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4月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开展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共治疗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VFSS评分及SWAL-QOL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VFSS、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6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3例,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82例,单独采用吞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sEMG最大波幅、SSA评分、VFSS评分及SWAL-QOL评分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sEMG最大波幅、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G负相关于SSA、SWAL-QOL,正相关于VFSS(P〈0.05),SSA负相关于VFSS,正相关于SWAL-QOL(P〈0.05),VFSS负相关于SWAL-QOL(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戚峰  孟明 《中外医疗》2024,(7):18-22
目的 研究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经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对神经及吞咽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5,rTMS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舌体移动度(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StrokeScale,NIHSS)]、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量表(StandardSwallowingFunctionAssessment Scale, SSA)]及生存质量[吞咽生存质量问卷(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SWAL-QOL)]评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及SWAL-QOL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SSA评...  相似文献   

4.
刘海飞  宋丰军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918-1921
目的 研究标本配穴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旨在为更好地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标本配穴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吞咽功能改善情况(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VFSS评分)与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 结果 ①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59% vs. 83.78%,P<0.05);②2组治疗前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S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④2组治疗前VFSS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VF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F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⑤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 vs. 5.41%,P>0.05)。 结论 标本配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显著提高总体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刘有山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82-1785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才藤分级、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 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析,观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才藤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才藤分级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才藤分级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2组患者治疗后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舌骨前移距离和舌骨上移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吞咽时甲状软骨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时舌骨动度及甲状软骨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NMES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提高颏舌骨肌和下颌舌骨肌肌力,有效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项丛刺疗法。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表(SSA)、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血清学指标[BDNF、NGF、IGF-1]水平及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92.50%vs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SSA、VFSS、SWAL-QOL评分及血清BDNF、NGF、IGF-1水平较均对照组更高(均P<0.05),且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RI改善程度均更显著(均P&l...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NIHSS评分和Burke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SWAL-QOL生活质量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具备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状态,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在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分级、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WAL-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可改善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SWAL-QO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吞咽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记录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良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85.76±4.01)分高于对照组(72.22±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WAL-QOL评分(68.13±7.34)分低于对照组(94.62±8.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手段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患者吞咽能力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同时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强化呼吸训练联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抽签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加门德尔松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呼吸控制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吞咽造影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临床疗效评估2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强化呼吸训练联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italstim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Vitalstim电刺激组和对照组,电刺激组接受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一次,疗程2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到治疗时间,脑卒中性质,SSA评分,SWAL-QOL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italstim电刺激能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采取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每组84例。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前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WAL-QOL评分比对照组高,SSA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接受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干预,可改善吞咽功能,提高营养状况水平,并发症更少,进而提升生活质量,有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NIHSS、VFSS、SSA、SWAL-QO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患者神经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脑卒中发生后吞咽障碍的相关的康复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脑卒中且发病后发生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年龄≥50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Vital Stim电刺激治疗配合常规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四周利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对于老年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治疗具有疗效,Vital Stim电刺激治疗配合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具有显著疗效,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给予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 1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一对一康复训练模式,观察组采取群组管理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时间均为5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总体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7%vs 68.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和SS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干预后的NHISS评分和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2.1)分vs(10.3±2.2)分,(23.1±4.5)分vs(25.1±4.8)分,P均<0.05]。结论与常规的一对一模式相比,群组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更突出,神经功能和吞咽功能的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六字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吞咽功能、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2023年1-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六字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和对照组(n=30,吞咽训练治疗),疗程4周。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情况,治疗前、治疗4周通过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并测定对比营养相关指标及血清Fibulin-5、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VF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WST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52、6.306、5.777,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BMI、...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以洼田饮水试验测试吞咽障碍程度并分级,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3.3%,两组均能改善吞咽功能,对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明显临床疗效,作用优于单独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郭景文 《甘肃医药》2022,(11):1001-100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徒手呼吸训练联合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对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徒手呼吸训练联合早期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训练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均提高(P<0.05),功能性吞咽困难评分(FD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VF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FDS评分低(P<0.05);干预30天后,两组的ALB水平、TSF、体质量与入院时对比,有所提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训练后Barthel指数均提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徒手呼吸训练联合早期吞咽康复训练,能够提高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32-36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饮子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12月纳入7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中药组40例。对照组予吞咽训练,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用加味地黄饮子,运用吞咽荧光透视检查联合吞咽功能分级量表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3.3%,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较对照组的吞咽功能分级量表评分以及VFSS评分在口腔期及总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地黄饮子安全、有效,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行之有效的特色疗法;综合治疗方案更具优势,对吞咽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通过吞咽功能评估表(SSA)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周、4周、8周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吞咽障碍SS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SSA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此外观察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54.29%(19/3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