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分析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分析1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全血细胞减少、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骨髓涂片中找到噬血细胞。诊断其中1例为家族性,8例与感染相关,3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非感染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结论: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方便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有关实验检查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分析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各项实验检测结果。结果:5例患者实验检查结果为全血细胞减少(累及≥2个细胞系),骨髓噬血组织细胞占骨髓涂片有核细胞≥3%,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血清铁蛋白和血清三酰甘油明显增高。结论:细胞形态学检查,辅助有关生化、凝血功能检测,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用至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实际价值。方法整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医院检验科收集的110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指导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及染色体检查,并计算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确诊率。结果 110例患者中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检出98例白血病患者,其确诊率为89.09%(98/110),有5例不能分辨白血病亚型,3例经WHO分型标准发现其原始细胞为21%~29%,2例为粒、红、巨三系细胞和粒系、巨核系两系细胞均有病态造血现象,2例的骨髓有核细胞明显增多并有骨髓细胞发生病态造血的现象。结论对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率高,对早期确诊白血病、后续治疗白血病均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40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及骨髓细胞异常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勤  张会芬  李丽华  柳琳  台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682-4684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患者骨髓象及外周血象异常改变的分析,以便临床正确地采取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临床、外周血细胞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艾滋病患者均伴有外周血细胞一系、二系或三系的减少,95%的艾滋病患者骨髓细胞增生活跃,5%的艾滋病患者骨髓细胞增生减低。在40例艾滋病患者中,反应性早幼粒细胞增多者占15%,感染性骨髓象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各占5%,真菌感染性骨髓象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占2.5%,纯红再障和生成减少性粒细胞缺乏痘各占2.5%。结论: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异常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血液学改变,不仅与HIV及其基因产物扰乱辅助细胞的造血调节功能,从而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关,还与AIDS的机会性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患者骨髓象及外周血象异常改变的分析,以便临床正确地采取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临床、外周血细胞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艾滋病患者均伴有外周血细胞一系、二系或三系的减少,95%的艾滋病患者骨髓细胞增生活跃,5%的艾滋病患者骨髓细胞增生减低。在40例艾滋病患者中,反应性早幼粒细胞增多者占15%,感染性骨髓象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各占5%,真菌感染性骨髓象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占2.5%,纯红再障和生成减少性粒细胞缺乏症各占2.5%。结论: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异常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血液学改变,不仅与HIV及其基因产物扰乱辅助细胞的造血调节功能,从而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关,还与AIDS的机会性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并发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噬血细胞综合征并发肺炎患者诊治分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经综合治疗4例好转,5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并失访.结论 噬血细胞综合征主要依靠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进行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并发肺炎患者病情凶险,临床各科医师应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早诊断和及早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骨髓细胞学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HL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有持续高烧,肝大5例,脾大9例,淋巴结肿大3例,实验室检查可见全血细胞减少、高酯血症、肝功能异常,骨髓可见明显的组织细胞增生伴吞噬血细胞现象,治疗后2例好转,3例死亡,余放弃治疗。结论临床患者持续高烧,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应常规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寻找噬血细胞,有助于HLH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体会,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送检的68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的细胞形态学诊断或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并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最高的分别是缺铁性贫血91.67%,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88.89%,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占86.5%。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多种血液病可直接诊断。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对于临床上原因不明的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恶病质血涂片发现可疑细胞或血细胞不明原因的增多或减少等情况,更能体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建秀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61-1362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骨髓细胞学表现粒、红、巨三系减少,主要以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纤维细胞增多为主。诊断一般不难,最常用的也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为骨髓细胞形态学,对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有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但对于骨髓增生低下难于取材的AA患者来说,单一依靠骨髓细胞形态检查难以对其他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进行排除。故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细胞学检查诊断AA的28例骨髓象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嗜血细胞综合征(henophagocytie syndrome,HPS)是一类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常见的骨髓像表现,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体征多为发热、肝脾或(和)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和凝血障碍[1].本病包括遗传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临床上以继发性更为常见.该病本质上属于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一些恶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相似,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嗜血细胞综合征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检出骨髓HPS40例,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芸  史克咏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40-3742
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在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7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分析。结果117例患者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得到肯定性诊断15例(12.82%),提示性诊断21例(17.95%),符合性诊断8例(6.84%),疑似性诊断23例(19.66%),排除性诊断13例(11.11%),形态学描述37例(31.62%)。结论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的多种检查方法之一,必须结合症状、病史、体征及其相关检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骨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血液学特征,观察骨髓转移性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2009~2014年所有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的77例骨髓转移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
肿瘤标志物、血象及骨髓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占64.9%。临床上以骨痛(65%)、贫血伴血小板减
少(63.6%)及幼红幼粒细胞血症(61%)最常见。血液学指标发现血沉(ESR),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癌胚
抗原(CEA)升高明显,血清白蛋白(ALB)减低。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不同原发病灶的骨髓转移癌形态特点不同,共性特点是涂
片尾部及边缘可见数量不等的散在或成团、成簇分布的癌细胞,“合胞体”及退化癌细胞。结论依据骨髓细胞学检查判断肿瘤
原发灶较为困难,但对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胃癌(印戒细胞癌)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骨髓转移性肿瘤的诊断要注重癌
症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低原始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非重症再生障碍性贫(NSAA)骨髓巨核细胞的比较观察,探讨其在MD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低原始细胞(5%)MDS患者78例,特发性小板减少性紫癜(l TP)50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20例、非重症再生障碍性贫(NSAA)18例患者的骨髓穿刺涂片,对巨核细胞进行观察分类、比较及分析。结果 MDS主要以单圆核巨核及多圆核巨核细胞为主要病态造血表现,其次为小巨核细胞。比较上述病态巨核细胞形态在各组的分布情况,发现MDS组显著高于ITP、PNH、NSAA组(P0.05),而小巨核细胞几乎只出现在MDS病例中。ITP组病态巨核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PNH、NSAA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分叶巨核细胞主要见于ITP和MDS组,并且ITP组与MDS、PNH、NSAA组比较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象中小巨核及单圆核和多圆核巨核细胞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与MDS病态造血程度有关,其病态巨核细胞特征的观察对MD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Mo W  Deng Z  Li S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2):1892-189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nifestation of clinical, blood routine and bone marrow smear of 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Methods There were 13 cases of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whose peripheral blood had been drawn for routine tests, as well as blood and bone marrow aspiration for smears. Wright’s-Giemsa stain, Gomori’s methenamine?-silver stain (GMS) and periodic acid Schiff’s reaction (PAS) were performed for light microscopy in consultation with pathologic diagnosis and fungi culture for precise diagnosis.Results Seven cases of bone marrow and 2 peripheral blood smears were found positive for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 the test group. The morphology of penicillium marneffei was extremely similar to that of histoplasma capsulatum. However, the observation of sausage cells and central cross wall, which are signs of dividing by fission and not by budding, aided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Conclusion Bone marrow smear or occasional blood smear examin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相似文献   

15.
7例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检查在诊断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D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例PD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结果:PDH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仔细检查骨髓涂片,7例患者均得以确诊.二性霉素B、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均有效.结论:骨髓涂片检查简便易行,在PDH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水平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1年12月确诊HLH病例23例,31名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活性,并将确诊HLH患者的NK细胞活性与正常人NK细胞活性进行比较。同时分析HLH-2004诊断标准中的发热、脾大、血细胞减少、高三酰甘油血症、低纤维蛋白血症、SF水平、骨髓中发现噬血现象阳性率。结果 23例HLH患儿NK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发现NK细胞活性在早期100%出现降低。结论 NK细胞活性下降在HLH早期诊断中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临床特点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在MM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30例MM患者临床特点并分析其骨髓及外周血涂片,观察骨髓瘤细胞的比例和形态特征。结果:130例MM患者临床表现中主要有贫血99例(76.2%)、骨痛81例(62.3%)、骨质破坏83例(63.8%)、肾功能损害70例(53.8%)、出血6例(4.6%)等。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比例≥10%的126例(96.9%),骨髓瘤细胞比例在6.0%~10.0%的3例(2.3%),骨髓瘤细胞比例不增高的1例(0.7%)。结论:MM的诊断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同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生化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液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干/祖细胞和骨髓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MDS患者和对照组20例(缺铁性贫血13例,血小板减少紫癜7例)患者的血液常规测定采用Sysmex - xe - 2100血常规分析仪,血液及骨髓细胞涂片采用瑞-姬氏染色法,免疫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显著高铁蛋白血症(marked hyperferritinemia,MHF)与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急诊及住院的MHF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血常规、生化、出凝血检测、血清铁蛋白检查,以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活性、可溶性白介素(interleukin, IL)-2受体、骨髓检查等。按是否诊断为HLH分为HLH组和非HLH组,按随访3个月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3例MHF患者平均年龄为(44.2±17.4)岁,男女比例为1.3 ∶1;常见病因为血液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铁超载、HLH。随着铁蛋白水平升高,HLH患者比例增加,铁蛋白在10 000~19 999、20 000~29 999、30 000~39 999、40 000~49 999、50 000 μg/L以上时,HLH占比分别为28.8%、40.0%、54.5%、50.0%、50.0%。HLH共46例(37.4%), 继发于肿瘤15例、风湿免疫性疾病14例、感染性疾病2例,不明原因15例。HLH组与非HLH组比较,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发热、意识障碍、初始铁蛋白、最高铁蛋白、血细胞改变、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凝血检测除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外,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蛋白(albumin, ALB),Fib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初始铁蛋白,最高铁蛋白,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eu),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ALT,AST,ALB,TG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凝血检测除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LH所占比例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意识障碍、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PT、TBIL、DBIL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铁蛋白水平升高,HLH患者的比例随之增加,但是MHF对于HLH诊断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髓细胞学诊断和分型以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提高对MM的认识。方法:对32例M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M患者可引起贫血、血涂片中红细胞的分布异常、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显著降低、蛋白尿等,根据骨髓片中瘤细胞形态可分为浆细胞型、幼浆细胞型、原浆细胞型和网状细胞型。结论:骨髓检查对MM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血常规检查、血涂片红细胞分布、ESR、血清蛋白测定等对MM的协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二者结合能够提高MM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