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受照剂量及其防护监测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应用 ,基层许多医疗机构都积极开展了使用介入放射学技术在临床上进行肿瘤的局部放疗、心血管病诊治等 ,由于介入操作技术的特殊性 ,操作人员必须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有时几乎完全暴露在X射线剂量率较高的辐射场中 ,而且大部分病例诊治时间又较长 ,致使在床边操作的人员可能受到较大的辐射剂量[1] 。对此 ,为了加强对介入放射学工作的放射防护管理 ,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选择部分从事介入放射治疗的单位 ,开展了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受照剂量监测和防护评价。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元件 FJ -…  相似文献   

2.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入放射学是70年代末兴起的放射学的一个新领域,介入放射学操作的共同特点是医生必须在床边操作,暴露于X射线下工作,且操作时间长,散射线分布广,医生的个人防护及X射线机的防护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部分操作人员未经过基本的放射防护培训考核,因此,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普及,其防护问题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崭新的学科,是在X线下利用导管、穿刺等技术,对某些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应用和发展,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也成为了诊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实践角度探讨了介入放射学操作时的放射防护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入放射学是近十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融医学影像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介入放射技术是在X线引导监控下,采用局部麻醉和(或)镇静下经皮或其他途径进行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操作技术。随着各种放射检查技术的发展和导管、导丝等器材的推广应用,介入放射学发展迅猛,并在临床上发挥着毯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入放射诊断与治疗中的一种简易防护吊帘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随着放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放射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介入放射学作为放射学的一项新技术,自80年代传入我国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越性已早有报道[1]。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应用方式不同于传统X射线诊断技术,需要操作人员在X射线机床侧...  相似文献   

6.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到70年代逐步应用于临床,开辟了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由于导管技术的完善,电视影像技术、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使介入放射学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也由于介入放射学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精度高和疗效快之特点,使之倍受欢迎。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几乎完全暴露在X射线剂量较高的辐射场中,而且操作时间又较长,使受照剂量较高,因此,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做好防护,可以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点,以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也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本文在该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放射诊疗设备资源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上海市放射诊疗设备资源数量、结构和分布,为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调查表形式进行上海市医疗机构全覆盖调查。结果 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共有放射诊疗设备1937台,其中X射线影像诊断91.79%、介入放射学2.74%、核医学2.84%、放射治疗2.63%,上海市民平均每万人拥有放射诊疗设备1.42台。上海市区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数是郊区的1.45倍,介入放射学设备数是郊区的2.79倍,核医学设备是郊区的5.11倍,放射治疗设备是郊区的3.25倍。结论 上海市放射诊疗设备数较多,但市区与郊区间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8.
熊中奎  夏国园  夏瑞明  余忠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355-1356,1360
目前介入放射学技术主要采用X线透视引导下介入操作,且操作时间较长,致使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受照剂量比传统X线工作者高出数倍。而现行高等医学教育体系未给予放射卫生防护和安全教育充分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我国建立起一个以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为主,职业培训为辅的新的放射卫生防护和安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较大剂量电离辐射对广东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改进射线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辐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及放射工作人员体检表的项目要求,对广东省部分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百分比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与普通X射线人员的微核率分别为(3.70 ±2.69)‰和(2.48 ±2.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异常率,随放射工龄的增长而出现增高的趋势。结论 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促进全省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介入放射设备配置的X射线防护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入放射医生在做介入手术时,长时间的接触X射线,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患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同样也受到X射线的损害。所以如何减少介入医生和患者的辐射剂量是厂家生产介入放射设备和医生在介入手术过程中都必须注意的问题。下面就各种X射线防护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供介入医生参考。1主动防护技术主动防护技术是生产厂家在设计和研发整个设备时所设计的内在的X射线防护技术(包括一些特殊的软件和硬件),有以下几种。1.1铜滤片滤波技术在原发X射线中有相当一部分的X射线是软射线,软射线的波长长、能量低,最容易…  相似文献   

11.
北京五所医院介入放射诊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入放射学是应用放射诊断学的技术作为导向穿刺的手段 ,以达到诊断治疗疾病的综合性方法 ,可以解决许多内外科解决不了的诊断治疗难题 ,而且对病人创伤小 ,深受患者的欢迎。介入放射学目前在我国已普遍开展 ,并普及到某些地县级医院。介入放射诊疗是在X射线机透视直观下进行 ,手术过程中病人较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照射下 ,受照剂量较高。关于介入放射诊疗中医疗照射防护 ,还没有引起医护人员足够的重视 ,对我国介入放射医疗照射状况还不甚了解 ,本文首先对介入放射开展最多的心血管疾病和肝癌进行了医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 ,为我国介入放射医…  相似文献   

12.
介入放射学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医学学科,当前介入诊疗技术已遍及全身各系统的多种疾病。但由于临床操作人员在实施此项技术时需要暴露于X线下进行。为了更广泛的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加强介入操作中的放射防护,2001年7月对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球管及导管床进行了防护改造,自制了一套防护装置,经测试防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介入放射诊疗技术为人类战胜疾病增添了新法宝,但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由介入操作所致的放射损伤时有发牛。介入放射诊疗中出现的放射损伤主要是介入操作中病人和工作人员接受了过高的剂量造成的。所以.了解放射损伤的有关原理,如电离辐射的的生物效应.类型以及介入放射损伤分析等有助于介入医师很好地理解X射线导致放射损伤的危险,提高防护、安全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介入放射学是60年代兴起,80年代传入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放射学的一项新技术,对心、脑血管疾病及一些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优越性早有报道[1],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X射线诊断技术,需要操作人员在X射线机床侧长时间工作,这给介入操作者带来了一定的辐射危害.辐射防护也就成为介入放射人员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我市介入放射工作者的辐射效应,本文通过标准水模体[2]对模拟诊疗工作中,X射线剂量场分布情况的现场测量调查,从中找出基本的规律性,以探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介入放射学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赵琰 《职业与健康》2009,25(5):462-464
目的了解邢台市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的防护状况,为保障介入放射工作者的健康和规范发展介入放射学,制定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模拟介入放射手术条件,测定介入放射操作者的受照剂量。结果共测定11家医院,13台X射线机,介入放射手术操作人员左手和胸部受照剂量最高为980和735.3μGy/h,并且床上球管X射线机操作者操作各测试点受照剂量明显高于床下球管X射线机。结论应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防护意识,降低受照剂量,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通用组合式介入防护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将传统的放射诊断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开辟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并具有创伤小、精度高、疗效快之独特优点,故发展迅速,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介入手术操作者完全暴露在X射线的辐射场中,而且,距放射源(X射线球管及散射体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防护现状,为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与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监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利用X、γ散漏射线巡测仪451P检测DSA设备透视防护区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HT5"SS]2016年共监测介入放射工作职业性外照射757人,有效监测536人,有效监测率为70.81%,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29 mSv;2017年共监测1 123人,有效监测309人,有效监测率为27.52%,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47 mSv;2017年不同岗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2,P<0.01);第二术者位总体空气比释动能率要高于第一术者位,且头部空气比释动能值均高于其他部位。结论 2016—2017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处于较低剂量照射水平但有效监测率偏低;放射防护工作仍需不断完善,重点应加强对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及其管理人员的辐射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分析深圳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对外周血液常规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深圳市2017—2018年15家三级甲等医院在本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591名,其中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304名为介入放射组,同期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287名为普通X射线组,比较分析其个人外照射剂量及外周血液常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转化率检测结果变化。 结果 介入放射组平均年龄为37.0(32.0,45.0)岁,男性占 62.17%,人均年照射剂量为0.07(0.04,0.21) mSv。 普通X射线组平均年龄为36.0(30.0,44.0)岁,男性占55.40%,人均年照射剂量为0.03(0.03,0.05) mSv。人均年照射剂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21 676,P=0.000)。两组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介入放射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异常检出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对介入放射组血细胞数影响不明显。 结论 深圳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水平较低,但其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率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出现明显增高的趋势,需进一步加强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将其接受辐射损伤的程度降到最低,保证身体健康与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邢台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琰 《职业与健康》2009,25(7):693-694
目的了解邢台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的情况,以保护介入放射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为规范管理介入放射工作,制订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释光计(TLD)的方法,测定介入放射操作者的受照剂量。结果通过对11家医院,13台X射线机的检测结果表明,介入放射操作人员73名以左手和胸部受照剂量最高,平均分别为108、94μGy/h。全年个人受照剂量94.5%的人小于国家剂量限值(20mSv/a)。结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由于放射介入手术不同,所以全身各部位均有可能受到X射线的照射,应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20.
介入放射学综合防护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在X射线导视下进行插管或穿刺操作,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