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药企研发投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前4轮(截至2021年2月)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标的国内上市企业作为实验组,利用一对一倾向匹配得分(PSM)筛选出特征相似的未中标国内上市企业作为对照组,利用双重差分(DID)进行分析。结果: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中标药企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规模、营业利润等变量对药企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企业年龄和财务杠杆对研发投入有负向影响。药品价格和销售费用在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企业研发水平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国家应持续推动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增强政策协同效果;企业应顺应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政策的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为后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政策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20年9月前国家层面发布的中医药传承创新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类,从基本政策工具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两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结果:共收集到相关政策文本9份,发布于2007-2020年。基本政策工具维度方面,环境型政策工具居多(占46.47%),其次是供给型政策工具(占41.36%),需求型政策工具最少(占12.17%)。供给型政策工具包含科研与信息化支持(占25.67%)、人才培养(占7.06%)、基础设施建设(占5.6%)、公共卫生服务(占2.07%)、资金投入(使用最少,占0.97%);需求型政策工具包含国际交流与合作(占5.11%)、组织协同(占3.77%)、产业塑造(占1.82%)、试点/示范项目(占1.46%),后2项内容使用较少;环境型政策工具中法规管制使用最多(24.94%),其次为目标规划(占9.73%)、知识产权(占6.57%)、金融支持(占2.43%)、政策宣传(占1.95%)、质量评价(占0.61%)、医保支持(占0.24%)。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维度方面包括科研创新(占34.67%)、管理机制(19.59%)、中药产业(占18.37%)、服务体系(占18.00%)、队伍建设(占9.37%)等5项内容,其中队伍建设相关内容较少。结论:为更好地完善落实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政策,建议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突出政策推动功能;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形成有效"拉动力";调整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改善传承创新外部环境;推进政策工具在传承创新体系全方位运用,实现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的协同作用及尚存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其协同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政策评估法,分别对目前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的直接协同与间接协同作用进行阐述,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我国医保支付制度在技术层面的付费方式、效果层面的绩效评估、管理层面的过程管控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其间接协同作用包括: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可促使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作出调整以适应医保支付改革;可调整医药市场,影响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足之处为:中选药品品种少,采购范围与医保降费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医保对于非中选药品"一刀切"的支付标准可能会削弱药企对仿制药研发的积极性等。因此,下一步还需大幅扩大药品采购品种和范围,对于本身品种就较少的药品,可以适当放开医保支付限制;协调医保报销政策和采购方案,提升医保支付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引导医疗机构从"价格医疗"到"价值医疗"理念的转变,兼顾市场多方利益,形成全方位的药品价格与医保支付制度的协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政策合规角度评价湖北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政策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3-2015年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数据和医药费用数据,对其网上集中采购基本药物的数量占比和总金额占比、药品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3-2015年,湖北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采购率分别为6.0%、17.2%和41.8%。二级医院基本药物的采购数量占网上集中药品采购数量的比例分别为16.8%、12.2%和31.1%(第一批试点),24.4%和28.6%(2014-2015年第二批试点),24.2%、19.9%和25.4%(非试点),采购金额占网上集中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2.0%、11.1%和19.3%(第一批试点),17.5%和12.7%(2014-2015年第二批试点),17.9%、16.1%和20.8%(非试点),三级医院基本药物的采购数量占网上集中采购数量的比例分别为22.1%、19.7%和23.4%,采购金额占网上集中采购总金额的比15.7%、14.6%和16.1%。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人均门急诊药品费用年复合增长率(CAGR)=4.8%;人均住院药品费用CAGR=4.1%。结论:湖北省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率逐年增高,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数量占比和金额占比均未达到政策要求,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有效降低药品费用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陶菁  姚英 《中国药事》2023,(9):1060-1073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不同时间段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简称我院)他汀类调脂药的使用情况,探讨该政策对我院他汀类调脂药使用的影响,为推动制定和完善政策、提升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汇总我院“4+7”带量采购、第二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及第三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后7个月门诊他汀类药的使用数据和政策实施前同期的使用数据,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我院他汀类调脂药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 的影响。结果: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我院他汀类调脂药中选品规单价显著降低,未中标品种的单价未变;他汀类调脂药使用量逐步增长而销售金额却下降明显,其DDDs逐年升高,DDC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我院执行情况良好,政策的实施不仅让他汀类调脂药中选品规的日均费用降低明显,使患者和医保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同时也有利于优化调整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国中药追溯体系相关政策文本,探讨现有政策现状及倾向,为我国未来中药追溯体系政策制定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9份中药追溯体系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工具及利益相关者2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政策工具维度中,命令与规制型、激励型、 能力建设型、系统变革型、信息与劝诫型工具分别占51.7%、12.2%、22.0%、1.0%、13.2%;利益相关者维度中,政府相关部门、中药生产企业、中药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消费者分别占45.2%、21.5%、 21.5%、6.3%、5.6%。结论:政策工具结构失衡,内部子工具使用不协调,利益相关者分布不均,应结合中药追溯体系相关政策特征及发展趋势,多元化使用政策工具,优化其内部结构,兼顾各利益相关方,增强主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儿童专科医院的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今后集中带量采购政策 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 对本案例医院信息系统中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执行2 年期间(2020-2021 年国家药品带量采 购试点扩围、第三批)中选药品及相关药品的采购数据和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案例医院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实情 况。利用Excel 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试点扩围到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供应清单中口服类药品进行统计,为完善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儿童用药需求提供参考。结果:案例医院在试点扩围及第三批采购周期内虽能完成涉及中选药品的约定采 购量,节约药品费用,但部分中选品种可替代药品在集中带量采购实施后费用依然增长。试点扩围到第五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 全国中选品种清单中适宜儿童使用的口服类药品(散剂、分散片、颗粒剂、口服液等)仅占3. 25%。儿童用药在执行国家集中带 量采购政策时主要的困难和问题体现在中选药品的剂型、规格不适宜;中选药品说明书缺乏儿童用药信息或内容不规范;中选 品种可替代药品参考监测范围中部分药品在儿童用药时不能完全被替代。结论:建议集采中选结果中能够针对儿童患者增加 适宜的口服剂型和规格;同时规范中选药品说明书监管,鼓励中选企业健全儿童患者用药信息;医保部门在可替代药品采购监 测和数据报送中,兼顾儿童患者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8.
李晨  吴畏  张攀  侯敏 《中国药业》2023,(18):1-6
目的 加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政策的落实,提高集采药品合理使用水平,为重庆市各医疗机构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邀请重庆市40余位药学、医保等行业专家对重庆市药品集采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意见,通过3轮讨论和2轮专家审议后形成共识。结果 从组织构架、药品选择与目录构建、测算与报量、任务量分配、药品合理使用、结余留用分配方案、药品集采政策宣传引导与风险防控7个维度出发,制订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药品集采管理措施。结论 为医疗机构集采药品目录构建、采购量合理测算和药品合理使用等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进一步推进了药品集采工作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我国抗肿瘤创新药物政策文件分析,探讨抗肿瘤创新药物相关政策的侧重点以及不足,为未来抗肿瘤创新药物领域政策制定及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访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及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委官方网站,以“癌症”“肿瘤”“肿瘤药”“创新药”等为关键词,收集2015年1月—2022年12月国家层面发布的抗肿瘤创新药物相关政策文件;基于政策工具和利益相关者二维分析框架,对收集的政策文件进行分类、编码、统计。结果 共纳入政策文件30份,政策工具视角下共产生政策编码90条,需求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供给型政策工具分别为24、43、23条,占比26.67%、47.78%、25.56%;以政策工具为基础,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共产生编码183条,政府部门、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患者分别为70、36、54、23条,占比38.25%、19.67%、29.51%、12.57%。结论 我国抗肿瘤创新药物政策上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占比最多,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缺位,整体存在应用不平衡现象;利益相关者分布格局不协调,政府部门与医疗机构关注度高于医药企业与患者。应合理促进抗...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带量采购政策对我院降压药物使用的影响,分析仿制药替代策略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完善相关药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8个月、第一批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8个月、第二批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8个月降压药物的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动态分析,计算带量采购后的费用节省及费用节省率。结果: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价格显著降低,且续签后持续下降,单片药品价格降幅69%~92%;且未中选药品价格也有0~5%的下降。进入带量采购目录的降压药物DDDs下降幅度在32%~62%间,DDC明显降低,且续签后持续下降;未中选药品DDDs反而有所升高,DDC下降不明显。第一批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目标药品实际节省费用为1 869 139.36元,费用节省率为16.17%;第二批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目标药品实际节省费用为2 654 673.43元,费用节省率27.82%。结论: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费用有显著意义,同时对医药市场药品价格存在一定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