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大明  郑铎 《吉林医学》2013,34(6):1030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小儿包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包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小儿包茎疗效确切,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分别采用包皮环扎法与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174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儿按手术方式分为包皮环扎组85例与包皮环切组89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外观情况。结果包皮环扎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包皮环切组,外观良好率高于包皮环切组,术后愈合时间长于包皮环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包皮环扎法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创缘整齐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包茎是小儿的常见病,迄今为止,包皮环切术仍是治疗包茎的常规方法。我科于一九九三年八月引进“气囊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使997‰的小儿免于手术治疗,减轻了包茎患儿环切带来的痛苦和后遗症。我科从九三年八月开始普查了西宁地区12所小学及幼儿园,普查人数30...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348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包皮环切术,观察组应用包皮环扎术,进行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外观良好率比对照组高,术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长(均P<0.05).结论:在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应用包皮环扎法能够降低并发症,减小手术时间,提升创缘美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简易扩张法治疗小儿包茎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方法.方法 选择性对128例有包皮环切指征的患儿行简易扩张法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128例均获痊愈.术后发生嵌顿2例,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出血感染1例.结论 简易扩张法矫治小儿包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治疗包茎的传统方法是进行包皮环切术,小儿的包皮环切术又必须在全麻下进行,而且包皮环切术本身又可能发生术后出血、伤口疤痕、线结结节等并发症。我院外科自1994年以来,对小儿包茎进行包皮扩张分离术治疗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2岁。其中2岁~8岁70例(占87.75%);所有病例均有或多或少的包皮垢;本组就诊的主要原因有包皮炎反复发作31例;患儿被父母发现有包皮垢来就诊22例;排尿时包皮囊内尿液滞留而形成“蘑菇头”状膨胀19例;患儿父母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扩张法治疗小儿包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收治包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扩张分离术,对照组行包皮环切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儿中有3例患儿因疼痛而退出。在观察期内,治疗组的治疗时间(2.0±1.2)分钟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2.1±1.2)小时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后水肿、瘢痕形成及感染发生例数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扩张法治疗小儿包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包茎是小儿的常见病。目前治疗小儿包茎多采用包皮环切术或激光手术治疗。我科自1990年10月~1992年2月采用气囊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61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615例,3~4岁组131例,4~15岁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比较包皮自动切除环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小儿包茎的疗效。方法收集1000例小儿包茎患者,分别使用包皮自动切除环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切除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月随访,包皮自动切除环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器械脱落时间均少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P<0.05)。结论采用包皮自动切除环治疗小儿包茎,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包茎是小儿的常见病,据报道,仅4岁小儿的包茎发病率就占32%。及时治疗小儿包茎,有利于保持阴茎局部清洁,并可减少包皮垢淤积及阴茎头炎症的刺激,对降低阴茎癌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近3年来连续治疗的1000多例包茎患儿中,曾查出并发明显炎症感染者高达46.2%。 迄今为止,包皮环切术仍是治疗包茎的常规方法。近年来笔者根据小儿包皮柔软、富有弹性等特点,研制了适用于小儿的气囊导管扩张器械,在表面麻醉下采用气囊导管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经连续1000余例临床验证,疗效可靠,操作方便且无损伤,可在门诊施行,术后即可照常活动。经专家鉴定,确认该项技术为治疗小儿包茎提供了一种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包皮环套术和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儿应用HK型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套术,同时对80例行包皮环切术。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环套脱落时间。结果与包皮环切组相比,包皮环套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环套脱落时间为(14±4)d。结论包皮环套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易护理,是一种对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较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行包皮环扎术的139例患儿,其中11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1~ 25个月),与行包皮环切术的124例进行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采用包皮环扎术的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出血、血肿、裂开、感染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包皮环切术,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手术操作、护理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适合于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包茎和包皮粘连的早期手法治疗情况。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诊的26例包茎和包皮粘连小儿患者,所有病例均开展早期手法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 26名患儿中24例开展早期手法治疗痊愈,2例因龟头溃烂实施环切引流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症状为轻中度的小儿包茎和包皮粘连可通过开展早期手法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对患儿的影响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包茎是小儿的常见病。迄今为止,包皮环切术仍是治疗包茎的常规方法。我们根据小儿包皮柔软、富于伸展性的特点,研制了适用于小儿的气囊导管扩张器械,在表面麻醉下采用气囊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经临床1000例验证,疗效可靠,操作方便,无创伤,为小儿包茎提供了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包皮环套线扎切除术这一新的手术方法对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的治疗价值. 方法对438例经包皮环套线扎切除术治疗的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438例中除6例因包皮口瘢痕狭小、龟头溃烂改开放环切缝合外,其余全部用环套治愈.术后无排尿困难,外形美观. 结论 环套线扎切除包皮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中几乎无出血,仅5-10分钟即可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型包皮环切缝合器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成本效果。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与卫生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8月四川省隆昌县人民医院236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18例接受新型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治疗组)与118例接受传统环切术治疗(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费用,计算并比较两组的成本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麻醉疼痛、手术时间、家长满意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外观、医疗费用、总体评价得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999.88和1267.61,在获得相同的总体评价得分时,治疗组比对照组节省267.73元,所需医疗费用仅为对照组的78.9%;以对照组为基准,增量C/E为519.01,治疗组每增加1%的总体评价得分率仅比对照组多用5.19元。结论新型包皮环切缝合器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在临床疗效、治疗成本等方面均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梁露文 《吉林医学》2014,(15):100-3297
目的:观察分析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小儿包茎、包皮过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扎术在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除小儿包茎预防、治疗和避免尿路感染,消除影响阴茎发育的因素。方法:小儿包茎既往提倡青春期后行手术包皮环切,由于长期排尿不通畅,容易形成包皮垢的堆积,反复逆行尿路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局部炎症长期刺激有恶变可能,采用2%利多卡因黏膜下麻醉手术扩张包皮,上翻至冠状沟,局部应用3%过氧化氢清洗后用红霉素软膏涂擦预防黏膜再次粘连和感染,随即包皮复位至冠状沟,术后隔天用上述方法上翻1次。结果:经上翻5次,历时10天的治疗,患儿包茎通常能顺利上翻显露冠状沟解除包茎。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使患儿免除手术治疗的痛苦,无需住院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支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治疗4~14周岁儿童包茎及包皮过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行包皮环切手术的320例儿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186例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缝合器组),134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方式(传统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儿配合程度、术后阴茎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外观满意程度。结果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茎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患儿配合程度、外观满意程度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外表美观、小儿痛苦小、配合程度高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邢铁军  李明 《农垦医学》1999,21(2):132-133
大部分医院对小儿包茎基本上实行包皮环切术治疗,从1998年3月1日至今,作者根据小儿包皮的解剖特点。自行研制出一种则、儿包茎扩张器"用于治疗小儿包茎,经过6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观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年龄在2岁左右3例,年龄最大10岁5例,其余的都在6~8岁之间。治愈57例,2例因扩张后未定期上翻,造成再次粘连,另1例合并有明气包皮过长,扩张效果差,实行了手术治疗。包茎扩张器为错式结构,扩张头为不锈钢半园型,可伸到冠状沟,在两手柄之间装有弹性钢集,能使包皮平均扩张,在扩张器手柄上带有一个平行板状齿槽,能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