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明确引起海南省2009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暴发流行的主要病毒型别,为手足口病病例诊断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附件1,提取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各种样本中的病毒核酸,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核酸检测阳性的原始样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细胞)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结果海南省2009年各市县采集的1 085份手足口病样本中EV71、CoxA16和其它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3.13%、1.57%和9.59%,不同类型病例的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死亡病例55.56%(10/18),重症病例36.07%(145/402),普通病例32.63%(217/665)。不同类型样本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同,肛拭子和粪便阳性率达到49.62%,疱疹液检测阳性率为43.84%,鼻咽拭子的检测阳性率为22.89%。结论引起海南省2009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是EV71,其次为CoxA16。应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掌握病毒型别变化趋势,更好地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泰安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泰安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的1474份粪便标本分别用RT—PCR、ReahimeRT-PCR检测肠道病毒(PE)、CoxAl6和EV71核酸,另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泰安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4—8月,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8.71%;全市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尤其以宁阳、肥城发病率最高;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病原学检测粪便标本1474份,其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7.67%(1145/1474),CoxAl6核酸阳性率为35.62%(525/1474),EV71核酸阳性率为24.49%(361/1474),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7.57%(259/1474)。结论2010。2012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疫情以CoxAl6、EV71感染引发病例为主,还存在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HFMD病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2-2018年西宁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12-2018年西宁地区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 A16)和非EV 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其他EV)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标本2855份,检出核酸阳性标本2176份,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6.22%,其中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8.68%、25.09%和46.23%,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型别。发病人群集中在1~5岁组,构成比为91.04%(1981/2176);男性病例阳性率稍高于女性(χ^2=8.647,P=0.004);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6~7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西宁地区各年手足口病病原谱有所不同,近几年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应加强对EV 71和Cox A16以外其他肠道病毒的监测,为更好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广州市及周边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手足口病病例968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将其分为肠道病71型(EV71)、萨克奇病毒A组16型(CAl6)、非EV71、CAl6阳性肠道病毒(N)三类,分离部分EV71毒株并进行全基因测序和分析。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经在线比对后进行Ev型别鉴定。结果分析显示2011年广州市及周边地区HFMD的高发年龄段为年龄小于4岁的儿童,1.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5-7月为发病高峰期;EV71和CAl6为HFMD的主要病原:但有24.79%的病例由其他肠道病毒(EV)型别引起。基于全基因序列构建种系发生进化树显示,所分离的6株EV71毒株与c4亚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性和最高的同源性。结论2011年EV71和CAl6为广州市及周边地区流行的主要病原,EV71病毒株分离株属于c4型,且遗传性较稳定,但存在部分其他型别Ev引起HFMD。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河池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明确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手足口病的诊治、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4-10月份14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203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同时检测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结果 140例病例中EV核酸阳性107例,阳性率76.43%,其中EV71阳性率47.86%(67/140),CA16阳性率10.00%(14/14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8.57%(26/140)。重症病例72例,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EV71病毒50例,其他肠道病毒12例。结论①2010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②实时荧光PCR法检测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方法简便,速度快,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0年百色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用荧光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结果在16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重症的患者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37例,阳性率83.03%。其中EV71感染91例,占55.15%;CoxA16感染7例,占4.24%;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39例,占23.64%。结论 2010年引起百色市重症手足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病毒。应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向大众普及健康卫生常识。  相似文献   

7.
张红梅  罗永松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085-1086,1119
目的了解影响实验室手足口病毒检出的因素,分析秦皇岛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例肠道病毒核酸的检测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可疑手足口病例送检的咽拭子、肛试子、疱疹液等样本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通用型(EV)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307例可疑病例中肠道病毒检出率为69.38%,样本的不同来源和存在的不同状态都对结果的检出有影响;秦皇岛市手足口发病集中在5~7月份,男女性别比为2.04:1,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EV71与其他病毒所致重症手足口之比为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6,P〈0.05)。结论切实加强实验室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从多方面提高病毒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V71型是引起手足口重症病例的主要毒株,实时荧光PCR法可以快速检测手足口病样本中的肠道病毒核酸,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临床病例样本的肠道病毒流行特征。方法收集35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血浆和粪便标本387份,采用巢式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的检测,对肠道病毒阳性的标本应用测序方法根据5’UTR基因序列进行病毒分型。结果在350例临床诊断病例中,病原学诊断或者核酸检测阳性病例245例,其中男138例,女107例,性别比1.54∶1。387份临床样本中,肠道病毒阳性共217份,检出率为56.1%。245例病原学诊断或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中,人肠道病毒71型(EV71)125例,占51.0%;柯萨奇病毒A组(CVA)16型90例,占36.7%;其他型肠道病毒20例,占8.2%;有10份阳性病例无法鉴定分型,占4.1%。结论奉化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以EV71及CVA16型为主,其中2010—2012年以EV71为主,2012—2013年以CVA16为主,其他型如CVA4、CVA6、CVA10、CVA12及CVB3等也有发现。  相似文献   

9.
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咽拭子、疱疹液和粪便标本共1062份进行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核酸检测。结果共检出485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45.67%,其中EV71核酸阳性187份,阳性率为17.61%,40份为CoxA16核酸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77%。结论1062份标本中EV71核酸的阳性率高于CoxA16;粪便和疱疹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CoxA16和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要加强对CoxA16和EV71的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大庆市手足口病(hand-food-mouth disease,HFMD)疫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了解大庆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疫情的控制和病例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的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提取标本中的核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结果2011年大庆市手足口病全年共发病1061例,其中155例进行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中EV71阳性73例(47.10%),阴性70例(45.16%),Cox A16阳性12例(7.74%),阴性0例.1例重症病例(后死亡)EV71阳性.疫情主要集中在6~9月;发病人群以1~4岁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结论2011年大庆市手足口病疫情主要由EV71引起,特别要加强对EV71引起的重症、死亡病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该病流行特征,同时评估从不同部位采集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疱疹液标本,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对总肠道病毒阳性的标本,进行EV71和CA16分型,检测结果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在652份监测病例样品中,总肠道病毒阳性样品446份,其中EV71阳性199份,占44.52%;CA16阳性176份,占39.37%;其它型肠道病毒阳性71份,占15.97%。在103份重症病例样品中,总肠道病毒阳性91份,其中EV71阳性77份,占84.62%,CA16阳性3份,占3.29%,其它型肠道病毒阳性10份,占10.10%。结论:湘潭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原以EV71型和CA16型交替流行;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疱疹液,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惠州市手足口病例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0年5月至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全市各大医院的998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液、脑脊液、咽拭子、粪便等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结果在检测的682份EV阳性标本中,EV71阳性率偏高,为总数的48.9%,而CA16阳性率较低,为总数的5.71%;在998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占62.12%,女性患者相对较少,占37.88%;0~4岁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占所有患者的92.99%;5~7月的夏季为手足口病感染的高峰期,其阳性率占98.9%。结论惠州市2010年5月~12月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为主,0~4岁的男性儿童是感染肠道病毒的高危人群,5~7月的夏季较为高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2年贵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179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179份,CA16阳性151份,占4.75%;EV71型331份,占10.41%;CA16和EV71混合感染7份,占0.22%;其他型肠道病毒897份,占28.22%。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7月及10~1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其中0~3岁发病最高;男性患儿多于女性。结论2012年贵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以其他型肠道病毒和EV7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常规检测方法与BD MAX全自动工作站在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中的差异,探讨应用BD MAX全自动工作站检测肠道病毒的可行性。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9月昆明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标本,随机选择136份,以实验室常规采用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和BD MAX全自动工作站方法,对结果进行Cohen′s kappa一致性分析;用无酶水对检测试剂盒提供的U/CA16/EV71假病毒阳性对照做10倍梯度稀释,记录各稀释度检测结果;随机取两份阳性标本,分别用两种方法平行重复检测10次,计算 Ct值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进行重复性分析。 结果 两种方法对肠道病毒U/CA16/EV71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好,Cohen′s kappa值为0.889,95%置信区间(95%CI)为0.803~0.976;两种方法检测CA16的敏感性一致,常规方法检测EV71和U的敏感性略高于BD MAX方法;在CA16标本的检测中,常规检测方法变异系数CV(通用型)=1.07%、 CV CA16=0.62%,BD MAX方法CV(通用型)=1.63%、CV CA16=2.19%;在EV71标本的检测中,常规检测方法变异系数CV(通用型)=1.28%、 CV EV71=1.20%,BD MAX方法CV(通用型)=2.37%、CV EV71=1.73%。 结论 BD MAX全自动工作站检测结果较为准确,敏感性、重复性好,人工操作少,便于标准化推广,且耗时短,在小批量标本的病原检测及暴发疫情或应急检测中具备较好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在深圳市健康人群中的隐性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隐性感染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中的传播特征及危害性。方法实验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不同年龄层(0~59岁之间)的健康人群血清中抗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的IgM和IgG抗体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gM阳性的样本中病毒核酸的阳性率。结果抗EV71和CoxA16 IgG抗体的阳性率都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呈下降趋势,0~5岁儿童组的IgG抗体阳性率最高,其中抗EV71的IgG抗体阳性率为79.7%,抗CoxA16的IgG抗体阳性率为91.93%。30岁以下者,两种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在70%以上,显著高于30岁以上人群,P〈0.01。5岁以下儿童抗EV71抗IgM抗体阳性率达15.9%。49份抗EV71 IgM阳性样本中有42份EV71的核酸阳性,阳性率为85.7%;31份抗CoxA16 IgM阳性样本中有25份CoxA16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为80.6%。结论人群对EV71和CoxA16普遍容易感染,健康人群中存在较高的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率与人群的年龄分布存在相关性,因此隐性感染人群也是病原体传播的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2010--2012年五华县哨点监测医院诊治的普通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总肠道病毒(Ev)、EV71和CoxA16核酸。结果共采集152例病例粪便标本,EV阳性115例,阳性率75.66%,不同年份E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3.03%、18.42%和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流行优势株为EV71,2011—2012年流行优势株为其他肠道病毒,不同性别、不同年龄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三种型别的肠道病毒全年交替变更流行。结论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株发生动态改变。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研究,掌握毒株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地2011年成人及健康儿童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情况,探讨健康人群隐性感染与儿童患手足口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该区域幼儿园学生和老师共150人,分为0~、2~、5~岁组各30人,15~、24~、>50岁组各20人.每人采集粪便标本5~8 g,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痫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核酸检测.结果 共采集150份样本,EV通用型阳性13份(8.67%),其中5岁以下的有11例(84.6%).CA16阳性2份,EV71阳性1份,均属于0~岁组.结论 肠道病毒在人群中隐性感染较为普遍,5岁以内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健康人群中引起手足口病常见的EV71和CA16阳性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131-135
目的 探讨菏泽市2013~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毒类型,为菏泽市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和实施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2017年菏泽市各县区手足口病定点医疗单位收集的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病毒的核酸检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2013~2017年共收集样本2751份,其中阳性样本2294份,阳性率为83.39%;EV71阳性样本1111份,阳性率为40.39%;CA16阳性样本387份,阳性率为14.0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样本796分,阳性率为28.93%。2013年、2015年优势株为EV71;2014年优势株为CA16;2016、2017年以其他肠道病毒型为优势株。不同年龄组、性别、季节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年手足口病毒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3~2017年菏泽市手足口病流行病毒类型从高到低分别是EV71、其他肠道病毒和CA16。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在高发季节前,应加强托幼机构及散居儿童的卫生健康教育和防控力度,提前做好低幼儿童的疫苗宣传及接种工作;强化手足口病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辽阳市2016年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比较不同病毒分型下两种标本类型阳性率的差异,探究不同类型标本对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107例辽阳市2016年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提取样本核酸,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通过McNemar检验以及Kappa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配对采集病例两种类型标本共214份,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6%、8.4%、22.4%;粪便标本的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9.8%、11.2%、18.7%。PE、EV71病毒的粪便标本的检出率均大于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但CV-A16病毒的粪便标本的检出率却小于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其他肠道病毒的咽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的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标本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咽拭子标本,同时显示较差的一致性(P<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实验室肠道病毒检测中,粪便标本的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咽拭子标本,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为提高标本检测阳性率,若时间紧迫应首先考虑选择采集粪便标本加以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