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胃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患者均行GE-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ADW4.2软件的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后处理。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清晰的多平面系列(可图像,其中2例患者未发现病灶,13例患者发现明显肿块,其中8例有胃壁外侵犯,5例胰腺侵犯、1例肝左叶外侧段受侵,2例肝脏多发转移,4例胃周、腹膜后及脾门淋巴结转移。11例患者的CT表现得到手术和病理的证实,2例肝脏多发转移患者未手术,但得到胃镜和病理证实;其中胃腺癌10例、恶性淋巴瘤1例、息肉2例。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MPR技术不仅能对胃部肿瘤病变治疗前进行较准确诊断,而且有助于对肿瘤进行TNM分期、治疗方案的确定、术中难易程度及预后情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3.
多排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证实的肠梗阻的螺旋CT影像资料,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100%,对肠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性及病因判断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肠肿瘤15例,粘连性肠梗阻21例(包括阑尾炎脓肿形成1例,肠憩室炎1例),闭孔疝1例,腹股沟疝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例,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侵犯肠壁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在显示肠梗阻的存在与否、确定肠梗阻部位以及梗阻原因判断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骨科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X线及MDCT检查的骨科外伤117例,采用Siemens Sensation 4.0 MDCT机,获取薄层轴位图像后,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方法进行二维和三维图像后处理。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将X线与MDCT诊断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检查误诊骨折10处,漏诊28处;MDCT发现疑似骨折26处,排除骨折17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MDCT能够为X线片诊断不明的外伤明确或排除骨折,并能判定骨折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纵隔血肿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11例纵隔血肿患者的完整CT资料。结果前纵隔血肿5例,中纵隔血肿4例,后纵隔血肿2例;弥漫性血肿8例,局限性血肿3例。CT平扫发现纵隔血肿合并气胸、肋骨骨折等合并征4例,而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发现气胸、肋骨骨折及胸骨体骨折、颅脑外伤等7例。结论纵隔内心脏、大血管的损伤常导致弥漫性血肿,而小血管的损伤常导致纵隔内血肿呈局限性。螺旋CT扫描尤其多平面重建不仅能显示血肿的直接征象,而且还能同时发现伴发的其他损伤。因此,能为临床及时确诊和正确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进行T分期并与病理对照,确定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CT,MDCT)在术前T分期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经胃镜证实的62例患者(63个病灶),术前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和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根据5 mm层厚横断面图像情况重组薄层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图像,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师共同完成T分期,术后与病理对照。结果 MDCT结合MPR技术后对胃癌的检出率为96.7%,其中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66.7%,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胃癌的MDCT大体分型准确率为88.9%。63个胃癌MDCT术前T分期总体准确率为71.4%,其中早期胃癌准确率为33.3%,进展期胃癌准确率为75.4%。结论采用MPR后处理技术的MDCT配合动态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大体分型和T分期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泌尿系增强的延时方法及重建对临床诊断的价值。以补充常规检查如超声、静脉尿路造影(IVU)、MRU的不足。方法:对临床泌尿系37例患者行螺旋CT普通扫描、增强扫描、增强延时扫描及三维重建的后处理。扫描分别选三种层厚6.5mm、3.2mm、1.3mm。结果:对尿路梗阻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和梗阻程度其诊断率100%达到临床影像诊断效果。对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显示优于IVU和MRU。螺旋CT对泌尿系增强扫描层厚过大所重建图象不连续不能达到有效诊断效果。扫描层厚过薄其重建数据过多而影响重建速度及工作效率,患者不能常时间屏气而使图象产生呼吸动等假像。结论:多排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及重建功能强大为各种增强扫描成为现实。笔者就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增强及延时扫描的参数方法对3D、MPR、4D重建等进行了探讨。泌尿系完整的检查往往需要多个常规影像检查组合才能完成诊断。即如此有很大一部分病例诊断应较困难。螺旋CT对泌尿系增强扫描后,三维重建成像在泌尿系充盈高密度对比荆下分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膝关节充气造影多排螺旋CT扫描对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每个关节腔内注入20~50 ml空气后作CT扫描,将扫描所得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观察半月板撕裂,将CT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比较。结果:30例中有26例为半月板撕裂,有21例经膝关节镜手术证实。结论:该方法可以较清晰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为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在鉴别乙状结肠梗阻病因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乙状结肠癌、乙状结肠扭转及乙状结肠粘连所致肠梗阻各1例,分析乙状结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梗阻点肠壁增厚伴管腔狭窄是乙状结肠癌的特征性表现;梗阻点肠系膜血管漩窝状排列是乙状结肠扭转的特征性表现;乙状结肠牵拉、固定,梗阻点无明显肠壁增厚、无肠系膜血管扭转是乙状结肠粘连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64排螺旋CT的MPR、MIP及VR后处理技术在鉴别诊断不同原因乙状结肠梗阻中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肿瘤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CT显示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为76例(92.7%),良恶性诊断正确59例(72%)。病理类型估计准确率31例(37.8%)。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形态及边缘是否规则,对周围组织脏器有无侵犯,密度是否均质及强化程度,CT均有较大的判断价值。结论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大,定性诊断次之,对病理类型估计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肾脏肿物的检出和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脏肿物检出率及其特征 ,并提出适于肾脏肿物特征研究的肾脏螺旋CT扫描模式。资料与方法  115例患者行肾脏 4期螺旋CT增强扫描 ,统计不同期的检出率及其与病灶大小和部位的关系 ,并分析肾脏实性肿物的强化程度和最大强化值出现时相。结果 共有 173个病灶 ,其中囊性 14 6个 ,实性 2 7个。实质期和排泄期的病灶的检出率均为 10 0 % ,直径 >2cm的病灶的检出率为 10 0 %。直径 <2cm的病灶的检出率的高低与扫描时相和病灶部位有关。不同肾脏实性肿物的强化方式不同 ,大多数肾细胞癌表现为重度强化 ,其最大强化值出现在皮髓质期。结论 实质期是检出小的肾脏肿物的最可靠的时相 ,皮髓质期是肾脏肿物特征分析的重要时相 ,肾脏肿物的检出和特征研究宜采用肾脏 4期螺旋CT扫描模式  相似文献   

13.
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低剂量肺部扫描的最适宜X线剂量.材料和方法:将随机抽取的80例肺部检查志愿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120kV,200mA)和不同低剂量(120kV,10mA,20mA,30mA,40mA)对比扫描,使用随机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从图像噪声、伪影、分辨率,肺组织、纵隔结构显示及病灶、淋巴结检出方面来比较.结果:各不同低剂量组与常规组在组织结构及病灶淋巴结显示方面无显著差异;噪声值均大于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01).10mA组噪声、伪影较大,病灶边缘及内部结构显示方面不够理想;但20mA与30mA组之间,30mA与40mA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40mA组与常规组比较各项指标综合评分均无差异(P>0.05).结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30mA MSCT可获得和常规剂量具有相当诊断价值的图像,30mA应为低剂量肺部检查的最适宜X线剂量.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术前诊断十二指肠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十二指肠肿瘤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5例十二指肠肿瘤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其中 15例行增强扫描 ,并结合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 :螺旋CT对十二指肠肿瘤术前分期准确率可达79% ,结合钡餐、内镜定性诊断可达 96%。结论 :螺旋CT结合钡餐、内镜检查有助于对十二指肠肿瘤的定位、定性及肿瘤分期。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质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16排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材料和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23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其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不成功外,其余21例患者图像数据经工作站处理后均取得较满意的诊断效果。结论:了解影响心脏成像质量因素,对提高成像质量以及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30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进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三维成像(3D-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所有病例均完成多层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显示(VR)和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MIP),并对照手术或介入栓塞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MSCTA共发现24例28个动脉瘤,其中22例为单个动脉瘤,2例为两个动脉瘤。动脉瘤直径最小2.7mm,最大35mm。MS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及其动脉瘤与临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23例与手术/DSA结果一致。结论: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准确性,可部分取代DSA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静脉肾盂造影(IVU)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提示上尿路梗阻而原因不明的患者58例,均行MSCTU检查,在图像工作站对获得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T)等三维后处理,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结果 58例中上尿路结石20例,先天性畸形14例,输尿管癌1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3例,输尿管息肉2例,副肾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交接处2例,邻近器官疾病导致上尿路梗阻2例,以上病例均经手术或输尿管镜检查证实。另有4例无法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3.10%。结论 MSCTU通过MPR、MIP、VRT技术多角度观察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导致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其形态,在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7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AP)延迟25s,门静脉期(PVP)延迟65s,以3~4ml/s团注造影剂80~100ml.测量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计算肿瘤-胰腺密度差,对胰周血管观察评价.结果肿瘤的平均CT值AP和PVP是51±8Hu、74±10Hu,正常胰腺的CT值AP和PVP是123±19Hu、100±10Hu,肿瘤-胰腺密度差AP和PVP是71±20Hu、25±12Hu,二者差异明显(P<0.01).胰周动脉侵犯在AP显示好,静脉侵犯在PVP显示好.结论AP可获得最大的肿瘤-胰腺密度差,AP结合PVP对胰周血管侵犯的评价更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9.
上颈椎外伤的多层CT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上颈椎外伤的多层CT扫描技术及其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上颈椎外伤,其中外伤在1个月内者共18例,1个月以上者9例。采用4层螺旋CT扫描仪,1.0mm准直(1.3mm有效层厚),50%重叠重建,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和容积显示(VR)成像,分别评价骨折、关节脱位以及韧带损伤等。结果CT清楚显示上颈椎外伤的骨折情况,以原始横断面图像和MPR图像结合显示最佳,并可检出齿状突水平骨折和齿状突先天变异,但陈旧性(1个月以上)外伤单纯横断面显示常不完善,至少需要MPR的补充显示;关节脱位的显示以VR或SSD为佳,寰椎横韧带损伤表现为横断面上齿状突两侧韧带结构不对称,VR横断面薄层块显示更好。结论1.0mm准直扫描结合MPR和VR图像是目前4层CT机作上颈椎外伤检查的上佳技术组合,可以充分显示上颈椎外伤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22例扫描前60min分次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1000~1500ml,余12例因腹张、呕吐频繁等原因未服甘露醇溶液。均行平扫+三期增强扫描。成像方法包括薄层横断面、多方位重建成像(MPR)、容积再现法(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成像。结果:在34例临床怀疑肠梗阻病例中,经MSCT检查明确为肠梗阻者27例,其中低位小肠梗阻14例,较高位小肠梗阻2例,11例为不同部位的结肠梗阻。其中炎性病变9例、粘连8例、肠道原发肿瘤7例、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2例、腹股沟斜疝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有无闭袢性肠梗阻及肠缺血、肠绞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