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 i)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肌细胞 ,用钙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luo 3/AM染色 ,以荧光强度 (FI)来代表 [Ca2 + ] i,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时监测FI的变化。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 ,小檗碱 (3~ 1 0 0 μmol/L)对 [Ca2 + ] i 无影响。 3~ 1 0 0 μmol/L小檗碱对KCl 60mmol/L介导的钙内流也无影响。但小檗碱 (30和 1 0 0 μmol/L)对caffeine 1 0mmol/L引起的钙动员有明显促进作用 (P <0 .0 1 )。结论 小檗碱对于KCl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VDC)介导的 [Ca2 + ] i 升高无影响 ;但小檗碱 (30和 1 0 0 μmol/L)可能通过影响RyRs而促进肌浆网 (SR)内钙外流 ,也可能对SR钙摄取 ,钙的跨膜转运及Na+ Ca2 + 交换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大鼠心肌细胞钙转运的调控作用 .方法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观察 L型钙通道电流 (ICa.L) ,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分析细胞内钙浓度 ([Ca2 +]i)的变化 .结果 应用 10 μmol· L- 1和 30 μmol· L- 1的 17β- Estradiol,分别使 ICa.L抑制到正常的 (4 8.1± 4.5 ) %和 (2 9.3± 5 .2 ) % (n=5 ,P<0 .0 1) . 10μmol· L- 1 的 17β- Estradiol可升高静息的培养心肌细胞[Ca2 +]i,荧光强度 (FI)值由 5 4.2± 13.6增加到 86 .5± 15 .3(n=6 ,P<0 .0 1) ;而对具有自发收缩的心肌细胞钙瞬变幅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由给…  相似文献   

3.
5-羟色胺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观察 5 -羟色胺 (5 - HT)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 Ca2 + 浓度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培养 SD大鼠 (1~ 3d)心肌细胞 ,应用特异性 Ca2 +荧光指示剂 Fluo- 3/AM负载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游离 Ca2 + 浓度 .结果  5 - HT在 10 - 6 ,10 - 5,10 - 4 m ol· L- 1 时均可升高心肌游离Ca2 + 浓度 ,且随剂量增加而加强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剂lacidipine可部分拮抗 5 - HT的作用 ;心肌肌浆网内钙释放通道 ryanodine受体调节剂 ryanodine,在 10 - 5mol· L- 1 时也可部分拮抗 5 - HT的作用 ;用 EGTA络合细胞外液中游离Ca2 + ,5 - HT升高心肌游离 Ca2 + 作用明显减弱 ;此外 ,5 - HT二型受体 (5 - HT2 R)阻断剂赛庚定具有显著抑制 5 - HT升高心肌游离 Ca2 + 的作用 .结论  5 - HT具有升高心肌游离 Ca2 + 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外 Ca2 +经 5 - HT2 R或二氢吡啶类钙通道进入细胞以及肌浆网内钙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黄素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黄素 (Emodin)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 ]i)的影响。方法 酶解法分离单个豚鼠心肌细胞 ,用与钙离子特异性结合的Fluo 3 Am标记细胞内游离钙离子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时监测钙荧光强度 (FluorescentIntensity ,FI)的变化 ,以平均荧光强度代表 [Ca2 + ]i。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 ,大黄素 1~10 0 μmol L对 [Ca2 + ]i 均无影响 ;大黄素 1μmol L对KCl 6 0mmol L诱导的外钙内流引起的胞浆钙升高有促进作用 ,平均荧光强度由 1876 .7± 5 5 1.3增加至 2 90 4 .8± 739.1(n =8,P <0 .0 5 ) ;10 μmol L对其无影响 ;10 0 μmol L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平均荧光强度降至 12 14 .1± 334.8(n =8,P <0 .0 5 )。结论 大黄素低浓度 (1μmol L)对KCl诱导的细胞内钙增高有促进作用 ;高浓度 (10 0 μmol L)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 ,大黄素对心肌细胞内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环匹阿尼酸(CPA)对大鼠远端肺静脉平滑肌细胞(PVSMC)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远端PVSMC,并通过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利用荧光显微镜和InCyte细胞内钙浓度检测系统观测高钾(60 mmol/L KCl)溶液及CPA对PVSMC的[Ca2+]i影响。结果原代培养的PVSMC表现出典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特征,并对平滑肌α-actin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高钾溶液使PVSMC的[Ca2+]i显著升高,5μmol/L硝苯地平能完全阻断PVSMC的[Ca2+]i对高钾溶液的反应;10μmol/LCPA能使含5μmol/L硝苯地平的无钙Krebs溶液孵育的PVSMC的[Ca2+]i短暂小幅升高,恢复细胞外Ca2+至2.5 mmol/L后,10μmol/L CPA能使含5μmol/L硝苯地平的Krebs溶液孵育的PVSMC的[Ca2+]i迅速升高。结论 CPA能够使大鼠远端PVSMC的[Ca2+]i升高,其机制可能与Ca2+从肌浆网释放,并诱发细胞外Ca2+通过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揭示海嘧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观察海嘧啶对肿瘤细胞内[Ca2 ]i 的影响及 [Ca2 ]i 变化时 Ca2 的来源 ,采用定磷法测定海嘧啶对肿瘤细胞膜钙泵活性的影响。结果 海嘧啶可显著升高肿瘤细胞内 [Ca2 ]i 的浓度 ,[Ca2 ]i 升高时 ,Ca2 同时来源于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海嘧啶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膜钙泵活性。结论 海嘧啶通过升高肿瘤细胞内 [Ca2 ]i 的浓度 ,从而启动肿瘤细胞凋亡机制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海嘧啶升高肿瘤细胞内的作用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引起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降低肿瘤细胞钙泵活性 3条途径达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不同外钙条件和激动剂作用下新生大鼠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及酮替芬 (ketotifen ,Ket)的影响。方法 通过荧光指示剂Fura - 2 /AM负载细胞 ,测定 [Ca2 ]i 值。结果 胞外正常钙 1.3mmol/L时 ,胞内静息 [Ca2 ]i 为(136 .49± 7.36 )nmol/L(n =10 )。Ket(5 0 0 μmol/L)对不同外钙条件下胞内静息Ca2 浓度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Ket(5 0~5 0 0 μmol/L)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KCl和L -谷氨酸引起的 [Ca2 ]升高。结论 Ket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依赖性钙通道均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在体回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十二指肠插管给予不同浓度的CVB-D,观察CVB-D对回肠收缩的影响,并分离培养大鼠回肠平滑肌细胞,应用钙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ura-2,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结果:给药组在给予CVB-D 110 min以后大鼠回肠的收缩幅度增强,而预先给予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可拮抗其对回肠的收缩作用.当回肠平滑肌细胞悬液细胞外钙([Ca2 ]o)为1.5 mmol/L时,CVB-D可诱发静息期[Ca2 ]i升高,而预先给予维拉帕米可以抑制[Ca2 ]i的升高,抑制率为17.9%;当[Ca2 ]o为零时,CVB-D仍可使[Ca2 ]i升高,而普鲁卡因对[Ca2 ]i升高的抑制率达29.2%.结论:大鼠回肠平滑肌受CVB-D刺激后,回肠的收缩幅度明显增加,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肠平滑肌细胞[Ca2 ]i有关,而[Ca2 ]i增加主要来源于细胞外Ca2 经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内流及肌浆网雷诺定(ryanodine)敏感的贮存Ca2 释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足月产妇子宫平滑肌细胞Ca2+跨膜内流和肌浆网Ca2+释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取正常孕足月待产的子宫平滑肌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子宫平滑肌细胞。①40个孔板中活性良好的子宫平滑肌细胞随机等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低浓度丙泊酚组(P1组)、中浓度丙泊酚组(P2组)、高浓度丙泊酚组(P3组),用Fluo-3AM钙荧光指示剂染色后,分别给予Hank液、10μmol/L丙泊酚(终浓度)、50μmol/L丙泊酚、250μmol/L丙泊酚处理20 min,然后加入40 mmol/L氯化钾,每个孔板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随机选定10个子宫平滑肌细胞,利用图形分析软件分析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取钙荧光强度峰值的平均值反映子宫平滑肌细胞游离Ca2+浓度([Ca2+]i)。②再以20 mmol/L咖啡因代替氯化钾,其余处理及分组同前。结果①与基础值比较,各组加入丙泊酚后子宫平滑肌细胞[Ca2+]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氯化钾后[Ca2+]i均升高(P<0.01);与C组相比,加入氯化钾后P1组子宫平滑肌细胞[Ca2+]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和P3组加入氯化钾后[Ca2+]i明显低于C组(均P<0.01),且P3组[Ca2+]i低于P2组(P<0.05)。②与基础值比较,各组加入丙泊酚后子宫平滑肌细胞[Ca2+]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入咖啡因后[Ca2+]i升高(P<0.01);加入咖啡因后各组子宫平滑肌细胞[Ca2+]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足月产妇子宫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型钙通道开放而减少Ca2+跨膜内流,而对肌浆网Ryanodine型Ca2+释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对植物血凝素(PHA)引起的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 浓度([Ca2 ]i)变化的影响,探讨芦荟大黄素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单细胞钙成像系统记录细胞胞浆[Ca2 ]i。结果芦荟大黄素对PHA引起的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有关;加入PHA引起细胞[Ca2 ]i迅速升高,并持续维持高[Ca2 ]i水平,芦荟大黄素对PHA引起的[Ca2 ]i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包括阻断胞内Ca2 释放和抑制胞外Ca2 内流。结论芦荟大黄素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内[Ca2 ]i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杨新光  刘燕 《医学争鸣》2001,22(4):362-36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及心钠素的含量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 2 8例原发性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慢性闭角型、慢性单纯型 )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及心钠素的含量 ,并与 10例非青光眼者作对照 .结果 青光眼组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为 (2 38.0 0± 186 .7)μg·L- 1 ,急闭青 (发作期 )、慢闭青和慢开青分别为 (5 2 7.5 6±2 17.17) μg· L- 1 、 (4 13.6 2± 2 0 9.94) μg· L- 1 和 (4 0 4.0 0±196 .5 3) μg· L- 1 (P<0 .0 5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为 (2 .39± 1.0 5 )μg· L- 1 ,急闭青 (发作期 )为 (1.19± 1.0 2 )μg· L- 1 (P<0 .0 5 ) .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 .结论 提示血浆心钠素水平的改变与青光眼存在密切关系 ;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与青光眼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细胞内Ca2+变化在砷剂诱导胰腺癌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细胞内游离Ca^2 在As2O3诱导的胰腺癌细胞株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Fas,Fas配体(FasL)的变化和意义。方法:2μmol/L的As2O3与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共同孵育后,H-E染色、光镜观察,抽提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特征; 用Fura-2荧光负荷技术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i),流式细胞仪检测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2μmol/LAsO3作用于胰腺癌细胞48h后,胰腺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性改变,且凋亡过程中[Ca^2 ]i明显升高,Fas,FasL表达呈先升后降,结论:As2O3在诱导胰腺细胞凋亡过程中,肿瘤细胞凋亡与[Ca^2 ]i升高和Fas、Fas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针对应激大鼠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 (MDA)和前列腺素 E2 (PGE2 )的影响 ,以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将 72只大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 ,应激组和电针组 ,每组再按实验时间 1,3和 5d平均分为 3小组 (每小组 8只 ) .利用生化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 SOD,MDA和 PGE2 含量并计算各组溃疡指数 (UI) .结果 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 SOD明显下降 (17.0± 2 .9)μmol· L- 1 → (11.9± 3.4)μmol· L- 1 ,MDA明显上升 (4 .85± 2 .38) μmol· L- 1→ (7.5 6± 2 .48)μmol· L- 1 ,PGE2 明显下降 (2 .74± 0 .77) ng· L- 1 → (1.5 4± 0 .2 5 ) ng· L- 1 ,P<0 .0 5 .UI明显上升 (1.1± 0 .4)→ (2 8.0± 4.1) ,P<0 .0 1.电针组较应激组血浆 SOD明显上升 (11.9± 3.4) μmol· L- 1→ (17.7± 4.8) μm ol· L- 1 ,MDA明显下降 (7.5 6± 2 .48) μmol· L- 1→ (4 .14± 1.78) μm ol· L- 1 ;PGE2 明显上升 (1.5 4± 0 .2 5 ) ng· L- 1 → (3.2 1± 0 .38) ng·L- 1 ;UI明显下降 (2 8.0± 4.1)→ (19.0± 2 .3) ,P<0 .0 1.电针组 PGE2 实验 5 d组较实验 1d组明显上升 (3.2 1± 0 .38) ng· L- 1 → (4 .5 2± 1.0 6 ) ng· L- 1 ,P<0 .0 5 .结论 电针对  相似文献   

14.
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经 5mmol/LKCl或 2 5mmol/LKCl或 5mmol/LKCl+ 10 μmol/LFK处理 ,用二乙酸荧光素 (FDA)染色法测定存活细胞数及用碘标放射免疫法测定神经细胞内cAMP浓度 ([cAMP]i)。结果表明 :①幸存神经元数 :高钾组 199.11± 2 4.0 0 ,低钾组 47.5 6± 11.0 9,FK组 2 0 1.11± 2 7.43;② [cAMP]i(pmol/孔 ) :高钾组 0 .5 8±0 .2 2 0 ,低钾组 0 .32± 0 .10 6 ,FK组 2 .2 0± 0 .46 9。认为高K+ 阻止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效应与cAMP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PGC)-1α 在海人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及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分别转染PGC-1α shRNA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培养7 天后,用KA刺激上述海马神经元24 h,检测转染空载体质粒海马神经元(空白对照组,n=10)、KA刺激的转染PGC-1α shRNA质粒(实验组,n=11)和KA刺激的空载体质粒海马神经元(KA对照组,n=10)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FJB染色检测KA刺激24 h后实验组和KA对照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KA刺激24 h,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5.74±0.54) μmol·L-1·μg-1 protein和(10.57±1.25) U/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9.38±0.72) μmol·L-1·μg-1 protein,P<0.01;(23.12±3.23) U/mg protein,P<0.01];LDH活性为(2.21±0.18) mmol NADH,H+/min/100 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显著增高[(1.29±0.09) mmol NADH,H+/min/100 mg protein,P<0.01]。转染PGC-1α shRNA质粒组,KA刺激24 h海马神经元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3.37±0.42) μmol·L-1·μg-1 protein和(4.54±0.91) U/mg protein,较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明显降低(P均<0.05);LDH活性为(2.74±0.19) mol/NADH+/min/mg protein,较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显著增加(P<0.01)。FJB染色显示转染PGC 1α shRNA质粒组,KA刺激24h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较KA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PGC-1α基因下调加重KA刺激后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能与其加重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型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对3,3′二吲哚甲烷(3,3′-diindolylmethane, DIM)抗肝癌效应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肝癌SMMC-7721和HepG2细胞,分别设4组,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培养基培养24.5 h;米贝地尔组用5 μmol/L米贝地尔处理24.5 h;DIM组用60 μmol/L DIM处理24.5 h;米贝地尔+DIM组用5 μmol/L米贝地尔预处理0.5 h,再与60 μmol/L DIM共同处理24 h;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以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 of 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 MAPK)表达水平;以Fluo 3/AM为探针,观察肝癌细胞胞质游离钙(cytosolic free calcium,[Ca2+]i)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IM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CNA表达明显降低,凋亡水平升高,cleaved-caspase 3、p-p38 MA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部分细胞形态消失,[Ca2+]i荧光增强。与DIM组相比,米贝地尔+DIM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CNA表达明显下降,凋亡水平进一步升高,且cleaved-caspase 3、p-p38 MAPK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均<0.05);多数细胞形态消失,[Ca2+]i荧光增强更明显。结论: T型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可增强DIM抗肝癌作用,可能与[Ca2+]i水平增加以及p p38 MAPK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 (RHD)心房纤颤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是否存在 Ca2 + 超载 .方法 急性分离 RHD伴 AF和非 AF患者的心房肌细胞 ,用 Fluo- 3作为钙指示剂 ,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 Ca2 +浓度 .结果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浓度明显高于非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浓度(5 17± 98) nmol· L- 1 vs(2 6 2± 6 5 ) nmol· L- 1 ,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1) .结论  RHD伴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存在Ca2 +超载  相似文献   

18.
目的〓〖HTK〗研究Ca2+在罗哌卡因(ropivacaine)所致血管收缩反应中的调节作用。〖HTW〗方法〓〖HTK〗用等张肌力测定仪和Ca2+ 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Wistar大鼠去内膜主动脉血管环和血管段对累积剂量罗哌卡因的收缩反应和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变化;并观察Ca2+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nicardipine)、肌质网三磷酸肌醇受体阻滞剂2-APB和细胞外液低浓度Ca2+对累积剂量罗哌卡因诱发的收缩反应和[Ca2+]i的影响。〖HTW〗结果〓〖HTK〗罗哌卡因诱发剂量关联性双相收缩反应:低浓度(0.03~0.3mmol/L)时肌张力逐渐增强,高浓度(1~3 mmol/L)时收缩张力依次回落。罗哌卡因所产生的这一收缩效应可分别被尼卡地平(1, 5, 10nmol/L)、2-APB (5, 10, 50μmol/L)和营养液中低浓度Ca2+(2, 1和0mmol/L)相关性抑制。罗哌卡因诱发与肌张力变化规律相同的双相[Ca2+]i升高;尼卡地平(10nmol/L)和2-APB(50μmol/L)预处理及营养液中去除Ca2+,明显降低罗哌卡因所诱发的[Ca2+]i的升高幅度。〖HTW〗结论〓〖HTK〗细胞外Ca2+内流和肌质网Ca2+释放所致的[Ca2+]i升高参与了罗哌卡因诱发的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苯并[α]芘(B[α]P)对海马学习记忆能力的毒性作用及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α]P处理组〔(2 mg/(kg·d)〕、BHA处理组〔50 mg/(kg·d)〕和B[α]P+BHA联合处理组。按分组及大鼠体质量给予相应剂量灌胃处理(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花生油处理),1次/d,持续90 d。暴露90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大鼠,剥离脑组织,检测海马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酶活性及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结果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其他组相比,B[α]P组逃避潜伏期增加,跨平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中MDA〔(2.46±0.39) nmol/mg prot.〕含量及Ca2+浓度〔(146.3±16.68) nmol/L〕升高,而SOD〔(76.1±11.42) nmol/mg prot.〕和ATP酶活性降低(P均<0.05)。B[α]P+BHA联合处理组较B[α]P组各指标改善(P均<0.05),且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α]P引起的神经行为毒性作用可能与海马ATP酶活性降低及Ca2+浓度增加等氧化损伤有关,而BHA可防止此类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噻庚啶抗内毒素休克作用和机制。方法 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 5mg/kg复制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 ,Northern杂交分析TNFαmRNA表达 ,放免法测定血浆TNFα 的含量 ,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SOD活性 ,TBA法测定血浆MDA含量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单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 ([Ca2 + i])。结果 噻庚啶显著提高休克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 (MABP)及 2 4h的存活率 ,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肝脏TNFαmRNA的表达这 (18+ 10vsLPS +saline 38± 10 ,P <0 0 1)和血浆TNFα 水平 [(7 8± 2 4 ) μg/LvsLPS +saline (2 1 5± 3 2 )μg/L ,P <0 0 1) ],提高血浆SOD活性 [(10 37 2± 112 8)NU/LvsLPS +saline (6 15 4± 92 6 )NU/L ,P <0 0 1],降低血浆MDA的含量 [(5 2± 1 1) μmol/LvsLPS +saline (9 8± 1 5 ) μmol/L ,P <0 0 1],并能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 [Ca2 + ]i 升高。结论 噻庚啶通过抑制TNFα 基因表达 ,抑制脂质过氧化和防止细胞内Ca2 + 超载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