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明确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行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对病人的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6例老年病人中,66例(33.67%)发生术后谵妄。谵妄组和无谵妄组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Ⅱ级、术中出血量>300 mL、手术时间>120 min、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术后VAS评分>3分、P维度评分、N维度评分以及E维度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5岁、术中出血量>300 mL、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术后VAS评分>3分、N维度评分≥56.8分以及E维度评分≥56.8分是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 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影响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因素较多,性格外向与神经质是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针对相关病人加强心理疏导及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6例,均接受全麻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观察麻醉恢复期躁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评估]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躁动分为躁动组与无躁动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老年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行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17例(19.77%)发生躁动;躁动组白蛋白水平低于无躁动组,麻醉时间长于无躁动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无躁动组,右美托咪定使用率低于无躁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诱导未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时间长、白细胞计数高是老年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白蛋白水平高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老年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受右美托咪定使用、麻醉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力衰竭(心衰)的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19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并发心衰分为心衰组56例和非心衰组142例。收集所有病人的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衰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进行验证。结果 心衰组年龄≥70岁、有高血压史、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术中输血量≥400 mL、术后卧床时间≥4 d比例显著高于非心衰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史、术前ASA分级、术中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均是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901,预测效能较高。结论 依据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衰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术前血红蛋白为70~110 g/L的老年病人术后谵妄(POD)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术前血红蛋白为70~110 g/L的老年病人297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7 d内病人PO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97例病人中,76例发生了POD,POD的发生率为25.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70岁、静吸复合麻醉、术前血红蛋白为70~89 g/L、二氧化碳(CO2)气腹时间>90 min、术中未应用右美托咪定、术后6 h SpO2≤95%以及术后VAS评分>3分是术前血红蛋白为70~110 g/L的老年病人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术前血红蛋白为70~110 g/L的老年病人的POD发生率较高,其与病人的年龄、麻醉方式、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中CO2气腹时间、术后SpO2、术后疼痛情况及术中是否应用右美托咪...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115例,病人均行椎管内麻醉,分别在术前、术后3 d利用MMSE评估病人的认知功能,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认知损害分成认知损害组和非认知损害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认识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NLRP3 mRNA、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mRNA表达量及IL-1β、IL-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MMSE评分与NLRP3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量及IL-1β、IL-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病人术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22.01±3.62)分比(27.45±1.01)分,P<0.001],术后认知损害发生率为30.43%(35/1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8岁、糖尿病、术中低血压是术后认知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7年是术后认知损害的保护因素。认知损害组术后血清NLR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病人术后康复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10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院时、术后1 d及1周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病人康复效果,比较不同康复效果病人临床资料、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白蛋白预测术后康复效果的效能。结果 不同康复效果病人年龄、合并内科疾病、术后延迟负重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不佳病人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康复良好病人(P<0.05);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内科疾病、术后延迟负重及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水平是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分析显示,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髋关节Harris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水平预测术后康复效果的AUC为0.80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1%、87.53%。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SCD)对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病人156例,术前1 d采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SCD-Q9)评估病人是否发生SCD,麻醉前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相关标志物,术后1~3 d采用中文版意识模糊评估量表评估病人是否发生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根据是否发生POD将病人分为POD组与非POD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OD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分析SCD预测POD的价值。结果 POD组病人SCD发生率、血清IL-6和神经丝轻链水平显著高于非PO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OD的危险因素为SCD(OR=1.952,95%CI:1.183~3.532,P<0.05)、高血清IL-6(OR=1.103,95%CI:1.052~1.154,P<0.05)。SCD与IL-6预测POD的AUC分别为0.768(95%CI:0.692~0.845,P<0.01)和0.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及人格对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158例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5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中,有34例病人发生POCD,POCD的发生率为21. 52%; POCD组及非POCD组病人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术前抑郁、术中低血压时间≥10 min、P等级(精神质)、E等级(内外向)及N等级(神经质)人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术中出血量≥400 m L、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抑郁、术中低血压时间≥10 min、E等级56. 7分及N等级56. 7分是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较多,神经质倾向和性格外向是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这类病人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65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81例〔血红蛋白(Hb)维持在8~10 g/dl〕,开放性输血组84例(Hb维持在10~12 g/dl)。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围术期Hb浓度、术中输血量、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及POD发生率,并分析PO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手术时间、ASA分级、术前Hb浓度、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PO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开放性输血组相比,限制性输血组红细胞输注量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受教育年龄9年、ASA分级≥Ⅲ级、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3分及术中输血量500 ml是POD的危险因素。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POD无明显影响,但可减少用血量,因而限制性输血策略对此类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并评价模型预测术后VTE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VTE的病人24例作为VTE组,另外120例无VTE的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利用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糖、应用骨水泥是发生术后VTE的危险因素,应用预防血栓药物、按计划进行主被动训练是发生术后VTE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效能为95.83%,模型拟合良好。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AUC为0.988,特异性为96.77%,敏感性为99.82%。结论基于年龄、血糖、是否应用骨水泥、术后是否应用预防血栓药物治疗、术后是否按计划进行主被动训练建立的预测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ICU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阶段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护策略。方法 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全麻术后转入ICU监护的184例患者,将发生术后阶段性高血压的患者纳入高血压组,未发生术后阶段性高血压的患者纳入非高血压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sitic回归模型分析ICU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阶段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84例全麻术后患者中,35例(19.02%)发生术后阶段性高血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患者在年龄、术前SBP、术后VAS评分、术后SAS评分及是否发生低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VAS评分≥3分、术后SAS评分≥50分以及术后低温是ICU全麻术后发生阶段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全麻术后阶段性高血压发生率高,术后VAS评分≥3分、术后SAS评分≥50分以及术后低温是ICU全麻术后发生阶段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针对以上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全麻术后阶段性高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1年死亡率,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影响病人1年内死亡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病人1年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以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年龄、入院前合并症、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美国卒中协会(ASA)分级、骨折类型、WBC、Hb、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前合并症≥2种、ASA分级Ⅲ~Ⅳ级、囊内骨折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Hb和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保护因素(P<0.05)。以各因素β值构建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内死亡预测模型:Prob=1/(1+e-Y),Y=0.389×入院前合并症-0.385×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0.371×ASA分级+0.415×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23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发生POD 51例(POD组)、未发生POD172例(非POD组)。比较两组术前GNRI和NLR。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O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N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OD的预测效能。结果 POD组GNRI低于非POD组,NLR高于非POD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1,95%CI:1.019~1.146)、脑卒中(OR=2.712,95%CI:1.011~7.271)、NLR(OR=1.484,95%CI:1.021~2.156)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GNRI(OR=0.880,95%CI:0.825~0.940)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6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伸护理可促进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疼痛和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椎管内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ICB组各52例。于体位摆放前20 min,对照组予以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注射,FICB组实施超声引导下FICB,随后实施椎管内麻醉。两组术后均连接自控静脉镇痛。记录两组入室时、体位摆放前和摆放后即刻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两组椎管内麻醉耗时及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度;记录两组术后镇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情况和术后3 d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于术前及术后24 h,采血检测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素激素分泌激素(ACTH)水平。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体位摆放前即刻和体位摆放后即刻NRS评分显著降低,FICB椎管内麻醉耗时明显减少,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P<0.001)。相比对照组,FICB组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迟,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相比对照组,FICB组术后谵妄(PO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10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按术式差异分为半髋关节置换术组(n=53例)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组(n=53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安全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两组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更多,卧床时间更长(P<0.05)。两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HS)评分高于术前,不等长例数少于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且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HHS评分更低,VAS评分更高(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不等长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量表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间本院收治确诊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拟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80例,筛选后以随机分组原则,将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尿管拔除、住院)、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术后并发症事件(关节脱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作为护理效果判断因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各项评价因子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两组患者自理能力分数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评分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垂直和水平腹股沟入路行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6例,分为垂直组与水平组,垂直组44例采用垂直腹股沟入路,水平组42例采用水平腹股沟入路。随后记录并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舒芬太尼总使用剂量、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24 h麻醉满意度评分。结果 垂直组术后4、8、12、24 h VAS均显著低于水平组(P<0.001),且垂直组术后PCIA中总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水平组(P<0.05)。而垂直组术后24 h患者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水平组(P<0.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比于水平腹股沟入路,超声引导下的垂直腹股沟入路行髂筋膜阻滞可提供更好的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且有助于减少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42例老年患者,均在术前采用简易衰弱量表(FRAIL)评估并设计一般人口资料调查表,统计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并分析诱发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342例老年外科患者中,衰弱综合征89例(26.02%),衰弱前期168例(49.12%),无衰弱85例(24.85%);衰弱综合征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共病情况、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分下降、营养状态、认知功能与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BMI增加、共病情况≥4种、IADL评分下降、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风险较高,且发生的相关因素可能为年龄较大、BMI增加、共病情况≥4种、IADL评分下降、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认知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I~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硬膜外麻醉、B组行全身麻醉、C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通过MMSE评分统计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3种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在手术后6 h、24 h及3 d时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3 d时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但在其他测量时段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时POCD发生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能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短期POCD的发生率;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认知功能影响大于单纯全麻,但其恢复到术前水平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