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早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肺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量及引流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FVC、FEV_1%、MVV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短期疗效确切,且能较好地保护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72-74+78
目的 研究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早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胸腔引流量为(1058.56±105.28)m L,低于对照组的(1395.47±106.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术后1周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观察组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的肿瘤转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可减轻对患者肺功能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腔镜肺段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选取7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开胸肺叶切除,观察组行腔镜肺段切除。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肺功能变化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1年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中CEA、CA125、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肺段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当,但腔镜肺段切除术能减少术中失血量与术后胸腔引流量,保护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前瞻性分析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各50例.肺段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带管时间方面较肺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肺段组较肺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早期NSCLC,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疗效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当甚至更优.另外,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使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100例肺部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试验组给予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分钟最高通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分钟最高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肺功能,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孔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术后胸液引流天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液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应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液引流量,缩短术后胸液引流天数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且术后并发症产生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胸腔镜下肺段与肺叶切除术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136例早期非小细胞患者,按所选不同手术切除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研究组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淋巴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分钟通气量、肺功能下降比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5%,低于对照组的10.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较为理想,且下肺段切除术住院时间更短,治疗后患者肺通气量更高,整体疗效好,可作为早期肺小细胞癌患者首选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单孔腹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采取单孔全胸腔镜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8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行肺叶切除术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相关指标、术后1年肺功能指标减少比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年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肺功能指标下降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比较,手术更为复杂,但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远期无进展生存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术后疼痛及相关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VC%、FEV1%均有所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3、7天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功能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胸腔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围术期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有助于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在早期肺癌中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早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三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组则行双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统计数据显示,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双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经典的三孔胸腔镜同样安全有效,但并发症更少,有利于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三种术式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三种术式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等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小于胸腔镜肺叶切除组和开胸肺叶切除组(P<0.05)。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肺叶切除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更好,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接受肺叶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 OT组);3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 VATS组),对2组患者病例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T组,而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OT组(P〈0.01)。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三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胸管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胸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7%)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0,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以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时,选择单孔操作术式可减轻创伤和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50例早期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25例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25例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及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包括术前运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技术严格控制手术路径规划,术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进行肺段间交界的界定,并采用电钩、超声刀结合直线切割缝合器实施精准肺段切除,对比2组病人手术期间临床指标、6 min步行距离、血常规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胸腔引流总量少、胸腔引流时间短、淋巴结切除个数少和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P<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相比,6 min步行距离缩短,且观察组缩短幅度较小(P<0.01);白细胞计数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P<0.05);2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相对于肺叶切除术可降低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胸腔镜下不同手术切除范围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胸腔镜下行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血糖水平,记录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CRP、血糖水平高于术前,PA低于术前,且观察组CRP、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可缩短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应当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肺磨玻璃结节治疗中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80例,平均分配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长、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通气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与对照组的17.50%(7/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应用于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理想,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各项指标,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置留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氧饱和度及动脉氧分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管置留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肺叶切除术和微创肺段切除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接受同一胸外治疗小组开展的72例微创肺叶切除术或微创肺段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的病例数据资料。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肺叶切除术组(n=38)和微创肺段切除术组(n=34),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各种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结果微创肺段切除组的住院时间较微创肺叶切除组短[(6.32±1.22)d vs.(7.13±1.02)d,P=0.003],手术时间较微创肺叶切除组长[(135.38±17.44)min vs.(114.55±13.69)min,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肺段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而微创肺叶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肺段切除组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微创肺叶切除术和微创肺段切除术都是安全且有效的,相比于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不仅住院时间更短,而且更能保护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孟繁贇 《当代医学》2021,27(24):83-8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超细引流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组采用超细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2天,两组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观察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5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超细引流管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疼痛,并发症较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