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刺激对大鼠血清皮质酮和行为学的影响及睡眠剥夺的调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11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完成.选择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每组8只.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睡眠剥夺组在抑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进行72 h的睡眠剥夺.大平台对照组中平台的直径大于睡眠剥夺组,为18 cm,余与异相睡眠剥夺组的环境相同.以旷场实验研究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结果纳入动物32只,进入结果分析32只,无脱失值.①各组大鼠旷场行为得分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造模后的总活动量比造模前降低(17.25±4.03,99.25±5.98;12.13±3.01,90.00±6.04;15.50±3.27,96.25±7.06);睡眠剥夺72 h后,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的总活动量比造模后升高(71.00±5.84,12.13±3.01;53.50±9.42,15.50±3.27).②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使大鼠血清皮质酮提高,睡眠剥夺使抑郁模型大鼠的血清皮质酮下降,正常对照组为(37.62±6.63)μg/L,抑郁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91.60±17.63)μg/L],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低于正常对照组[(3.43±0.90),(3.23±0.68),(37.62±6.63)μg/L,P<0.01],且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均低于抑郁模型组(P<0.01).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可使大鼠血清皮质酮提高,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并出现抑郁样行为;睡眠剥夺使抑郁模型大鼠的血清皮质酮下降,即抑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兴奋性,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刺激对大鼠血清皮质酮和行为学的影响及睡眠剥夺的调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11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完成。选择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每组8只。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睡眠剥夺组在抑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进行72h的睡眠剥夺。大平台对照组中平台的直径大于睡眠剥夺组,为18cm,余与异相睡眠剥夺组的环境相同。以旷场实验研究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结果:纳入动物32只,进入结果分析32只,无脱失值。①各组大鼠旷场行为得分: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造模后的总活动量比造模前降低(17.25±4.03,99.25±5.98;12.13±3.01,90.00±6.04;15.50±3.27,96.25±7.06);睡眠剥夺72h后,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的总活动量比造模后升高(71.00±5.84,12.13±3.01;53.50±9.42,15.50±3.27)。②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使大鼠血清皮质酮提高,睡眠剥夺使抑郁模型大鼠的血清皮质酮下降,正常对照组为(37.62±6.63)μg/L,抑郁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犤(91.60±17.63)μg/L犦,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低于正常对照组犤(3.43±0.90),(3.23±0.68),(37.62±6.63)μg/L,P<0.01犦,且睡眠剥夺组和大平台对照组均低于抑郁模型组(P<0.01)。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可使大鼠血清皮质酮提高,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并出现抑郁样行为;睡眠剥夺使抑郁模型大鼠的血清皮质酮下降,即抑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兴奋性,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取消异相睡眠后大鼠游泳速度的变化,为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科学方法。方法:2003-04在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采用小平台法建立24,48.72h异相睡眠剥夺(paradoxical sleep deprivatlon,PSD)大鼠动物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自动记录大鼠游泳速度。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student-Newman-Keuls(SNK)法。结果:异相睡眠剥夺24,48,72h组大鼠的游泳速度分别为(24.79&;#177;1.50),(27.73&;#177;489),(28.21&;#177;2.95)cm/s,比同时段的大平台组[分别为(20.85&;#177;3.491.(21.13&;#177;2.78),(19.85&;#177;3.64)cm/s]及其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95&;#177;3.19).(20.13&;#177;6.13).(22.94&;#177;3.91)cm/s]快并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而在异相睡眠剥夺24.48,72h组间随着剥夺时间的延长,其游泳速度逐渐增强,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少。结论:在一定时间段内,剥夺异相睡眠可以提高大鼠游泳速度。  相似文献   

4.
背景:睡眠剥夺是一种在特殊职业环境中存在的特殊生理心理反应,目前不少人认为香烟烟雾能有效缓解睡眠剥夺后产生的低靡精神状态和异常情绪波动,暂时减轻睡眠剥夺对行为、情绪的不良影响。至今有关香烟烟雾对人体各方面危害的研究已较全面,但有关在急性睡眠剥夺情况下被动吸烟对行为和情绪状态的影响,目前争论颇多。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急性睡眠剥夺大鼠行为、情绪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及预防医学系放射医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4/06在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完成。选择成年鼠龄3个月、雄性、健康SD大鼠49只,体质量(180&;#177;15).g,随机分为5组:睡眠剥夺+被动吸烟24h组(n=8),睡眠剥夺24h组(n=8),睡眠剥夺+被动吸烟54h组(n=8),睡眠剥夺54h组(n=8),空白对照组(n=17)。方法:①睡眠剥夺+被动吸烟24h组,睡眠剥夺24h组,睡眠剥夺+被动吸烟54h组,睡眠剥夺54h组,分别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进行24h和54h睡眠剥夺,睡眠剥夺+被动吸烟24h组和睡眠剥夺+被动吸烟54h组在睡眠剥夺同时进行被动吸烟,每日12次,120min/次,每次同时点燃3支香烟(有滤嘴香烟),自燃至灰烬。②采用旷场实验测试大鼠的情绪、行为变化:用摄像仪跟踪记录大鼠在旷场中5min内的活动情况,计算并记录大鼠5min内在旷场中距旷场中心的平均距离和运动的总距离,分别考察大鼠的探索性行为及兴奋性状态。距旷场中心的平均距离越近,说明大鼠的探索性行为越多,兴奋性越高;运动总距离越长,也说明大鼠的兴奋性越高。③所有数据以x&;#177;s表示,所用方法为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观察指标:以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中距旷场中心的平均距离和运动总距离的比较,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和情绪的变化。结果:纳入大鼠49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49只,无脱失值。①大鼠情绪状态观察结果:实验结束后观察显示,睡眠剥夺+被动吸烟24h组较睡眠剥夺24h组,睡眠剥夺+被动吸烟54h组较睡眠剥夺54h组,睡眠剥夺54h组较睡眠剥夺24h组情绪低靡,蜷缩喜静,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反应冷漠,对其他鼠的攻击行为较少。②旷场实验测试结果:睡眠剥夺24h组距旷场中心的平均距离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及睡眠剥夺+被动吸烟24h组[(53.93&;#177;1.83,58.21&;#177;4.45,58.11&;#177;1.62)cm,(P〈0.01~0.05)],睡眠剥夺54h组距旷场中心平均距离明显大于睡眠剥夺24h组[(61.53&;#177;3.02,58.11&;#177;1.62)cm,P〈0.01)],睡眠剥夺24h组的运动总距离明显大于睡眠剥夺+被动吸烟24h组及空白对照组[(3310.45&;#177;1445.97,1818.20&;#177;733.25,2338.15&;#177;694.70)cm,(P〈0.01-0.05)],睡眠剥夺54h组运动总距离明显大于睡眠剥夺+被动吸烟54h组,小于睡眠剥夺24h组[(2410.70&;#177;548.64,1473.5&;#177;945.89,3310.45&;#177;1445.97)cm,(P〈0.05)]。结论:大鼠的行为和情绪反应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兴奋后抑制的趋势,而被动吸烟在整个大鼠睡眠剥夺过程中对大鼠的行为和情绪状态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取消异相睡眠后大鼠游泳速度的变化,为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科学方法。方法:2003-04在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采用小平台法建立24,48,72h异相睡眠剥夺(paradoxicalsleepdeprivation,PSD)大鼠动物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自动记录大鼠游泳速度。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student-Newman-Keuls(SNK)法。结果:异相睡眠剥夺24,48,72h组大鼠的游泳速度分别为(24.79±1.50),(27.73±4.89),(28.21±2.95)cm/s,比同时段的大平台组犤分别为(20.85±3.49),(21.13±2.78),(19.85±3.64)cm/s犦及其正常对照组犤分别为(19.95±3.19),(20.13±6.13),(22.94±3.91)cm/s犦快并始终保持在一较高水平,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异相睡眠剥夺24,48,72h组间随着剥夺时间的延长,其游泳速度逐渐增强,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少。结论:在一定时间段内,剥夺异相睡眠可以提高大鼠游泳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项针对慢性睡眠剥夺(CSD)大鼠自主活动能力及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筛选出的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TC)组、模型(M)组和电项针(ENA)组,每组8只.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CSD模型,电项针组在造模21 d后电针项部两侧的风池和供血穴,20 min/次,共1...  相似文献   

7.
背景:睡眠剥夺可引起动物或人学习记忆受损,还可引起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升高。褪黑素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有报道褪黑素对氯化铝、吗啡戒断等因素致动物学习记忆损伤有改善作用,但褪黑素是否对睡眠剥夺致动物学习记忆损伤有影响?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的影响及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动物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和护理系。 材料:实验于2005~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完成。选择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褪黑素小剂量组、褪黑素大剂量组,每组8只。 方法:小剂量褪黑素组和大剂量褪黑素组,采用褪黑素剂量分别为5mg/kg和15mg/kg,配制成2mL溶液,每天下午17:00腹腔注射,对照组在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1次/d,连续7d,后给予睡眠剥夺3d。此间依然按分组每日给予褪黑素或生理盐水。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睡眠剥夺48h和睡眠剥夺72h后用水迷宫测试大鼠的记忆,用逃避潜伏期(s)作为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变化的指标,逃避潜伏期时间越短,说明大鼠的空间记忆越好。各组睡眠剥夺结束后大鼠立即处死,于冰浴中取出海马与大脑皮质。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含量,用硫代巴比妥法检测丙二醛含量。 主要观察指标:睡眠剥夺48h和睡眠剥夺72h后逃避潜伏期测评结果。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 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各组大鼠睡眠剥夺48h、72h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1.886,P=0.000)和(F=5.440,P=0.012),睡眠剥夺48h、72h小剂量褪黑素组和大剂量褪黑素组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且睡眠剥夺48h大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比小剂量组减小。(2)各组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差异都非常显著。大脑皮质一氧化氮(r=14.038,P=0.000)、丙二醛(F=27.414。P=0.000)和海马一氧化氮(F=22.692,P=0.000)、丙二醛(F=14.316,P=0.000)。与对照组比较,两个实验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降低都非常显著,且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海马一氧化氮含量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呈现出量效关系。 结论:褪黑素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睡眠剥夺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及丙二醛的升高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许耘红  李志梁  吴沃栋  黄焕亮 《临床荟萃》2011,26(6):497-500,F0002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Wistar A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S组、SD1d组、SD3d组、SD5d组、SD7d组。建立AS大鼠SD模型,制备主动脉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光镜观察切片。检测主动脉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大鼠AS病变进展逐渐加重。主动脉组织GSH含量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增高,GSH-Px及SOD活性逐渐降低。血清中TNF-α、hsCRPI、L-6水平也在逐渐增高。结论睡眠剥夺可通过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及加速炎症发展,从而促进AS进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睡眠剥夺是一种在特殊职业环境中存在的特殊生理心理反应,目前不少人认为香烟烟雾能有效缓解睡眠剥夺后产生的低靡精神状态和异常情绪波动,暂时减轻睡眠剥夺对行为、情绪的不良影响。至今有关香烟烟雾对人体各方面危害的研究已较全面,但有关在急性睡眠剥夺情况下被动吸烟对行为和情绪状态的影响,目前争论颇多。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急性睡眠剥夺大鼠行为、情绪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及预防医学系放射医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4/06在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完成。选择成年鼠龄3个月、雄性、健康SD大鼠49只,体质量(180±15)g,随机分为5组: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24h组(n=8),睡眠剥夺24h组(n=8),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54h组(n=8),睡眠剥夺54h组(n=8),空白对照组(n=17)。方法:①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24h组,睡眠剥夺24h组,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54h组,睡眠剥夺54h组,分别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进行24h和54h睡眠剥夺,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24h组和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54h组在睡眠剥夺同时进行被动吸烟,每日12次,120min/次,每次同时点燃3支香烟(有滤嘴香烟),自燃至灰烬。②采用旷场实验测试大鼠的情绪、行为变化:用摄像仪跟踪记录大鼠在旷场中5min内的活动情况,计算并记录大鼠5min内在旷场中距旷场中心的平均距离和运动的总距离,分别考察大鼠的探索性行为及兴奋性状态。距旷场中心的平均距离越近,说明大鼠的探索性行为越多,兴奋性越高;运动总距离越长,也说明大鼠的兴奋性越高。③所有数据以x±s表示,所用方法为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观察指标:以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中距旷场中心的平均距离和运动总距离的比较,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和情绪的变化。结果:纳入大鼠49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49只,无脱失值。①大鼠情绪状态观察结果:实验结束后观察显示,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24h组较睡眠剥夺24h组,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54h组较睡眠剥夺54h组,睡眠剥夺54h组较睡眠剥夺24h组情绪低靡,蜷缩喜静,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反应冷漠,对其他鼠的攻击行为较少。②旷场实验测试结果:睡眠剥夺24h组距旷场中心的平均距离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及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24h组[(53.93±1.83,58.21±4.45,58.11±1.62)cm,(P<0.01~0.05)],睡眠剥夺54h组距旷场中心平均距离明显大于睡眠剥夺24h组[(61.53±3.02,58.11±1.62)cm,(P<0.01)],睡眠剥夺24h组的运动总距离明显大于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24h组及空白对照组[(3310.45±1445.97,1818.20±733.25,2338.15±694.70)cm,(P<0.01~0.05)],睡眠剥夺54h组运动总距离明显大于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54h组,小于睡眠剥夺24h组[(2410.70±548.64,1473.50±945.89,3310.45±1445.97)cm,(P<0.05)]。结论:大鼠的行为和情绪反应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兴奋后抑制的趋势,而被动吸烟在整个大鼠睡眠剥夺过程中对大鼠的行为和情绪状态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能力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持续时间睡眠剥夺(SD)对大鼠学习能力以及海马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以正常组作为对照,使用Y型迷宫测试不同持续时间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采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4 d、6 d组学习成绩明显降低,海马乙酰胆碱含量明显减少,睡眠剥夺2 d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海马乙酰胆碱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睡眠剥夺导致的大鼠学习能力下降可能与其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睡眠剥夺可引起动物或人学习记忆受损,还可引起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升高。褪黑素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有报道褪黑素对氯化铝、吗啡戒断等因素致动物学习记忆损伤有改善作用,但褪黑素是否对睡眠剥夺致动物学习记忆损伤有影响?目的:观察褪黑素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的影响及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和护理系。材料:实验于2005-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完成。选择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褪黑素小剂量组、褪黑素大剂量组,每组8只。方法:小剂量褪黑素组和大剂量褪黑素组,采用褪黑素剂量分别为5mg/kg和15mg/kg,配制成2mL溶液,每天下午17:00腹腔注射,对照组在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1次/d,连续7d,后给予睡眠剥夺3d。此间依然按分组每日给予褪黑素或生理盐水。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睡眠剥夺48h和睡眠剥夺72h后用水迷宫测试大鼠的记忆,用逃避潜伏期(s)作为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变化的指标,逃避潜伏期时间越短,说明大鼠的空间记忆越好。各组睡眠剥夺结束后大鼠立即处死,于冰浴中取出海马与大脑皮质。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含量,用硫代巴比妥法检测丙二醛含量。主要观察指标:睡眠剥夺48h和睡眠剥夺72h后逃避潜伏期测评结果。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睡眠剥夺48h、72h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1.886,P=0.000)和(F=5.440,P=0.012),睡眠剥夺48h、72h小剂量褪黑素组和大剂量褪黑素组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且睡眠剥夺48h大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比小剂量组减小。②各组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差异都非常显著,大脑皮质一氧化氮(F=14.038,P=0.000)、丙二醛(F=27.414,P=0.000)和海马一氧化氮(F=22.692,P=0.000)、丙二醛(F=14.316,P=0.000)。与对照组比较,两个实验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降低都非常显著,且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海马一氧化氮含量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呈现出量效关系。结论:褪黑素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睡眠剥夺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及丙二醛的升高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及瘦素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9组(n=10),分别为生理盐水群居对照(NS)24 h、72 h、120 h组;生理盐水REM睡眠剥夺(NS-SD)24 h、72 h、120 h组和瘦素REM睡眠剥夺(L-SD)24 h、72 h、120 h组.均为腹腔注射给药.大鼠的REM睡眠剥夺模型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的焦虑行为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maze,EPM)测试,分别观察瘦素和生理盐水对REM睡眠剥夺(SD)大鼠(第24、72、120小时)焦虑行为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REM睡眠剥夺模型及高架十字迷宫焦虑模型.大鼠焦虑行为结果:(1)与NS组相比,NS-SD组在24 h(F=5.32,P=0.01)和120 h(F=15.06,P=0.00)时EPM的总次数增加,L-SD组在120 h时的总次数降低;(2)NS-SD组在120 h时的开臂次数%(χ2=21.55,P=0.00)和开臂时间%(χ2=22.53,P=0.00)均显著增加,L-SD组在120 h时的开臂次数%和开臂时间%显著减少.结论:REM睡眠剥夺与大鼠焦虑行为的变化呈时间相关性,瘦素可减少长期REM睡眠剥夺导致的大鼠焦虑行为.因此,瘦素可能参与了REM睡眠剥夺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大鼠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接随机数字法将SD大鼠分为:单独笼养组,睡眠剥夺1d组,3d组,5d组,7d组和对照组,各组8只。采用小站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用放射性核素99Tcm灌胃测定大鼠胃液体排空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黏膜中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结果:睡眠剥夺条件下可导致胃排空障碍,大鼠睡眠剥夺3d,5d,7d组胃排空率分别为(72±4)%,(71±5)%,(70±6)%。分别与单独笼养组、对照组及睡眠剥夺1d组比较均明显降低(t=2.763~3.684,P均<0.01)。同时胃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在睡眠剥夺3d,5d,7d大鼠胃黏膜中胃泌素含量分别为(268±118),(306±151),(405±164)ng/L分别与单独笼养组、对照组及睡眠剥夺1d组比较均明显升高(t=2.104~4.787,P<0.05~0.01)。胃动素含量分别为(51±32),(43±28),(36±20)ng/L,分别与单独笼养组、对照组及睡眠剥夺1d组比较均明显降低(t=2.054~3.062,P<0.05~0.01)。生长抑素水平分别为(219±110),(260±78),(236±88)ng/L,分别与单独笼养组、对照组及睡眠剥夺1d组比较均明显升高(t=2.023~3.120,P<0.05~0.01)。结论:睡眠剥夺可导致胃排空障碍和胃粘膜中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睡眠剥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睡眠剥夺疗法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无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口干、失眠、恶心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睡眠剥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可显著增加抗抑郁效果,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