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咽拭子、疱疹液和粪便标本共1062份进行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核酸检测。结果共检出485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45.67%,其中EV71核酸阳性187份,阳性率为17.61%,40份为CoxA16核酸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77%。结论1062份标本中EV71核酸的阳性率高于CoxA16;粪便和疱疹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CoxA16和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要加强对CoxA16和EV71的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张玉桃  张健  方巧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02-1802,1807
目的:了解惠州市龙门县2009年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分型,为保护不同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肛拭子、疱疹液及粪便等标本进行肠道总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核酸检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龙门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46例手足口病患者中共采集90份标本,经Real-timePCR检测,84份肠道总病毒阳性,阳性率为93.33%;5份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阳性率为5.56%;68份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阳性率为75.56%;CoxA16和EV71两者阳性率之比为13.6:1。结论:从该组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病原体以CoxA16感染为主,其次是EV71,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为制定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珠海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荧光PCR检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本和健康人群标本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ms A16,CoxA16)、肠道埃可病毒71型(enterovims 71,EV71)以及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319份临床样本EV71、CoxA16以及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6.02%,6.90%和30.09%;180份健康人群样本Ev71和CoxA16均阴性,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2.78%。在105份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中,男性68例,女性37例。1~5岁感染病例数最多,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86.67%。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占诊断总数的85.71%,高峰在6月。病例以散居婴幼儿为主。结论珠海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中EV71、CoxA16以及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实验室诊断病例以1~5岁托幼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例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引起海南省2009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暴发流行的主要病毒型别,为手足口病病例诊断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附件1,提取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各种样本中的病毒核酸,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核酸检测阳性的原始样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细胞)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结果海南省2009年各市县采集的1 085份手足口病样本中EV71、CoxA16和其它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3.13%、1.57%和9.59%,不同类型病例的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死亡病例55.56%(10/18),重症病例36.07%(145/402),普通病例32.63%(217/665)。不同类型样本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同,肛拭子和粪便阳性率达到49.62%,疱疹液检测阳性率为43.84%,鼻咽拭子的检测阳性率为22.89%。结论引起海南省2009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是EV71,其次为CoxA16。应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掌握病毒型别变化趋势,更好地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地2011年成人及健康儿童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情况,探讨健康人群隐性感染与儿童患手足口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该区域幼儿园学生和老师共150人,分为0~、2~、5~岁组各30人,15~、24~、>50岁组各20人.每人采集粪便标本5~8 g,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痫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核酸检测.结果 共采集150份样本,EV通用型阳性13份(8.67%),其中5岁以下的有11例(84.6%).CA16阳性2份,EV71阳性1份,均属于0~岁组.结论 肠道病毒在人群中隐性感染较为普遍,5岁以内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健康人群中引起手足口病常见的EV71和CA16阳性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非流行期在园儿童肠道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CoxA16携带水平.方法 采用随机整体抽样对三家幼儿园176名5岁以下儿童采集咽拭子样,进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 176名在园儿童有4人CoxA16阳性,阳性率为2.3%,2人EV71阳性,阳性率为1.1%.结论 深圳某地非流行期在园儿童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EV71携带率分别是2.3%和1.1%,且年龄、性别、户籍、幼儿园等级、病原体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0年百色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用荧光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结果在16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重症的患者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37例,阳性率83.03%。其中EV71感染91例,占55.15%;CoxA16感染7例,占4.24%;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39例,占23.64%。结论 2010年引起百色市重症手足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病毒。应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向大众普及健康卫生常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引起海南省2010-2011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及其变化趋势,为海南省手足口病病例诊断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进行手足口病例样本的处理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的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的原始样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选取有代表性的毒株进行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2010年和2011年海南省手足口重症病例中EV71感染率分别为45.52%和19.45%,而CoxA16的感染率仅为6.9%和4.7%;普通病例中的CoxA16感染率分别达到19.63%和24.8%,EV71的感染率分别为16.34%和6.36%。海南省2010年和2011年流行的EV71基因型均为C4a亚型,CoxA16病毒的基因型包括B1a和B1b,CoxA10、CoxA6和CoxA4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存在CoxA5、CoxB1、CoxB2、ECHO 3和ECHO 11等感染病例。引起海南省手足口重症病例的病原以EV71为主,也有少数病例为CoxA16的感染引起,2010年和2011年重症病例中CoxA16的感染率分别为6.9%和4.7%;而且CoxA10和CoxA6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比例较之CoxA4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的比例更高。结论海南省2010~2011年手足口重症病例仍以EV71感染为主,普通病例中EV71感染率逐渐下降,CoxA16感染率上升。在海南省人群中同时存在多种肠道病毒病原,导致海南省手足口病疫情的高发和重症病例的持续出现,尤其是CoxA10和CoxA6感染易导致重症病例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玉溪市2010年1~12月手足口病流行时期该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了解导致流行的肠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RT-PCR)方法,对238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RNA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73份标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0.67%.其中41例患儿为CoxA16阳性,32例患儿EV71阳性.结论 所检测2010年玉溪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以CoxA16感染和EV71为主,CoxA16和EV71感染患儿的表现相似,临床难以鉴别,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普通病例以CoxA16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湘潭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该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为本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湘潭市20102013年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疫情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室检测采用 RT-PCR 实时荧光法检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 A 组16型(CoxA16).结果:20102013年,检样1079份,肠道病毒阳性569例,阳性率52.73%;EV71型阳性211份,占37.08%,;CoxA16阳性110份,占19.33%;其他型阳性248份,占43.59%;997份轻症病例中 EV71阳性率30.12%、CoxA16阳性率22.09%、其他型阳性率47.79%;重症病例67份,EV71阳性率84.48%、其他型率15.52%;死亡病例15份,EV71阳性率92.31%、其他型率7.69%。结论:2010-2013年,湘潭市手足口病以 EV71型和其他型为优势流行株;重症、死亡病例主要由 EV71引起;EV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比其他肠道病毒更容易引起流行,导致重症的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在深圳市幼儿园健康儿童中的隐性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FMD)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某幼儿园所有健康儿童血清中抗EV71和CoxAl6的IgM抗体水平,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EV71和CoxAl6病毒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的350名健康儿童中,32名儿童感染了EV71或CoxAl6病毒,隐性感染率为9.1%,其中CoxAl6病毒感染率为7.4%,EV71病毒感染率为3.1%,同时感染CoxAl6和EV71两种病毒的感染率为1.4%;暴发班级的感染率为17.0%,非暴发班级的感染率为6.5%。每天洗手3次及以上(OR=0。40,95%CI:0.19~0.85)、洗手使用清洁剂(OR=0.33,95%CI:0.16—0.68)为EV71、CoxAl6病毒隐性感染保护因素;所在班级出现HFMD的聚集性病例(OR=3.80,95%CI:1.81—7.99)和儿童有咬玩具、咬手指习惯(OR=2.29.95%CI:1.06。4.92)为EV71、CoxAl6病毒隐性感染危险因素。结论隐性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HFMD的流行,加强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管理和宣传教育,尽可能降低隐性感染者的比例,对控制HFMD的暴发及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东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及其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2010年手足口哨点监测医院上送的标本,应用Excel和SPSS分析。结果380例病原阳性病例中,EV71(占29.47%)所占构成比略高于CoxA16(占24.47%),未分型肠道病毒占46.05%。病原感染构成比无性别差异,以5岁以下人群感染为主(占96.72%)。EV71与CoxA16在0~1岁人群感染构成比最低(各为14.43%与11.34%),在1~5岁人群感染构成比较稳定(占36.13%),6岁后以EV71感染为主(占40.0%);3~7月以EV71与CoxA16流行为主,其中6~7月以EV71为主(约占47.91%);8月后以未分型感染为主,其中10~12月感染构成比最高(占87.50%);各监测点EV71与CoxA16呈交替流行,未分型肠道病毒占较大比例。病例样品检出率较高(达89.41%,380/425),以粪便为主(占87.29%),其检出率明显高于肛拭子(73.08%)。结论东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与流行在人群年龄、时间、地域方面均呈动态变化,以CoxA16伴随EV71流行为主,其它未分型肠道病毒也占相当比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2010--2012年五华县哨点监测医院诊治的普通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总肠道病毒(Ev)、EV71和CoxA16核酸。结果共采集152例病例粪便标本,EV阳性115例,阳性率75.66%,不同年份E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3.03%、18.42%和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流行优势株为EV71,2011—2012年流行优势株为其他肠道病毒,不同性别、不同年龄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三种型别的肠道病毒全年交替变更流行。结论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株发生动态改变。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研究,掌握毒株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010年天津市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VPl基因特征。【方法】采集60例天津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患儿的粪便标本,分别用EV71和CoxAl6的VPl区域引物对粪样中病毒RNA进行PCR检测。同时选取11株EV71扩增阳性和4株CoxAl6扩增阳性的样本,对其扩增产物的VPl区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比照EV71和CoxAl6各基因型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从60例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共检测出27例EV71阳性和4例CoxAl6阳性。经VPl区测序,11例EV71阳性与EV71C4基因型同源性94.4%~94.8%;4例CoxAl6阳性与CoxAl6C基因型同源性93.4%-94.7%。在系统发生树上,这11株EV71均属于EV71C基因型,与c4亚型属于同一分支;4株CoxAl6均属于CoxAl6的C基因型。【结论】2010年天津市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样本中检测出的EV71毒株属于EV71C4亚型,CoxAl6毒株属于CoxAl6C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泰安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泰安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的1474份粪便标本分别用RT—PCR、ReahimeRT-PCR检测肠道病毒(PE)、CoxAl6和EV71核酸,另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泰安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4—8月,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8.71%;全市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尤其以宁阳、肥城发病率最高;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病原学检测粪便标本1474份,其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7.67%(1145/1474),CoxAl6核酸阳性率为35.62%(525/1474),EV71核酸阳性率为24.49%(361/1474),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7.57%(259/1474)。结论2010。2012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疫情以CoxAl6、EV71感染引发病例为主,还存在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HFMD病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密切接触儿童预防用药后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的变化,为HFMD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HFMD密切接触儿童1106例分为预防1组(用中药)、预防2组(用中药加干扰素)、预防3组(用干扰素)、对照组(空白对照),统计各组HFMD发病率,并从中随机抽取282例儿童采集大便标本,进行EV71和CoxA16病毒PCR检测。结果:(1)发病率各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预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各组内发病与未发病儿童大便标本Ev71和CoxA16病毒PCR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用药能显著降低HFMD发病率,但不能降低EV71和CoxA16病毒PCR总阳性检出率,其原因可能与投药剂量或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唐智超  石玮  朱红霞 《海南医学》2014,(20):3097-3100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和重症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该地区手足口病原体的类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医生和流调人员采集符合聚集性疫情的手足口病病例和诊断为重症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病毒株中EV、EV71和CoxA16病毒的核酸。结果聚集性疫情病例咽拭子标本共276例,共分离出病毒125例,阳性率为45.29%;其中EV71阳性率为17.75%(49/276),CoxA16阳性率为26.09%(72/276),其他EV阳性率为1.45%(4/276)。重症病例咽式子标本共21例,共分离出病毒8例,阳性率为38.09%;其中EV71阳性率为9.52%(2/21),CoxA16阳性率为23.81%(5/21),其他EV阳性率为4.76%(1/21)。聚集性疫情病例中散居儿童、学生中CoxA16的检出率高于托幼儿童,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0.050和χ2=8.048,P=0.005)。结论顺义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例和重症病例均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聚集性疫情病例以托幼儿童为主,重症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应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为落实防控措施及明确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