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复习15例ChRCC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hRCC的MRI表现,尤其从T2WI信号特征,肿瘤的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结果 15例患者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1例。肿瘤呈球形7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肿瘤最大径为13~105 mm,平均44 mm。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低信号11例、等或稍高信号4例;9例信号较均匀、6例信号欠均匀。10例病灶周边见完整低信号包膜、3例包膜不完整、2例包膜不明显。增强扫描8例为中度强化、6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7例病灶为较均匀强化、3例为强化欠均匀、5例为强化不均匀;12例病灶为平台型强化方式、2例为减退型、1例为持续强化型。结论 ChRCC多为T2WI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轻至中度平台型强化,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可获得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 T MRI的不同序列在鉴别肾细胞癌亚型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判定预后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住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40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透明细胞型肾癌组21例,非透明细胞型肾癌组19例(乳头状细胞型11例,嫌色细胞型8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腹部3.0 T MR平扫及动态增强,序列包括肾脏轴位、冠状位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统计两组患者MRI平扫图像中囊变、出血、坏死及静脉癌栓的出现率,测量两组病例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各期肿瘤-皮质增强指数。结果与非透明细胞型肾癌组患者比较,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的坏死、囊变的出现率明显高于非透明细胞型肾癌组患者,出血的出现率低于非透明细胞型肾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78、5.414、4.043,P=0.00、0.020、0.044),而两组静脉癌栓的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0,P=0.240);出血、坏死、囊变及静脉癌栓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3、0.828、0.680、0.585;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的ADC值为(2.01±0.33)×10-3 mm^2/s,非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的ADC值为(1.49±0.13)×10-3mm^2/s(t=6.269,P=0.00);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动态增强皮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肿瘤-皮质增强指数明显高于非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t=4.082、6.059、6.083,P均=0.00),动态增强皮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肿瘤-皮质增强指数对诊断透明细胞型肾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929、0.897;不同诊断指标组合中ADC值结合实质期肿瘤-皮质增强指数曲线下面积为0.976,敏感度为0.952,特异度为1.0。结论 3.0 T MRI检查序列中,ADC值结合实质期肿瘤-皮质增强指数对诊断透明细胞型肾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MRI表现及特点。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MRI表现。回顾性阅读手术记录及病理报告单,并将结果与MRI表现对照。结果:肿瘤信号不均匀(9/10,90%);T1WI 6例呈混杂信号,4例呈中低信号;T2WI及T2WI/SPIR肿瘤信号相仿,9例呈混杂信号,1例T2WI及T2WI/SPIR呈低信号;轻度强化6例(60%),中度强化4例(40%)。4例实性肿瘤为不均匀强化,1例均匀轻度强化。病理上,5例肿瘤完全呈囊性(3例)或部分区域有囊性变(2例),其中4例囊液内可见不同程度不同时期出血;5例肿瘤呈实性,4例内部伴出血及坏死灶。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MRI表现较有特点,对肾细胞癌亚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MRI表现差异,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6月本院36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的MRI表现,结合其病理结果分析、总结不同亚型肾细胞癌的MRI表现特点。结果:36例肾细胞癌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31例(32灶),乳头状细胞癌5例(5灶)。肾透明细胞癌及肾乳头状细胞癌MRI平扫表现类似,大多数病灶信号不均: 肾透明细胞癌T1WI以等、低混杂信号为主;T2WI以等、高或等高低、高低混杂信号为主。肾乳头状细胞癌MRI平扫T1WI、T2WI均以混杂信号为主。增强检查,肾透明细胞癌于皮质期强化方式以中度-明显重度强化为主,实质期迅速下降,呈“快进快出”征象;肾乳头状细胞癌强化方式以持续性轻中度强化为主;两者多数为不均匀强化,考虑为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及囊性变所致。结论:MRI对肾透明细胞癌及肾乳头状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增强检查能更有效的对两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肾透明细胞癌的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及特点。材料及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212例(222灶),男159例(168灶),女53例(54灶);年龄28~79岁(中位年龄55.6岁)。结合病理改变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MRI平扫90.5%的病例信号不均匀,T1WI肿瘤以中低信号及低信号为主(73.4%),T2WI及T2WI/SPIR肿瘤以混杂信号为主(70.3%),部分呈高信号(23.4%)。增强扫描91.4%的肿瘤强化不均匀,以中、重度强化为主(88.6%)。病理上透明细胞癌质地不均匀,常见出血(27.5%)、坏死(47.3%)及囊性改变(24.3%)。出现假包膜、肾周组织(肾周脂肪囊及其以外的组织)侵犯、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病例分别达68.5%、11.7%、8.6%、5.8%及3.2%。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对肾细胞癌亚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纹理分析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s,ccRCC)与肾嗜酸性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中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例...  相似文献   

8.
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结果 165例共有172处病灶.肿瘤的最大径为1~12 cm,平均4.6 cm.本组97.1%(167/172)肾透明细胞癌有共同的CT、MRI表现:平扫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等、稍低、稍高或混杂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皮髓期,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最明显处强化程度与邻近肾皮质相似或更强.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多为富血供性,有特征性CT、MRI表现,可与其他亚型肾细胞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肾嫌色细胞癌的3.0T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的肿瘤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坏死、岀血、假包膜、信号(T1WI、T2WI)、ADC值测定及强化特点.结果 所有14例均为单侧单发病例;9例(64.28%)形态规则;12例(85.71%)边界清楚;4例(28.57%)伴岀血;7例(50.00%)伴有不同程度坏死,但所有病例坏死范围均<30%;9例(64.28%)可见假包膜;T1WI 7例(50.00%)主要表现为等信号,4例主要表现为高信号,3例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I 12例(85.71%)主要表现为低信号,2例主要表现为等信号.DWI 中13例病变实性区域ADC值平均为1.38×10-3 mm2 /s,正常肾脏对照ADC平均值为2.34×10-3 mm2 /s.多期动态增强扫描(11例):72.73%(8例)轻度强化,2例中等程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8例(72.73%)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5例可见病变内部轮辐状或分隔状强化.2例病灶内平扫可见粗大流空血管影走行,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强化.结论 嫌色细胞癌MR检查有一定的特异性征象,超高场强的应用尤其是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为正确诊断本病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在诊断肾癌中的价值.方法45例共46个肾细胞癌和7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MRI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I常规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肾细胞癌(73.9%,34/46)平扫以混杂信号为主要表现,但颗粒细胞癌(83.3%,5/6)以等或低信号为主.82.6%(38/46)可见假包膜,60.9%(28/46)可见肿瘤滋养血管,47.8%(22/46)出现坏死或囊性变.动态增强,皮质期明显增强42.5%(17/40),轻中度增强57.5%(23/40).7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4个出现脂肪或脂质信号,动态增强皮质期明显增强28.6%(2/7),轻度增强71.4%(5/7).结论MRI常规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可以反映肾癌组织学和血供特性,可鉴别其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成像对肾癌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对肾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术前行MR检查,并根据影像表现分期.术后根据手术病理结果,用Robson分期法将其分为Ⅰ~Ⅳ期,将MR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9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2例,Ⅱ期10例,Ⅲ期20例,Ⅳ期7例.MR诊断正确率为Ⅰ期75%(9/12)例,Ⅱ期70%(7/10),Ⅲ期85%(17/20),Ⅳ期100%(7/7),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1.6%(40/49).MR对Ⅰ期患者分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病灶较小,在图像上有部分容积效应而显示边界不清楚;对Ⅱ期患者是病灶周围有微小的肾周浸润,在MR图像上未能显示;对Ⅲ期患者的主要原因是肾静脉内的微瘤栓在MR图像不能显示.结论 MR可用于肾癌的分期,对于Ⅲ、Ⅳ期肾癌的分期诊断准确性较高,而对于Ⅰ、Ⅱ期肾癌的分期准确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肾脏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CT检查15例,平扫时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其中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8例,增强后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MRI检查8例,病灶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等、稍低信号6例,混杂高信号2例。结论肾脏嫌色细胞癌属少血供肿瘤,CT能清晰显示肿瘤内钙化灶和血供情况,而MRI容易检出肿瘤内小出血灶、囊变坏死灶以及中央星状瘢痕,可对肾脏嫌色细胞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XP11.2异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MRI表现,以提高该病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XP11.2异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术前接受MRI平扫及DWI检查,其中1例患者进行PWI检查,由两位医师对肿瘤位置、大小、有无出血、坏死囊变,信号强度,强化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20~65岁),MRI平扫上呈混杂T_1WI、混杂T_2WI信号,肿瘤实质DWI呈高信号。1例患者行PWI扫描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2例患者伴有静脉癌栓形成,4例患者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伴有肾上腺转移,1例伴双肺及多发骨转移。结论 XP11.2异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MRI上有一定特点,该病侵袭性高,易出现腹膜后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在肾细胞癌(RCC)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3例RCC和20例RAML,全部RCC病例和2例RAML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及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重点分析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序列中病变与肾实质、病变与肾周组织器官分界的成像特点。结果在反相位梯度回波序列中,RCC、乏脂肪的RAML病例与肾周脂肪、相邻组织器官的关系显示清楚;含有脂肪的RAML与肾实质分界显示清楚;5例RCC和18例RAML病例中的脂质成分均出现信号衰减。结论反相位梯度回波序列可以显示RCC与肾周组织器官的关系,对RCC的分期提供帮助;可以显示RAML内脂肪组织内部脂质的均匀程度。  相似文献   

15.
小肾癌的MR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小肾癌(直径<3 cm)的MR表现.方法 1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肿瘤直径均<3 cm,术前1个月内行MR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与MR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9例患者均被MR检出,14例边界清楚,5例部分边界不清.MR假包膜显示率为85.71%(12/14).平扫信号无特征性.6例MR增强扫描中,2例不均匀强化,其增强程度低于肾实质;2例未见明显强化;2例为囊性,增强后囊壁及分隔有强化.MR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8.94%(15/19).结论 MR可显示小肾癌的边界和信号特点,有助于小肾癌的检出和分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OCCC的12例患者资料.结果 12例均发生于单侧,多呈类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肿瘤最大径8.5~20.0 cm.12例均为囊实性肿块,其中11例(11/12,91.67%)以囊性成分为主,囊腔内均可见形态不一的实性结节;1例(1/12,8.33%)以实性成分为主,且实性成分内见多发囊变.囊腔T1WI呈低信号9例(9/12,75.00%),等信号1例(1/12,8.33%),等高混杂信号1例(1/12,8.33%),高信号1例(1/12,8.33%);T2WI均呈高信号.实性成分T1WI均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示实性成分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延迟期持续明显强化.结论 OCC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多期相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小肾癌(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 sRCC)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poor renal angiomyolipoma, fp-AML)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9例sRCCs与35例 ≤4cm的fp-AMLs。分别在T2WI(T2)、增强前T1WI(UP)、皮髓质期(CMP)、实质期(NP)图像上手工勾画全肿瘤感兴趣体积(volumetric area of interest,V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照7:3的比例划分训练集(86例)与测试集(28例),采用T检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imal relevance and minimal redundancy, mRMR)算法、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方法(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进行特征选择,之后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 结果:T2、UP、CMP、NP和四期相整合中分别获得4个、12个、3个、11个和15个最优子集特征。基于NP与四期相整合影像组学特征联合LR构建的模型鉴别效能最佳,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56、0.986,在测试集中的AUC值均为0.881。结论:基于多期相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鉴别sRCC和fp-AML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的MRI表现——附180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磁共振表现及蔓延和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观察鼻咽癌及向周围结构侵犯和转移的MRI表现及规律。结果肿瘤位于侧壁及咽隐窝区共70例,顶后壁48例,侵犯两壁以上62例。对周围结构的侵犯:咽后间隙受侵137例,头长肌受侵97例,咽旁间隙受侵110例,侵及翼腭窝31例,翼内肌83例,翼外肌19例,翼板骨质43例,后鼻孔42例,鼻腔36例,口咽48例,副鼻窦受侵:其中蝶窦30例,筛窦22例,上颌窦11例,岩骨75例,斜坡89例,蝶窦底壁33例,海绵窦受侵28例,卵圆孔35例,舌下神经管22例,破裂孔57例。淋巴结转移:咽后外侧组淋巴结转移118例,颈上深组淋巴结转移140例。结论磁共振对显示鼻咽癌的侵犯范围、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重大价值,是鼻咽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