象  6 0例OMI患者 ,男 42例 ,女 1 8例 ,年龄 6 4岁± 1 2岁 (4 0岁~ 88岁 ) ,其中前壁心梗 1 7例 ,下壁心梗 2 8例 ,前间壁心梗 1 5例 ;40例健康者 ,均无心血管疾患 ,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 5 2岁± 1 0岁 (32岁~ 72岁 ) ,所测患者 :窦性心律 ,无束支阻滞 ,2 4小…  相似文献   

20.
文献报道[1] :心脏性猝死幸存者 ,动态心电图(ECG)证明 1 0 0 %有室性早搏 ,70 %~ 80 %有两次连发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VT-NS)。为使临床上能够对陈旧性心梗患者及时识别及处理潜在高危因素 ,本文特对有 VT- NS发作的48例陈旧性心梗患者的 VT- NS发生规律、伴发的其他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性变化的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作一统计分析。临床资料一、资料来源 收集本院 1 998~ 1 999年陈旧性心梗患者 48例 ,其中男 44例 ,女 4例 ,年龄 45~ 82岁。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 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其中前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