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部及门诊部收治的32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临床资料等,并与临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判断CT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病理诊断患者肠系膜下动脉狭窄占50.00%,肠系膜上、下动脉均狭窄占31.25%,腹主动脉狭窄占18.75%;64排CT诊断分别为46.88%、28.12%、21.88%。以临床病理诊断为标准,64排CT诊断的灵敏度为90.63%、准确率为96.88%、特异性为87.5%;准确率与临床病理诊断比较无明显差异;灵敏度和特异性与临床病理诊断比较χ2=9.37、12.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率高,且无创、及时、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扫描对绞窄性肠梗阻肠壁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绞窄性肠梗阻肠壁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入院治疗并行CT检查的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东芝16层CT机常规扫描.层厚为7 mm,造影剂为碘海醇,剂量为1.5 ml/kg.以术中观察和术后随访结果为肠壁缺血坏死诊断的"金标准".结果:89例肠梗阻患者中,单纯性肠梗阻58例(65.2%),绞窄性肠梗阻31例(34.8%);18例(20.2%)患者发生肠壁缺血坏死.在增强扫描的不同时期,缺血坏死肠壁的CT值低于无缺血坏死的肠壁(P=0.000),缺血坏死的肠壁CT影像显示无持续强化.多层螺旋CT对肠壁缺血坏死诊断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94.4%,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7.1%,诊断负荷率为93.3%.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绞窄性肠梗阻术前肠壁缺血坏死的识别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4)
目的:探讨64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肠壁缺血性病变48例患者,术前均进行64排CT诊断,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患者64排CT诊断的符合率,并对肠壁缺血性病变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肠壁缺血性病变,其病理改变为血管狭窄病变,并伴有不同程度黏膜充血、局部水肿、接触性出血、溃疡等,其中24例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15例为肠系膜上下动脉均狭窄,9例为腹主动脉狭窄; 64排CT诊断总符合率为95. 83%,其中24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诊断符合率为100. 00%,其中14例为肠系膜上下动脉均狭窄,诊断符合率为93. 33%,其中8例为腹主动脉狭窄,诊断符合率为88. 89%,64排CT诊断总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影像学特征:肠壁发生缺血性病变时,肠壁环形呈现增厚及分层强化,并出现肠壁节段性扩张、狭窄、肠壁变薄现象,且未见病变肠袋;肠腔、肠壁及静脉均呈现积气现象;肠系膜呈细小状,且出现密集增粗影/稀疏细小征象;部分患者还表现出肠系膜水肿、腹水现象。结论:64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成像技术及临床价值,对21例怀疑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行MSCT血管造影成像,图像经后处理获得下肢动脉立体图像。结果,MSCT下肢动脉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腹主动脉下端及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股动脉、胫腓动脉的主干及分支。21例受检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股动脉闭塞2例,Guo动脉血栓3例,双侧髂总动脉瘤1例,股动脉医源性动脉损伤致假性动脉瘤1例,正常表现3例。认为MS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是下肢动脉病变的一种新的无创伤检查方法,可作为动脉造影筛选或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73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采取MRI和MSCT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MRI与MSCT对胰腺囊性病变各分型的诊断准确率、总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尿路三维重建对上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上尿路梗阻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尿路三维重建,必要时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输尿管癌10例,输尿管结石12例,输尿管炎性狭窄8例,输尿管结核4例,腹膜后纤维化2例,盆腔肿瘤4例。术中所见与螺旋CT扫描尤其是多平面重建图像有极高的一致性。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范围大、分辨率高,三维重建可获得类似于x线尿路造影的图像,可立体显示病变的信息,是目前上尿路梗阻性病变术前定位定性的极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临床拟诊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47例,进行MSCTA检查,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肠系膜动脉栓塞15例,肠系膜动脉附壁血栓12例,肠系膜动脉粥样斑块11例,动脉狭窄5例,动脉夹层3例,动脉瘤1例.影像学表现为栓塞处肠系膜动脉血管腔突然截断,多数位于分叉处,CT上表现为血管腔内低密度充盈缺损.MSCTA检查对肠系膜动脉大部分病变可以较清晰地显示.结论 采用MSCTA检查,可以对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钙化被公认为是冠状动脉硬化的一个标志,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重要表现,与狭窄所致冠心病密切相关,并已被证实。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为一种有创检查,费用高,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电子束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逐渐得到重视,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也开始应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2年1月以来,对冠心病或疑为冠心病者25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测量钙化积分,男19例,女6例,年龄37~67岁,平均52岁。其中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小儿盆部占位病变的临床和多层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对小儿盆部占位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 42例盆部占位病变术前均经16层螺旋CT双期扫描,其中男12例,女30例,年龄3天至14岁.扫描范围:肾脏下极至耻骨会阴部水平,动脉期为扫描开始后12 ~18秒,静脉期为扫描后50~60秒.42例按年龄分为婴儿组(<1岁)、学龄前组(<5岁)、学龄组(>5岁).观察病变的年龄及良恶性分布.病变CT表现按密度分为囊性病变、囊实性病变及实性病变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42例小儿盆部占位病变中,良性22例,恶性20例.良性病变中,以卵巢囊肿及成熟性畸胎瘤多见(分别为6/22和5/22),恶性占位病变中以膀胱内横纹肌肉瘤多见(4/20),其次为淋巴瘤及卵黄囊瘤(均为3/20).结论 小儿盆部占位性病变中,良性病变多以囊性成分为主,恶性病变多以实性成分为主,其内有或没有囊变区,病变血供丰富,增强后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多层螺旋CT检查对盆部占位病变诊断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大多数盆部占位病变在结合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术前就可做出明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101例盆腔囊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多层螺旋CT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以病理诊断和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结果:病理和手术证实,101例患者共计囊性病灶127个,良性93个,恶性35个.MSCT准确定位囊性病灶121个(单纯性卵巢囊肿31个、卵巢囊性畸胎瘤23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21个、卵巢囊腺瘤19个、输卵管脓肿12个、子宫内膜癌11个,其它4个),定位准确率95.28%;定性准确105个(单纯性卵巢囊肿30个、卵巢囊性畸胎瘤22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9个、卵巢囊腺瘤16个、输卵管脓肿8个、子宫内膜癌7个,其它3个),定性准确率82.68%.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不同类型的盆腔囊性病变有比较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具备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19-121+125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近一年时段内于我院接受检查的6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两种检查,使用最终穿刺病理检查作为最终检查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最终结果、病症分类以及用时时长。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检测后,核磁共振在特异度中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而灵敏度及准确度却微微低于多层螺旋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均有效分辨胰腺假性肿瘤、胰腺真性肿瘤等一系列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在检查使用时长方面长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疾病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及多层螺旋CT均具有极强的有效性,其中核磁共振检查的花费时间相对较长,但是特异度相对较高能够提供更加具象化的信息,多层螺旋CT耗时短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医师应当根据患者需求选择适宜的检查方式,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 (64-MSCT)检查良性卵巢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在郸城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9例良性卵巢囊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B型超声及64-MS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B型超声及64-MSCT对良性卵巢囊性病变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经病理检查证实,89例良性卵巢囊性病变患者中有炎症囊肿者4例,巧克力囊肿者5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者5例,卵巢囊肿者27例,黏液性囊腺瘤者21例,浆液性囊腺瘤者27例。64-MSCT对良性卵巢囊性病变诊断准确率(93.56%)高于B型超声(8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MSCT诊断良性卵巢囊性病变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肠系膜动脉栓塞11例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果肠系膜上动脉局部增粗7例,正常4例;增强扫描充盈缺损7例,无充盈4例。肠腔广泛的扩张、积气积液6例;节段性肠管壁均匀增厚、不强化或强化减弱、延迟10例。肠管壁变薄、周围渗出1例。肠系膜脂肪密度增厚,血管影显示增多3例,腹水5例。结论 CT能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进行快速、正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鹰潭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对胰腺假性囊肿(PPC)、黏液性囊性肿瘤(MCN)、胰腺真性囊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部多层螺旋CT的影像征象,为CT临床诊断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6层螺旋CT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34例)的肠系膜及其周围组织、血管、神经丛及淋巴结等组织的变化。结果:本组可观察到云雾状肠系膜(MM)征象,23例淋巴结肿大,治疗后复查MM征象均好转或消退。结论:腹部多层螺旋CT可作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详细观察平扫特征和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联合应用图像重建(MPR)、容积重建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多种技术对扫描中得到的图像进行二维重建和三维重建,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结果:经手术证实,有29例梗阻性病变,17例穿孔性病变,22例出血性疾病,49例炎症性疾病以及3例缺血性病病变。多层螺旋CT诊断确诊为急腹症116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其中梗阻性病变和穿孔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出血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以及缺血性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45%、95.92%和66.67%。结论: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实施诊断时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多层螺旋CT(MSCT)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胃癌患者48人.结果 胃壁增厚41例,厚度从3.0~10cm不等,其中37例增厚的胃壁呈不规则状,4例较规则.48例中转移至肝脏4例、肺2例、肾上腺1例;种植转移至网膜、系膜引起其增厚的2例,腹水2例.48例患者中共15例患者24处出现肿大淋巴结.全部病变在CT图像上均显示,均可作出定位诊断,CT定位诊断率为100%.36例行手术治疗者,MSCT评估可切除者即可行根治术者23例,不能切除即行单纯姑息手术者13例,手术证实行根治术者22例,行姑息手术者14例,MSCT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为94.44%.结论 多层螺旋CT以其独特的优势、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显著地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分型有较大的帮助,是目前最可靠、最具潜力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40例以门静脉期更著;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各18例,远处转移15例;增强分期准确性87.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可对胃癌作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64-多层螺旋CT造影(64-MSCTA)对大脑后循环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5例均行64-MSCTA检查,对椎基底动脉成像质量进行评估,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64-MSCTA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64-MSCTA检查成像优良率为98.15%.64-MSCTA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41支,其中轻度狭窄10支,中度狭窄11支,重度狭窄18支,闭塞2支.DSA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40支,其中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10支,重度狭窄16支,闭塞2支.64-MSCTA对各级狭窄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为:轻度狭窄分别为75.00%、98.48%、90.00%、95.59%;中度狭窄分别为80.00%、95.59%、72.73%、97.01%;重度狭窄分别为100.00%、96.77%、88.89%、100.00%;闭塞均为100.00%.结论 64-MSCTA诊断大脑后循环动脉狭窄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8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做参照,计算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对不同类型肾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0%(68/80)、71.25%(57/80),低于多期增强扫描100%(80/80)、97.50%(7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973、20.907,P<0.001);肾囊肿CT平扫表现为典型边界清晰的囊性病灶,平均CT值为15HU,形态多为类圆形,囊壁薄,多期增强扫描中未见明显强化;结核性脓肾CT平扫主要为多发囊状低密度区,直径0.5cm,多期增强扫描中呈现轻度强化;肾血管平滑肌瘤瘤体形态多为类圆形,最小径2.4cm,最大径10.96cm,6例患者平扫为稍低密度影,3例瘤体呈现稍高密度影,2例瘤体呈现混杂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肾盂癌病灶外形不规则,肾盂期增强扫描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6例患者累及肾实质;肾癌平均最大径(6.12±1.03)cm,多位于上级,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强化,18例患者呈现轻-中度强化,出血、囊性改变区域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有效显示对不同肾占位性病变的图像特征,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相关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