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7,(9):1197-1200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附子汤不同配伍对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3种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配伍样品煎液中的3种苯甲酰乌头碱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比较不同煎煮时间不同配伍对其含量变化的影响。色谱条件:BDS Hydedsil C_(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0.1 mol·L~(-1)醋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1)。结果芍药甘草附子汤中各配伍与单味附子相比,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均升高。结论附子与甘草、白芍配伍后能有效地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体现了中医药配伍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佳蓉片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Kromasil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25∶15)以及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000 mL加冰醋酸0.5 mL),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5 nm。结果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分别在4.32~432.40,1.29~128.83,1.08~108.46,1.77~177.30,0.78~78.40和1.19~119.0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6%,98.26%,98.03%,98.23%,98.86%和98.70%;RSD值分别为1.50%,1.20%,1.27%,1.06%,1.50%和1.19%;10批制剂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00.32~119.18,9.35~16.02,7.99~10.87,1.54~1.85,0.87~0.99和2.21~3.27μg·g^-1。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佳蓉片中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HPLC-Q-TOF-MS)法测定不同厂家小金丸中乌头类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ZORBAX Extend-C18 RRHT柱(1.8μm,2.1×50mm);流速为0.21mL· min -1;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mmol· L -1醋酸铵溶液)系统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方式检测。结果上述9种生物碱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都低于5%,加样回收率均在98.73%~103.54%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小金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耳肿胀试验、大鼠足肿胀试验、小鼠热板试验和小鼠扭体试验,研究不同剂量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5)。在1 h时,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可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P<0.05或<0.01);在2 h时,中、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P<0.05或<0.01),其中高剂量配伍组相对于芍药苷组和苯甲酰乌头原碱高剂量组,大鼠足肿胀显著减轻(P<0.05);在4 h时,中、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P<0.05或<0.01),高剂量配伍组相对于芍药苷组,大鼠足肿胀显著减轻(P<0.05)。在1 h和1.5 h时,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升高小鼠热刺激疼痛的痛阈值(P<0.05)。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升高小鼠冰醋酸刺激疼痛的痛阈值(P<0.05)。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可显著减少冰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其中高剂量配伍组相对于芍药苷组和苯甲酰乌头原碱高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可增加苯甲酰乌头原碱、芍药苷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阳长明 《药品评价》2011,8(10):23-27
目的:探讨乌头碱类成分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比较2005年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乌头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要求,分析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毒性及其化学结构特征.结果与结论:2010年版药典与2005年版药典比较.2010年版药典对乌头类药材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药材使用的安全有效:2010年版药典对含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对含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制剂,在质量标准中研究建立双酯型生物碱的限量检查方法,以及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产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测定,制定合理的含量范围,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活络丸中9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 QTOF MS)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 RRHT(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流速为0.21 ml·min-1;柱温为30 ℃;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含0.1%甲酸和2.5 mmol·L-1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以乌头碱为内参物,测定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对于其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相对校正因子进行重现性考察。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8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同时利用外标法测定这9种成分,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在线性范围内,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对乌头碱的相对校正因于分别为1.736、1.979、1.0471、0.9242、1.2901、1.3078、1.2859、1.0948,建立了QAMS法测定小活络丸中9种生物碱的含量,其测定值与计算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文方法可用于小活络丸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一测多评法测定乌头类药材中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定量测定乌头类药材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乌头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以乌头碱为内参物,测定其与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乌头碱和相对校正因子对其他5种生物碱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外标法测定这6种成分,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 在一定线性范围内,乌头碱与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80、1.008、0.836、0.907、0.987,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不同乌头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成分含量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法在乌头类药材及制剂质量控制中应用是可行的、准确的.  相似文献   

8.
朱靖  赵振霞  苏建  刘永利 《中国药事》2023,(10):1149-115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三七伤药片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与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6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采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反相吸附树脂(MCX)固相萃取小柱对供试品进行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使用COS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2 nm。采用SIMCA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产品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与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1.8%(1.6%)、100.6%(1.4%)、97.8%(1.1%)、100.8%(1.5%)、101.0%(1.6%)、100.7%(0.8%)。17批次样品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批次之间6种生物碱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是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经痛舒颗粒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25∶15,V/V)-0.1 mol/L醋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5℃。结果: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进样量分别在0.371 4~2.228 4、0.041 8~0.251 0、0.074 2~0.445 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9、0.999 6、0.999 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98.2%、98.0%,RSD分别为2.1%、1.7%、2.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经痛舒颗粒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强筋健骨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君药制川乌、制草乌中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为目标成分,采用HPLC法,色谱柱Ultimate XB-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0.1mol·L~(-1)醋酸铵溶液(B);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5nm。结果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质量浓度分别在7.580~121.280(r_1=0.999 9),1.576~25.216(r_2=0.999 8)和7.732~123.712(r_3=0.999 9)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0%和99.8%,RSD值分别为0.8%,1.5%和0.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能用于强筋健骨丸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测定,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吉祥戒毒液的镇痛作用和急性毒性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祥戒毒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镇痛作用采用小鼠冰乙酸扭体法。急性毒性反应采用一次给药观察7d的实验方法,按Bliss法计算吉祥戒毒液LD50。结果:(1)镇痛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吉祥戒毒液组小鼠平均扭体次数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小鼠口服给药的LD50为110.2g/kg。结论:(1)吉祥戒毒液20—40g/kg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可能对缓解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征中的疼痛有一定帮助,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有效药物。(2)吉祥戒毒液小鼠LD50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11倍以上,几乎没有毒性,临床口服用药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芩术四物汤中抗痛经的有效部位与成分。方法:灌胃痛经模型小鼠(缩宫素诱发)芩术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物(230、120 m/kg)、正丁醇提取物(1 040、520 m/kg)、水提取物(3 000、1 500 mg/kg),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计算抑制率,以筛选有效提取物;灌胃痛经模型小鼠(缩宫素诱发)汉黄芩素(134、67 mg/kg)、黄芩素(144、72 mg/kg)、没食子酸(68.6、34.3 mg/kg)、黄芩苷(120、60 mg/kg),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计算抑制率,以筛选有效成分;灌胃痛经模型小鼠[前列腺环素(PGF)2a诱发]没食子酸(68.6、34.3、17.2 mg/kg)、黄芩苷(120、60、30 mg/kg),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计算抑制率。结果:230、120 mg/kg芩术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物、68.6、34.3 mg/kg没食子酸、120 mg/kg黄芩苷可明显减少模型小鼠(缩宫素诱发)扭体次数,降低模型小鼠扭体抑制率(P<0.01或P<0.05);68.6、34.3 mg/kg没食子酸、120、60 mg/kg黄芩苷可明显减少模型小鼠(PGF2a诱发)扭体次数,降低模型小鼠扭体抑制率(P<0.01或P<0.05)。结论:芩术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没食子酸、黄芩苷可能是芩术四物汤治疗痛经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3.
项娟娟 《中国药房》2014,(11):1003-1005
目的:研究金桔胶囊抗炎镇痛、镇咳祛痰和免疫增强的药理学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和腹腔致炎法,观察金桔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刺激扭体法复制小鼠疼痛模型,观察金桔胶囊的镇痛作用;采用氨水引咳法和酚红祛痰法观察金桔胶囊镇咳和祛痰作用;采用碳廓清法观察金桔胶囊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8.0、4.0 g/kg金桔胶囊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延长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的酚红排泌量(P<0.05),升高碳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P<0.05);8.0、4.0、2.0 g/kg金桔胶囊能降低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或P<0.05)。结论:金桔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镇咳祛痰和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藻玉壶汤加减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多点皮下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PTg)进行初次免疫,于第2周进行加强免疫,以后每周加强免疫1次,共加强免疫4次,以复制大鼠EAT模型。7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丙基硫氧嘧啶(23.43 mg/kg)组、雷公藤多苷(6.25 mg/kg)组、夏枯草(1.875g/kg)组与海藻玉壶汤加减方高、低剂量(39.4、19.7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6周。末次给药后大鼠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含量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活性;取甲状腺,称定质量,计算甲状腺脏器指数(甲状腺质量/体质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3、T4含量增加,TGAb活性增强,甲状腺脏器指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海藻玉壶汤加减方高、低剂量组大鼠TGAb活性减弱,甲状腺系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海藻玉壶汤加减方高剂量组大鼠T4含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玉壶汤加减方能调节EAT模型大鼠的甲状腺激素及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From flower buds of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a new alkaloid, 8- O-cinnamoylneoline, was isola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alkaloid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al analysis, and the alkaloid was examined for its toxic and analgesic activities. Its LD50 value was 11.89 mg/kg (s.c.) in mice: the toxicity was 1/30 times that of mesaconitine and 20 times that of benzoylmesaconine. Its ED50 value was 0.86 mg/kg (s.c.) in mice using the tail pressure method: its analgesic effect was 1/40 times that of mesaconitine and 45 times that of benzoylmesaconine. Its safety margin (= LD50/ED5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nzoylmesaconine but lower than that of mesaconitine.  相似文献   

16.
万正兰  肖佩玉  齐同珍 《中国药房》2014,(23):2131-2133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饲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1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0.3 mg/kg)组与葛根芩连汤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28.05、24.75、21.45、18.15、14.85、11.55、8.25、4.95、1.65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8周。测定大鼠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胰岛素(Fins)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组大鼠FBG、HbAlc、GSP、Fins、I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芩连汤起效剂量范围为4.9528.05g/kg。结论: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急性疼痛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A组)、地佐辛组(B组)、帕瑞昔布钠组(C组)、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组(D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无菌双蒸水0.2mL;地佐辛5mg/kg;帕瑞昔布钠10mg/kg;地佐辛3mg/kg联合帕瑞昔布钠10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3d,第3天给药15min后.制作扭体法和甲醛疼痛模型,观察小鼠痛阈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扭体次数和舔足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小鼠明显减少了扭体次数和舔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D组小鼠扭体次数和舔后足时间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和帕瑞昔布钠均可以有效缓解小鼠急性疼痛,地佐辛的镇痛作用较帕瑞昔布钠明显,而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能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地佐辛的用药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通脉益智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为该药的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清洁级癌症研究所(ICR)小鼠240只为受试对象,按体重分为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阿司匹林组(0.2 g/kg)、通脉益智高剂量组(14.4 g生药/kg)、中剂量组(7.2g生药/kg)、低剂量组(3.6g生药/kg).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研究通脉益智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和小鼠热板致痛实验来研究通脉益智颗粒的镇痛作用.采用最大耐受量试验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通脉益智颗粒组给予最大给药浓度、给药体积灌胃,与阴性对照组对照比较,连续观察14 d,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死亡数及主要脏器变化.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通脉益智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抑制效果明显[吸光度:(0.7±0.4)、(0.6±0.3)比(1.2±0.5)](P<0.05).通脉益智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的耳肿胀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5.8±2.8)、(5.4±3.9)、(4.8±2.1)g比(9.2±2.5)g](P<0.05或P<0.01).通脉益智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的耳肿胀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50±25)%、(46±21)%、(43±30)%、(38±16)%比(72±17)%](P<0.05或P<0.01).通脉益智中剂量组给药后45、90、135 min的痛阈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6.2±4.5)s比(16.6±4.4)s、(24.7±4.4)s比(14.9±4.8)s、(20.6±3.0)s比(16.1±4.8)s](P<0.05或P<0.01);通脉益智高剂量组给药后45、90 min的痛阈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3.6±5.0)、(20.4±6.5)s](P <0.05或P<0.01);阿司匹林组给药后45、90、135 min的痛阈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30.8±7.5)、(27.5±8.6)、(22.6±4.4)s](P<0.01).通脉益智中、高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的潜伏期、扭体次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6.8±0.6)、(6.6±1.7)、(7.2±1.3) min比(4.8±2.0)min;扭体次数:(23±9)、(22±7)、(16±9)次比(33±10)次](P<0.05或P<0.01).MTD试验中,以最大给药浓度(4 g生药/ml)、给药体积(0.03 ml/g)1 d 1次灌胃小鼠,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出现死亡.通脉益智组和阴性对照组雌雄性小鼠给药14 d后体重与给药前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脉益智组:(30.6±2.7) mg比(23.5±1.4)mg、(33.0±0.9) mg比(22.8±1.3)mg;阴性对照组:(29.8±2.7)mg比(22.7±1.5)mg、(34.0±1.6)mg比(23.2±1.1)mg] (P <0.01).通脉益智颗粒的最大耐受量为120 g生药/(kg&#183;d),相当于60 kg人临床用量的150倍.结论 通脉益智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提示通脉益智颗粒在临床推荐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研究不同剂量厚朴汁炙远志炮制品对胃间质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分成空白组、远志组、厚朴组、厚朴汁炙远志高、中、低剂量组、远志配厚朴1:2组七个不同剂量组对培养的胃间质细胞进行干预,24h后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考察厚朴炮制远志的水煎液及其含药血清对胃间质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厚朴汁炙远志炮制品水煎液对胃间质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味生远志20g·kg^-1组比较,空白组、单味厚朴10g·kg^-1组、炮制高剂量30g·kg^-1组、远志配厚朴1:2(30g·kg^-1)组的胃间质细胞OD值均显著增高(F=2.750,P=0.024);厚朴汁炙远志炮制品含药血清对胃间质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炮制高剂量30g·kg^-1组、远志配厚朴1:2(30g·kg^-1)组的含药血清的胃间质细胞OD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F=10.22,P=0.000);且单味厚朴10g·kg^-1。组、炮制高剂量30g·kg^-1。组、远志配厚朴1:2组(30g·kg^-1)的OD值均显著高于单味远志组(F=10.22,P〈0.05)。结论:远志有抑制胃动力起搏细胞活性趋势,单味厚朴组、厚朴汁炙远志炮制品组、远志配厚朴1:2组均能极显著促进胃间质细胞活力,从而促进胃动力,故推测厚朴能通过促进胃问质细胞的活力,在配伍和炮制过程中降低远志对胃间质细胞造成的伤害,而达到缓解胃肠动力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乌头汤始记于《金匾要略》,是东汉时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制的一首名方,具有温经祛寒、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寒湿痹证。乌头汤是由乌头、甘草、白芍、黄芪和麻黄5味药组成,其中乌头既是乌头汤的君药,又是具有毒性成分的药材,所以常配伍给药以达到促进乌头疗效和制约乌头毒性的目的,除乌头汤全方组外,临床也常采用全方加减味或药对用于治疗。对近年来乌头配伍药材甘草、白芍、黄芪、麻黄及其活性成分对外排转运体和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整理了与乌头伍用药材与其活性成分对外排转运体和细胞色素的作用,以期通过分析药材活性成分对外排转运体和细胞色素P450的调控及作用,来诠释乌头伍用药材的减毒增效机制,解析复方配伍规律的科学性。为乌头配伍合理应用和临床药理研究提供了基础,并对临床上安全、有效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