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判断是否具有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统计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应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依那普利、缬沙坦、尼莫地平、美托洛尔及氨氯地平等。280例患者中服用短效降压药155例(55.36%),服用长效降压药125例(44.64%)。采用单药治疗102例(36.4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78例(63.57%)。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在今后的降压药选用中应注意选用长效制剂和联合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莞部分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现状以及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差异性。方法东莞市部分社区医生现场答卷,以调查高血压相关知识。结果社区医生中,能够掌握心血管病和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有58%,能够掌握患者高血压其临床评价的有61%,能够掌握患者高血压应用非药物手段进行治疗其内容的有42%,能够掌握关于高血压流行趋势与现状的有38%,能够掌握关于血压水平分类的有38%,能够掌握高血压降压药物其治疗原则的有35%,能够掌握患者高血压其危险分层的有31%,能够掌握降压药物其分类的有30.6%,能够合理的选择患者降压药物的有28%,能够熟悉高血压患者其监测与评估程序的有22%,能够掌握对特殊人群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的有9%,能够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有ll%,513%的社区医生知道中国高血压指南,23.8%医生接受过指南相关内容培训。结论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有待提高,社区高血压治疗需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分析调查2012年本院150位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降压药给药情况,统计分析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150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是:使用频次最高的降压药物是Ca2+通道阻滞剂(CCB),主要用药方式为二联用药,其次是三联用药。结论医生给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压药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即抽取某社区130例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两组均运用一般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仅对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高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2.3%)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有益于促进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减少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稳定患者血压,促进降压药物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病历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情况,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以抽取某三甲医院2005~2006年,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出院病历150份,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复方制剂、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断药为本次调查中主要的降压药物。其中使用频率高的药物主要有复方降压片89例(59.3%),硝苯地平65例(43.3%),卡托普利50例(33.3%),北京降压0号43例(28.7%)。联合用药占66.0%,且以二联为主。治疗并发症中,治疗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共404例次(404/150),平均每例用此类药2.7种。治疗并发症用药频率最高为改善脑功能药物93例(62.0%)。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原则,但在联合用药中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复方制剂有滥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社区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采取整群调查的方法,使用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表,对南宁市北宁社区60岁以上老年居民进行逐一入户调查。结果调查953名,高血压患者419名,患病率43.97%,知晓率62.2%,治疗率83.3%,控制率78.9%。高血压患者首诊发现方式:因高血压引起不适去医院发现(41.29%),在医院看其他病时发现(26.73%),到医院健康体检(22.67%),社区调查(6.21%),其他(3.10%)。结论加强60岁以上老年居民的高血压防治工作,改变首诊发现方式,开展健康体检和社区诊断,早期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多重用药现状及其危害。方法:对2015年7~9月真如社区全科门诊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流行病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调查收到有效问卷6 002份,其中5 877例(97.92%)患者长期依靠药物治疗,3 611例(60.16%)患者服用药品及保健品≥5种,被调查者中不适当用药发生率为16.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1%,随着用药品种的增加,不适当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导致不适当用药和不良反应增加,有必要在社区开展药物重整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合理用药咨询信息,了解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状况,为进一步倡导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合理用药和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7月_2013年3月来本中心“合理用药咨询室”的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咨询资料。结果共接纳社区心血管疾病咨询患者193例次,咨询药物知识内容以药物不良反应(23.13%)、联合用药(18.24%)和药理机制(17.36%)的频率较高。咨询中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见于抗高血压药中有双下肢水肿(26.32%)、咳嗽(18.42%)、心律失常(13.16%)。冠心病治疗药中心律失常(36.00%)和哮喘(20.00%)出现频率较高。调理血脂药中多见于肝功能异常(54.55%)和骨骼肌肌力减退(45.45%)等。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频率较高的主要药物类目为高血压治疗药中钙通道阻滞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冠心病治疗药中抗心律失常药和13一受体阻滞剂,调理血脂类药中他汀类等。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为多数患者缺乏必要的合理用药健康教育,长期服用某类药物、联合用药不当,盲目随意停药和频繁更换药物等不正确用药理念。结论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开展社区合理用药的相关药学服务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教学医院及职工医院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教学医院和职工医院高血压患者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降压治疗方案。方法:抽查2004年8-12月上述两所医院各1000例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统计分析降压药物的使用及治疗方案。结果:上述两所医院钙拮抗药(CCB)使用率分别为38.3%和45.4%(P〈0.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使用率分别为24.7%和16.6%(P〈0.001);利尿药使用率分别为12%和5.6%(P〈0.001);B受体阻断药使用率分别为18.3%和26.7%(P〈0.00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分别为6.3%和2.7%(P〈0.001);α受体阻断药使用率分剐为0,3%和3.0%(P〈0.001)。结论:两所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种类基本符合JNC-Ⅶ和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前者的降压治疗方案比后者更合理。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海燕  马晓菲 《中国医药》2013,8(3):316-317
目的调查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利用我院药房计算机数据库调查并记录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86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疗程、数量、费用、联合用药情况等资料,统计分析联合用药情况,并通过药物利用指数来评价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药有效率为88.3%(761/862),最常用的3类抗高血压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用药频度分别为5387、4936和931。用药频度排名前10位的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均在的合理范围内(0.74—1.05)。联合用药率为52.2%(450/862),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38.1%(328/862)],联合用药基本合理。结论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8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状况,探讨临床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特点,为合理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00例住院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处方进行药物利用分析,内容包括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DDDs排序前5位是培哚普利、卡托普剁、氨氯地平、氯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大部分药物的DUI接近1.00,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钙通道阻滞剂(CCB)联用最多。结论:大部分用于治疗糖尿痛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某院2003~2006年诊断为高血压的出院病历442份,对患者年龄、用药品种数、联合用药情况应用Excel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42例患者中以老年为主,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患者;用药例次排序前3位为CCB、利尿剂、ACEI;使用频率前3位药品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用药方式以二联(34%)或三联(33%)用药为主,单一用药占10.4%,联合用药占89.6%。结论:该院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用药的应用符合中国和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13.
王爱英 《药品评价》2011,8(14):43-45
目的:调查我院乳腺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未合并感染及其它疾病的乳腺手术出院病历166份,就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6例手术患者中,有2例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8.8%,术前0.5~2h给药140例,达84.3%.术后治疗用药163例.占98.2%.结论:我院乳腺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无指征用药、用药品种选择不当、术后用药疗程明显偏长、药物选择起点高等不合理使用情况,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碧辉  罗雪飞 《中国药房》2014,(22):2040-204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对我院2012年门诊降压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随机抽查的处方中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占67.14%;使用降压药品种30个,处方频率排前3位的降压药分别为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ARB);降压药用药频度排前3位的分别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和厄贝沙坦片;治疗以CCB+ARB联用为主。结论:我院降压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联合治疗策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为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0—2012年我院出院的1 080份高血压患者病历,分析患者年龄和性别对用药的影响,并对各种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以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占主导地位;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口服抗高血压药分别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1 080例患者联合用药(占73.52%),其中二联用药有504例(占46.67%),为主要联合用药方式。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合理,符合目前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40多个区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师进行药学服务开展现状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97.3%。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仍以"传统调剂"和"药品申购及审核"为主,超过一半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用药咨询";在药学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为"疾病知识缺乏,无法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学中药(西药),西(中)药学知识缺乏"等;困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主管部门或医院领导对药学服务重要性认识不足""医药学相关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比较少"等;可以开展的药学服务项目主要有"详细指导患者用药时间、间隔及剂量""对社区常见病进行用药指导"等;相关建议主要有"加强药师医学知识方面的继续教育""在社区定期举办药物咨询服务"等;患者常咨询的问题主要有"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的价格"等;患者常咨询的药物类型主要有"感冒药""降糖药"等。结论:新形势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师需要转变观念,围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并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开展药学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美罗培南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美罗培南的应用现况,促进美罗培南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降低细菌耐药率。方法:抽查2012年1—6月我院使用美罗培南的住院患者病历,每月以随机抽样法抽取50份,共300份病历,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专项点评。结果:抽查的病例中,使用美罗培南的住院患者数排序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肿瘤中心、神经外科与感染科;抽查的300例住院患者中有234例进行了细菌培养,送检率为78%;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82.7%(248/300)。我院美罗培南合理用药率为77%(231/300)。结论: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多数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用法与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用药现状,促进药品合理使用。方法: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结合WHO支持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本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处方评价表内容,对处方质量及患者关怀情况进行分项调查、填表统计。结果:平均用药数为2.92种,抗生素应用比例为27.O%,注射剂应用比例为20.3%,基本药物应用比例为98.9%,处方药物通用名称比例100.0%,处方平均金额71.63元;平均就诊时间为7.00rnin,应诊而不使用药物的比例为0.0%。平均调配时间为35S,药品实际调配比例为100%,药品标示完整比例为100%,患者用药知晓率为88.0%。总共发现不合理处方141张,占总例数的3.92%;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占不合理处方的27.9%,诊断与药物适应证不符占24.5%,用法不合理占16.4&,用量不合理占15.7%,剂量不合理占13.4%,给药途径不合理占2.1%。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及处方质量评价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医院应结合调研结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医院用药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某院2005~2007年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出院病历726份,对用药品种数、药物利用、联合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用药例/次排序前5位为钙通道阻滞剂(506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503例)、利尿剂(307例)、血管扩张药(230例)、β-受体阻滞剂(171例);用药方式以单独用药、二联或三联用药为主。结论:此次调查的病例合并症多、合并用药较多,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