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史简介 患者,女,78岁。入院前2周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至我院急诊就诊。当时T38.3℃,WBC14.6×10^9·L^-1,N76%。胸片提示左下肺炎渗出性病变伴左胸膜病变。予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后体温正常。为进一步治疗肺炎、胸水,于2006年9月13日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2.
叶兰英  陈芳 《海峡药学》2005,17(6):196-197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6岁,因腰酸、乏力、纳差半月,于2004年9月以慢性肾炎收入院,按医嘱接受氨苄青霉素针治疗。病史获悉患者既往曾输注过青霉素,无过敏史。当班护士按规定给患者做皮试,实验结果表明为阴性。然后以0.9%NS500mL加安苄青霉素针6.0g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分钟60滴。约静滴10min,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并呕吐1次,为少量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转移因子保存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将转移因子分别放于4℃,22℃和37%环境中,并于4℃保存1,2,2.5,3年,22℃保存1~6个月,37℃保存1~3个月,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转移因子在4℃保存2年、22℃保存6个月、37℃保存3个月后生物学活性并未降低。结论:转移因子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41例,占44.6%;好转37例,占40.2%;无效8例,占8.7%;死亡6例,占6.5%。结论老年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对老年肺炎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正> 病史摘要患者男,49岁,住院号79044。因反复发热、咳嗽,伴右侧胸痛2个月,于1981年12月7日入院。患者于1981年10月9日起有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2℃,咳嗽,白色痰伴右侧胸痛。胸透示右下肺炎。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亦好转。11月18日起又有畏寒,发热,体温波动在37~39.4℃之间,咳少量黄色痰伴右侧胸痛。11  相似文献   

6.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呼吸衰竭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江  杨伟康 《天津医药》1998,26(3):176-177
患者 男,38岁,因间歇发热、咳嗽6个月,加重伴气喘1月于1996年8月14日入院。1996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39℃,时有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发热时间3天至1月不等,间歇期无其它不适。X线示右肺中叶有少许片状阴  相似文献   

7.
刘玲 《中国药业》2010,19(2):64-64
患者男,29岁,无任何药物过敏史,因“腹泻”于2009年5月29日来我院就诊,血常规及其他指标均正常,体温37.8℃。遵医嘱应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剂(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2mL:8万U/支,批号为07071811)16万U,溶于50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无其他合并用药。给药后约5min,患者出现严重寒战、全身抽搐,体温37.6℃。  相似文献   

8.
冯定祥  吴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65-2666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观察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颈椎的稳定性等。结果37例患者术后1周下床活动,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周、6周、3个月、6个月常规拍颈椎正侧位X线片,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改善;骨性融合率97.3%;随访6个月至3年,患者恢复状况为:优37.9%,良56.7%,优良率94.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减压术式不仅脊髓减压直接、充分有效,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融合可靠,而且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首选术式。但必须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中精细操作,才能保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咳嗽30余年,加重伴咳少量血痰半月,于2007年10月2日步行入院。诊断:①右肺中心型肺癌;②慢性支气管肺炎。入院后查尿常规示:尿蛋白阴性,尿白细胞阴性,潜血阴性,管型记数0.00;泌尿系统彩超示: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10月2日上午7:30给予氯化钠注射液100mL、克林霉素1.2g滴完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温变化特征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体温变化105例,体温变化率58.3%,其中发热52.2%(94/180),平均(38.0±0.3)℃,热程(5.4±2.6)d;体温不升6.1%(11/180);出血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组:发热发生率分别为37.6%(35/93)、69.2%(30/49)、76.3%(29/3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3.2±1.2)d、(5.4±2.4)d、(7.2±3.2)d,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体温分别为:(37.7±0.5)℃、(38.1±0.6)℃、(38.5±0.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温不升患者死亡率高。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温变化较常见,重度出血患者发热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体温高。体温不升可能为患者危重征兆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静  邓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38-2138
我们自2001年以来使用东莨菪碱抢救27例婴幼儿肺炎并发脑病患儿。其中轻型11例,重型16例。小于2个月4例,小于12个月12例,小于3岁ll例。男12例,女15例。发病1天内13例,3天内11例,7天内3例。体温37℃以下5例,37.5℃以下8例,38.5℃以下8例,39℃以上6例。嗜睡11例,烦躁不安4例,惊厥12例,眼部改变15例(表现为眼球上翻,落日眼,  相似文献   

12.
阿奇霉素致可逆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男,2岁8个月,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质软弱。因咳嗽半个月、伴发热就诊。体检:T 39.3℃HR 132次· min-1,神志清,咽腔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湿啰 音;查血常规:WBC 12.3 ×109·L-1 N 0.40,L 0.60;X线片双肺纹理增强,右下肺有模糊阴影;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血支原体抗体(+)(武汉维尔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检验服务中心)。诊断为支原体肺炎。治疗措施:阿奇霉素0.125+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ivd,qd,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用至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笔者对610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来源及对象统计对象是1989-01~1997-12,我院收治出生28d以内新生儿住院患儿4111例,其中新生儿肺炎610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总数的14.84%.死亡60例,病死率9.84%,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1481%肺炎患儿男女之比为2.1:1,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2统计结果2.1病因及地区分布(见表1)吸入性肺炎及感染性肺炎分别占肺炎总数的37.05%及62.95%.吸入性肺炎的市区患儿为主,感染性肺炎以郊区外县为…  相似文献   

14.
头孢呋辛酯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8岁,因发热、咳嗽、咳痰(有臭味)、胸痛半月,左肺第6前肋以下叩诊浊音,收治入院.入院时消瘦,语颤音低.查体:体温37.9℃,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3.3/8 kPa.WBC 10×109*L-1,N 77.3%.3次痰培养均为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5岁。2010年8月25日晚因发热到某院急诊科就诊,体检:T37.6℃,咽轻度充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规格:头孢哌酮1.5g/舒巴坦1.5g,批号:1003210,  相似文献   

16.
力排肺疾治疗肺结核致乳房肿大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遇1例用力排肺疾治疗肺结核引起乳房肿大.停服1个月后症状消失,现介绍如下.1.患者,女性,8岁。因明显消瘦、食欲差,盗汗、不规则低热(37.3℃~37.6℃),近1个月干咳频繁.且剧烈、服镇咳药无效。于1994年12月25日来我院就诊。体检:神志清楚。咽红,扁桃腺Ⅰ°肿大,左颈部触及淋巴结似花生米粒大小2个,其父曾患浸润型肺结核。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弱阳性,血沉27mm/h,胸片示肺门淋巴结肿大,诊为肺门结核.给予抗痨治疗,口服力排肺疾.批号900323(按每日剂量15mg/kg).每次1片.1d3次.服用14d后干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7岁.主因间断发热6个月,颜面肿胀1个月,破溃2周,于2007年1月16日收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40℃,以午后、夜间为著,伴全身皮疹,纳差,辗转数家医院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且症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8.
病史摘要:张某,男,37岁。因黄疸1个半月发热2周入院。1年前“左侧腓神经”曾有外伤史。初步拟诊左腓总神经损伤,酒精性合并胆汁性肝硬化.追询病史有长期酗酒史。体检:体温38.6℃,脉搏7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mmHg,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脏右肋下6cm,剑突下8cm,质韧、边钝,无叩痛。脾脏肋下6cm,红细胞3.68×10^12/L,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移植术后27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9月至2005年1月进行的2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7.1%、51.4%,存活时间最长达46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无瘤生存率为58.3%、37.1%及37.1%。结论 如果没有肝外远处转移,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氨苄青霉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G-杆菌感染,临床上颇为常用,其不良反应皮疹较多见,发生率可高达10~20%,但停药数天后才出现皮疹较少见,我院在治疗过程中发现3例患者.用药5~7d,停药2~3d后出现皮疹,现介绍如下.例1,患者女,50岁,因咳嗽.畏冷发烧3d入院,体检右下肺呼吸音低,胸透右下肺炎.诊断右下肺炎,给5%葡萄糖500ml加氨苄青霉素3g.每日2次静滴,7d治愈出院.出院后3d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全身见寻麻疹。体检:T36.8℃,眼结合膜充血,四肢躯干见红色皮疹,压之退色,诊断为氨苄青霉素过敏,给10%葡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