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与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心肌显像对比,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Dob)、异舒吉单用及合用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试验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5)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40例(LVEF 0.39±0.05),1周内分别完成小剂量Dob、异舒吉单用及合用的2DE试验和DISA SPECT心肌显像.采用16节段半定量法分别分析图像,比较两种方法对存活心肌的检出率、符合率和κ值.结果对存活心肌的检出率,DISA SPECT为64%,小剂量Dob、异舒吉及其合用2DE,仅Dob10 μg/(kg·min)和异舒吉与Dob 5 μg/(kg·min)合用的2DE与之相当,分别达60.1%和59.1%.以DISA SPECT检测的存活心肌为标准,药物负荷2DE识别存活心肌的特异性在85.7%~96.0%,各剂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识别的敏感性和符合率在小剂量Dob 2DE中仍以Dob10μg2DE最好,均为86.5%;在异舒吉与Dob合用时,敏感性比异舒吉单用、符合率比两者单用时均显著增加(P<均0.001),然亦以异舒吉-Dob5μg2DE最好,分别为84.6%和85.1%.结论对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低下冠心病患者的存活心肌检测,小剂量Dob2DE仅以Dob10μg的检出率与DISASPECT心肌显像相当,识别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最好;异舒吉与小剂量Dob合用,能提高两药单用时的检出率、识别敏感性和准确性,特别在异舒吉-Dob5μg时已达Dob10μg单用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与双核素心肌显像对比检测存活心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比较99mTc 甲氧基异丁腈(MIBI) /18F 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显像(SPECT)和药物负荷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试验,识别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5% ]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方法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平均LVEF(38. 6±4 .9 )%,在一周内分别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Dob10μg)、亚硝酸异山梨酯合用Dob5μg·kg-1·min-1 (ISDN Dob5μg)的2DE试验,以及DISASPECT心肌显像。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血管重建(CRV)术后(6 .8±2 .9)个月完成了2DE复查。采用16节段半定量法分别分析图像,以CRV术后收缩功能改善节段为存活标准,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26例患者272个运动异常节段中,术后156个( 57. 4% )有收缩运动改善。DISASPECT检测出72 .4% (134 /254)存活心肌节段,显著高于术后实际改善率(P<0 .001)。Dob10μg2DE的存活心肌检出率为65 5% (163 /249 ),ISDN Dob5μg2DE的为65 .7%(176 /268),均与术后实际改善率一致(P均>0 .05)。DISASPECT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 55%和76. 8%;Dob10μg2DE的分别为88 .6%, 64 .2%和77. 9%,两种方法检测效果相当(P均>0 .05)。ISDN Dob5μg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硝酸异山梨酯单用及合用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对4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拟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3、5、10μg·kg-1·min-1)、硝酸异山梨酯及两药合用的负荷2DE检测。结果硝酸异山梨酯与多巴酚丁胺(3、5μg·kg-1·min-1)合用无诱发心肌缺血,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两者单用时显著提高(P值均<0·05),且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硝酸异山梨酯+多巴酚丁胺5μg·kg-1·min-12DE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达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2DE水平。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可诱发心肌缺血。结论多巴酚丁胺5~10μg·kg-1·min-12DE检测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效果较好,但可诱发心肌缺血。硝酸酯与多巴酚丁胺合用能提高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SPECT心肌显像对比,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Dob)、硝酸异山梨酯单用及合用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试验检测冠心病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存活心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硝酸酯、小剂量多巴酚丁胺(Dob)及其合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试验识别急性心肌梗死(AMI)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AMI患者31例,于发病后7~14(10±3)d行硝酸酯、小剂量Dob及其合用2DE试验,后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CRV)术成功,术后6个月左右(167±18)d复查2DE。用16节段半定量分析法对左室各节段收缩运动和增厚情况给予分级记分。将2DE试验所检的存活心肌与CRV术后其收缩功能改善的实际对比,评价识别AMI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31例AMI患者共有221个异常节段。与硝酸酯和Dob3μg单用时相比,两者合用2DE试验对AMI区存活心肌节段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50.2%对37.6%和40.7%,P均<0.05),识别敏感性和准确性也均显著提高(77.6%对56.8%和61.6%,81.0%对70.1%和72.4%,P<0.05~0.01);而硝酸酯合用Dob5μg2DE试验对存活心肌的检出率、识别敏感性和准确性均已达Dob10μg单用时的水平(55.7%对55.8%,87.2%对89.5%和86.4%对87.9%,P均>0.05),而又无Dob10μg诱发心肌缺血的副作用。结论硝酸酯与小剂量(3、5μg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与18F 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SPECT)心肌代谢显像对比 ,评价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冠心病心肌梗死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 (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 0 3 8± 0 0 5 )的患者 3 3例 ,1周内分别进行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3、5、10 μg/(kg·min) ]超声心动图和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图像分析均采用 16节段半定量法。以18F 脱氧葡萄糖SPECT检测结果为标准 ,评价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 :3 3例患者的 3 65个运动异常节段中存活心肌检出率 :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代谢显像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为 67 4% ,多巴酚丁胺 3、5和 10 μg/(kg·min)分别为 3 8 9%、61 4%和 70 4%。多巴酚丁胺 3 μg/(kg·min)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显著低于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代谢显像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 (P <0 0 0 1)。多巴酚丁胺 3、5、10μg/(kg·min)超声心动图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分别为 5 1 6%、82 9%和 91 8% ,准确性分别为 63 6%、81 6%和87 8% ,均显著递增 (P <0 0 5~ 0 0 0 1) ;副作用发生率分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LDDE)和^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显像(SPECT)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存活心肌检出的准确性。方法对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后5~10天内行LDDE和DISA—SPECT,所有患者在LDDE和DISA检查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两种方法均采用16节段半定量法分析图像。心肌梗死后3个月随访二维超声,以局部室壁运动改善作为心肌存活标准,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LDDE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2%、79%、82%和77%。DISA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2%、74%、71%和79%。LDDE和DISA两者对运动异常节段检出存活心肌的一致性为70%。对于运动减低节段,LDDE和DISA对存活心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比77.6%,P〉0.05);对于无运动节段,LDDE对存活心肌检出率低于DISA(29%比53%,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DISA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高于LDDE,而特异性低于LDDE,联合应用起互补作用,提高检测存活心肌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评价心肌梗死(MI)病人冠脉重建术(CRV)后心室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冠脉重建术前、术后6个月,以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5、10、15、20、25、30μg·kg-1·min-1)连续静注5min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下,CRV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均呈升高反应(P<0.05),WMA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P<0.05).结论:DSE试验是识别MI区域存活心肌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多巴酚丁胺从5μg·kg-1·min-1开始有效,10~15μg·kg-1·min-1达高峰,≥20μg·kg-1·min-1则在术前对部分病人有诱发心肌缺血,使收缩功能恶化及频发室早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运动异常节段功能的自发性改善,评价异舒吉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试验的预测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发病2~10 h后入院的AMI患者17例,男16例,女1例,平均年龄60岁.于梗死后7~14(10±3)d行异舒吉-2DE试验,6个月左右(163 d)行2DE复查.用16-节段半定量分析法对左室各节段收缩运动和增厚情况给予分级记分.依据随诊时运动异常节段收缩功能的改善情况,计算异舒吉-2DE试验预测AMI运动异常节段收缩功能自发改善的准确性,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17例首次AMI患者134个异常节段中,2DE试验时检出42(31.3%)个存活心肌节段,随诊时有51个节段(38.1%)收缩功能自发改善.因此,异舒吉-2DE试验识别存活心肌并预测其自发改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66.7%、90.4%、81.0%、81.5%和81.3%;而且对运动减低节段预测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无运动节段(69.6%和86.5%,40%和40%,P均<0.05);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老年AMI患者异常节段中约38.1%可发生功能自发性改善,异舒吉-2DE试验对此有较准确的预测价值,且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LDASE)与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存活心肌检出的准确性.方法:对36例AMI患者于发病后3~10 d内行LDASE与DISA-SPECT.所有患者在LDASE前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AMI后3个月随访二维超声心动图,以局部室壁运动改善作为心肌存活的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LDASE检出存活心肌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80.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和87.5%,准确性为86.0%;DISA-SPECT检出存活心肌敏感性81.2%,特异性78.3%,阳性预测值81.1%,阴性预测值83.1%,准确性80.2%.2种方法对运动异常节段存活心肌检出一致性为7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AMI后患者,LDASE与DISA-SPECT均为检出存活心肌较敏感和特异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臧奎  李东野  常超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11):769-770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心肌灌注显像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及其估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前1周内行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观察SPE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对于25例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以PCI术后3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评价SPECT检测存活心肌的应用价值。结果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7%、72.2%和81.3%,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91.8%,准确性为84.9%。结论硝酸甘油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及其估测心肌存活性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CON组)18例,冠状动脉定量造影术(QCA)正常,行二维超声(2DE)、LDDSE结合IBS检查。冠心病组(CAD组)22例,经QCA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前1周内行LDDSE[5μg/(kg·min)、10μg/(kg·min)]检查、静息及硝酸甘油(NTG)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灌注显像(SPECT)检查,于静息、DSE每级负荷5min采集全心尖切面(长轴、二腔、四腔)IBS图像,术后3个月复查二维超声。探索在LDDSE过程中,以CVIB最大变化值(K)>0.7定义为存活心肌,检测其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并与LDDSE、SPECT进行比较。结果与LDDSE相比,LDDSE结合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准确性明显提高(91.1%vs 77.8%;90.4%vs 75.7%,P<0.05);与SPECT相比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提高(91.1%vs 80.0%;90.4%vs 76.5%,P<0.05)。结论 LDDSE结合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准确性较SPECT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Dobu)合用硝酸甘油心电图负荷试验识别冬眠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行小剂量Dobu(5~10μg·kg~(-1)·min~(-1))及其合用硝酸甘油心电图负荷试验。在试验前、低剂量期(5μg·kg~(-1)·min~(-1))和峰值剂量期(10μg·kg~(-1)·min~(-1))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电图识别冬眠心肌的准确性。结果 30例中检出冬眠心肌19例。ST段偏移识别冬眠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7.4%、90.9%和63.3%,若与T波假正常化相结合则可达84.2%、81.8%和83.3%,且无诱发心绞痛。结论硝酸甘油介入小剂量Dobu心电图负荷试验是识别冬眠心肌简便、安全、特异、中度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ASE)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E)在识别冬眠心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10只家兔开胸不结扎左前降支,模型组26只家兔开胸不全结扎左前降支。1个月后行药物负荷试验,测量节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PRS),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结果正常组心肌PRS随多巴酚丁胺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冬眠心肌在静息状态、多巴酚丁胺5μg.kg-1.min-1时PRS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10μg.kg-1.min-1时PRS没有明显增大,20μg.kg-1.min-1时反而明显减小。正常组心肌各节段的PRS随腺苷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各级负荷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冬眠心肌在静息状态、腺苷80μg.kg-1.min-1时PRS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100μg.kg-1.min-1时反而明显减小。DSE结合STE检测冬眠心肌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5.7%。ASE结合STE检测冬眠心肌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87.8%。结论 ASE及DSE结合STE均能有效识别冬眠心肌。二者结果比较,ASE的特异性高于DSE,但敏感性不如DSE高。  相似文献   

15.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运动异常节段功能的自发性改善 ,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Dob)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试验的预测价值和安全性。  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17例 ,于梗塞后 7~ 14(10± 3)天行基础 2 DE和小剂量 [5μg/ (kg· min)和 10μg/ (kg·min) ]Dob- 2 DE试验 ,6个月左右行 2 DE复查。用 16 -节段半定量分析法对左心室各节段收缩运动和增厚情况给予分级记分。观察随诊时运动异常节段收缩功能改善情况 ,并将试验时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与此对比 ,计算小剂量 Dob- 2 DE试验预测急性心肌梗塞运动异常节段收缩功能自发改善的准确性 ,并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 :1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134个异常节段中 ,5 1个节段 (38.1% )收缩功能有自发改善 ,小剂量 Dob[5μg/(kg· min)和 10μg/ (kg· min) ]2 DE试验对此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 80 .4%~88.2 %、83.1%~ 86 .7%、74.5 %~ 80 .4%、87.3%~ 92 .3%和 82 .1%~ 87.3% ,1例在 Dob 10μg时出现胸痛伴 ST段抬高。无运动节段功能自发改善率和 Dob- 2 DE预测敏感性比运动低下节段均显著为低 (19.2 %对 42 .3%和 40 .0 %~6 0 .0 %对 84.8%~ 91.3% ;P均 <0 .0 5 )。  结论 :1急性心肌梗塞异常节段中约 38.1%可发生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治疗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新生儿,用艾司洛尔500μg·kg-1·min-1静脉推注1min,观察15~30min,无效再以50μg·kg-1·min-1~250μg·kg-1·min-1微泵维持.结果11例患儿恢复窦性心律,1例无效.除2例患儿出汗较多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艾司洛尔能快速有效地控制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心肌灌注延迟显像(DE-MRI)所显示的高信号识别存活心肌和瘢痕组织,通过与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和18F-脱氧葡萄糖(FDG)SPECT进行对比研究,评估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34例临床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拟行再血管化手术治疗。男性29例,女性5例,年龄(58.0±9.8)岁,接受心脏MRI及SPECT灌注/代谢显像检查。两种方法各划分5个等级,依据17节段分析法,分析34例患者共578个节段,并对两种评价心肌存活的方法行一致性分析。结果DE-MRI判断存活心肌431段(74.6%),坏死心肌147段(25.4%)。SPECT灌注/代谢显像诊断正常心肌336段(58.1%),坏死心肌212段(36.7%),缺血心肌30段(5.2%)。两种方法半定量分析显示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51(>0.4)。以节段为单位,DE-MRI的敏感性为61.3%,特异性为95.4%。结论DE-MRI能够有效地识别存活心肌和瘢痕组织,并与18F-FDGSPECT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小剂量腺苷超声心动图试验(LDAE)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存活心肌检出的准确性.方法 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后3~10 d行剂量递增的LDAE(腺苷80、100和110μg·kg-1·min),所有患者在LDAE前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采用17节段半定量分析法分析二维超声图像.心肌梗死后2~3个月随访二维超声,以局部室壁运动改善作为心肌存活标准,评价LDAE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小剂量腺苷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腺苷110μg·kg·min时与用药前比较,心率轻度增快[(78.1±10.9)次/min比(70.7±10.8)次/min,P<0.01],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小[(20.1±9.3)ml比(30.4±1.9)ml,P<0.01]和射血分数升高(74.7%±9.8%比62.6%±10.4%,P<0.01).腺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8.9%(14/36),但症状轻微.LDAE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80.8%、86.0%、84.8%和87.5%.腺苷剂量100μg·kg·min时敏感性(88.5%)和特异性(86.0%)好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LDAE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存活心肌的较好而安全的新方法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腺苷剂量100μg·kg·min可作为LDAE进一步研究的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实时小剂量多巴酚丁胺(LD-DSE)(10μg·kg~(-1)·min~(-1))负荷心肌声学造影(RT-MCE)试验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经彩超检查存在左心室壁节段运动障碍冠心病患者,进行LD-DSE负荷RT-MCE试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所有狭窄病变行完全血运重建。按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16节段划分法获得各运动异常节段显影,图像用目测半定量法分析。术后1、3、6个月时复查心脏超声,以冠脉血运重建后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善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结果普通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75.7%、84.2%、78.8%;LD-DSE负荷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是89.3%、89.5%、89.4%;应用LD-DSE负荷RT-MCE目测半定量法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有所提高(89.3%比75.7%,P<0.05)。结论 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LD-DSE负荷RT-MCE可提高其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剂量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中国人中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有效剂量。方法  10 2例硝酸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静脉应用地尔硫 ,对心绞痛正在发作者给予首剂 10mg静脉注射 (稀释至 10ml,5min内推完 )后继续静脉滴注 ,对心绞痛未发作者直接给予持续静脉滴注 ,初始地尔硫剂量 1μg·kg-1·min-1,若仍有心绞痛发作 ,则递增剂量至 3μg·kg-1·min-1、5 μg·kg-1·min-1,心绞痛发作消失即按有效剂量维持静脉滴注 4 8h后改为口服 ;如果在 5 μg·kg-1·min-1剂量下仍不能控制心绞痛发作 ,则认为治疗无效 ,需更改治疗方案。用药过程中同时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及有无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结果10 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 ,地尔硫 1μg·kg-1·min-1有效者 6 4例 ,3μg·kg-1·min-1有效者 2 6例 ,5 μg·kg-1·min-1有效者 6例 ,累积有效率 94 12 % (96例 ) ,治疗无效者 6例 ,无效率 5 88%。治疗过程中 ,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和 (或 )药物剂量的增加 ,患者的心率、血压和率压积均逐渐下降 ,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部分患者的心电图缺血性表现得到改善。无一例在试验过程中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除 1例可逆性二度I型房室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