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与随之发生的脏器中毒事件,深入研究和整理中药的毒副作用以及脏器毒性机制,保障常用中药安全有效的临床环境已经迫在眉睫。笔者在查阅近年来常见中药脏器毒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中药所致心脏、肝脏毒性2个方向分析中药的毒性成分、毒性临床表现及产生机制,为中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毒性研究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议题,将具有毒性的中药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整理是进行中药毒性研究的基础。因此,通过当前国内外中药毒性研究相关的数据库进行综述,总结中药毒性研究相关数据库的研究现状,突出中药毒性研究相关数据库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中药毒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促进中药毒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常用中药肝毒性成分代谢与毒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董晓敏  王琦  汪晓娟 《中草药》2018,49(22):5435-5447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健康产业的稳步发展,中医药逐步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可和信赖,中药在临床治疗和养生保健方面的使用量逐步攀升,其研究价值也日益凸显。然而,中药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的毒副作用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中药制剂服用不当所导致肝功能损害时有报道。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整理中药肝毒性机制,保障常用中药的临床安全有效。在查阅近几年来常见中药肝毒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代谢与分子方面深入分析常用中药肝毒性成分的毒理机制,以期为中药肝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中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药传统使用中,泽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随着临床应用中毒性报道日益增加,而其肾毒性逐渐得到关注。该文系统回顾了化学物质基础的相关研究,包括其化学成分和可能的毒性成分;以网络毒理学研究为基础,叙述了泽泻毒性作用。基于泽泻肾毒性研究的争议,剖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认为泽泻肾毒性可能与药材的毒性物质基础组分导致的毒理网络调控差异、采用的样品炮制工艺存在差别、代谢功能强弱导致的成分蓄积、实验的剂量与时间长短及其复方配伍等因素有关。该文为提高泽泻的质量控制水平和科学合理使用泽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曼琼  马骏  邓毅  李鹏杰  杨志军  杨秀娟 《中草药》2020,51(12):3117-3125
系统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药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手段,其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中药及复方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疾病的分子机制。基于整合多组学策略研究中药毒性和解毒作用已成为中药安全性研究的方向和热点。对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多组学整合技术在中药毒性及解毒作用和机制研究中的思路、方法和进展进行综述,为多组学技术在中药毒性及解毒作用深入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基于细胞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对常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中药成分体外肾毒性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并对基于细胞的中药肾毒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药在科研中所占的比例及其临床上的使用量逐渐增高。其研究价值也越来越大,然而中药在使用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毒副作用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中药毒性研究逐渐深入,一些传统性的无毒中药也被发现有潜在的毒性。除了中草药的本身对肝脏有损伤作用之外。还包括以下原因:1中药在生长、加工、炮制、运输等环节上受到污染或变质也会引起对机体的副作用;2临床上应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对症用药,配伍得当的原则;3患者体质皆不相同,除了少部分品种中药是固有型肝毒性中药外,大部分中药的潜在肝毒性具有特异质型的特征。肝脏在药物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容易受到药物的损伤作用,因此中药潜在肝毒性及其毒性成分研究成为中药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该文在查阅肝毒性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肝毒性的临床分型,靶细胞损伤发病机制,并且系统的对中药潜在肝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以期为中药肝毒性研究提供思路,为中药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药肾毒性机制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  王萌  朱彦  刘洋  郝彧 《中草药》2015,46(23):3581-3591
中药是传统医学宝库重要的组成,近年来中医药在特定优势病种上取得的功效使其作为补充及替代医学在世界各地日益受到重视。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药物应用的两大准则,针对中药的临床应用,仅仅强调其治疗作用是不够的,对其毒副反应的研究应更加关注。由于对中药安全性问题认识存在不足,自行、盲目、长期、大量服用中药导致的中药药源性损伤事件近期逐年增多,尤其是服用中药后引起的肾脏损伤。通过检索近20年国内外有关中药引起肾损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献,对中药肾毒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针对其发生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归纳并展望了较为前沿的中药肾毒性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其优势和可行性,以期为中药肾毒性的早期发现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自从20世纪90年代确认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以来,已有部分药材被禁用;但由于部分含马兜铃酸药物的不可替代性,仍然应用于临床.围绕马兜铃酸肾毒性及其毒性机制展开了诸多研究,本文对马兜铃酸肾毒性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运用含马兜铃酸类中草药及预防中药药源性肾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黄肝肾毒性及其减毒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作为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物,具有清热泻下、燥湿解毒、保肝利胆、抗炎、抗细菌内毒素和降糖等作用,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防治便秘、黄疸、消化性溃疡和细菌性痢疾等多种疾病。然而近几年随着对大黄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上滥用和误用大黄等情况频繁出现,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因此其毒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关于大黄肝毒性、肾毒性的文章,主要从大黄的肝、肾毒性作用和毒理机制以及合理应用减毒这3个方面进行总结和讨论,对有关大黄肝毒性、肾毒性的药理、毒理研究进行简要综述,分别从肝肾生化指标、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基因和蛋白表达及信号通路等多个方面对大黄的肝、肾毒性进行了论述和阐释,并从炮制减毒和配伍减毒两方面对大黄的减毒方法进行概括总结,从而较为客观全面地理解大黄的肝肾毒性,阐明大黄造成肝肾损伤的毒理机制,为大黄炮制减毒和配伍减毒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大黄在"毒性问题"方面更具说服力,从而对大黄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和深入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马兜铃酸为例探讨中药毒性成分限量标准制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安全性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标准制定迫在眉睫。该文分析了中药毒性成分限量标准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归纳和评述了相关毒性成分的限量标准研究方法,提出了中药中毒性成分的限量标准理论值计算方法,并以马兜铃酸为例,制定了其在中药材中的限量标准,以期为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标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筱萍  呙敏  张伯礼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577-1580
本研究采用荧光探针FDA标记HK-2细胞,创建了一种快速筛查肾毒性物质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的肾毒性体外评价模型线性度、稳定性和准确性均满足应用要求.将其用于《中国药典》收载的32种有毒中药的352个组分进行规模化普筛,发现巴豆等14种中药材的31个组分对HK-2细胞具有明显毒性,可能会引起肾毒性.其他18种中药的各组分对HK-2细胞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3.
商佳  郑彬茹  陶倩倩  刘睿  韦源青  韩疏影 《中草药》2023,54(19):6482-6496
有毒中药效-毒转换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中药合理应用的难点,以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成分及含有该类成分的中药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这2类效-毒同源物质及其体内代谢规律与产物,分析了效-毒同源物质原型及其代谢产物的构-效与构-毒关系,整合并总结了含蒽醌、二苯乙烯苷类有毒中药的药效与毒性作用机制及毒-效转换关系与规律。为进一步阐释中药效-毒转换机制的研究,基于蛋白组学技术、药物靶点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提出了以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成分为例的中药效-毒转换靶点与机制研究的策略与展望,为中药效-毒转换机制与转换规律的探究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赵军宁  叶祖光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5):2193-2198
中药毒性分级理论是我国传统医药对人类认识药物毒性和科学应用的特有发明和贡献,中药毒性分级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重大科学问题。该文对传统中药毒性分级理论的形成历史和嬗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基于新形势下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对中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中药毒性分级本质、科学内涵及风险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毒性分级标注提出修订建议。一方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针对现有小鼠/大鼠急性毒性分级不适合中药毒性特点,发展新的生物毒性测试技术方法(如Microtox,ADME/Tox等),制定有毒中药分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建立既能体现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中药毒性分级的评价方法体系与技术方案标准操作规程(SOP);另一方面,从药品监督管理角度,鉴于传统中药"毒性"与现代医学"毒性"并不等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拟定有毒中药风险分级管理名单,建议取消《中国药典》(一部)正文[性味与归经]项下对"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的表述,有利于国际接轨和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了传统中医药理论继承和体现中医药特色,在正文[注意]项下,保留根据历代本草记载标注"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的表述,同时在该项下根据现代研究成果加注中药毒性的具体表现、量效关系、毒性机制、毒性物质等描述,共同作为临床用药的警示性参考,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顺铂作为临床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之一,用于治疗睾丸癌、卵巢癌、头颈癌、膀胱癌、肺癌、宫颈癌等多种实体癌,疗效显著但毒副作用较强,易对机体产生极大的损害,毒性反应可涉及不同脏器造成严重的损伤,诱导机体出现肾损伤、肝损伤、耳损伤、心脏损伤、神经损伤及其他损伤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顺铂诱导的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顺铂的治疗剂量也因损伤作用受到极大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或药物与顺铂联合用药实现减毒增效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参与度的逐渐增加,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可通过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抑制正常细胞凋亡及炎症损伤、激活细胞自噬、调节药物转运蛋白的异常表达等途径有效降低顺铂化疗引起的毒性反应,协同顺铂提高化疗疗效。该文通过对顺铂引起机体各脏器的损伤机制及中药防治顺铂损伤的机制2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概述,其中包括顺铂诱导不同脏器的损伤剂量与机制,中药与顺铂联合应用降低损伤的有效治疗剂量、联合用药方式、防治机制等,以期为中药联合顺铂等化疗药物增效减毒的合理应用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减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雷公藤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肾脏性疾病、皮肤性疾病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尤为显著。但严重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肝肾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故雷公藤的减毒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主要研究雷公藤的经皮给药对其减毒增效的作用,但目前雷公藤的应用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故对2006年至2016年近10年来雷公藤减毒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包括传统的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和现代的制剂减毒、结构修饰减毒、生物技术减毒以及其相互的联合应用等,分析雷公藤的减毒现状和困境,对比现存减毒方式间的差异,为雷公藤减毒增效研究提供思路,促进其合理开发和临床安全应用,也为其他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对是中医临证方剂配伍中画龙点睛之所在,目前关于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研究较多,但主要聚焦在疗效观察和处方总结等方面,缺乏对中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中药药对与方剂相比化学成分少、组方形式单一、作用机制简单、干扰因素较少等。近年来中医在应用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不少研究者十分注重组方配伍时药对的应用及其作用规律,通过药对配伍实现多方面的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中药复方的治疗效果。为了明确中药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途径及靶点,本文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拟对近10年来经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证实对糖尿病肾病确有疗效的,以中医临证分型具有"调补脾肾""利水渗湿""活血化瘀"和"收敛固涩"功效的四类药对的组成规律及现代实验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配伍原则与药物的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变化及药对各中药不同配伍比例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上述药对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有毒中药的炮制应“依法炮制”“修制合度”,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制度,同时还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毒性机理,加强对毒性中药的化学成分、药效学、药理学、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质量可控的有毒中药炮制规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