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①中医"治未病"调治观察组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原则,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等调适;②六味地黄丸对照组进行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③维生素B1对照组进行口服维生素B1治疗;通过1年的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亚健康"状态人员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的78%;观察组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在对调治亚健康状态人员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对改善疲倦、失眠、头晕、心烦、便秘的影响与维生素B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守德 《光明中医》2007,22(12):71-7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结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确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维生素B2、维生素C、甘露聚糖肽和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甘露聚糖肽各2个疗程,外用药相同.随访1年,观察两组溃疡间歇时间、数目、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36.9%,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痊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84.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结合西药比单纯用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满意,并能延长溃疡间歇时间,减少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观察掀针疗法对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调治作用。方法 70例脾虚型亚健康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性干预措施,观察组另给予掀针疗法。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主次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33/35),高于对照组82.8%(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评分(6.54±2.59)分,次症评分(5.54±2.21)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掀针疗法调治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口服六味地黄丸,同时口服复方维生素B、C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结论:六味地黄丸配合复方维生素B片、维生素C片治疗复发性口疮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口服六味地黄丸联合局部含漱0.12%氯己定溶液治疗复发性口疮(RA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RAU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联合含漱0.12%氯己定溶液,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和维生素C联合含漱0.12%氯己定溶液。结果:在平均溃疡期缩短和止痛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48.2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减少RAU复发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87%,对照组为34.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0.12%氯己定溶液治疗复发性口疮能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和减少复发,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六味地黄丸联合维生素E胶囊治疗黄褐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六味地黄丸联合维生素E胶囊;对照组采用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面部色素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4.00%,对照组为3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维生素E胶囊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黄褐斑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逍遥丸、六味地黄丸和维生素C、维生素E中西医结合在女性黄褐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120名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其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逍遥丸和六味地黄丸口服治其本,中西医结合标本同治。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在黄褐斑的治疗中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理气健脾法对亚健康状态失眠的干预效果,并探讨"治未病"思想的应用。方法将64例亚健康状态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应用中医辨证+理气健脾法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中医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均疗效显著,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PSQI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 0. 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治未病"思想的理气健脾法应用于亚健康失眠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更为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治未病"思想可作为治疗亚健康失眠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9.
常海仓  陈群 《陕西中医》2007,28(11):1504-1505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类中药配伍制膏,对亚健康状态肾虚证的疗效。方法:100例亚健康状态人群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应用四维补肾膏(其主要成份为:生熟地、黄芪、山药、党参、枸杞子、菟丝子、牛膝、杜仲、淫羊藿等),对照组50例,六味地黄丸治疗,并记录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44%,两组比较P<0.01。结论:四维补肾膏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控疗效明显优于六味地黄丸,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平 《新中医》2010,(6):50-51
目的:观察治脊平衡汤治疗混合型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治脊平衡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30天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35.7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治脊平衡汤治疗混合型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眩晕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背俞穴为主埋线调治亚健康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亚健康者在接受调治后和不予进行调治的差异。方法将67例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用背俞穴为主埋线调治的方法,并要求每天有步行30 m in的活动量;对照组33例不予任何调治,仅要求每天有步行30 m in的活动量。1月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愈显率76.5%,对照组总有效率69.7%,愈显率33.3%。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为主埋线调治亚健康疗效明显优于不进行调治者,说明有亚健康状态的人,要有治"未病"的观念,并积极予以调治,才能恢复至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配合中药熏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外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理论索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预防治疗学中"治未病"的概念内涵出发,阐述了"治未病"的基本原则有四:未病先防、将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而"治未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养护正气类调治方法和祛邪于未发、未传类调治方法。当前"治未病"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开展中医未病临床诊疗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开展体质及其调理与"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研究,开展亚健康状态及其调治与"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补骨脂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对180例遗尿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120例予六味地黄丸加补骨脂治疗;对照组60例仅予六味地黄丸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0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58.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加补骨脂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预防医学的世纪,亚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中医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养生、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现代医学特别是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应用中的指导作用,优势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亚健康状态及"未病学"的概念,以及防治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关系,体现出防治"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进一步就亚健康思维与中医"治未病"医学思想的契合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亚健康的概念、表现和中医"治未病"思想,探究中医对亚健康的病因病机和肝生理病理的认识,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肝在亚健康状态中起着主导性的调节作用,治疗上应重视调治肝脏。  相似文献   

18.
尿石通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反复尿路感染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鸿雁  吕红星 《新中医》2003,35(5):65-65
目的: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观察尿石通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78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口服尿石通和六味地黄丸;对照组30例口服六味地黄丸,2组同时加用抗生素。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8%,对照组治愈率33%,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尿石通合六味地黄丸可提高反复尿路感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亚健康疲劳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体检结果为亚健康疲劳症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给予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干预前、干预6月后评定2组患者的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结果:干预后后2组FAI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FA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亚健康疲劳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有效、便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亚健康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亚健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都按照亚健康的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各种类型亚健康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加减能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