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鼠实验性哮喘模型肺功能检测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D 国内首次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小鼠哮喘模型肺功能检测系统。方法:采用一种独创的简易的检测方法,给6只已致敏,7只未致敏的BAIB/C小鼠进行了肺功能测定。结果:两组的气道流速压力和吸呼气时间和,差异显著,实验组的这两面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符合哮喘小鼠的呼吸生理变化。结论:本方法为小鼠哮喘模型的准确建立,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不同大小的变应原颗粒雾化小鼠,尝试建立具有明显的嗜酸粒细胞(EOS)气道炎症、但无气道高反应性的BALB/c小鼠模型。方法BALB/c雌性小鼠,分为3组,每组6—8只:大颗粒变应原雾化激发组(实验组)、小颗粒变应原雾化激发组(哮喘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予卵蛋白(OVA)致敏后,实验组和哮喘组第28、29、30天分别用PARI TIA喷雾器和PARI LC STAR喷雾器雾化l% OVA 15 min激发;xff照组致敏、激发采用生理盐水。测定动物的气道反应性,观察气道炎症程度。结果哮喘组的气道反应性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气道反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泡灌洗液中EOS百分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哮喘组。实验组出现支气管周围EOS等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于哮喘组。结论采用大颗粒变应原进行雾化激发初步成功建立了具有明显的EOS气道炎症、但无气道高反应性的BALB/c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哮喘致敏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脾脏CD4+T细胞的分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哮喘致敏小鼠模型及分离脾脏CD4^ T细胞。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的方法建立模型,运用panning法分离CD4^ T细胞。结果:此模型小鼠肺组织呈现典型的哮喘样病理改变,其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 T细胞纯度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纯度达97.3%。结论:此方法建立的模型及分离的CD4^ T细胞可用于哮喘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反应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胜东  赖克方  姚卫民  罗炜  钟南山 《广东医学》2006,27(11):1659-1661
目的 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反应性检测方法。方法 2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以OVA致敏、激发;对照组以等体积的NS代替OVA致敏、激发。末次激发48h后处理小鼠:用Buxco小鼠肺功能仪有创肺阻抗法测定小鼠的气道反应性,观察气道阻力增高一倍时乙酰甲胆碱的浓度(PC10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学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①模型组PC100均≤6.25mg/ml,对照组PC100均≥6.25mg/ml。②模型组BALF白细胞总数和Eo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③模型组小鼠肺脏组织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上皮分泌大量黏液。结论 在成功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小鼠有创肺功能仪成功建立了小鼠气道反应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建立及其肺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稳定大鼠哮喘模型,观测其肺功能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致敏组;即刻激发组;连续激发组。分别测定肺功能变化。结果:致敏组肺功能无改变,哮喘两组经卵蛋白激发后,肺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变。气道压力(P,cmH2O)增高111.93%-160.89%,气道阻力(Raw,cmH2O.mL/s)增加264.22%-241.93(P<0.01),哮喘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并对大鼠哮喘不同病情程度的肺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袁丽粉  乔建瓯  王健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8):132-134,138
目的 比较两种小鼠哮喘模型建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正常对照组、OVA组、OVA/RSV组分为3组:采用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予以卵白蛋白持续雾化以及RSV多次滴鼻激发分别建立OVA组及OVA/RSV组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采用无菌注射用水致敏和雾化激发。末次激发24h后,测定肺功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各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的哮喘症状,病理学结果显示气道壁增厚明显,管腔可见狭窄,管壁及其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且OVA/RSV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害较OVA组明显加重。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OVA/RSV组小鼠较OVA组小鼠明显升高(P<0.05),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OVA组(P<0.05)。结论 通过OVA致敏并予以RSV诱导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是一种更好地模拟人类哮喘发病机制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血清IL-4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分5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高剂量组、复方地龙胶囊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建立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并予以复方地龙胶囊或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进行治疗,处死后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IL-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复方地龙胶囊高、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IL-4含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方地龙胶囊高、低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地龙胶囊可通过影响哮喘小鼠血清IL-4的水平,调节免疫系统,进而对其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含鼠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MVIL-12)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和AdCMVIL-12实验组(C组),B和C组建立哮喘模型,并于第20天分别鼻内吸入50 μL生理盐水和5×108 PFU AdCMVIL-12。第28天收集各组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比较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的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各实验组肺组织中GATA-3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模型组与对照组及AdCMVIL-12实验组比较,小鼠肺组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GATA-3表达(0.48 ±0.06)明显高于实验组(0.16±0.07)及对照组(0.18±0.04 )(P<0.01)。结论:AdCMVIL-12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气道及肺组织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dCMVIL-12阻断GATA-3的表达,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无鸡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建立C57bl/6小鼠的哮喘模型,并用地塞米松对该模型小鼠进行治疗,用以评价模型是否建立成功。方法:将36只3代以上脱敏饮食的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哮喘组小鼠在第0、14天分别腹腔注射0.2 mL致敏液[20 μg OVA,100 μL生理盐水,100 μL Al(OH)3]致敏,在第21~27天用1.5% OVA溶液雾化,对照组小鼠在同样时间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组在第25~27天雾化前0.5 h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溶液0.2 mL。于末次雾化后24 h内对每组6只小鼠进行有创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其余6只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气道炎症情况,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改变,PAS糖原染色观察气道黏液分泌情况,ELISA检测血清IgE以及肺泡灌洗液中IL-4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气道阻力值在激发浓度为25 mg/mL时较对照组(F=26.530,P=0.000)明显升高,在激发浓度为50 mg/mL时较对照组(F=18.690,P=0.000)明显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计数细胞总数哮喘组较对照组(F=1.349,P=0.000)和治疗组(F=1.461,P=0.006)有明显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哮喘组较对照组(F=7.000,P=0.013)和治疗组相比也有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0,P=0.056),肺部病理和气道黏液分泌情况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严重,哮喘组血清中Ig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F=15.10,P=0.036)和治疗组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80,P=0.083),哮喘组肺泡灌洗液中IL-4含量均较对照组(F=7.953,P=0.000)和治疗组(F=4.413,P=0.008)明显增加。结论:本实验成功确立了构建C57bl/6小鼠哮喘稳定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的哮喘小鼠气道内siRNA给药方式。方法 健康雌性BALB/c小鼠以卵蛋白致敏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后,以NF-κB(p50)基因为靶基因,通过自制雾化器分别将NF-κB siRNA(20uM,100ul/只)溶液及相同浓度的非干扰siRNA溶液分别雾化注射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气道内。给药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基因表达变化,确定该给药方式的有效性。 结果 通过直接气道内雾化给药的方式能能显著降低NF-κB基因表达水平(NF-κB下调1.743倍,P=0.0035)。结论 采用气道直接雾化给药的方法能有效降低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