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鼠15只,先将动物视神经切断,再移植坐骨神经段(PN、长约2mm/每段)到眼玻璃体内,动物分别存活2、4、8周后,取视网膜,沿视轴纵切,Nissl染色,显微镜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IBAS-2000)测量部分视网膜节细胞胞体截面积。结果证明,在PN的诱导下,存活2、4、8周时的视网膜节细胞层均出现巨大视神经细胞,胞体呈椭圆形,其胞体平均截面积分别为75.3±16.0μm~2、93.7±33.8μm~2和81.2±19.6μm~2;其中特巨细胞构成比分别为7.6%、34.6%和17.5%;二者均以存活4周时为最大,三组呈现一个由小到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经统计学检验,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选用成年大鼠,切断视神经后,将自体周围神经段(2mm/每段)植入眼球玻璃体内,存活2周,取视网膜沿视轴纵切开,Nissl染色,光镜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IBAS 2000)测量面积。结果发现,植入周围神经段的各组视网膜节细胞未见溃变现象,测量的视网膜节细胞胞体平均面积比正常动物者明显增加,每组均可见一些超过正常视网膜节细胞面积的巨大细胞,胞体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节细胞排列方向一致;当增加周围神经移植段数量或缩短两个周围神经移植段植入点的距离时,视网膜节细胞的平均面积和巨大节细胞构成比即随之增大。仅切断视神经的对照组动物视网膜神经节则出现溃变。  相似文献   

3.
实验将新生大鼠脑顶盖或坐骨段分别移植到成年大鼠受损的视神经断端或眼玻璃体内,动物存活率4周后取视网膜,切片,Nissl染色,显微镜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部分视网膜节细胞体截面积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4.
对大鼠受损视网膜节细胞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断大鼠视神经后,将坐骨神经段和视神经段以不同方式植入眼玻璃体内,4周后观察视网膜节细胞的形态,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IBAS-2000)测量胞体截面积。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移植物对受损视网膜节细胞形态影响是不同的。在坐骨神经段植入的胞体截面积均值和特巨细胞构成比均增大。如预先把坐骨神经挤压1周后再植入,或者一眼同时植入坐骨神经段和视神经段时,则增大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移植周围神经对大鼠受损视网膜节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季良  王淑玲 《解剖学报》1994,25(4):374-378,T009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切断一侧视神经后,随即将自体坐骨神经段、神神经段或挤压后的坐骨神经段植入眼球玻璃体内,植入神经段长2mm。术后动物分别存活2、4或8周,将动物麻醉处死后,取同侧视网膜制备切片,Nissl染色,观察视网膜节细胞的变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RGC胞体截面积。结果表明,植入坐骨神经段各组RGC大多数存活,并出现巨大的节细胞。存活2周时,RGC胞体截面积均值比正常组大;4周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胎大鼠顶盖提取液保存视网膜神经层,观察其对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形态结构影响,了解其对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胎大鼠顶盖提取液、端脑提取液,成年大鼠端脑提取液及RPMI-l640培养液分别保存视网膜神经层组织块4小时。对标本作神经元特异性烯酵酶(NSE)抗体免疫染色,光镜、电镜下观察RGCs形态结构变化,测量RGCs核体积密度。结果:顶盖提取液组保存的RGCs形态结构基本正常,RGCs核体积密度与正常RGCs核体积密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保存的RGCs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胎大鼠顶盖提取液可能含有维持RGCs存活的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表明 ,改善局部微环境可促进受损中枢神经的再生。本研究对 SD大鼠进行眶内视神经切断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模型 ,将新生鼠嗅球纤维层组织植入视神经断端 ,动物术后分别存活 1、2、3、4周取眼球作水平冰冻切片 ,用 Nissl染色和生长相关蛋白 (GAP-4 3 )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数量和蛋白的变化 ;并观察移植物中嗅成鞘细胞的存活状况。结果显示 :植入嗅组织后可见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数量和存活率明显增加 (P<0 .0 5 ) ;视网膜节细胞层 GAP-4 3持续表达 ;嗅成鞘细胞可以在视神经断端存活。本研究结果提示 ,移植嗅球纤维层有促进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和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鸡投射视顶盖视网膜节细胞的形态学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鸡视网膜 视顶盖投射系母体———视网膜节细胞 (RGCs)的形态学类型。方法 用逆行追踪法标记鸡投射至视顶盖的RGCs,再用细胞内注射法将标记的RGCs的全树突可视化 ,根据其细胞体和树突野的大小和树突分支特征进行形态学分类。 结果 鸡投射至视顶盖的RGCs可分为 3群、5亚群 ,即小细胞体和小树突野的I群细胞 ,包括简单型的Is亚群和复杂型的Ic亚群 ;中等细胞体和树突野的II群细胞 ,包括IIs和IIc两亚群 ;具有巨大的细胞体和树突野的IV群细胞 ,仅见IVc亚群。各亚群的比例分别是 :Ic 2 7 7%、Is 33 6 %、IIc 2 5 %、IIs 2 4 4 %、IVc 11 8%。 结论 投射至鸡视顶盖的RGCs以中小型细胞为主 (约占 88 2 % )和一部分大型细胞 (占11 8% ) ,其中Ic亚群细胞类似于哺乳动物的 β节细胞 ,而Is和IIs亚群细胞在哺乳动物尚未见报道 ,在鸡RGCs高密度区存在的Ⅲ群细胞没有投射至视顶盖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荧光染料DiI逆行标记技术、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对北京奶山羊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形态学类型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其细胞体的面积和树突野的大小,山羊RGCs分为RGA型(大细胞体和大树突野)、RGB型(小细胞体和小树突野)、RGC型(中小型细胞体和中大型树突野)3种细胞类型。然后根据树突分支特征和细胞体在RGCs中的位置,又将RGCs分为更多亚型(RGA1、RGA2、RGB1、RGB2、RGB3、RGC1、RGC2、RGC3、RGC4)。不同类型的RGCs在视网膜中央区和周边部出现的频率不同,在中央区以小型树突野的RGCs为多,占82%,大型树突野的RGCs仅占5.5%;而在视网膜周边部,尤其是颞侧周边部小型树突野的RGCs比例明显减少(42.5%),大型树突野的RGCs比例增多,尤其以RGA型增加的最为明显(33.4%)。结果表明,山羊视网膜中央区有优越的视力且在解析空间情报方面占优势;而在视网膜周边部则在解析时间情报方面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12.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研究LANT-6免疫反应神经元在成年兔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结果表明,LANT-6免疫阳性细胞体仅位于节细胞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0~40μm,胞体可发生1个或多个树突伸向内网层,在神经纤维层偶见免疫视神经纤维。LANT-6免疫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各个区,细胞密度以视纹最高,其平均密度为378.3±(30)/mm2,从视纹向边缘区密度变少,中央区、外围区和边缘区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02±(10)/mm2、114.3±(15)/mm2和21.6±(7)/mm2。双标实验的结果表明,兔视网膜的LANT-6免疫神经元是视网膜节细胞。上述结果提示LANT-6可能对视网膜节细胞与视觉中枢之间的神经传递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Forskolin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解剖学杂志》1999,15(1):45-48
  相似文献   

14.
李海标 《解剖学报》1997,28(1):28-31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研究LANT-6免疫反应神经元在成年兔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结果表明,LANT-6免疫阳性细胞体仅位于节细胞层,呈圆形或椭圆,直径约为10-40μm,胞体可发生1个或多个树突伸向内网层,在神经纤维层偶见免疫视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比较新生犊牛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数量、大小和密度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Nissl染色、荧光染料DiI逆行标记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结果:RGCs在视神经乳头下方形成一个沿鼻颞侧轴方向伸展的高密度区(P1,2608/mm2;P21,2174/mm2),即视条纹。由视条纹至周边部细胞密度递减,颞侧周边部最低(P1,mm2;P21,217/mm2);细胞大小则呈递增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在颞侧最明显。由P1到P21,RGCs总数和平均细胞密度均递减而细胞大小递增。结论:RGCs大小由视条纹至周边部递增而细胞密度递减,并且由P1到P21,RGCs总数和细胞大小递增而细胞密度递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生理盐水加压注入大鼠眼前房,二道生理记录仪监测眼内压,制成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采用改良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组织化学法,研究高眼压对视网膜节细胞代谢的影响。实验动物依存活期分为0、3、7天3组,根据视网膜节细胞酶活性强度和结构变化,把CCO反应的节细胞分为3级,Ⅲ级及Ⅲ级以上的节细胞为高CCO活性细胞,作高CCO活性节细胞计数,并对各级CCO活性节细胞以显微光度计测定透光率。经自身配对t检验,表明各实验组高CCO活性节细胞数目下降;经方差分析还证明,3、7天组节细胞的酶活性有恢复趋势。对视网膜不同象限结果的比较表明,高眼压所致节细胞损害在视网膜颞侧较鼻侧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霍乱毒素对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雯  李海标 《解剖学报》2001,32(2):117-120,T004
目的:探讨霍成毒素(CTx)对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RGCs)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成年金黄地鼠近端切断视神经(ON)并接一段自体坐骨神经(AG),玻璃体内注射CTx及/或插入小段坐骨神经分支(SN)。动物随机分为AG组和溶剂组;AG+CTx组;AG+SN组;AG+CTx SN组;量效关系组。前4组动物存活2-6周,用粒蓝逆行标记再生的RGCs,在荧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平铺片再生RGCs的数量变化。结果:AG+CTx组各时间点视风膜再生RGCs平均数比AG组和溶剂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G+SN组也得出相似结果。AG+CTx+SN组各时间点的视网膜再生RGCs平均数分别比AG组和AG+SN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提示霍乱霉素或/与坐骨神经具有显著促进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霍乱毒素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霍乱毒素(CTx)对视神经近端损伤后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视神经近端微挤压断(MC)后,玻璃体内注射CTx,动物存活3、5、7d后采用荧光逆行示踪技术显示存活的视网膜节细胞。结果:在3、5、7d时,移植霍乱毒素组(MC CTx)存活的视网膜节细胞数分别为(2053±169)、(1881±230)、(1752±137)个/mm~2,明显多于实验对照组(MC)的(1831±158)、(1508±147)和(1240±114)个/mm~2。结论:玻璃体内注入霍乱毒素对视神经微挤压断后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君  杨立元  张艳  雷季良 《解剖学报》2009,40(4):551-554
目的 研究小鼠胚胎阶段Nogo-A在视网膜节细胞(RGCs)及其轴突上的表达及时程变化. 方法 取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胚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以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Nogo-A在视觉传导通路中的表达.并采用免疫双标染色确定视网膜中表达Nogo-A蛋白的细胞类型. 结果 在视网膜发育的早期阶段(E12),Nogo-A密集表达于具有放射状形态的细胞上,Nogo-A免疫阳性产物出现在胞质、胞膜以及轴突上.Nogo-A与Tuj-1双标染色显示,此阶段的视网膜中几乎所有RGCs及其轴突都表达有Nogo-A;在稍晚的发育阶段(E13),视网膜中表达Nogo-A的RGCs数量明显减少,且仅出现在节细胞层以外的室周带和睫状体边缘区.在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大部分RGCs轴突不再表达Nogo-A,仅有少量视觉纤维为Nogo-A免疫阳性;RGCs的神经发生基本完成后(E15), 视网膜中几乎检测不到Nogo-A免疫阳性的细胞,但视网膜纤维层仍有少量表达Nogo-A的节细胞轴突.与之类似,视神经盘、视茎、视交叉和视束都观察到少量Nogo-A免疫阳性的轴突.值得注意的是,视束中表达Nogo-A的纤维集中位于表浅部位,而此处恰为新近到达轴突的通过部位. 结论 Nogo-A在视网膜RGCs以及轴突上表达的时程变化和位置特点提示,新生RGCs及其轴突表达Nogo-A,成熟后RGCs内Nogo-A的表达则下调.推测新生RGCs及其轴突中表达的Nogo-A可能与减少轴突分叉等细胞的内在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游思维  苏国辉 《解剖学报》2001,32(1):26-29,T007
目的 系统研究轴突损伤的距离与轴突再生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先溃变周围神经移植物对视网膜节细胞(简称节细胞)轴突在不同距离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在距成年金黄地鼠眼球后极0.5、1.5、2、3或7mm处切断左侧视神经,视神经眶侧断端同正常(正常组)或预先溃变(溃变组)的周围神经移植物吻合。结果 移植术后28d,两组荧光金逆行标记的发出再生轴突的节细胞数量均随轴突损伤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并以0.5~3mm距离点之间下降最为明显。比较两组对应距离点,溃变组标记节细胞数量在2、3mm距离点较正常组显著增多。结论 成年金黄地鼠节细胞轴突损伤的距离,决定了发生再生轴突的节细胞数量。预先溃变周围神经移植物对节细胞轴突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并以轴突损伤距离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