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向阳 《健康之路》2016,(4):118-11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IPSS评分与MFR增加量比较,研究组患者IPSS评分与MFR增加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术前口服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术前7-14d口服抗生素,并行前列腺汽化电切进行治疗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既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37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效果显著,通常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采用药物和手术相结合,术前口服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和抗生素,术中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以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预防膀胱痉挛,做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 (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CP)的疗效。方法 采用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5 2例 ,年龄 5 4~ 81岁 ,前列腺重量 2 5 .2~ 82 .7g (平均4 5 .5 g)。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 ,术后均排尿通畅 ,尿频、尿急、尿不尽感、盆腔和会阴部胀痛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TU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7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行抗生素治疗、前列腺气化电切(TURP)、物理治疗及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仅15例通过手术治疗,且手术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结论临床中绝大多数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通过药物、物理疗法及手术综合治疗能够使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延缓病情发展,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腺摘除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3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腺摘除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显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I-PSS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62例经临床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予口服非那雄胺5mg/次、每日1次治疗,共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液常规等指标测定。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良好,尤其对前列腺增生体积较大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诊治的3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根据其有无前列腺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患者为单纯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观察组200例患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等指标。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病程、IPSS、PSA水平以及前列腺体积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前列腺炎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炎性反应可能会增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应对其实施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学前列腺炎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关系。方法:术前均行前列腺B超检查,测定前列腺三径大小计算出前列腺体积,同时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68例中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96例(57.1%),其中Ⅰ度增生41例,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19例(46.3%),Ⅱ度增生72例,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39例(54.2%),Ⅲ度增生55例,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38例(69.1%)。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常常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腺体增生体积与组织学前列腺炎呈正相关,组织学前列腺炎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1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6例、45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5.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为13.33%(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