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哮喘模型小鼠舌下含服粉尘螨疫苗进行治疗,研究治疗前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NF-κB在颌下淋巴结和肺部的变化,比较高剂量疫苗和低剂量疫苗对哮喘小鼠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舌下含服粉尘螨疫苗。28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粉尘螨高剂量治疗组(C组)、粉尘螨低剂量治疗组(D组),每组7只。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观察支气管肺胞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和分类,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炎症状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体视学测量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NF-κB阳性细胞的变化和颌下淋巴结33D1阳性DC的表达。结果 C组BALF中嗜酸性细胞计数、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B组显著减少(P<0.05),气道高反应性下降(P<0.01)。C、D组哮喘小鼠颌下淋巴结33D1阳性DC和肺部NF-κB阳性细胞的数密度、体密度、表面积密度均下降,C组比D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高剂量舌下含服粉尘螨疫苗治疗哮喘小鼠有显著疗效,与DC的免疫耐受和NF-κB的下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粉尘螨-壳聚糖疫苗经鼻粘膜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小鼠肝脏疗效及Bcl-2在肝脏所起的作用。方法用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Der f)提取液致敏、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粉尘螨治疗组(C组)、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组(D组)。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炎症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巨噬细胞Bcl-2的表达。结果粉尘螨和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组肝脏炎症病理变化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轻;哮喘模型组肝脏出现大量巨噬细胞Bcl-2阳性细胞,而两治疗组肝脏阳性细胞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粉尘螨-壳聚糖疫苗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肝脏炎症有治疗作用,效果较粉尘螨免疫治疗组更好,炎症细胞的凋亡在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六安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气道重塑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加味六安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加味六安煎(低、中、高)剂量组。以卵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吸入卵蛋白激发法复制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胶原面积及胶原容积分数)程度以及气道形态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镜下可见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肺组织炎性细胞减少,充血、水肿程度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胶原面积增加(P 0.05),各治疗组间相比,加味六安煎高剂量组胶原面积减少最明显(P 0.05),加味六安煎各剂量组与孟鲁司特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间组相比,模型组胶原容积分数增加(P 0.05),各治疗组间相比,加味六安煎高剂量组胶原容积分数降低最明显(P 0.05),加味六安煎各剂量组与孟鲁司特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平滑肌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Wam/Pbm)、气管内壁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Wai/Pbm)均明显增大(P 0.05),各治疗组间相比,加味六安煎高剂量组Wam/Pbm、Wai/Pbm比值均为最小(P 0.05),孟鲁司特钠组与加味六安煎各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安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程度,减少气道周围胶原沉积,干预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从而达到防治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隆业  刘维萍  张彦芬  郭永力  管仁苹  邵雪  王兆宇  李灿 《西部医学》2021,33(12):1759-1764+1776
目的 观察鱼藤素对幼鼠过敏性哮喘的抑制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4周龄SPF 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甲强龙组、鱼藤素高剂量组、鱼藤素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造模第21天开始给药,雾化前1 h,鱼藤素高剂量组和鱼藤素低剂量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给予4 mg/kg和2 mg/kg的鱼藤素,甲强龙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的甲强龙注射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收集小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总IgE和BALF中IL-1β、IL-13水平,并对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qRT-PCR检测肺组织IL-1β、IL-1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NF-κB p65、p-IκBα、p-p38 MAPK、p-ERK1/2、p-JNK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浆IgE水平和BALF中IL-1β、IL-13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BALF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和低剂量鱼藤素组小鼠血浆IgE水平和BALF中IL-1β、IL-13含量和mRNA表达降低,BALF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均减少(P<0.05);鱼藤素高剂量组BALF炎性细胞计数与甲强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肺组织基本无炎性细胞浸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泡壁异常增厚;与模型组比较,鱼藤素高、低剂量组小鼠气道血管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肺泡壁水肿增厚情况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NF-κB p65、p-IκBα、p-p38 MAPK、p-ERK1/2、p-JN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和低剂量鱼藤素组p-NF-κB p65、p-IκBα、p-p38 MAPK、p-ERK1/2、p-JNK蛋白表达降低(P<0.05);鱼藤素高剂量组p-NF-κB p65、p-IκBα、p-p38 MAPK、p-ERK1/2、p-JNK蛋白表达水平与甲强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鱼藤素对幼鼠过敏性哮喘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光散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反应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35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药物实验组.模型组和药物组以鸡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药物组在最后一次致敏后每天灌胃给予通光散汤0.72 mL(相当于0.04 g生药);对照组以等体积的NS代替OVA致敏、激发.末次激发48 h后处理小鼠:无创法测定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观察气道阻力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学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①药物组小鼠气道阻力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②药物组BALF白细胞总数和Eos(%)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③模型组小鼠肺脏组织支气管、血管黏膜下和周围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大量炎症细胞向支气管和血管迁移,上皮细胞部分有脱落,部分可见黏液栓,血管壁明显水肿;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管腔黏液分泌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气道粘液的分泌量得到明显的控制.结论 通光散汤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短期暴露于不同剂量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并初步探索PM2.5影响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组?OVA+低剂量PM2.5(10 ?滋g)组?OVA+中剂量PM2.5(31.6 ?滋g)组和OVA+高剂量PM2.5(100 ?滋g)组?通过腹腔注射OVA致敏?雾化吸入OVA构建小鼠哮喘模型,第26?28?30天予以PM2.5滴鼻激发?第31天处死小鼠后观察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并通过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3?IL-14及血清IgE水平?结果:OVA+低剂量PM2.5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分类计数百分比及IL-4?IL-13水平与OVA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而OVA+中剂量PM2.5组及OVA+高剂量PM2.5组较OVA组升高(P < 0.05)?OVA+低剂量PM2.5组和OVA+中剂量PM2.5组血清IgE与OVA组相比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OVA+高剂量PM2.5组较OVA组升高(P < 0.05)?结论:中剂量PM2.5(31.6 ?滋g)和高剂量PM2.5(100 ?滋g)可进一步加重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而低剂量PM2.5(10 ?滋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大鼠模型咳嗽次数、气道炎症、肺组织气道重塑病理变化及加味六安煎对其干预后的影响,探讨加味六安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VA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加味六安煎低、中、高剂量组。以卵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吸入卵蛋白激发法复制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咳嗽次数、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胶原面积及胶原容积分数)程度。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VA模型组咳嗽次数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其中加味六安煎高剂量组咳嗽次数减少最明显(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VA模型组镜下可见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与CVA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肺组织炎性细胞减少,充血、水肿程度减轻;(3)胶原面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VA模型组胶原面积增加(P<0.05),各治疗组比较,加味六安煎高剂量组胶原面积减少最明显(P<0.01),加味六安煎各剂量组与孟鲁司特钠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胶原容积分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VA模型组胶原容积分数增加(P<0.05),各治疗组比较,加味六安煎高剂量组胶原容积分数降低最明显(P<0.01),加味六安煎各剂量组与孟鲁司特钠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安煎可以有效减少CVA大鼠的咳嗽次数,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减少气道胶原沉积从而达到干预CVA大鼠气道重塑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ARC)对卵清蛋白(OVA)诱导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雌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OVA组、ARC低、高剂量组和OVA+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各8只.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利用Diff-Quik染色法计数各组炎性细胞数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p38MAPK、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气道壁及软组织的结构完整性改变显著,支气管损伤严重(P<0.05).与OVA组比较,ARC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腔内未见有黏液栓形成,气道损伤有所缓解;ARC高剂量组和OVA+地塞米松治疗组肺组织形态与正常组相似,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5);ARC低、高剂量组及OVA+地塞米松治疗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p38MAPK、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A R...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mTLR2ECD)抗体(TSP-2)对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用肺泡灌洗、组织切片及特异染色、免疫组化、ELISA法检测TSP-2对小鼠哮喘模型的气道炎症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肺组织中肺泡及支气管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静脉给予抗体TSP-2能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主要表现在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浸润减少、减轻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抗体的降低以及抑制OVA诱导的小鼠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等病理变化。结论抗体TSP-2对过敏性哮喘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3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高剂量组、复方地龙胶囊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小鼠。卵白蛋白(OVA)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结构,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血清IL-2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复方地龙胶囊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并通过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调节免疫系统,且治疗哮喘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异性尘螨过敏原免疫疗法辅助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月选取本院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信必可都保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异性尘螨过敏原免疫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指标,哮喘症状评分、哮喘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指标水平、哮喘症状评分及哮喘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尘螨过敏原免疫疗法辅助信必可都保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提高肺部通气功能和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总结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85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照组42例)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观察组43例),评价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尘螨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specific immunoglobulin,SIg)G4、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存在轻微程度的咽喉疼痛,其中观察组4例(9.30%)、对照组3例(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7)。 结论 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行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对患儿气道炎症、免疫失衡等哮喘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粉尘螨和屋尘螨过敏情况。结果哮喘患者尘螨过敏的总阳性率为66.9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组尘螨的阳性率高于成人组(P<0.05);158例对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133例(84.18%)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均呈阳性反应,仅对粉尘螨或屋尘螨过敏者分别只有10.13%和5.70%,成人组与儿童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尘螨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过敏原,占绝大多数的患者同时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均呈阳性反应,加强居室环境尘螨控制,可减轻和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尘螨检测亦可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改组尘螨Ⅱ类变应原基因Der f2和Der p2后表达的蛋白为变应原,对小鼠哮喘模型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1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分为PBS组(阴性对照组),Der f2和Der p2免疫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哮喘组,改组变应原免疫治疗M01、M03、M08、M10蛋白治疗组。用尘螨提取液于0、7、14d腹腔注射致敏激发BALB/c小鼠,第21天雾化吸入激发,连续7d,其中各免疫治疗组于第25~27天雾化前30min分别用Der f2、Der p2和改组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PBS组则用PBS进行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最后1次雾化24h后,引颈处死。分别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白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LA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IL-4、IL-17和IFN γ的含量及血清中特异性IgG1、IgE抗体水平变化。结果 与哮喘组比较,改组变应原免疫治疗组和阳性治疗组肺部炎症显著减轻, BALF中的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G1、IgE抗体均显著降低;免疫治疗组(包括阳性对照)的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L-4、IL-17均明显降低,IFN-γ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通过基因改组获得的尘螨Ⅱ类变应原改组疫苗免疫治疗小鼠哮喘,可有效降低尘螨引起的小鼠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15.
应小明  陈利中  叶辉  金安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16-618,621
目的比较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与单独ICS治疗儿童尘螨过敏轻、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尘螨过敏的轻、中度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SLIT组(SLIT联合ICS治疗,20例)和对照组(单独ICS治疗,20例)。两组均完成为期1年的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患儿ICS给药总量、哮喘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皮肤点刺试验、肺功能、血清sIg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IT组在1年治疗结束时I,CS给药总量少,SLIT组的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低,肺功能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值高,VAS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皮肤点刺试验计分s、IgE值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SLIT联合ICS治疗在改善尘螨致敏哮喘儿童的日、夜间哮喘症状、肺功能及VAS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ICS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编码屋尘螨主要过敏原Der p1和Der p2的质粒DNA疫苗对哮喘小鼠脾细胞Foxp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屋尘螨提取液复制哮喘模型后,将编码Der p1、Der p2的真核表达质粒pDs-Der p1、pCI-neo-Der p2等量混合接种小鼠后对小鼠进行再次激发.分离小鼠脾脏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采用磁珠法分离CD4 CD25 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Foxp3基因的表达,并以IL-2进行刺激观察其增殖反应,测定其上清液中的IL-10、TGF-β含量.将分离的Treg细胞与哮喘小鼠CD4 CD25-T细胞共同培养,观察Treg细胞对CD4 CD25-T细胞增殖及IL-4、IL-5、IFN-γ的影响.结果 哮喘组小鼠脾脏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经DNA疫苗治疗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显著增加.体外培养发现各组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低于CD4 CD25-T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均未检测到IL-10和TGF-β存在.3组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均可显著抑制哮喘CD4 CD25-T细胞的增殖及IL-4、IL-5和IFN-γ的分泌,但在3组Treg细胞中,哮喘组Treg细胞作用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Treg细胞可显著抑制哮喘CD4 CD25-T细胞的增殖及炎性介质的分泌,哮喘小鼠不仅出现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而且其功能也可能出现缺陷.DNA疫苗治疗可以诱导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增加,并恢复其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应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疗效和维持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皮肤点刺试验尘螨阳性哮喘患儿200例,经家属同意后分为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和脱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并对其进行28个月的随访观察以判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脱敏组治疗1.5~2a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3.595和41.512,P<0.001)。随治疗时间延长,脱敏组治疗有效率增加,但1.5a与2a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3,P=0.133)。结论:舌下脱敏疗法对于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有良好的治疗及预防发作效果,且安全可靠,最短治疗时间为1.5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舌下尘疫苗螨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纯舌下尘螨含服(38例)与舌下尘螨疫苗含服配合药物治疗(38例)对比的方法,对76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舌下含服组总有效率为63.16%,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尘螨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好,且早期配合药物对症治疗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屋尘螨提取液(DHM)制备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构模型,并初步探讨其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90只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HM低剂量组,DHM高剂量组3组,每组再分为3、6、9周3个亚组。用不同浓度的DHM皮下和腹腔致敏后,多次滴鼻激发,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细胞总数和嗜酸细胞计数,测定BALF中IL-4和血清总IgE;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和气道面积。结果: DHM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①BALF中IL-4、嗜酸细胞和白细胞总数计数以及血清中总IgE均明显升高(P<0.05)。②标准气道壁厚度(d/Pi)和气道壁面积(WA/Pi)均明显增加(P<0.05) 。③镜下直接观察3周时小鼠出现明显急性气道炎症,气道壁结构有轻微改变;9周内随时间增加气道结构发生显著改变。DHM高剂量与低剂量组比较,3周时炎细胞和嗜酸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3、6和9周时IL-4和IgE均显著增加(P<0.05);气道测量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屋尘螨提取液能成功诱导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气道重构;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存着明显的量效关系,9周内随时间延长气道重构越来越显著,存在显著的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94例室尘螨和(或)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皮下注射阿罗格(NHD)尘螨特制疫苗作脱敏治疗,比较脱敏前后患者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血嗜酸性粒细胞、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值。结果:经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后,FEV1、PEF’比治疗前增加(P<0.05),而血液、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浆总IgE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