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从而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方法 于2009年9月在调查区域采取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问卷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干预.实施1年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680名对象中,91.9%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6.2%提高至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同时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需求、疫苗接种、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进行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家长课堂、播放宣传短片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和部分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83名对象中,84.5%的监护人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需求,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10.4%提高至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辖区内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59.27%提高至9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针对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提示免疫规划工作应重视流动儿童,加大对流动人群的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对免疫规划的知晓率,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预防接种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社区、居委会掌握流动儿童基数,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宣传,并由接种单位对流动儿童家长开展电话主动访视,定期提示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探索我市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 摸清了监测地区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提高了监测地区流动儿童建证率和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监测工作开展前后接种率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掌握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重点,对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政策和知识的知晓率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我市下一步开展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了经验.结论 需针对性地开展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工作;通过便捷、有效地途径,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流动儿童的基数和基本信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大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支持和投入,政府需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预防接种专业机构特别是基层预防接种单位需要加强能力建设,改善接种环境,保证充足的人员和经费,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免疫规划工作需要,特别是要加强接种前告之和禁忌症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吴忠市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方法 2008年6月对吴忠市区0~6岁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家长免疫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0~6岁流动儿童65名,建卡率93.85%,建证率92.31%,卡证相符率92.31%;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3.85%、92.31%、92.31%、93.85%、93.85%.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来源于预防保健医生(占93.85%).结论 要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和免疫规划的知晓率,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常熟市城区2006~2008年度出生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常熟市城区2006~2008年出生儿童预防接种率基础统计分析,了解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在相关疫苗预防接种情况;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和措施。方法根据江苏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组织辖区内的全体适龄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对2周岁内能完成的基础免疫进行统计分析接种率,采用χ^2检验,比较2006~2008年度出生儿童接种率,了解常熟市城区自2008年5月起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以后对免疫接种率的影响。结果从2006~2008年出生儿童预防接种率统计分析来看,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即为一类疫苗的"五苗二脑"本地儿童接种率略高于流动儿童,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2006年1~10月出生的儿童接种的麻风腮三联和甲肝灭活疫苗(原为收费的二类疫苗)和2006年11月份以后出生的全体儿童接种的麻风腮三联和甲肝减毒活疫苗(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改为免费的一类疫苗)作比较,本地儿童的上述二类疫苗接种率无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的上述二类疫苗接种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对提升所有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构筑我市的免疫屏障,控制相关传染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在省级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中开展多方位健康教育,对辖区内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干预,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扩大免疫接种覆盖面.方法采用开设咨询门诊、张贴宣传材料、建立宣传橱窗、播放音像资料、设立网站专区等方式,提高相应人群的疾病预防意识和能力.结果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增强预防为主意识,辖区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率由原来的86.5%提高到96.7%,免疫规划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增强了家长按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控制了疫苗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镇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辖区内流动和常住儿童各800名,对其免疫规划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结果: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免疫覆盖率为83.60%,显著低于同期常住儿童(97.10%)。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于常住人口。结论:流动儿童监护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疫苗接种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存在疫情暴发隐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春市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以便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双阳区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120名儿童,其建卡率、建证率、五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83%、93.33%、90%、88.33%。结论:要重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加大对流动儿童集聚地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保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疫苗的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海省儿童预防接种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KAP),促进青海省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提高免疫服务工作质量,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化隆、循化、共和、海晏4个项目县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对724名儿童及监护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接种率和KAP调查。结果乙肝疫苗24 h内首针及时接种率77.4%;93.9%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对孩子有好处,66.0%的家长知道孩子出生后需要接种疫苗;82.5%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72.2%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时需要接种乙肝疫苗,46.4%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后需办理预防接种证。结论应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乙肝及时接种率和其它疫苗的接种率,提升儿童家长/监护人对疫苗针对疾病的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为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管理新策略的设计提供科学数据以及相关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本院辖区内居住的合适年龄外来儿童(100例)家长(观察组)和当地儿童(100例)家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于干预前后向儿童家长发放问卷,主要内容涵盖相关预防疾病、疫苗种类、传染病知识、免疫程序等。统计调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案例干预前,观察组疫苗接种率、知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对百白破疫苗(DPT)、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及全部知晓的认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乙型肝炎疫苗(HepB)、麻疹(MV)的知晓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要一项,我们应采取相应策略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率。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意义重大,需要社会、政府、家庭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和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儿童家长进行免疫规划知识与信息来源调查。结果共调查962名儿童家长,其中母亲660人、父亲302人。小孩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是影响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掌握程度的3个重要因素。89.6%的家长通过医生告知获得免疫规划知识。本地户籍儿童家长在邻居(朋友)告知、宣传资料、村委(居委)通知和电视广播4个获知途径中均比外地儿童家长有较大的优势。结论应针对不同的人群制订出不同的宣传策略,加大大众传媒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乌海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于2003年12月~2004年5月乌海市开展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调查。方法:按照不同地理位置及聚集特点将流动人口聚居地分为4类,在调查点内采取挨门逐户调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结果:乌海市流动儿童“四苗”接种率<75%,“四苗”全程覆盖率为63.68%,大型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流动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55.8%)接近于其他类型地区,流动商贩子女的“四苗”全程覆盖率(53.3%)低于其他职业。结论:说明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不理解及针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服务存在漏洞,也是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已经成为制约我市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改进计划免疫服务方式,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情况,为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厚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厚街镇共报告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303例。报告病例数较2002年增加22.5%,年报告发病率为635.18/10万,流动人口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首位,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居第三;发病顺位居前6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淋病、病毒性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麻疹、梅毒,但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中报告发病率居前6位传染病病种相同但发病顺位有所不同,流动人口肺结核、淋病、细菌性痢疾、麻疹、梅毒等病种发病率显著高于本地人口。结论应将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麻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列为防制重点,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特征,为流动人口麻疹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麻疹占97.31%;发病季节高峰在3~5月及7月;0~6岁儿童和16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高峰年龄为8~24月龄.对8月~6岁麻疹病例麻疹疫苗(MV)免疫史统计分析表明,有免疫史12.06%,53.19%免疫史不祥,34.75%未接种,初免未种及接种不及时是该年龄段发病的主要原因;16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可能与MV未免疫及接种质量低有关.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及时入册、建证,提高及时接种率和有效接种率,同时开展外来工MV强化免疫,是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南海区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麻疹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200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区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4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3/10万;流动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6.37/10万;常住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70/10万。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发病占总发病的74.83%。年龄分布以学龄前儿童和成人为主,同时〈8月龄婴儿发病为8.98%。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11.01%,无免疫史者占30.11%,免疫史不详者占58.88%。麻疹发病季节以3.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5月发病最高。结论人口的频繁流动使麻疹控制工作难度日趋加大,免疫空白及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加强免疫和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宁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于2006年7~9月对2002~2005年出生的流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调查。结果共调查四区二县792名适龄儿童,建证率96.09%,建卡率96.59%;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7.53%、78.55%、75.54%、74.40%;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2.12%,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1.00%。常住儿童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造成未接种的原因主要为不知道要接种。结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仍然是免疫规划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今后的工作中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上应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和免疫接种状况,探索提高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策略,为加速海南省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每年3月利用外省流动人口进入海南务工、旅游、务工人员探亲返回高峰,在全省进行专项免疫状况摸底登记调查和疫苗查漏补种活动,3~5月麻疹发病流行高峰前快速补种麻疹等疫苗;通过发病率评估查漏补种效果。结果专项查漏补种后,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大幅提高,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率、构成比大幅下降;2009、2010年海南省麻疹发病率均为0.5/100万,降至历史和全国最低水平,提前2年实现消除目标。结论海南省流动儿童查漏补种策略控制麻疹效果显著,消除了流动儿童麻疹接种薄弱人群,为海南省提前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了必要条件,可为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提供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再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态度,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家长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态度在性别、职业、配偶职业、平时对孩子接种疫苗态度、城乡位置、孩子数量、与孩子同住、接种疫苗安全、知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其孩子强化接种麻疹疫苗这10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家长对于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态度与性别、职业、配偶职业、平时重视孩子接种疫苗态度、城乡位置、孩子数量、与孩子同住、接种疫苗安全、知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其孩子强化接种麻疹疫苗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策略,提高麻疹疫苗的强化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扩大免疫规划接种率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常住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PPS)随机抽样法开展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共调查1~2岁流动儿童150名,3~6岁留守儿童300名、常住儿童300名,接种记录按卫生部标准进行统计。结果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常住儿童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分别为60%8、9.7%9、8.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母亲职业和文化程度、胎次和接种点距离是影响儿童接种及时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不同类型的儿童,影响接种率及时性的因素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儿童照顾者对疫苗接种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20.
A study to identify possible reasons for non-completion of immunization among children was carried out in an urban settlement of Port Moresby.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ildren's mothers lacked basic understanding about immunization and the potential seriousness of immunizable diseases. There was also poor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health workers and the mother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emphasis be placed also on the social aspects of immunization if widespread coverage is to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