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5年间我院收治的33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都得到随访;存活25例,死亡8例。死亡8例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2例,异时性6例,首发癌年龄均小于50岁;5年内死亡者3例均为Ⅲ期。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与首发癌的年龄、病理分期及治疗是否及时有效有关。  相似文献   

2.
笔者运用左旋咪唑离子透皮和(疒征)积消口服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组病例均依照《中西医临床肿瘤学》[1]拟定的标准,均经AFD、CT、B超、影像学或病理学证实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全组病例均取自于1998年8月~2001年5月住院病人,共7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左旋咪唑离子透皮和(疒征)积消口服液组)与对照组(化疗组)。治疗组40例中,男性37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6岁;临床Ⅱ期29例,Ⅲ期11例;AFP阳性29例,癌灶单个28例,多个12例,门脉癌栓7例;对照组3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Ⅱ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多数患者需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采用直线加速器对 8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放射治疗 ,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32~ 72岁 ,中位年龄 4 5岁 ;病理类型主要为 :单纯癌、浸润性导管癌、粘液腺癌等。其中Ⅱ期 38例、Ⅲ期 39例、Ⅳ期 8例。2 护理2 1 心理护理 人们对恶性肿瘤常有一种恐惧心理 ,谈癌色变。乳腺癌患者经受过手术的创伤之后 ,大多数都要接受放疗 ,往往会产生忧郁、恐惧、悲观…  相似文献   

4.
浅谈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根治 ,但由于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社会经历不同 ,表现为不同的心理特点 ,1995~ 2 0 0 0年我院收治了2 8例乳腺癌患者 ,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 ,做好心理护理 ,让患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下配合治疗 ,提高了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 8例均为住院病人 ,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乳腺癌 ,其中临床分期 、 期 2 0例 ; 、 期 8例 ;年龄 31~ 40岁 12例 ;41~ 6 0岁 10例 ;6 1岁以上 6例。2 心理特点2 .1 惊恐心理 :在未明确诊断等待手术期间 ,多数患者表现为恐…  相似文献   

5.
保留乳房综合治疗乳腺癌2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手术切除乳腺癌块及腋淋巴结清扫 ,保留患侧乳房 ,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是欧美国家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常用方法 [1 ] ;目前国内应用尚少。我院 1993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采用保留乳房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 2 1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均为女性 ,年龄 32~ 5 6岁 ,平均4 1.3岁。月经正常 17例 ,绝经 4例。均为单侧乳腺癌 ,肿瘤位于右乳 13例 ,左乳 8例 ;外上象限 12例 ,内上象限 5例 ,外下及内下象限各 2例 ;肿瘤距乳晕均≥ 3cm。术前结合乳房 B超、钼靶摄片检查 ,按 UICC进行临床分期 : 期 (T1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因此 ,进一步加强乳腺癌的二级预防措施 ,增加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1 ] 。我院自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住院乳腺癌病人共 6 5例 ,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现对术前诊断方法作回顾性分析 ,评价联合应用的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全组均为女性 ,年龄 33~ 72岁 ,平均5 2 .5岁 ,所选病人均为临床 期、 期患者 ,乳房肿块直径为 0 .5~ 4.0 cm,平均 2 .2 5 cm,其中 期 38例 , 期 2 7例。(2 )门诊或普查对象经临床触诊后 ,酌情选…  相似文献   

7.
本组病人男7例、女1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8岁,平均年龄36.5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5例,高处坠落3例.全组病人均在专科病房抗休克及做了相应的手术,术后24小时-48小时出现ARDS,全组病人均行了气管切开,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护理,经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全组病人7天脱离危险.  相似文献   

8.
本组病人男7例、女1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8岁,平均年龄36.5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5例,高处坠落3 例.全组病人均在专科病房抗休克及做了相应的手术,术后24小时-48小时出现ARDS,全组病人均行了气管切开,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护理,经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全组病人7天脱离危险.  相似文献   

9.
总结我科自1978年至1986年共收治乳腺癌病人112例,全组均为女性,年龄28岁~75岁,我们主张对Ⅰ、Ⅱ期病人倾向以仿根治术,Ⅲ期实行根治术,非浸润性及年老者行全乳腺切除,术后根据细胞动力学特点,可选用两种以上的抗癌药物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人民医院自1970年底以来,采用由山慈姑提取的秋水仙碱制剂进行手术及术后放射综合治疗乳腺癌,本文总结1970~1975年间治疗90例乳腺癌的五年疗效。 90例乳腺癌病人的年龄为26~67岁,绝大多数(87.7%)为40~60岁。临床Ⅰ期25例,Ⅱ期29例,Ⅲ期36例。腋下淋巴结转移经病理证实阳性者共54例,占6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3 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3 例患者中位年龄63 岁.TNM分期:I 期2 例,Ⅱ期7 例,Ⅲ期4 例.激素受体阳性者占73.1%.13 例患者均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6例.1 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1 例行改良根治术,1 例行区段切除术.获随访13 例,1 例死亡.结论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年龄高、临床分期晚、早期易转移.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是男性乳腺癌的理想治疗方案.男性乳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龄乳腺癌的外科治疗:附1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  张爱平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4,14(3):312-313,316
本文报道高龄乳腺癌118例,年龄均在65岁以上。大多数病程长、病期晚合并心血管、肺等脏器疾病58例,病程在2个月~11年,平均13个月。Ⅱ、Ⅲ期107例(90.6%).全组施行Halsted根治术39例;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43例;扩大根治术1例;全乳切除术36例。腋下淋巴结转移占53%。5年生存率为67.4%。高龄伴有并发病不应列为手术禁忌证。并对高龄乳腺癌术式的选择及术后的辅助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也是长期以来困扰乳腺癌根治术的重要问题 ,一旦发生对患者可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增加住院时间 ,影响术后放化疗的实施。本文结合我院 1995— 2 0 0 2年乳腺癌治疗的一些临床资料及具体措施 ,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4 4例乳腺癌。女 438例 ,年龄 2 5~78岁 ,平均 5 1岁 ;男 6例 ,年龄 40~ 76岁 ,平均 5 5岁。以国际抗癌协会TNM分期法 ,40 0例Ⅰ、Ⅱ期均行改良根治术。44例Ⅲ期 ,皆为女性 ,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其中肿瘤过大、有皮肤侵犯者 18…  相似文献   

14.
我院将1975年至1985年收治22例术后放疗后又复发的乳腺癌病例的再程放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随访五年以上,认为放射治疗依然是治疗复发病灶的有效手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本组乳腺癌22例均为女性,年龄26~60岁.首次治疗前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4例;其中根治术者18例、改良根治术者4例;术后病理报告乳头状癌2例、髓样癌4例、单纯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腺癌7  相似文献   

15.
何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3,7(9):791-792
目的分析影响中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预后因素,寻求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对根治术后行放化疗的102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全部为女性,均经病理学检验证实为乳腺癌.除17例行改良根治术外,其余均行根治术,术后2月内行60Co外照射.其中10例放疗后行CMF方案化疗6周期,3例行卵巢去势放疗.结果全组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9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76%、47.06%;ⅡB期3、5年生存明显优于其它各期(P<0.01),ⅢA期3年生存率优于ⅢB期(P<0.05).术后放疗加化疗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1).结论影响中晚期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有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提高远期疗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在我国女性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寻求乳腺癌的有效疗法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目前仍以手术为首选方法。本组仅对Ⅰ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一、临床资料 1.临床病例:本科从1957年4月起~1977年底止,收治乳腺癌总共413例,其中106例为Ⅰ期乳腺癌,占全组的25.66%(按乳腺  相似文献   

17.
周婕  何伟星  韩国栋  陈贵全  李洪胜 《广东医学》2014,35(15):2390-2392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腺癌患者12例,诊断年龄为54~74岁,平均(61.5±6.39)岁,其中10例进行了单纯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例在诊断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进行姑息性手术.根据临床分期,4例为Ⅱ期,7例为Ⅲ期,1例为Ⅳ期.所有患者均无癌症家族史或男性乳腺癌高危因素.结论 男性乳腺癌表现为散发性,且发病率很低.个体化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辅助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有助于提高总生存率.男性单侧乳腺肿物应高度怀疑为乳腺癌,及早就医,以获得最恰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试用甘磷酰芥治疗12例乳腺癌,均为女性,年龄在40~60岁。按国际分期标准,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5例、Ⅳ期3例。12例患者中除1例治疗后稳定、缺乏病理证实外,余均有病理诊断证实。12例患者均采用口服法,0.5g,每日3次,持续用药;最高剂量18g,最低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该探讨炎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94年10月~2005年1月收治的15例炎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炎性乳腺癌的主要症状为乳房皮肤的局部或弥漫红肿,不发热.15例患者中位年龄45岁,Ⅲb期9例,Ⅳ期6例,均首选新辅助化疗.中位生存期18个月,1a生存率78.60%,3 a生存率23.80%.分期早者较分期晚者预后好.结论炎性乳腺癌应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实践中,晚期乳腺癌经Ⅰ期综合治疗后不再进行Ⅱ期化疗,如出现复发或转移一般采用姑息放疗或止痛支持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疼痛为目的。1995年4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对1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进行Ⅱ期化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本组12例均为女性,年龄37-60岁,平均年龄47.5岁,绝经前5例,绝经后7例。其中皮肤和软组织转移者6例;远组淋巴结转移6例;骨转移3例;肝脏转移2例;胸膜、对侧乳房和盆腔转移者各1例。有6例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转移。12例karnofslny评分:7O-80分。行11期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