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氏吐血三要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希雍所著<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的"吐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对后世医家治疗血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缪希雍,字仲淳,明代江苏常熟县人。医学造诣深邃,临证经验丰富。关于吐血一证,缪氏立“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之三要法。此论对后世治疗血证有较大的影响。笔者谨按吐血三要法,试探析其义。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与止血是血证的两大治则。所谓行血,系指活血散血而言;所谓止血,系指固涩堵止而言。杨仁斋指出:“血随气行,气逆而上奔,则血不循于经络而涌吐矣”。缪氏从气逆血升是吐血的主要病机立论,认为:“直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  相似文献   

3.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 ,溢出脉管外 ,导致九窍、肌肤等部位出血的统称 ,是多种疾病过程中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如吐 (呕 )血、咳 (咯 )血、衄血、便血、尿血、紫癜、崩漏等均属血证范畴。血证的治则 ,前贤已有论述。元代医家葛可久主张急性出血证应以止血为要 ,并创制有十灰散。明代医家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 :“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 ,“二曰宜补肝不宜伐肝” ,“三曰宜降气不宜降火”。清代医家唐容川《血证论》提出治疗血证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原则。笔者将血证分为急症期、缓和期、恢复期等三…  相似文献   

4.
“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是明代医家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简称《笔记》)中提出的,至今对治疗吐血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临床有但见吐血,即按图  相似文献   

5.
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的治吐血三要法。临床用于治疗吐血,有一定的实用价  相似文献   

6.
血证是诸多血液病最常见的证候之一,缪希雍提出治疗吐血的治法可广泛用于诸多血证之中,并不局限于吐血病。其所提的三法即活血、补肝、降气,是慢性血证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7.
肺癌病人咳血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给病人带来恐惧和很大的思想压力,中医药治疗这种咳血有优势。先贤缪仲淳曾提出“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可谓金玉之言。笔者考虑到肺癌咳血的特点,借  相似文献   

8.
缪氏三法: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二曰宜补肝,不宜伐肝;三曰宜降气,不宜降火。此三法对后世影响较大。明清及近代医家对吐血一病的撰文或立说,常引用缪氏吐血三要法为论据。笔者在临床中分析了吐血病案多例,与缪氏吐血三要法的理论,持有  相似文献   

9.
提起治吐血三要法,大家都会想到明代医家缪希雍(1546-1627)。其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即世称治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极大。笔者近来在学习探讨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的学术思想过程中,发现王肯堂在重订《灵兰要览》中也详细地阐明了治血三要法的观点,那么,“治血三要法”到底是王肯堂还是缪希雍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应是王氏而非缪氏,特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 咯血一症在中医教科书中已和吐血区分,但在古代医书中却常将咯血归纳于“吐血门”中。“吐血”往往泛指一切从口中吐出的血液。不少“吐血门”的医案中常见有嗽血、痰血、咳血、咯血之记载。关于咯血一症的治法历代医家各有所见,认为或由风热伤肺、或由肝火犯肺,或由阴虚火动所致。可予清热润肺或清肝泻火或润肺止血等。但在临床上遇到一些病例按上法治疗收效不够理想。缪仲醇在《先醒斋广笔记》中提出治吐血三要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  相似文献   

11.
明代医家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书中,提出了治疗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此三法多为临床医者治疗血证所遵循,并奉为圭臬。然而,临证治血,有的用之辄验,有的用之罔效。其理何在?我们认为关键是治血三法尚不能统括出血病的一切治疗方法。所以,有必要对治血三法作一个初步评析,权衡利弊,使之更好地运用于临床。一、行血与止血缪氏治吐血第一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从条文来看,缪氏倡行血不宜止血论,意在因“血  相似文献   

12.
张璐辨治血证以脏腑为本,用药顾及其间的生克顺逆,提出"证有虚中挟实,治有补中寓泻,从少从多之治法,贵于临病处裁",治以标本兼治,首重其本,如治疗吐血,提出宜补肝,不宜伐肝,以平肝气而令血有所归,伐肝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同时以各脏腑功能的不同,所发生血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来辨证施治。治疗时,张氏尤重胃气,因血证伤及人身正气,虚劳百伤,不管见何样血证,治先量胃气虚实用药。如对吐血血暴涌如潮者,若脉见虚大,此火势未敛,不可便与汤药,急以热童便,或藕汁灌之滋阴降火,俟半日许,脉势稍缓,方可进调养之剂。而对见吐血一吐则倾盆盈碗,或鲜血中兼紫黑大块,吐后不即凝结的,盖吐血出于胃,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所以吐多而不即凝,以中杂水谷之气也,皆劳力内伤中气而得(亦有醉饱伤内而致者),治不可骤止,止则使败血留积,为瘀血之根,不时举发,为害非轻,亦不宜峻攻,复伤其血,只宜调治胃气以安其血。  相似文献   

13.
提起治吐血三要法,大家都会想到明代医家缪希雍(1546-1627)。其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即世称治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极大。笔者近来在学习探讨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的学术思想过程中,发现王肯堂在重订《灵兰要览》中也详细地阐明了治血三要法的观点,那么,“治血三要法”到底是王肯堂还是缪希雍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应是王氏而非缪氏,特作如下阐述。1 王、缪的学术交往 王肯堂与缨希雍同是行医于江苏金坛的明代杰出医…  相似文献   

14.
韩一龙 《陕西中医》2007,28(7):932-933
唐宗海提出,汗、吐、攻、和,是治疗杂病的四大法,而于血证,则有宜有不宜.例如汗法,在血证是禁忌的.因为“脉潜气伏,斯血不升;发汗则气发泄.吐血之人,气最难敛,发泄不已,血随气溢,而不可遏,”所以不可漫用.即使见有表证,亦只能用和散方法,不得轻用麻桂羌活.  相似文献   

15.
杏林亭     
带“三”的治法治气三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治血三法:即血虚用补法,血淤用通法,血热用清法。治虚三本:指虚劳须从肺、脾、肾三脏着手治疗。治崩三法:即塞流、澄源、复旧。治吐血三诀: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  相似文献   

16.
曾救凡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870-871
介绍从肝论治血证的临证体会及验案举例。从中医理论阐述了肝与血证发病的密切关系,认为血证新病者多从肝论治,从潜肝泻火治官窍衄血、平肝降肺治咳血、泻肝和胃治吐血呕血、柔肝清肠治便血、清肝利湿治尿血五个方面论述了几种血证的发病与肝相关的病因病机,以及从治肝的角度确立的治法和常用方药,并通过病案分析,阐明了上述从肝论治血证的五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张广丽  许华 《新中医》2007,39(10):71-72
《血证论》是清·唐容川所撰,其中提出血证用药宜忌,即:"汗吐攻和,为治杂病四大法,而失血之证,则有宜与不宜"。纵观全书,其遣方用药可归纳为四个原则:忌汗、禁吐、宜下慎下、主和。具体阐述如下。1忌汗失血之人,因肺之气阴两伤,导致卫气虚弱,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不可以常规汗法解表。一则吐血既伤阴血又伤水津,发汗必更伤肺津;二则吐血之人,气最难敛,发汗解表药乃辛散疏泄之品,用后气更难敛,往往血随气溢而吐血不止;  相似文献   

18.
<正>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中医血证之吐血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发病率较高,多  相似文献   

19.
问与答     
如何正确理解《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治吐血三诀”? 请求答疑者孟楠“宜行血不宜止血”提示我们不宜一见吐血(从广义来说适于一切出血证)就单纯用止血药,以免瘀血停滞,  相似文献   

20.
陈念祖 ,字修园 ,福建长乐人 ,生于清乾隆道光年间 (公元 1 753~ 1 82 6年 )。陈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对血证治疗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他在《医学从众录·血证》中 ,大胆提出 :“凡吐血、衄血、下血和一切血症 ,俱不必琐分 ,惟认其大纲 ,则操纵自如”,不主张治疗血证分五脏六腑而治 ,而重在审因辨证。并根据朱丹溪的“血随火而升降”理论 ,得出治疗血证的总则 :“凡治血证 ,以治火为先”。其所谓之“火”,分为实火、虚火、灯烛之火、龙雷之火 ,强调辨别清晰 ,随证而治。1 实火宜泻实火大致由外受风寒 ,郁而不解 ,酝酿成热 ,以致吐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