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术传承研究对于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培养、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隐性知识的概念进行了介绍,指出中医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并具有相应的传承策略.引入隐性知识理论,将对中医学术传承的观念变革产生影响,并为其提供有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成为促进中医学术传承中隐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和转化的重要工具.在利用隐性知识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医学术传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历经千年,流派众多。流派的传承对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中医学术流派良性发展中,道、法、术作为传承的主要内容是保障传承质量的关键,也是保障中医学术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核心。通过对于流派传承的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试图挖掘、归纳、概括传承的共性规律,以期发展壮大流派传承,强化中医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特点均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传承与发展的根基;没有中医经典的研习,就没有中医学术的发展,传统文化是学习中医经典的金钥匙;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应该遵循其自身的特质,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术传承研究对于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培养、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隐性知识的概念进行了介绍,指出中医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并具有相应的传承策略。引入隐性知识理论,将对中医学术传承的观念变革产生影响,并为其提供有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成为促进中医学术传承中隐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和转化的重要工具。在利用隐性知识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医学术传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传承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传承体系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时,中医发展就会顺利且平稳;当其发展规律违背自然现象时,则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或干扰。江南何氏世医绵延数百年,历经宋、元、明、清至今,家族行医的历史长达800余年,目前共有30代,为中医世医绵延之最。目前其在上海地区仍有传承,但镇江地区学术传承出现断档。本文总结概括了何氏流派的相关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探讨了如何建立有效的传承模式,提高传承质量,推动该流派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老认为:铁杆中医,不是中医与西医结合,而是中医与现代尖端科学结合。中医学就是尖端科学,两个尖端科学结合,那就是更高的医学。关于中医传承与创新,邓老说要学习好中医,就要从经典入手,因为经典是中医学之根,是后世各家学说之源头,必须下一番工夫才能学好。而要学习好经典,还必须注重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是中医的生命线,离开临床实践,中医就寸步难行。此外,中医也要与时俱进,西医的检查手段,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用‘拿来主义’的办法,补充中医的不足,中医也是这么发展过来的。要发展中医,就必须把中医教育办好,要抓紧抢救老中医学术经验,办学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以多元视野重新审视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历程,可知当时中医面临学理危机、价值危机、存亡危机与权利危机,这是中医跨入新的历史阶段所必经的事件.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主线是抗争图存与自强发展,取得了阻止废除中医企图、逐步纳入现代国家政制、学术体系完整传承、新式事业初具规模和衷中参西取得经验等5项成就,呈现出坚韧的生机.虽然在发展水平存在局限,但已奠定了20世纪以后中医发展模式的刍形.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政府一系列大力扶持中医药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春风下,随着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深入和健康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学术传承与创新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秉持着开放与包容的原则,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发展要做到中医学科内部相互融合、中医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学术与产业等三方面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医流派传承作为中医药师承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形态,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从中医流派学术传承教育的自身规律出发,引入知识管理方法,建构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隐化(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internalization,SECI)传承模型,并结合我国孟河医派学术传承中的实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报》2013,(11):1652-1654
目的:认识与研究流派产生与传承的规律。方法:从构成中医流派的三个要素研究其对流派传承的价值。结果:"源""流""派"即是构成中医学术流派的基础框架,又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结论:流派加强了中医学术传统特色的传承,推动、促进了中医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