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阑尾炎与盆腔病变的关系及其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61例女性阑尾切除术录像资料和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1例中发现盆腔病变29例,占18.01%,其中卵巢囊肿5例.盆腔脓肿1例,盆腔炎性渗液12例,急性输卵管炎2例,黄体破裂1例,盆腔粘连8例,2例急性输卵管炎和1例黄体破裂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的同时,分别采用盆腔冲洗引流、囊肿切除、盆腔粘连松解、输卵管造口等方法进行处理。161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4d治愈出院。结论:女性阑尾炎与盆腔病变关系密切,腹腔镜既能有效诊治阑尾病变,又能有效处理盆腔病变,是女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阑尾炎性肿块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阑尾炎性肿块 48例。结果  42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其余 2例急诊手术切除 ;2例急诊手术未成 ;1例阑尾脓肿切开引流 ;1例阑尾脓肿破溃弥漫性腹膜炎行脓肿扩创引流、腹腔引流术。结论 多数阑尾炎性肿块适宜保守治疗后延期行阑尾切除或再发作时行阑尾切除 ,当形成阑尾脓肿并有破溃可能时应手术引流或穿刺导流。  相似文献   

3.
王烈耀  刘丽华 《当代医学》2009,15(27):57-57
目的探讨阑尾炎性肿块的手术时机选择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阑尾炎性肿块59例。结果54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2例急诊手术切除,3例行阑尾脓肿切开引流术。结论大部分阑尾炎性肿块宜保守治疗后延期行阑尾切除或再发时行阑尾切除,形成阑尾脓肿且有破溃倾向时应行手术引流或穿刺导流。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阑尾炎的发病率较年长儿低 ,但由于病史不确切 ,症状不典型 ,常延误诊断与治疗 ,以致阑尾穿孔引起的腹膜炎、败血症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合并症与死亡率都相对的比年长儿高。本文就我院 1992 - 0 1~ 1998- 12收治的 10 2例婴幼儿阑尾炎进行分析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婴幼儿阑尾炎 10 2例 ,男 15例 ,女 37例。年龄最小 10d ,最大年龄 3 5岁。误诊 2 8例、占 2 5 % ,均为阑尾穿孔 ,误诊最短 3d ,最长 2 1d ,其中 18例经手术证实 ,9例经B型超声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或盆腔脓肿 ,死亡 1例 ,经尸解证实诊断。本组误诊为肠炎或菌痢 2 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阑尾炎性肿块的手术时机选择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阑尾炎性肿块44例。结果:36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3例急诊手术切除,5例行阑尾脓肿切开引流术。结论:大部分阑尾炎性肿块宜保守治疗后延期行阑尾切除或再发时行阑尾切除,形成阑尾脓肿且有破溃倾向时应行手术引流或穿刺导流。  相似文献   

6.
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发生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阑尾切除术后粪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8例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临床病理诊断4例为“阑尾脓肿”、2例为“坏疽性阑尾炎”、1例为“化脓性阑尾炎”、1例为“阑尾腺癌合并阑尾炎”。8例均经第二次手术治愈。4例行阑尾残株切除术、3例行瘘道切除肠修补术、l例阑尾腺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治愈。结论 预防粪瘘是关键,再次手术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粘连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6例严重粘连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浆膜下剥离切除方法,顺阑尾长轴方向纵形切开阑尾浆膜层肌层,沿浆膜肌层下向阑尾端慢慢剥离,直至将阑尾粘膜从肌层下部剥离,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结果 36例全部治愈,无1例发生血管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阑尾残端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阑尾浆膜下剥离切除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创伤小、一次治愈、无并发症,能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故本法尤适用于阑尾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严重、不易分离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张永进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1):1106-1106
我院自1995~2003年行小儿阑尾切除术152例,其中并发盆腔脓肿15例,占9.86%。现报告如下。1病因我院自1995~2003年行小儿阑尾切除术152例,其中化脓性阑尾炎115例,占手术的75.7%。而并发盆腔脓肿的15例均为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探查时腹腔均有脓性渗出液,手术中均行腹腔冲洗,冲洗液均为生理盐水加  相似文献   

9.
叶文  李甡 《中外医疗》2010,29(21):92-92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阑尾脓肿的临床分析。结果 11例均行阑尾切除术经抗炎、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均。结论婴幼儿阑尾炎症状不明显,误诊率、穿孔率高,并发症多,提高治疗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3例婴幼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不明原因27例(50.9%),细菌性痢疾10例(18.9%),上呼吸道感染8例(15.1%);穿孔性阑尾炎25例(47.2%),单纯性阑尾炎11例(20.8%),阑尾周围脓肿5例(9.4%);阑尾切除术49例,盆腔脓肿单纯引流2例;术后并发症占68.0%;53例均痊愈。结论:婴幼儿急性阑尾炎误诊率、穿孔率高,并发症多。右下腹是否有压痛对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复杂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5-2016.10收治的复杂阑尾炎158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其中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80例,肝下阑尾12例,腹膜后位阑尾26例,重度肥胖患者16例,阑尾周围脓肿24例,均行腹腔镜下手术.结果:除1例坏疽性阑尾炎转开放手术,其余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阑尾周围脓肿行腹腔镜下引流管置入引流.术后出现Trocar口感染5例,腹腔内脓肿形成10例,术后出血2例,肠瘘1例,Trocar疝2例.结论:复杂类型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在普外科住院病人中占10%~15%[‘]。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并不难,但部分病人由于不典型致阑尾穿孔,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需行阑尾切除治疗。而阑尾切除术后致粘连性肠梗阻[’1则成为术后棘手的并发症。本文观察分析1990~1995年共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共180例,其中因阑尾切除术后引起的占62例,为粘连性肠梗阻的34.3%。为尽可能减少阑尾切除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本文就62例临床观察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2例阑尾切除术后致粘连性肠梗阻中,男性49例…  相似文献   

13.
刘贵锋 《中外医疗》2009,28(26):49-49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经验。方法对术前明确诊断的80例患者和误诊的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全部行阑尾切除术,74例切口甲组愈合,10例切口乙组愈合,切口感染3例。术后15d粘连肠梗阻1例,盆腔脓肿2例,肺间隙脓肿1例,均经抗炎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结论阑尾周围脓肿应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阑尾及周围脓肿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阑尾炎及周围脓肿患者的治疗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本组157例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2例切口化脓感染,延迟6d出院,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正确的预防处理是预防阑尾炎及周围脓肿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为308例阑尾炎患者行LA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慢性阑尾炎22例,阑尾周围重度粘连53例,肝下阑尾3例,盲肠后阑尾10例,盲肠外侧位阑尾5例,手术时间25-180min,住院时间3-9d,平均住院5.3d。1例脐戳孔疝经再次手术处理后痊愈,阑尾周围脓肿术后肠漏及粘连性肠梗阻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无戳孔感染、术后出血、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适当的手术技巧是保证各种阑尾炎一期腹腔镜切除、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位阑尾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一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55例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异位阑尾炎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2例,腹腔残余脓肿5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切口裂开1例。结论异位阑尾炎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尽早行手术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107例阑尾周围脓肿经Ⅰ期手术后,均治愈,无粘连性肠梗阻、肠瘘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阑尾周围脓肿宜Ⅰ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虽低,但极易误诊,易穿孔,死亡率高。我科自1989~1995年共收治婴幼儿急性阑尾炎32例。本文就其临床特点结合病例并参考有关文献作一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男20例,女12例。均为5岁以内,1岁以内发病者少见,本组仅1例,为6月龄婴儿。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 本组除1例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外,其余腹痛均不典型。其中发热25例,体温在37.5℃~40℃,38℃以上16例。恶心呕吐27例,部分病例为频吐或拒食。便秘8例,稀水样腹泻6例。右下腹或下腹部固定压痛32例,肌紧张18例。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在15~20×10~(9)/L中性粒细胞在75%~95%之间。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本组病例除2例入院时已确诊为阑尾脓肿采用保守治疗治愈出院外,其余均行手术治疗。在30例手术病人中,证实单纯性阑尾炎4例(13.3%),化脓、坏疽性阑尾炎26例(86.6%;其中有16例已发生穿孔,穿孔率为53.3%。木后并发症有:切口感染3例(10%),粘连性肠梗阻2例(6.6%),盆腔脓肿1例(3.3%)。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周荣 《吉林医学》2011,(3):532-532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行阑尾切除术3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后并发腹腔残余脓肿,其中11例经保守治疗而痊愈,1例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阑尾炎早期明确诊断,术中、术后恰当地处理,可明显降低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阑尾炎是一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有采用腹腔镜行阑尾炎切除术,但是否将其作为阑尾切除常规手术,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比率.腹腔脓的发生与阑尾炎病程有很大关系,多见于穿孔性阑尾炎,局部或全腹已形成腹膜炎,可引起膈下、肠间、盆腔脓肿,以后者多见.腹腔脓肿是阑尾炎切除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虽然低位腹腔脓肿很少造成生命威胁,但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