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又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隐匿性心肌缺血,是指没有临床症状,但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事实,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24h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SMI的重要方法,对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150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 50  相似文献   

2.
徐尚银 《当代医学》2014,(12):55-55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ST段压低阵数以及当时有无自觉症状和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出14例患者没有心肌缺血表现;有26例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共有239阵次心肌缺血;其中有19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占73.08%,共有175阵次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9.84±1.23)min;有7例有症状心肌缺血,共有93阵次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7.65±0.26)min。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在心肌缺血阵次以及持续时间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能够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在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慧 《吉林医学》2013,34(23):4694-4694
目的:观察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共500例,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的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出率为79.2%,明显要高于常规心电图的28.6%,两种心电图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好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61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有缺血性ST段改变156例(96.63%);有症状者57例(34.56%),无症状者88例(54.25%).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压低650次,无症状者502次(77.53%);有症状者148次(23.17%);ST段降幅为0.1~0.25mV,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率较发作前快.有症状心肌缺血57例,心率由发作前的(71.60±8.06)次/分增加到(80.14±6.21)次/分,差异有显著性;无症状心肌缺血89例,发作前心率为(70.02±4.13)次/分,发作后心率为(73.12±3.25)次/分,差异无显著性.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28分/次,有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10分/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症状心肌缺血(隐性心肌缺血SMI)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因其发生率高,发作隐匿且与心脏骤停密切相关而受到临床重视。因此,及时诊断SMI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Holter诊断SMI已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分析观察了204例无症状ST段下移的病人动态心电图的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1995~1999年5月在本科Holtar室检测的病人共1121例,Holter示ST异常者298人,有症状者  相似文献   

6.
孙更新  赵文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1):1596-1597,160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6例,行8-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心绞痛及ST段压低阵数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97例(83.6%),缺血性ST段下移共发生1 390阵次,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共检出200次(14.4%),ST下移(0.17±0.04)mV;SMI共检出190次(85.6%),ST段平均下移(0.16±0.07)mV;〉61岁患者SMI发生比例显著高于低于61岁患者(P〈0.05),SMI发生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SMI共检出ST段下移1 190阵次,白天显著高于夜间(P〈0.05),昼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患者18:00~6:00时心肌缺血时间、IV值均显著高于6:00~18:00,两时间段SMI患者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及IV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明确SMI发病时间段,SMI检出率高,是诊断SM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对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CAD)心肌缺血110例分析。观察冠心病(CAD)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AMI)及心肌猝死(SCD)的相关性。1、对象与结果1·1 对象 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年龄在45—85岁,男66例,女44例。1·2 动态心电图(DCG)诊断标准:心肌缺血诊断标准: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v,(j点后80ms)持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是冠状动脉所致的无心绞痛的心肌缺血[1],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普遍存在于各种冠心病中,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故SMI受到临床医师极大的关注。动态心电图是日常生活中无创性监测心肌缺血唯一有效的方法,因此  相似文献   

9.
赵佩珠  马战 《现代医学》2002,30(5):313-313
近年来,国内外对冠心病(CHD)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给以广泛研究。动态心电图(D0G)是监测CHD心肌缺血、估价心肌缺血进展情况及评价疗效的一项简便、准确、实时、可重复的无创性检查技术^[1]。现将我院经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70例冠心病患者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情况,结果34例无冠心病史、无症状,但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二项以上者存在SMI。176例冠心病者中,心肌梗塞组SMI发作次数为心绞痛发作次数的6.8倍,心绞痛组为8.8倍。SMI发作时心率与24小时平均心率无明显差别(P〉0.05)。发作时间以5 ̄13时为多。对40例采用钙拮抗剂及硝酸甘油制剂治疗,结果无冠心病  相似文献   

11.
陶淑娥 《当代医学》2010,16(13):50-51
动态心电图(DCG)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将我院2006~2008年间检查的143例心肌缺血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SMI)因表现隐匿 ,部分病人预后差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40例冠心病患者 ,进行 2 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 ,以探讨冠心病患者 SMI的特点和发生规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从近年来 ,我院采用 2 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冠心病患者中 ,选择有发作性 ST段缺血压低者 40例。其中男 35例 ,女 5例 ,年龄 43~ 74岁 ,平均 61 .2岁。1 .2 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 circadian便携式双通道磁带记录仪 ,进行 2 4 h心电图监测记录。在监测记录时由患者详细记录 1 d内的工作、生活、情绪变化及症状。将 2 4 h心电图…  相似文献   

13.
14.
15.
报告154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析。其中无冠心病史组22例,均有2项以上冠心病高危因素,SMI发作平均每例3.72次;132例冠心病患者中,心肌梗塞组36例,心绞痛组96例,SMI发作次 有症状发作次数的7.1倍和7.7倍。  相似文献   

16.
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沈虹  林建关 《浙江医学》2001,23(3):172-173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的治疗 ,在控制心绞痛的同时 ,应消除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以改善预后。为了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SMI的发生规律及其机制 ,笔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心肌缺血 (MIS)改变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并与100例老年前期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对象老年组来自两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和门诊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性69例 ,女性31例 ,年龄60~84岁 ,平均(65.74±9.33)岁。慢性稳定型心绞痛86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同期100例老年前期(4…  相似文献   

17.
当心肌供血不足,而病人又无症状,称为无痛性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近几年,SMI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采用动态心电图(DCG)是最简便易行、阳性率最高、明确诊治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周云飞  郭和娟 《医学文选》2001,20(5):622-623
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等同症状。 SMI以心肌损失与心绞痛有相同意义 ,造成心肌梗死不次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因无症状 ,往往不能引起患者和医生的警觉 ,以至延误诊治 ,甚至发生猝死。本文收集动态心电图 (DCG)诊断为 SMI45例 ,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5例患者均为本院 1998年 2月~ 2 0 0 1年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 ,临床心电图符合 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 34例、女 11例 ,年龄 40~ 78岁。1.2 方法 采用美国搏利屋 770 0型 2 4h动态心是图仪 ,3通道 CM1、CM5、AVF…  相似文献   

19.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我们对 11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测 ,以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 117例 ,诊断标准按照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71例、女性 4 6例 ,年龄 5 0~ 82a ,平均 5 7 5a。采用美国IBM动态心电图仪 ,选择CMV1、CMV5导联全信息 2 4h连继记录心电图 ,用目前DCG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判断 :“三个一”即J点后 80ms、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1mm ,持继时间≥ 1min ,与上次缺血发作间隔≥ 1min ,即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其ST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自觉症状、和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有缺血型ST改变者101例,占91%,其中有症状者30例,占29.7%,无症状者71例,占70.3%,ST压低共296阵,有症状89阵,占30.1%,无症状者207阵,占69.9%。结论冠心病时无症状心肌缺血十分常见,占缺血发作次数的2/3甚至更多。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