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肿瘤之一 ,多数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 ,临床诊断较易。而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 ,临床诊断较困难 ,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我院近 10年来收治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 2 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45~ 72岁 ,其中 45~ 5 0岁 2例、5 1~ 6 0岁 10例、6 1岁以上 8例 ,平均年龄 5 9岁。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 1~ 6 0天。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组全部病例均以脑部或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就诊。主要症状和体征 :头痛 13例 ,恶心呕吐 8例 ,视物模糊 3…  相似文献   

2.
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沙  马晖  侯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8):1183-1183
我院自 1992 - 0 6~ 2 0 0 1- 12应用羟基喜树碱 (HCPT)对膀胱癌术后 36例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复发 ,收到良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32例 ,女 4例 ,年龄 4 0~ 6 9岁 ,平均 5 4岁。行肿瘤局部切除 4例 ,膀胱部分切除 8例 ,TUREt2 4例 ,均经术后病理确诊 ,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 35例 ,腺癌 1例。分期 :T1 期8例 ,T2 期 2 4例 ,T3期 4例。肿瘤分级 :G1 18例 ,G2 16例 ,G32例。1.2 方法 自手术后 2周开始以 HCPT10 ml从尿道口直接注入膀胱 ,女性用导尿法注入膀胱 ,每 0 .5 h更换体位 1次 ,保留 2 h。每…  相似文献   

3.
膀胱良性肿瘤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81年 2月~ 2 0 0 2年 9月间共收治膀胱肿瘤 44 2例 ,膀胱良性肿瘤 9例 ,占同期膀胱肿瘤 2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膀胱良性肿瘤 9例 ,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男 5例 ,女 4例 ,男∶女为1 2 5∶ 1。年龄为 17~ 5 5岁 ,平均 3 5 8岁 ,病程 1~ 6个月 ,平均 3 5个月。主要临床表现 :无痛性血尿 6例 ,膀胱刺激症状 5例 ,排尿困难 2例 ,排尿后头痛、心悸3例。 5例行尿肿瘤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膀胱镜检查 9例 ,均发现肿瘤。肿瘤发生部位 :三角区 2例 ,侧壁 5例 ,底部 1例 ,颈部 1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9例上尿路均未见…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癌术前放疗16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于 1987- 11~ 1996 - 0 7对 、 期宫颈癌进行放疗加手术的综合治疗。资料保存完整随访 5 a的 16 5例总结并与其他方法治疗同期别宫颈癌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年龄 2 9~ 6 5岁 ,中位年龄 5 1岁。首发症状为阴道出血 ,肿瘤形态 :糜烂型 39例 ,菜花型 78例 ,结节型 37例 ,溃疡型 11例 ;肿瘤直径≥ 3cm4 9例 ,<3cm116例 ;病理以鳞癌为主 ,其次为腺癌 ;术后病理发现癌细胞 12 9例 ;有淋巴结转移 13例 ,无淋巴结转移 15 2例。1.2 方法 外照射采用 6 0 Co全盆野 ,15 cm× 15 cm至 15 cm×2 0 cm前后对穿交替…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发生率较低 ,但预后不佳。我院自 1978-11~ 2 0 0 1- 11收治 4 8例 ,占我院同期收治泌尿系肿瘤的 2 .6 9%(48/1784 ) ,其中 2 4例为早期病例 ,现就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早期症状及诊断提出看法 ,将资料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32例 ,女 16例。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18岁。肿瘤在输尿管上段 12例 ,中段 2 4例 ,下段 12例。全程肉眼血尿 36例 ,无血尿者 12例。患侧肾区疼痛较剧烈呈非典型肾绞痛者 3例 ,患侧肾区钝痛、胀痛、酸痛者 4 2例。患侧肾积水 2 7例。本组中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者 30例 ;术前…  相似文献   

6.
膀胱腺癌的诊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5年诊治12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8~78岁;11例因血尿、尿频等尿路症状就诊,1例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B超检查均提示膀胱内占位;膀胱镜检发现肿瘤直径1.0~8.5 cm。5例首次就诊即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术后复发,其中2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2例再次行扩大膀胱部份切除术;2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中1例术后1个月原位复发,行CT检查证实为脐尿管癌,行扩大膀胱部份切除,脐尿管切除术;1例首次术后病理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3次复发,第3次手术后病理提示膀胱印戒细胞癌。1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2~8年。2年生存率60%(6/10),5年生存率33%(2/6)。首次行全膀胱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75%(3/4),5年生存率67%(2/3);首次行膀胱部份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50%(2/4),5年生存率33%(1/3);首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2例,其中脐尿管癌1例术后随访4年存活,未复发;移行细胞癌多次复发转变为印戒细胞癌1例术后随访2年存活。结论:膀胱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积极的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序贯使用BCG和MMC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 - 0 3~ 1998- 0 6对 5 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卡介苗 (BCG)加丝裂霉素 C(MMC)序贯使用及单独使用丝裂霉素 C行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 ,对两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5 8例 ,其中男 47例 ,女 11例。年龄 2 4~ 72岁 ,平均 5 2岁。均经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5 8例均行保留膀胱手术 ,其中经尿道肿瘤电切术 (TURBT) 2 8例 ,肿瘤切除加电灼术 18例 ,膀胱部分切除 1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 BCG MMC组和 MMC组进行膀胱灌注 ,每组 2 9例。BCG购于北京东亚生物制品研究…  相似文献   

8.
倪俭  王杭 《中国临床医学》2007,14(5):697-698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2006年诊治10例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5~81岁;9例因血尿、尿频等尿路症状就诊,1例因膀胱结石行膀胱切开取石治疗后1年复查时CT提示膀胱壁明显增厚发现。B超检查8例患者提示膀胱内占位,2例患者膀胱无法充盈观察;9例膀胱镜检发现肿瘤直径2.0~6.5cm,单发6例,多发3例。4例患者首次就诊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1例患者因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行肿瘤旷置,尿流改道术;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18个月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3例患者首次就诊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分别术后6个月,1年复发;2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3个月、6个月复发。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2年生存率50%(4/8),5年生存率16.7%(1/6)。其中首次行全膀胱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67%(2/3),5年生存率50%(1/2);首次行膀胱部份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33%(1/3),5年生存率0%;首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获得随访2例,2年生存率0%。结论:膀胱鳞状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并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经尿道电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组17例术前膀胱镜活检均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合并后尿道移行细胞癌,且为男性,年龄38~79岁,平均57岁.所有患者均行后尿道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尿道肿瘤切至前列腺组织,膀胱肿瘤切至浅肌层.术后30m in内给予膀胱灌注,定期复查.结果 随访6~120个月,平均72个月,5例肿瘤复发,其中2例出现肿瘤进展,行全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术;另3例单纯膀胱肿瘤复发,其中1例3次复发,均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患者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行经尿道电切术手术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恢复快,可重复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脊椎管内肿瘤在骨科临床并不少见。由于其生长部位不同 ,而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 ,给早期定位诊断带来一定困难[1 ,2 ] 。作者自 1992年~ 1995年间治疗了 45例椎管内肿瘤 ,其中 16例发生定位诊断失误 ,分析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3岁~ 6 1岁 ,10岁以下 1例 ,2 0岁~ 2 9岁 3例 ,30岁~ 39岁 5例 ,40岁~ 49岁 4例 ,5 0以上 3例。发病距确诊时间 ,最短 6个月 ,最长4a3个月 ,平均 2 a1个月。1.2 临床表现 颌面部感觉障碍 ,单侧上、下肢痉挛瘫 1例 ;单侧下肢疼痛无力 3例 ,局限性股外侧…  相似文献   

11.
膀胱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劲元  严君  霍华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3(11):851-852,T002
膀胱肿瘤的诊断 ,膀胱镜检查一直是首选[1] ,超声检查肿瘤基底部与膀胱壁的关系 ,膀胱腔外的浸润、转移及术后随访具有临床价值。现将我科超声诊断膀胱肿瘤的病例作一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选取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4月本院泌尿外科门诊、住院病例共 2 9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者 12岁。 4例为膀胱肿瘤术后。临床表现 ,以无痛性血尿为主 ,伴有尿频、尿痛。 2 6例手术 ,病理结果 :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 °— °共2 0例 ,鳞状上皮癌 6例 :3例经膀胱镜检查 ,病理学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2例 ,附壁陈旧性血凝块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电切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经验。方法经后腹腔镜施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32例。其中输尿管肿瘤20例,肾盂肿瘤12例。肿瘤位于右侧17例,左侧15例。2例输尿管肿瘤合并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镜距输尿管口约0.5cm环形切透膀胱全层,对输尿管末端电灼彻底封闭输尿管开口。输尿管末端电切结束退出电切镜后留置尿管。采用腰部3个穿刺套管针入路,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下腹部行5~9cm切口,取出肾标本,然后行下端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结果31例手术顺利,1例术前有经皮肾镜术史,术中发生十二指肠瘘,手术中转开放修补十二指肠,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时间2.0~6.5h,平均3.5h。出血量25~1500ml,平均163ml。术后随访2~36个月。29例患者无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膀胱、盆腔转移,目前带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2年发生膀胱肿瘤,电切后无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第3个月死于心脏疾病。结论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切口明显小于开放手术,术后恢复快。用电切镜环状切除输尿管末端可完整切除输尿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SCC)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例原发性膀胱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膀胱SCC.临床分期:T1期1例,T2a期4例,T2b期5例,T3期2例.9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14个月因癌转移死亡.8例行膀胱全切患者,其中4例死于肿瘤转移和复发,1例存活至今,3例失访.2例行姑息性手术患者,1例术后3个月死于肾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7个月死于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原发性膀胱SC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结扎术后膀胱壁炎症包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结扎术后膀胱壁炎症包块少见 ,易误诊误治 ,造成患者的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我院于 1994~ 1999年收治 4例患者 ,均以膀胱肿瘤收住院 ,手术治愈出院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年龄 2 8~ 5 4岁 ,因尿频、尿急 ,B超或CT发现膀胱壁肿块以膀胱肿瘤入院。有症状 4~ 2 0个月 ,入院前均以泌尿系感染治疗 ,症状无明显改善。 11个月~ 7年前行输卵管结扎术 ,均于当地卫生站或卫生院施术。 4例均无肉眼血尿。尿常规均见白细胞及脓球 ,其中 2例见红细胞 ( ~ )。包块大小 2 0cm× 3 5c…  相似文献   

15.
1994- 0 1~ 2 0 0 0 - 12我科共诊治 35 0例外院及门诊诊为膀胱肿瘤患者 ,明确诊断 32 8例 ,排除诊断 2 2例 ,分析外院及门诊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 ,年龄 30~ 6 7岁 ,平均 42岁 ,男 2 0例 ,女 2例。临床表现 :血尿 17例 ,尿路刺激症状 11例 ,体检发现 4例。B超检查 2 2例 ,CT检查 4例均提示膀胱肿瘤 ;尿常规检查 2 2例 ,17例有镜下血尿 ;膀胱镜检查 2 2例 ,病理学检查 10例 ,本组 2 2例均行膀胱镜检查诊断分别为 :血块及伴机化 4例 ,输尿管嵴先天性隆起 2例 ,炎性隆起 1例 ,前列腺中叶增生突向膀胱误为肿瘤 2例 ,膀胱结…  相似文献   

16.
误诊为脑血管病的脑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转移瘤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行、淋巴或脑脊液循环转移至颅内者。不少脑转移瘤发病前无原发灶的症状和体征 ,而以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为首发 ,初诊时常易误诊为脑血管病。笔者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期间收集该院 1996年 3月~ 2 0 0 2年 5月以脑血管病收治、后经CT或MRI证实为脑转移瘤的 19例资料 ,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9例中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30~ 79岁 ,平均 5 4岁 ,其中 30~ 39岁 1例 ,40~ 49岁 3例 ,5 0~ 5 9岁 6例 ,≥ 6 0岁 9例。 19例病前均无原发肿瘤病史及症状…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1997—12/2007—10青年人大肠癌院外或院内误诊2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17例,年龄14~35岁,平均26.3岁。其中位于直肠16例,乙状结肠3例,降结肠3例,结肠纡曲2例,盲肠4例。1.2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黏液血便与排便习惯改变,其中便血者17例,大便次数增加16例,腹痛9例,便形变细5例,黏液便10例,肠梗阻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23例.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52岁.单发15例,多发8例.病理分级G1~G3,分期Ta~T1,肿瘤直径0.3~2.5 cm.[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 min,出血量少.1例出现耻骨后间隙尿外渗,23例随访5~12个月,平均8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8.6%.[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晚期癌症 5 9例 ,以探讨其疼痛原因及恰当的镇痛治疗。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 - 0 1~ 2 0 0 1- 12收治的晚期癌症 5 9例 ,男 30例 ,女 2 9例 ,年龄 2 4~ 82岁 ,中位年龄 5 9.6 0岁。肿瘤类型 :肺癌 16例 ,肠癌 8例 ,乳腺癌、胃癌各 6例 ,胰腺癌 4例 ,卵巢癌 3例 ,食道癌、肾癌、贲门癌、脑癌各 2例 ,多发性骨髓瘤、输卵管癌、宫颈癌、副鼻窦癌、肝癌、阑尾癌、十二指肠癌、胆囊癌各 1例。 5 9例中有 34例 (5 7.6 3% )疼痛。轻度疼痛 11例 ,其中 5例以疼痛为首发症状 ;中度疼痛 4例 ;重度疼痛 19例 (32 .2 0 …  相似文献   

20.
骨髓为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 ,我院自 1998~ 2 0 0 1年 ,共收治了以骨髓转移癌为首发的恶性肿瘤 11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34~ 6 5岁 ,其中大于 4 8岁 9例 ,骨髓穿刺确诊骨髓转移癌 ,经 CT、内窥镜、病理证实肺癌 4例 ,胃癌 2 2例 ,肠癌 1例 ,乳腺癌 1例 ,不明原因 3例。不同程度发热 6例 ,贫血 10例 ,有骨髂压痛症状 10例 ,消化道出血症状 3例 ,有明显消瘦 8例 ,皮肤粘膜有出血 8例 ,淋巴结肿大 9例 ,肝脾肿大 8例。实验室检查 :Hb5 6~ 10 8g/L 10例 ,WBC<3.8×10 9/L,>10× 10 9/L 5例 ,PL T<1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