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相关预后因素分析及放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放疗效果,探讨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骨转移灶均行常规放疗,中位肿瘤剂量40.0Gy。对性别、肝功能状况、原发灶大小和数目、原发灶控制情况、有无手术切除、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时AFP水平、r-GT水平及骨转移时是否伴骨旁软组织和其他脏器转移等多项因素进行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原发性肝癌骨转移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1.9%、5.6%、4.2%,中位生存期6个月。肝内原发灶控制情况、有无手术、骨转移时AFP和r-GT水平、骨转移时是否伴骨旁软组织和其他脏器转移为独立预后因子(P值均〈0.05)。其余因素与生存率无明显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骨转移患者经外照射后症状明显缓解,但远期疗效仍然很差。肝内原发灶控制情况、肝内原发灶有无手术切除、骨转移时AFP和r-GT的水平、骨转移灶旁软组织转移和其他脏器转移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认识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诊治方法 、疗效及总生存期。结果 本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5.5%、16.4%,中位生存期13.0个月;发生骨转移后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3.6%、10.9%、1.8%,中位生存期5.5个月。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诊原发性肝癌时是否伴有其他脏器或部位转移、肝功能是否异常、对原发病灶及转移灶是否采取综合治疗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5)。骨转移灶的数目、甲胎蛋白的水平及肝内病灶的数目与生存率无明显相关。结论 肝癌骨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差,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对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合适的放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接受外照射治疗的肝癌骨转移患者205例,对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肿瘤特性(原发灶及骨转移灶)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放射剂量范围为32 ~ 60 Gy,中位剂量50 Gy,照射区为骨转移灶区域.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Backward-Wald法.结果 205例肝癌骨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4月,有80例(39.0%)骨转移灶周围伴有软组织肿块.发现在照射剂量32 -66 Gy范围内,其剂量与效应之间并不呈正相关.单因素分析发现较短的生存率和以下几方面有关:较低的Karnofsky评分、白蛋白水平,较高的骨转移时ALP水平、γ-GT水平、AFP水平、肝内肿瘤>5 cm、肝内原发灶未控、多发骨转移灶等.多因素分析发现,较低的Kamofsky评分、骨转移时较高的AFP水平、AST水平、血小板计数、肝内原发灶未控制、前5年的治疗诸因素均为独立预后因子(P值均<0.05).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有关肝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结果、预后因素,这些预后因素将有助于制定合适的针对这类患者的放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0430—2011-12-01我院在放疗科诊治的32例HCC脑转移患者,其中27例接受脑部肿瘤的放射治疗,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27例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5例无症状即发现颅脑转移。脑转移到死亡的中位生存期为(4.53±2.12)个月,颅脑HCC后到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4.5个月,1年生存率为15.6%。单因素分析显示,颅脑症状(P=0.008)、RPA(P=0.002)、Child-Pugh肝功能分级(P〈0.01)及肝内病灶控制情况(P=0.040)与生存时间相关;多因素分析则显示,颅脑症状、颅内转移灶数目(P=0.027)和是否接受过脑转移灶放疗(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20例脑转移患者已经出现肺转移,21例患者死于肝内病灶未控,5例患者因脑转移灶未能控制而死亡。结论:HCC脑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短,大部分患者以伴有颅外转移灶,颅内症状、肝功能分级、颅内病灶个数和是否放疗是预后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肝细胞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病人接受与不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125例临床诊断为肝细胞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病人,分为非放疗组和放疗组。非放疗组患者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后,仅针对肝内肿瘤予手术切除或介入栓塞治疗;放疗组病人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外放射治疗,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15MV光子,予肿大淋巴结区包括或不包括肝内原发灶局部照射,常规分割,放疗剂量为40~60Gy。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甲胎蛋白(AFP)、肝内肿瘤大小、肝内肿瘤治疗的方法、淋巴结情况(位置、数目、大小)、是否伴有癌栓、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生存率的估计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分析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放疗,23例(37.1%)放疗后转移的淋巴结消失,归为完全缓解,37例(59.7%)为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达96.8%。放疗后淋巴结压迫出现的症状得到缓解,有效率100%。放疗组与非放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个月和3.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2.1%和3.4%,2年生存率分别为19.9%和0%。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放疗组患者出现肝门、胰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1个月、9.4个月、6.0个月,对照组分别为3.6个月、3.8个月、3.2个月。放疗组肝内肿瘤直径<8cm或≥8cm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3个月和5.7个月,非放疗组分别为3.3个月和3.6个月。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生存情况,生存情况与下列因素有明显相关,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高、伴有癌栓、肝内多发病灶、原发灶未治疗者预后差。非放射治疗的病人,43.5%(2762)患者死于淋巴结肿大相关的并发症。外放疗可以降低淋巴结引起死亡(淋巴结致死降至8.0%),但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上升。放射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中等程度的急性胃肠道反应和肝损伤,常表现为食欲下降和恶心。结论本文结果提示,肝细胞肝癌淋巴结转移对放疗敏感。用50Gy的常规分割即可起到姑息治疗的效果,并延长生存期。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和肝内小病灶的患者放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唐顺  郭卫  杨荣利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3):1335-1338
目的:肺癌是最常出现骨转移的实体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响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随访1997年10月至2007年1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127例。其中男84例,女43例;平均年龄61.2岁(29~88岁)。应用x线平片、CT、MRI和全身骨扫描确定骨转移灶的部位及数目。根据病理分类将肺癌骨转移分为腺癌转移80例(63.0%),鳞癌转移17例(13.4%),大细胞癌转移9例(7.1%),小细胞癌转移21例(16.5%)。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生存相关模型分析各相关危险因素,找到影响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各个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肺癌骨转移后6个月、1年和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4%、25.8%和8.0%。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6个月,诊断骨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肺癌骨转移后影响生存的有效预后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生存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单发或多发)、以骨破坏为首诊症状、有无其它脏器转移、转移时长(从诊断肺癌到出现骨转移的时间间隔)、是否存在骨科并发症(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肺癌骨转移后影响生存的有效预后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生存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有无其它脏器转移、转移时长。结论:明确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有助于确定手术的适应证,进一步提高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 对 9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采用先TACE后 3DCRT相结合 ,观察疗效及生存率 ,并以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 94例中单发病灶 82例 ,多结节病灶 12例。TACE1次者 5 9例 ,1次以上者 35例。放射治疗剂量 4 2~ 5 2Gy者 4 2例 ,5 3~ 6 0Gy者 5 2例。结果 治疗后 3个月、1年的肿瘤局部有效率分别为 90 .4 % (85 / 94 )、83.0 % (78/ 94 ) ;其中前者完全缓解 12例 ,部分缓解 73例 ,稳定 6例 ,进展 3例。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93.6 %、5 3.8%、2 6 .0 % ,中位生存期 2 5 .0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数目对放射治疗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结合 3DCRT是治疗PHC的有效无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肝癌肺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下称肝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05例肝癌肺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血清AFP、γ-GT水平、肝内肿瘤情况及其治疗、肺转移灶情况及其治疗、肺外其它部位转移进行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肝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对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 ap lan-M e ier进行生存率分析,进行Log-rank组间生存率差异显著性的比较。结果肝内肿瘤大小、Ch ild-pugh分级、肝内肿瘤手术切除、γ-GT、肺转移同时伴有胸水以及肺转移灶的治疗对肝癌肺转移患者生存有明显影响。20.0%(16/80)因肺转移导致死亡,且全部为双肺多发性转移。66.2%(53/80)因肝内肿瘤进展导致肝衰竭死亡。诊断肝癌至死亡时间的均值为(684±68)天,中位值487天;发生肺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均值为(264±28)天,中位值为179天。结论肝细胞肝癌肺转移患者绝大部分死于肝内肿瘤未控,积极控制肝内肿瘤有重要意义;肺多发性转移,应积极行肺动脉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2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相关因素分析行 Log -rank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Cox 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至2013年6月30日153例患者失访15例(9.8%),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92%、31.02%、21.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 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为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乳腺癌骨转移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局部控制及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186例乳腺癌术后因骨转移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其中323处骨转移灶接受了放疗,316处有临床症状.放疗技术采用单一野或前后对穿野的 60Co或6MV X线,照射剂量范围为20~60 Gy,中位剂量30 Gy.结果: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在胸腰椎、肋骨和髂骨.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术后首发为单纯骨转移的11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5个月.放疗后临床缓解(PR CR)者占90.8%(287/316处),完全缓解者占42.1%(133/316处).临床症状缓解起始时间在4周以内者占75.3%(238/316),缓解持续中位时间为23个月.生物等效剂量达到39 Gy及以上剂量组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在22个月及以上,而30 Gy及以下者仅为8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激素受体情况、转移淋巴结数目、内脏转移情况、初发单/多发骨转移情况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大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缓解,缓解时间约占中位生存时间的2/3.生物等效剂量达到39 Gy及以上能获得更长的缓解时间.激素受体情况、转移淋巴结数目、内脏转移情况、初发单/多发骨转移情况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任晓旭  马锐 《现代肿瘤医学》2019,(24):4365-4369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于辽宁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全组17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14.3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0.6%,28.6%,10.2%。单因素分析提示PS评分、转移灶数量、骨转移、肝转移、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一线化疗疗效、一线化疗周期数,胸部放疗及PCI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COX分析提示肝转移、血清NSE、一线化疗周期数,一线化疗疗效,胸部放疗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一线化疗周期数≥4,一线化疗疗效达CR,进行胸部放疗的患者预后更佳,初始治疗前血NSE升高、肝转移的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ou ZW  Ren JQ  Wan DS  Chen G  Lu ZH  Pan ZZ  Li LR  Wu XJ  Ding PR 《癌症》2006,25(9):1149-1152
背景与目的: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因素仍未明确,本文旨在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9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根据Cox回归模型的结果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index,PI),并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04%、17.73%、11.48%。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肝外病变、原发灶切除、肝转移瘤切除、肿瘤大体类型、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大小、分布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切除、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和大小与预后有关。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3组的生存率两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转移瘤切除、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和大小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的重要因素,对于可行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PI值可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1997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14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对其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应用log-rank检验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 PI),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并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2.0%、15.5%和6.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确诊时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及数目﹑肝转移灶分布、肝转移瘤诊断时间﹑是否合并肝外侵犯﹑肝转移灶是否手术﹑是否行化疗及化疗方案的选择等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血清CEA水平﹑有无肝外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及数目﹑原发病灶切除和化疗方案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患者生存率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及转移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血清CEA水平﹑有无肝外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和数目等因素与预后明显相关.PI值可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We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FEM (5-FU, Epirubicin, MMC) therapy. SUBJECTS: One hundred ten cases of liver metastasis from gastric cancer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1977 until June, 2001 (synchronous: 74 cases, asynchronous: 36 cases). Twenty-nine cases were H1, 20 cases were H2 and 61 cases were H3.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groups: Group A: Resection of the primary lesion and hepatic resection (n = 9); Group A1: Hepatic resection only (5 cases), Group A2: Hepatic resection and intra-arterial infusion (4 cases). Group B: Resection of the primary lesion (n = 67); Group B1: Resection of the primary lesion only (46 cases), Group B2: Intra-arterial infusion (21 cases). In Groups A2 and B2, FEM therapy was applied to A2a (3 cases) and B2a (8 cases). Non-FEM therapy was applied to A2b (1 case) and B2b (13 cases). Group C consisted of 34 cases in which resection of the primary lesion was not undertaken. Survival rates were then compared. RESULTS: One-year survival rates and 50% survival period for each group were as follows: Group A: 33%, 5.9 months; Group B: 22%, 4.8 months; and Group C: 6%, 3.9 months, respectively. Five patients from Groups A2a and B2a survived for one year or longer. CONCLUSION: 1. The prognosis with liver metastasis from gastric cancer, even with a number of therapies, is not promising. 2. Resection of the primary lesion along with hepatic intra-arterial infusion therapy (in addition to hepatic resection), especi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FEM therapy, provided an extended survival.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病理学类型,易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及肿瘤负荷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比较不同远处转移部位及转移器官个数对广泛期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9年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5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应用多元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0例行同时性肝切除,5例行异时性肝切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0%,28.0%,21.0%。肝转移灶数目(孤立和多灶),转移灶分布(单叶和多叶),肝切除方式,原发灶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与预后相关,多元分析显示多灶肝转移,原发灶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是其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出现孤立转移灶、原发灶无淋巴结转移且无脉管瘤栓的胃癌肝转移患者应手术切除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广泛期SCLC患者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1-2015年间收治的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的广泛期SCLC患者322例,其中原发病灶伴远处器官转移246例,原发病灶伴非区域淋巴结转移76例。转移累及单器官261例,累及多器官61例。322例患者绝大多数接受EP、CE方案化疗,187例接受胸部3DRT。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组间生存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和1、2年OS分别为11.7个月和47.9%、19.5%;转移累及单器官者分别为12.4个月和52.5%、21.9%,转移累及多器官者分别为8.9个月和30.5%、11.2%(P=0.014)。单器官转移中肝转移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期仅为8.5个月,非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最好,中位生存期为14.5个月(P=0.001);除去肝转移以外单器官转移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多器官转移中伴肝转移和伴骨转移预后最差(P=0.016、0.006),而有无脑转移对广泛期SCLC多器官转移患者预后影响不大(P=0.995)。单纯肝转移和多器官转移预后无明显差异(P=0.862)。结论 广泛期SCLC患者初诊时单器官转移累及肝脏对预后有影响且预后最差;多器官转移伴肝转移以及伴骨转移预后最差,而有无脑转移对预后影响不大。转移一旦累及肝脏,单器官受累和多器官受累生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对寡转移NSCLC患者胸内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行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5年间我科初治转移灶≤5个的NSCLC患者43例,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对其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均行根治性放疗,平均和中位BED10分别为101.416 Gy和102.700 Gy,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为86%,1、2、3年OS分别为74%、70%、51%,中位OS时间为48个月,中位PFS时间为1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ECOG<2与ECOG≥2(P=0.000)、BED10<100 Gy与≥100 Gy (P=0.006)对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约90%患者仅出1—2级不良反应,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寡转移NSCLC在接受系统性全身治疗前提下联合原发灶和转移灶根治性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OS和PFS,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