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0年的深圳市南山区肺结核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发病的三间分布、疾病分类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SPSS 25.0软件用于数据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6—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共计报告肺结核病例3 56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0.13/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6年的60.88/10万下降至2020年的37.5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130.399,P<0.01)。 报告发病数较多的月份集中在3、5和7月。 年均报告发病率位居前3位是蛇口街道(85.44/10万)、西丽街道(73.71/10万)和南山街道(62.79/10万)。 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62.91/10万)高于女性(36.0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764,P<0.01); 25~34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36.21%,1 291/3 565),45岁以上年龄组的病例构成比有所上升;职业以干部职员(33.38%,1 190/3 565)为主;非户籍人口年均报告发病率(105.34/10万)高于户籍人口(15.3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726.163,P<0.01)。 2016—2020年南山区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为10.50%(109/1 038),耐多药率为4.05%(42/1 038)。  结论  2016—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职员、非户籍人口和耐药肺结核患者是重点关注对象,中老年人结核病有所上升,应引起重视,需加强春夏季和重点区域结核病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甘肃省丙型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进一步控制丙肝疫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7年甘肃省丙肝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结果共报告丙肝病例72 899例,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 330.472, P<0.01),2012年丙肝报告发病率达到高峰,为34.93/10万;男女性比为1.08~ 1.83∶1。 20 ~ 49岁年龄组累计报告病例数占42.94%,并逐年下降;≥50岁年龄组病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 342.154,P<0.05),且女性报告病例数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农民35 919例,占49.27%,且病例数逐年上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率在1/10万 ~ 3/10万波动;兰州、武威市丙肝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结论甘肃省丙肝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无明显季节性波动,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需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3.
张根友  刘洁  史四九  厉虹淼  柳叶  梁路  张敏 《疾病监测》2021,36(10):1025-1030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安徽省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十四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安徽省2011— 2020年登记的结核病信息资料,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结核病的三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  结果  2011—2020年共登记肺结核病例324 916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52.60/10万,10年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 =3 562.203,P<0.001);“十三五”规划期间新诊断技术的推广使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构成比逐年上升。 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411.398,P<0.001);患者登记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5岁组达138.48/10万;职业以农民为主(74.41%);3—5月是发病高峰,季节性明显;登记发病数居前3位的分别是合肥市(12.88%)、阜阳市(11.92%)和安庆市(8.52%),沿长江城市带(铜陵、池州、马鞍山、安庆、芜湖)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非沿江城市地区(χ2=49.706, P<0.001)。  结论  安徽省防治规划成效显著,2020年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 男性、≥65岁高龄人群、农民是重点关注对象,需加强冬春季节和重点区域的结核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海省丙型肝炎(丙肝) 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控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 2017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分析,发病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累计报告丙肝病例10 98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6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40 ~ 54岁年龄组病例占42.17%;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病例诊断报告单位主要以省级医疗机构为主,占69.53%,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结论2013 — 2017年青海省丙肝疫情较平稳,但较全国和其他省份偏高,应加强丙肝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齐红霞 《疾病监测》2017,32(2):106-110
目的 了解2009-2015年辽宁省盘锦市手足口病流行状况,为预警、早期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检测结果。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结果 2009-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 099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为73.32/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131.40,P0.05);手足口病有明显季节性,集中在6-8月,病例数占总数的78.53%;病例主要集中在盘锦市双台子区和兴隆台区,与盘锦市大洼县和盘山县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238.17,P0.05);病例以1~5岁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4.97%(5 322/7 099)。男性年均发病率为86.87/10万,女性为59.40/10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9.35,P0.05)。职业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7.49%、36.31%和5.37%;病原毒株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为主,占检测总数的53.15%,不同的阳性型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308.49,P0.05)。利用ARIMA(0,1,0)(1,1,0)12模型,预测2016年手足口病月发病数分别为1、1、1、2、9、67、124、57、29、16、11和2例。结论 盘锦市手足口病以1~5岁儿童发病为主,7月高发,Cox A16为优势病毒株,预测出2016年手足口病病例数略高于2015年。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切实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6—2020年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报告数据和血清学及病原学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流行特征和疫情趋势分析。结果 2016—2020年福建省共报告布鲁氏菌病515例,年均发病率0.26/10万,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趋势χ2=12.88,P<0.05);疫情波及福建省87.50%的县(区),呈高度散发态势,南平市和龙岩市发病率居前,分别为0.64/10万和0.52/10万,发病区(县)数呈增加趋势(趋势χ2=9.29,P<0.05),由2016年的28个增加到2020年的49个;发病高峰为4—8月;40~64岁发病数占62.33%,60~64岁组发病率最高(0.69/10万);男女性发病率比为1.89∶1(χ2=44.77,P<0.05),农牧民占42.33%。重点职业人群监测工作中,血清学检测4 934人,阳性84例,阳性率为1.70%。38株布鲁氏菌分离株经鉴定为2个种(羊种和猪种)和2个生物型(羊3型和猪3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占97...  相似文献   

7.
李涵  张静  常昭瑞 《疾病监测》2019,34(8):731-736
目的了解三峡地区库区、非库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识别重点防控问题,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 2009 — 2016年三峡地区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对库区、非库区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2009 — 2016年三峡地区库区年均发病率为145.66/10万,报告重症比例为0.19%,报告病死率为0.045%;非库区年均发病率为78.42/10万,重症比例为0.28%,报告病死率为0.05%。 库区发病率显著高于非库区,库区重症比例显著低于非库区(χ2=28.732,P<0.01)。 库区与非库区报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6,P=0.349)。 库区重症病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79.17%)占绝对优势,非库区重症由EV71(47.37%)和其他肠道病毒(35.34%)共同主导;库区轻症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构成(37.83%)最高,非库区轻症病例也以EV71构成(41.19%)最高。结论2009 — 2016年三峡库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高于非库区,但库区重症比例低于非库区,库区与非库区重点发病人群均为3岁及以下儿童,库区和非库区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存在差异。 提示三峡地区手足口病防控应重点关注病原变化,采取EV71疫苗接种及综合性措施保护重点人群,降低总体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2005 — 2016年肺结核的流行特征。 方法 以深圳市南山区2005 — 2016年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对12年间肺结核发病的三间分布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SPSS 13.0软件用于分析报告发病率,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 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85.72/10万;男性和女性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01.19/10万和67.57/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423.111,P=0.000);患者以青壮年为主,45岁以上发病有升高趋势;职业分布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干部职员居多,且工人发病呈下降趋势,干部职员呈上升趋势;南山区的肺结核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12年间肺结核报告发病数较多的月份集中在3 — 5月、9月。 结论 通过采取多种防控措施,2005 — 2016年南山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6年降至52.86/10万,肺结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09—2022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布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海南省2009—2022年人间布病报告数据和各监测点血清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22年海南省共报告布病140例,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64.602,P<0.001)。发病以3—8月为主。全省17个市(县)(17/19,89.47%)有布病病例报告,以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临高5个邻近的市(县)发病水平最高,发病市(县)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3/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4,P<0.001)。以30~69岁人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7.85%。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3.57%。共开展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13 175人,检出阳性161例(阳性率1.22%)。养殖牛、羊、猪等家畜,肉类加工及屠宰等直接接触病畜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0 — 2017年阳泉市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Excel 2007和SAS 9.2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00 — 2017年阳泉市累计报告肺结核患者12 462例,年均发病率为52.40/10万。其中,2015年发病率最低(32.02/10万),2005年最高(79.05/10万)。 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8.412,P=0.000)。 2006年后盂县的报告发病率最高,并在近两年有上升趋势;不同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028,P=0.000)。 3 — 6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发病3 624例,占29.08%。 男女性别比为2.10∶1。 发病年龄集中在20 ~ 49岁,共6 668例,占53.51%。 农民发病5 336例,占42.82%,学生发病1 023例,占8.21%。 结论 阳泉市2000 — 2005年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2005 — 2017年间发病率明显下降。 农民和学生为重点防治人群。 应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病例规范化管理水平,落实肺结核患者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5—2022年江苏省甲型肝炎(甲肝)疫苗免疫规划接种前后甲肝的流行趋势和变化特征以及探寻甲肝可能的时空聚集区,为制定防治甲肝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甲肝的报告发病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使用SPSS 17软件对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发病情况进行差异性检验;运用Joinpont 4.8.0.1软件对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检验;运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甲肝发病率县(市、区)分布图;采用SaTScan 9.7软件进行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05—2022年江苏省共报告甲肝病例18 862例,年均发病率为1.31/10万,从2005—2007年的3.14/10万下降至2020—2022年的0.59/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9.10%,95%置信区间=-12.20%~-6.00%)。从时间分布上来看,甲肝免疫规划前期以春季高发,到免疫规划时期季节性逐渐丧失。从性别发病分布上来看,男女发病之比从免疫规划前期的2.30∶1到免疫规划时期(2020—2022年)的0.97∶1;从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12.
史珊珊  周振宇 《疾病监测》2022,37(8):1069-1072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浙江省余姚市手足口病季节性特征,为防控和预警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为制定手足口病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模块”中2012—2021年现住址为浙江省余姚市的手足口病病例信息,运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手足口病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余姚市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312.95/10万,疫情隔年高发;男性发病率(363.63/10万)高于女性(260.65/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3.90%;手足口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M=0.303 1),发病高峰日为每年的6月14日,高峰期为3月16日至9月11日(α=162.33°,S=88.53°,Z=3 113.58,P<0.05)。结论 余姚市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国内部分地区,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发病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应在高峰期前做好综合防控准备,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描述2013 —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水痘流行特征,探讨水痘疫情影响因素。 方法 描述2013 — 2016年奉化区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实施2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前(2013 — 2014年)和实施后(2015 — 2016年)水痘疫情变化趋势。 结果 2013 — 2016年奉化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 198例,平均发病率为60.17/10万,从2013年的78.98/10万下降至2016年的41.91/10万。 与2013 — 2014年相比,2015 — 2016年5 ~ 9岁组人群水痘发病率下降67.76%,1 ~ 4岁组下降55.76%,15 ~ 19岁组下降35.27%,< 1岁组、10 ~ 14岁组和≥20岁组水痘发病率未下降。水痘发病年龄中位数由2013 — 2014年的9岁提高到2015 — 2016年的12岁。 城区人群水痘发病率为101.92/10万,高于农村人群水痘发病率(43.7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6.557,P=0.000)。 结论 宁波市奉化区水痘疫情呈下降趋势,水痘发病年龄中位数后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盐县梅毒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盐县2002-2008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002-2008年海盐县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7.90/10万,梅毒发病率从2002年的7.66/10万上升到2008年的113.76/10万,年均递增56.78%,呈快速上升趋势(χ2=744.43,P0.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20~39岁年龄组最高,占梅毒总数的51.91%,男性发病率50~59岁年龄组最高,为68.00/10万,女性20~29岁年龄组最高,为81.92/10万;男性发病率为39.46/10万,女性发病率为36.35/10万,男、女性年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P0.05);职业主要为农民、工人、民工,分别占总数的49.20%、16.79%、7.11%。结论海盐县梅毒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高危和重点人群的监测,以有效遏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0~14岁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掌握流行变化趋势,为加强儿童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基本信息项目中报告的新疆2010—2019年0~14岁儿童肺结核患者的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利用Jio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性分析。  结果   2010—2019年,新疆共报告 0~14岁儿童肺结核患者3 632例,占全人口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的0.58%(3 632/477 136),10年间儿童肺结核实际报告率从2010年的10.65/10万(496/4 656 826)下降至2019年的5.08/10万(296/5 827 122),年均下降率为8.57%;Jionpoint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肺结核标准化报告发病率在2010—2015年年度变化百分比(APC)=?5.6%,P=0.095、2015—2019年间(APC=?10.9%,P=0.034)呈现阶段性变化,但总体呈逐年递减趋势。 0~14岁男童肺结核报告发病1 362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48/10万(1 362/24 862 789),女童报告发病2 270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49/10万(2 270/23 927 224),女童发病率高于男童(χ2=224.626,P<0.001)。 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921.08,P<0.001),10~14岁组(17.51/10万,2 604/14 872 187)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最高;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0~8岁组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4.34/10万(150/3 456 347)降至2.72/10万(108/ 3 975 844),有随年龄增加呈平缓下降趋势(APC=?6.9%,P=0.028),而8岁以后则大幅升高(APC=414.2%,P<0.001)。 2014—2019年10~14岁组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APC=?10.0%,P=0.005),由21.81/10万(286/1 311 592)降至12.48/10万(234/1 875 722)。  结论   近年来新疆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继续开展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学生结核病防控等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家庭内肺结核患者儿童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和完善儿童肺结核监测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近年来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情况,为布病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的方法,对2013—2022年北京市人间布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应用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乡镇街道级别布病发病率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北京市布病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3—2022年,北京市报告本地布病病例1 307例,年平均发病率0.61/10万,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波动,2021—2022年发病呈现上升趋势;春夏季(3—9月)为报告病例高峰,2019—2022年最高峰为每年6、7月,较既往年份有所错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383.642,P<0.001);40~5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722例,55.24%);职业以农民(43.15%)、家务及待业人员(22.80%)为主;郊区发病率较高,2013—2015年发病呈现出地域上的逐年扩散趋势,2016—2020年地域分布范围逐年递减,2021—2022年分布范围再次上升;2013—2018年及2022年布病发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特征;热点地区位于郊区的部分乡镇街道,热点地区数量随报告年份逐年波动。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我国2011—2020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部队驻训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整理2011—2020年布病疫情按月发病数。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布病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法评价布病年发病率的长期趋势、变化百分比(APC)。按东、南、西、北、中5个地区及所辖省份分层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我国2011—2020年布病平均发病率为3.52/10万,10年间发病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2.12%,P=0.589);月发病率趋势为1—5月逐月递增(APC=34.38%)、5—12月逐月递减(APC=-11.6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和0.001);10年均存在明显季节性,其季节分布特征是全年均可发病,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332.03,P<0.001),总高峰日为6月26日,总高峰期为3月21日—10月2日。5个方向中病例数最多的是北部,其次是中部、西部,较少的是南部、东部。北部地区所辖省份内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安徽省安庆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其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SFTS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安庆市共报告SFTS 3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2/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2.533,P=0.001),死亡11例,病死率为3.48%,病死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798,P=0.005);病例主要分布在安庆市北部大别山地区的桐城市、潜山县和岳西县(66.77%),每年4月发病开始上升,5-10月为高发季节,男女性发病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5,P=0.635;2χ=0.154,P=0.695),发病年龄集中在45~75岁年龄组(84.81%),死亡病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职业以农民为主(83.86%);病例居住地为山区或丘陵者占88.32%,2周内有户外劳作史者占64.96%,有蜱叮咬史者占13.14%;病例标本检测阳性率为38.57%。结论 安庆市SFTS发病持续上升,时空范围扩大,感染者以中老年农民为主,桐城市、潜山县和岳西县是安庆市的主要自然疫源地;应加强疫源地区农村中老年人群的防控工作,提高其野外作业时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15-2016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各区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咽拭子、痰、鼻咽抽吸物等呼吸道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样本中肺炎支原体及其基因型别,病例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的不同基因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所有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4.69%(652/13 904),其中P1-Ⅰ、P1-Ⅱ和未分型阳性样本分别为238、230和184份;经χ2检验,P1-Ⅰ型与P1-Ⅱ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709)。男、女性病例阳性率分别为4.35%(342/7 866)和5.13%(310/6 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6,P=0.030)。6~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60~岁最低,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600,P=0.001)。2016年肺炎支原体阳性率(5.18%)高于2015年(4.11%)(χ2=8.889,P=0.003),10- 12月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χ2=225.000,P=0.001)。肺炎病例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6.45%)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65%)(χ2=166.800,P=0.001)。结论 2015-2016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P1-Ⅰ型与P1-Ⅱ型肺炎支原体同时流行,女性患者、6~岁儿童与青少年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不同年龄组病例易感基因型不同,2016年较2015年高发,各季节均有散发病例,10-12月为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更易导致肺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人群布病感染来源,为通州区布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2018—2020年通州区报告布病病例流行特征、感染来源、防护情况、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病原学检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各年度和不同性别发病率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2020年通州区累计报告布病病例53例,发病率逐年降低;春夏季高发,高峰期集中在3—9月;发病地区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为主;男性平均发病率为1.82/10万,女性为0.39/10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7,P<0.001);发病年龄段以40~69岁最高(83.0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感染来源主要以接触羊、牛等牲畜及其制品为主;仅有15.79%的病例在饲养等过程中采取了有效防护;56.60%的病例能够在1个月以内确诊。结论 2018—2020年通州区布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发病以男性、农民为主,40~69岁为高发年龄段。应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