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诱变育种已成为现代育种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农业科学、抗生素工业中发挥巨大作用。自六十年代以来,通过对约五十余种药用植物做的研究,证明人工诱变育种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药用植物品种、改善药材质量、提高药材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仅就药用植物人工诱变育种研究作一概况介绍。  相似文献   

2.
根据抗生素生物合成原理而设计的突变生物合成和杂交生物合成,以及利用抗生素产生菌的遗传学原理而设计的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用于产生杂合抗生素的研究已在众多的实验室获得成功。本文对这四个方面的新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雷帕霉素是一种 31 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雷帕链霉菌 (Streptomyces rapamycinicus)、游动放线菌 N902-109 (Actinoplanes sp. N902-109)与伊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iranensis)等放线菌菌株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真菌、免疫抑制、 抗肿瘤、神经保护和抗衰老等,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其生物合成途径已被清楚解析,研究证实它由一种杂合 I 型聚 酮合酶 (PKS, polyketide synthase)/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NRPS, 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 负责合成。基因簇全长约 107.3kb, 共含有 26 个基因,其中 5 个编码调控蛋白,参与调控雷帕霉素的生物合成。鉴于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在临床上的重要用途,其 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一直是大家的关注点,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雷帕霉素高产菌株的分子育种及新活性衍生物的挖掘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主要总结雷帕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将就该重要 抗生素的发现及其衍生物的功能、高产菌株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4.
《中国处方药》2002,(1):4-4
转基因药用植物或器官研宄、有效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研宄、中药DNA分子标记以中药基因芯片的研究等.已成为当今中药研究的热点,并将使传统中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转基因药用植物的研究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通过用杆菌诱导丹参形成毛状根和冠瘿瘤进而再分化形成植株。他们将其与栽培的丹参作了形态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因信息的传递主要包括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即平时所说的复制、转录、翻译三个过程,以及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等方面。本文基于HER-2/neu原癌基因的基因信息传递,中介复合物RNA聚合酶Ⅱ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生物基因信息传递研究的相关发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国内参加了一个日本国牵头组织的关于药用植物栽培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会,收获甚多。日本目前流通的生物共有390余种,其中来源于植物的有361种,占92.6%。日本药局方13版收载有130种生药,药局外生药规格中收载有83种,这是日本法定的常用生药,也是研究与载培的重点。日本由于生药资源有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消费的生药有90%依赖进口。随着近年汉方制剂产量的上升,生药的需求量增长,对生药的品质和稳定供给的危机感日益增加。因此要求在日本国内普及药用植物栽培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日本,由于对药用植物栽培的传统技术年复一年的严格继承,主要栽培区分布在北海道、福岛县、长野  相似文献   

7.
生药品质一直是生药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为了保证和提高生药品质我国生药学工作者业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寻找新的优质药源、探索最适合的采集时间和改进栽培方法等。这些研究工作无疑对提高药材质量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对影响生药品质的许多生物学因素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一些药用植物种内生物学特点缺乏深入地研究,影响着对这些药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DNA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遗传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品种及亲缘关系的鉴定、道地性、资源评定、多样性保护、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中,对于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卡那霉素链霉菌诱变育种和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受产生菌调节机制的限制。产生调节作用的内部原因来自染色体或质粒DNA,外部原因是环境诸因素。因此,可以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控制产生菌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介绍卡那霉素链霉菌诱变育种和发酵条件试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诱变育种及其发酵等问题作了初步的讨论。 材料和力法 一、出发菌种:卡那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575 二、培养基:下述培养基用自来水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药学界,植物组织培养不仅可应用于植物次级代谢基础研究,亦可应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药用成分的生产;②化合物的转化;③药用植物的大量繁殖;④药用植物的改良,即通过细胞融合和遗传基因操纵进行植物育种以增加抗病虫害能力和有用成分含量等。本文以笔者的研究为主,试就第①、②方面存  相似文献   

11.
作者总结三十年来我国籼稻育种的主要成就有:矮秆水稻育种;杂交水稻育种和水稻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育种主要经验为:从生产需要出发确定育种目标;稻种资源的正确利用;主要性状的改良;加速世代育种的群众运动和协作攻关;良种和良法结合。对水稻育种的前景,作者认为育种目标仍应以高产为主,结合优质、抗性、早熟;以杂交育种为基础各种育种途径相结合;开展各学科对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和加强有关水稻育种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脂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及着人类的生命,真菌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和深部感染也急需更好的治疗方法.长期的研究发现,甾体生物合成的抑制对防治这两种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从而起到降血脂作用;抑制真菌体内麦角固醇的合成可以有效地抑制真菌的生长.胆固醇和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有相似的途径(图1),第一步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自从发现compactin 以来,此酶的抑制剂已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一些如普伐他汀、simvastatin等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阻断其他生命物质如:辅酶Q和多萜醇等的前体甲羟戊酸的合成,这就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着人体正常的代谢过程.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影响,研究人员开始将重点转移至的体生物合成途径中后三种关键酶,即角鲨烯合成酶、角鲨烯环氧化酶、环氧角鲨烯环化酶,并期望由此开发出新一代的降血脂药物.本文将对角鲨烯环氧化酶的特性、抑制剂筛选方法和已发现的抑制剂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迅速发展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生物合成的分子遗传学,已使产生菌的高产育种工作,提高到生物合成途径中限速步骤,使限速酶的基因剂量扩增,并且还扩展到新生物合成途径的建立,以满足发酵、提取与半合成工艺的需要;生物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高表达,使酶反应器的应用提到议事日程;还使育种工作者面临更加重大的挑战,将rDNA  相似文献   

14.
菌种选育是微生物遗传学的应用。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成就应用于抗菌素菌种选育,基本上有的个方面:第一是应用于抗菌素的实际生产,包括提高产量、改进质量、生产新品种、用同一菌种生物合成一个以上的产品等。第二是应用于生产抗菌素菌种的遗传研究,如合成抗菌素的基因的鉴别和定位,即绘制菌种的染色体图;了解抗菌素的生物合成过程;明了控制抗菌素生物合成的机制;特定基因的突变和重组的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5.
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是提高不良土壤营养环境中作物产量的一条新途径。能否成功地进行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取决于对这些性状的遗传待性及其生理生化基础的认识以及对遗传育种技术的合理应用。本文试图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并对应用遗传育种方法改良植物营养性状的前景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基因工程这一名词涉及到一些比较新的实验室技术,这些技术可用来改变活细胞的遗传特性,通俗地讲是在单细胞微生物中将“外源”基因转入和增殖并包括由所得微生物合成外源基因的产物。而且这种技术还可以改变高等动植物细胞遗传性。为什么其后基因工程只应用于微生物呢?这是因为希望用来增加更多医药产品。基因工程技术的起源应归功于已超过35年以上的遗传和生物基础研究的成果。它使实验室操作发生了革命,能产生一种杂交微  相似文献   

17.
从品种资源、栽培育种、组织培养3个方面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银杏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品种资源、栽培育种、组织培养3个方面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银杏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药资源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随着近年来中药行业对源头产业的重视,加之课程本身应用性较强,很受中药资源相关专业喜好。然而传统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课程内容,主要仍以农作物及普通植物遗传育种思路为主线,增补部分药用植物育种的例子,同中药相去较远。为了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精神,做到中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基于多年来讲授经验,笔者对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教学进行了思考,指出当前教材存在的不足。同时基于中药品质在中药中的重要性,提出中药品质育种并对当前教材改革进行建议,以期为教材的再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英〕/Antognoni F…∥Fitoterapia.-2007,78(5).-345~352西番莲属Passiflora植物组织培养物,主要用来在培育和种质保存过程中快速获得优良栽培品或根茎繁殖的多样性。但该属植物组织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特性鲜有报道。研究了紫果西番莲P.edulis、大果西番莲P.quad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