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联合喷氧对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55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27例,放疗前后对照射区皮肤采用奥克喷外喷,出现放射性皮炎后采用换药联合高流量喷氧.对照组28例,放疗前后常规给予常规指导,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出现放射性皮炎后单纯换药.比较两组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转归时间;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转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克喷联合喷氧能有效防治及治疗乳腺癌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赵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85-1187
目的 观察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局部外用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接受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于放疗前及临睡前对照射区皮肤采用奥克喷外喷;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以胸壁出现的放疗反应及用药后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克喷局部应用能推迟皮肤反应发生的时间,提高皮肤辐射的耐受性,有效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放疗引起的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6例,均采取手术根治性治疗+术后放疗的治疗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乳腺癌放疗常规皮肤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放射性治疗皮肤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与放疗中断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因皮肤损伤而导致治疗中断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减少治疗中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林森  黄蕴  卓睿 《大家健康》2013,(16):138
目的:探讨中药土黄连溶液对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126例乳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63例,放疗前后对照射区皮肤采用我院制剂土黄连溶液外喷。对照组63例,放疗前后常规给予常规指导,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比较两组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黄连溶液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克喷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52例乳腺癌术后首次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患者资料。观察组25例,每次接受放疗前后使用奥克喷外喷放疗照射野皮肤;对照组27例,放疗前后局部不予任何处理或药物。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克喷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皮炎,并能减轻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榆树皮软膏对皮肤刺激性大小及对临床乳腺癌术后因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皮肤刺激性:采用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进行实验,刺激性大小采用得分制,然后进行评价;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临床采用设观察组50例(复方榆树皮软膏)、阳性药物对照组46例(三乙醇胺乳膏),两组治疗后,进行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 皮肤刺激性方面:复方榆树皮软膏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性平均积分值分别为0、0.67;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疗效方面:①在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分级中,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在两组相同放射剂量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中,20~30 Gy和〉40 Gy照射剂量组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在两组患者皮肤反应治疗效果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方榆树皮软膏对家兔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轻度刺激性分值为:0.5~1.9);对临床乳腺癌术后因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莉 《中医学报》2016,(9):1262-1264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生津方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2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单纯放疗不予干预治疗,治疗组口服益气养血生津方,每日1剂,从放疗开始,持续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放射性皮肤损伤、生存质量、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洁欣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放射性皮肤损伤比较,对照组明显重于治疗组(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体质量变化较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益气养血生津方可以预防和改善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所致骨髓抑制,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纪杰 《中国民康医学》2024,(6):180-182+186
目的:观察标准化皮肤管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放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标准化皮肤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皮肤损伤严重程度[放射性皮肤损伤评估量表(RISRAS)]评分与健康状况[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放射性皮炎首次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和病耻感[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RISRA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炎首次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等POM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等POM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在病耻感、内在病耻感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76例乳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护理方法,治疗组除采用常规放疗护理方法之外,治疗期间照射区外涂三乙醇胺乳膏。结果在累积剂量为10 Gy及25 Gy时,治疗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放射性损伤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放射性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三乙醇胺乳膏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适于在乳腺癌患者放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威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3):120-12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方法及心得。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均行放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按术后放疗方案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皮肤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后局部皮肤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0级(29.41%)和Ⅰ级(61.76%)皮肤损害显著高于对照组(8.82%、3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级(5.88%)、Ⅲ级(2.94%)皮肤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Ⅳ级(0)皮肤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2%),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期间给予个体化的皮肤护理,可有效减轻皮肤放射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加减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并发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方加减灌肠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健康调查表(SF-36)得分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F-36得分在角色限制、机体疼痛、健康状况、情绪职能、心理健康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方加减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均行放化疗。对照组每次放疗结束后在照射野及超出照射野1cm区域的皮肤上均匀涂抹比亚芬,厚度为1~2 mm,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涂抹湿润烧伤膏(为外用中药制剂,由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等中药组成),厚度薄于1 mm,每日2次,与比亚芬交替涂抹。观察2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并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Ⅰ级皮肤反应较为多见,而Ⅱ、Ⅲ级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57.6%患者在接受照射剂量20~30 Gy之间出现,42.4%在40 Gy后出现,而对照组87.5%患者在接受照射剂量20~30 Gy之间出现,观察组防治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 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防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预防及治疗乳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首程治疗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放疗开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放疗前均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照射野皮肤不使用任何药物涂抹或喷雾.观察组放疗开始第一天即使用医用射线防喷护剂行保护性喷雾至放疗结束.结果观察组在放射性皮炎的预防及治疗乳癌放疗患者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结论医用射线防护喷剂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亚芬乳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放疗科初次放疗的头颈部不同肿瘤患者70例,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除接受常规皮肤护理外,于首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乳膏涂抹于照射野皮肤,至放疗后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记录放疗中、放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Ⅰ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3%和11.4%;Ⅱ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和68.6%;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和14.3%。皮肤反应发生剂量:照射量小于40 Gy时,治疗组有16例(50%)出现皮肤损伤,对照组有28例(80%)(P<0.05)。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明显减轻及延缓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比亚芬乳膏可以有效预防肿瘤放射治疗中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鲜芦荟汁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小平  陈谦  卢金利  吴素歌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251-1252,1259
目的观察鲜芦荟汁外涂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放射治疗的160例肿瘤患者分为1预防处理组80例随机分为预防对照组40例和预防观察组40例,预防观察组放疗期间将鲜芦荟汁外涂在照射野皮肤上,预防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方法预防处理照射野皮肤。放疗后评价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2治疗处理组8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40例和治疗观察组40例,治疗观察组用鲜芦荟汁外涂于放射性皮炎创面,3~4次/d,连用7~10d,治疗对照组用烧伤油外涂于放射性皮炎创面,3~4次/d,连用7~10d,观察第3、5、7天两组创面缓解情况。结果1预防处理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2治疗处理观察组在外涂鲜芦荟汁第5天和第7天放射性皮炎创面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鲜芦荟汁外涂对肿瘤患者放疗时皮肤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德莫林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32-833
目的:观察德莫林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乳腺癌术后需要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3例在第1次放射治疗后给予德莫林涂抹为用药组,45例只做常规放疗宣传教育为对照组。结果: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和用药组分别为93.8%、30.4%。轻度放射反应(1+2级)对照组为66.7%(32/48),用药组为28.6%(16/56)。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对照组41例(91.1%)出现于照射40Gy以前,用药组仅有5例(38.5%)。结论:德莫林能有效地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能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乳腺癌术后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126例在我科进行治疗的乳腺癌病患,126例病患均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放疗进行治疗,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对照组病患实施常规的皮肤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病患实施放射性有针对性的皮肤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病患的放疗中断率及皮肤损伤程度进行比较。结果:采取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放疗中断率及皮肤损伤程度,观察组病患均比对照组病患好,(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术后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病患皮肤损害程度及治疗中断率,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续兰  张红  高欣  罗昕 《甘肃医药》2015,(4):284-286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76例肿瘤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观察皮肤损伤程度及治疗效果。观察组涂抹美宝湿润浇伤膏,对照组涂用凡士林乳膏,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急性皮肤反应程度明显减轻,治疗效果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可靠,效果好,提高病人放射区皮肤反应耐受性,使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行保乳术后放疗治疗时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行保乳术后放疗治疗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实施皮肤护理干预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皮肤反应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皮肤反应0和I级者显著多于常规护理组,而Ⅱ、Ⅲ和Ⅳ级者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常规组(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术联合放疗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皮肤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对关节功能及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放疗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关节功能及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分级低于对照组,肘关节、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减轻皮肤损伤,提高肩关节及肘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