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人们身心紧张疲劳,越来越多的人被失眠所困扰,造成相当一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调查显示,有90%的人发生过失眠。失眠常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深度不够,不能维持良好的睡眠,或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机体难以通过睡眠休息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2.
<正>失眠,被定义为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是现代人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其中很大一部分群体是中老年人。为了有个优质的睡眠,大多数人都选择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所导致的人体健康及社会功能损害。然而,社会中出现安眠药滥用等不合理用药现  相似文献   

3.
运动提高睡眠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经成为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我国有20%~3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老年群体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更是高达40%。在我国,失眠已成为继头痛之后神经科门诊的第二大疾病。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例如生存压力加大,这些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会引起人们思虑过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些人不能顺应社会的变革而调整自己,导致心理疾患;女性由于更年期内分泌的改变等,均会引起失眠。一旦失眠,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必然会导致恶性循环,使人陷入烦恼中,而且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4.
《健康向导》2021,27(4)
正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近年来,我国失眠障碍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约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的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的人,往往会入睡困难,上床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常需要躺30分钟甚至更久才能入睡;睡眠持续困难,夜里醒来好几次,醒来后很难入睡等;睡眠质量差,醒来后仍感觉困倦,精神没有得到恢复,影响白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失眠的定义:1周内至少3次出现入睡困难和(或)难以维持睡眠,或者有无法恢复精力的睡眠,伴随白天的苦恼或影响社会功能,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者可诊断为失眠障碍。  相似文献   

5.
<正>这类药物虽然能够帮助患者入睡,却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和潜在危害。如今,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下出现睡眠问题。据统计,全球27%的人有睡眠障碍,我国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高达38.2%。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不同程度的失眠,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高达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解决失眠问题,镇静催眠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高电位治疗仪对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不够、睡眠深度不深或体力恢复不足。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失眠病人越来越多,失眠明显地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来治疗失眠,但效果不理想,易产生耐受及依赖,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临床研究旨在观察高电位治疗仪对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及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丁香网 《时尚育儿》2016,(11):19-20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及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增高,失眠又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主诉[1].失眠可导致躯体功能障碍或明显不适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及日常生活工作能力的下降,导致焦虑、抑郁情绪.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也较正常人群差,觉醒次数显著大于正常人群,睡眠持续时间也短于正常人群[2],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而言,改善睡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付鹏 《健康世界》2012,(9):42-43
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口比例正逐渐增多。有研究表明,在65~90岁的老年人群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有失眠症状,表现为经常性的睡眠减少,或不易入睡,或睡眠短浅而易醒,甚或彻夜不眠等。在老年失眠人群中,  相似文献   

9.
冯志颖 《长寿》2005,(9):39-39
医学调查发现,人群中约有10%的人患有长期失眠,有25%~30%的人可由各种因素引起一过性或短暂性失眠。而在老年人群中,失眠的发生率远远超过上述数字。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主诉,为实施全球睡眠健康计划,国际上提出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对失眠困扰,一些老人或经过医生诊治,或自行寻求服用某种镇静催眠药,以摆脱对睡眠质量的不满意状况。  相似文献   

10.
<正>1夜间睡不着,觉少不正常许多人都认为,人老了对睡眠的需求自然会减少。实际上,老年人和年轻人同样需要充足的睡眠,这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年龄的增长,睡眠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浅睡眠增加而深睡眠时间减少,是老龄化的标志。老年人在睡眠过程中,短暂的觉醒也相当常见。由于老年人睡眠功能退化,夜间较难入睡,所以给人造成"觉少"的错觉。失眠现象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很普遍,约30%的人有此问题。7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79%出现睡眠效率下降。老年人的失眠可能与其他睡眠障碍有关。随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有益于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缺乏必要的睡眠,可能会引发各种意外事故及疾病。睡眠障碍可加重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等)病情。中年、老年人群最多见的睡眠问题是失眠。我们所说的“失眠”是指①入睡困难;②睡眠觉醒次数多  相似文献   

12.
易衰人群神经衰弱多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多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入睡困难、早醒、失眠甚至神经衰弱。据统计,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竟高达5亿人。在失眠人群中有73%的患者从未看过专科医生或进行治疗.神经衰弱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精神疾病.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一个比较普遍普遍问题,有10%~20%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失眠不仅在夜间影响人的正常睡眠和情绪,还会造成使人在日间感到疲乏、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和烦躁,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十分不利。因此,人们要注意提高睡眠质量,克服失眠,防止失眠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对大多数人来说,提高睡眠质量及克服失眠的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下10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失眠,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困扰着很多人的生活.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眠",认为睡眠受气血、五脏的影响,人体气血调和、五脏通利,睡眠就会正常.对于早醒后难以入睡或入睡困难的失眠人群,给大家推荐两个方法——揉手、搓脚,或许能帮您拥有好睡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人群的睡眠时长、午睡习惯与失眠症状的人群分布,并分析睡眠因素之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进行面对面基线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等信息。剔除患有冠心病、脑卒中、COPD或恶性肿瘤的个体后,共有452 829名30~79岁的研究对象纳入分析。描述不同人群调整性别、年龄、地区后的睡眠因素的分布特征;并分性别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因素间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每天睡眠时长为7.41 h;20.3%的研究对象一年四季均有午睡习惯,40.1%仅在夏季午睡,39.6%没有午睡习惯;研究对象自报“入睡困难”、“早醒”、“日间功能障碍”频率分别为11.0%、10.0%和2.1%。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婚姻状况人群的睡眠因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睡眠时长的增加,失眠症状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线性趋势检验P< 0.001);没有午睡习惯者其入睡困难、早醒的风险更高(P< 0.05);睡眠时间越长的人群中,有午睡习惯者所占比例越大(P< 0.05)。结论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睡眠时长、午睡习惯与失眠症状分布存在差异,睡眠因素之间也存在关联,故应在睡眠干预或临床诊疗中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策略,并将睡眠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睡眠质量的好坏,是影响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依据,正确的睡眠方式与良好的睡眠状态,与养生关系密切。一觉睡到自然醒,想必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现代都市人往往被各种睡眠障碍所困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00人当中,20%的人平均每天都会多梦,其中女性多于男性;15%的人容易半夜早醒或者惊醒;65%的人入睡困难;女性失眠人数占了总失眠人数的70%,高于男性。寻致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成年人睡眠模式的特征,并探讨睡眠模式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5 666名广州市职工的生活方式调查和体检资料。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对人群睡眠的潜在模式及分布特征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模式与DM的关系。  结果  LCA识别出5种睡眠模式,分别为“睡眠时间过短伴失眠”(类别1,5.6%)、“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轻度减退”(类别2,20.4%)、“睡眠状况良好”(类别3,47.7%)、“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障碍”(类别4,4.7%)、“睡眠不足伴夜间睡眠质量差”(类别5,21.6%)。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类别3相比,类别1(OR=2.28,95%CI:1.51~3.43,P<0.001)、类别4(OR=2.48,95%CI:1.54~4.00,P<0.001)和类别5(OR=1.31,95%CI:1.01~1.71,P=0.045)人群罹患DM的风险升高。  结论  成年人群的睡眠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并表现为不同的睡眠模式;不良睡眠模式可增加DM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华医学会睡眠中心专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失眠的全球发病率接近25%但在职场竞争激烈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六大城市,过万例普通人群随机抽查结果显示,45%受访者在过去一年里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并以失眠为主要表现。大多数患者不把失眠当做疾病,只有50%的患者因失眠求医,70%的患者发生各种身体不适,但就诊时甚至没有向医生提及失眠的症状。到一些医院睡眠专科就诊的病人中,白领和学生占绝大多数,其中不乏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佳的“成功人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中国藏族非吸烟人群被动吸烟暴露与失眠症状的分布特征,探究被动吸烟暴露与失眠症状的关联程度。  方法  基于“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项目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拉萨市调查的7 737名藏族居民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和边际结构模型分析被动吸烟暴露与失眠症状的关联,并比较该关联在不同年龄、性别、BMI、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组别之间的差异。  结果  调查人群中被动吸烟暴露率为22.50%,失眠检出率为33.67%。利用倾向性评分均衡潜在混杂因素后,被动吸烟暴露组发生失眠症状的风险为非被动吸烟暴露组的1.24倍(OR=1.24, 95% CI: 1.14~1.34);年龄≥50岁(OR=1.25, 95% CI: 1.01~1.54)、男性(OR=1.60, 95% CI: 1.17~2.18)、超重(OR=1.24, 95% CI: 1.05~1.47)、有过1次负性生活事件(OR=1.46, 95% CI: 1.01~2.10)和中等社会支持(OR=1.46, 95% CI: 1.12~1.92)人群被动吸烟暴露与失眠有显著关联。  结论  在藏族非吸烟人群中被动吸烟暴露是失眠的危险因素,应该采取相关降低被动吸烟暴露的干预措施去促进人群睡眠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国六省老年人睡眠时长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健康老龄化评估队列研究"的2019年的横断面调查数据, 将4 644名符合标准的老年人纳入研究, 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老年人的社会人口与经济学指标、生活方式、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睡眠状况(夜间睡眠时长、白天睡眠时长及失眠情况)等信息,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长、白天睡眠时长与认知功能的关联。结果 4 644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72.3±5.7)岁;男性2 111名(45.5%);每日睡眠总时间为(7.9±1.9)h, 睡眠不足7.0、7.0~8.9和≥9.0 h者分别占24.1%(1 119 名)、42.1%(1 954 名)和33.8%(1 571名);夜间平均睡眠时间为(6.9±1.7)h;23.7%(1 102名)的老年人白天不睡觉, 白天睡觉的老年人白天睡眠时间为(78±51)min;在存在失眠问题的老年人中, 仍有47.9%的人对睡眠质量感到满意。4 644名研究对象MMSE得分为(24.5±5.3)分, 认知功能损伤检出率为28.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